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农中文

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农中文

大新县公路管理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 532300

摘要: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已经成为我国公路网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有效加快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唯有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水平。但是伴随农村公路建设规模的逐步扩大,实际建设管理也面临着较多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与完善。本文就此研究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有关问题,希望能为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策略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主席不断强调将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并要把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到交通脱贫攻坚的高度。而想要实现“四好农村路”的关键,则在于如何拓展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新思路。各个建设单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着力将农村公路打造成提升经济发展的"血脉通道",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新形势下,具体管理情况纷繁复杂,受到一些现实问题的难免,我们必须从建设管理各方面入手,不断开拓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新思路,从而建设好农村公路。

一、新形势下农路公路建设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当前阶段,农村公路作为有效连接城市与农村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发展的纽带,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全局城市化拓展,农村城镇化建设,乃至整体国民经济攀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伴随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以及科学技术极速进步,广大民众对于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要求也愈加严格。因此在这种形势之下,提升公路建设的质量十分关键。由此可见,新形势下采取有效管理手段,来科学优化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进而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效率,促进综合效益的实现,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二、当前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设计规划不够科学

许多农村公路在规划建设之初,就欠缺整体性的观念,也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与经济联系性。又因为农村大多坐落分散,造成路网节点零碎,基本上都是顾全自己方便的状态,而不进行科学的设计规划,造成设计匆忙、盲目修建的情况,使得农村公路分布不具备整体美感,更极大地降低农村路网的实际利用效果,最终影响着工程投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施工质量管理不达标

当前,困扰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是一个较大难题,则是存在施工质量不达标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很多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强度与平整度等指标均不符合规范,如部分道路平整度合格率甚至不足50%,而且部分路段还存在路线外观顺畅度不够的情况。经过客观地分析,总结出主要诱发原因有两点,一是施工设计不够规范,农村公路设计师相对国道、省道或是高速公路的设计师,一般设计水平有限,而且素养不高,重视度不足,导致随意性较大。种种原因作用下施工设计图存在问题,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偏差,造成施工质量问题。二是施工原材料的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如强度不足的水泥,与风化的碎石等,用于混凝土施工则会引发开裂等病害。而在整个农村公路的建设项目中,施工阶段属于重点环节,对于施工质量管理不够严格,农村公路的质量自然也将无法保证。

3、公路养护管理不到位

依照当前公路管理部门的情况来看,其工作的重点仍在于主要干线道路上,而对于农村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则略显松懈,缺乏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公路线路长、覆盖面广、点多且分散,对于巡查与管理相对困难。以现有水平的路政管理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的配置情况,难以实施全面有效的养护管理。而且,伴随农路公路建设规模的加大,养护管理的滞后,更容易纵容损害公路的行为和个体,公路的损耗愈发严重,十分不利于农村公路的建设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管理资金普遍较缺乏

首先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来源狭窄,大多依靠国家政策补助,而且存在落实困难的问题,导致建设管理的底气不足。较为突出的是巨大的资金缺口,与十分有限的国家补助存在矛盾,而且加之地方政府自筹资金,以及农业、林业、水利各部门的农村共建基金,不能有效吸引社会资金,闭塞的资金筹集渠道下,不利于正常管理、建设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后期建设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往往造成减少工序,或是删减部分路网功能,来弥补资金的空缺,同时,用于日常养护的费用也显得力不从心,造成农村公路损耗后,难以及时有效地进行修复处理,从而影响道路的质量和功能效果,也会极大地缩减公路的使用寿命。

三、新形势下优化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策略

1、因地制宜规划设计,完善公路建设方案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严格准确地执行建设的科学标准。要选取专业的设计人员,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细化到每个村民居住点,根据地理条件及区域经济水平,既要满足民众具体需求,又要兼顾保护人文及古迹,实现自然与生态的共生,再进行建设方案的科学规划。还要完善公路建设方案,要明确标准、里程、路线、行政村名等等,还要注重要以国省道、县乡镇公路为基本框架再向两边蔓延,充分利用老路,将路基适当加宽,做到防水加固充分,提升抗灾能力。

2、构建质量管理机制,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针对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任务艰巨的问题,必须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员,构建一支有水平的质量监督管理队伍,通过日常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事前、事中、事后检查等多重手段,来全面加强农村公路的巡查工作,强化监督公路的质量。还要以现场办公、技术指导为支撑,严把对道路质量关,建立完善科学的道路质量监督体系。此外,通过各项管理制度的实施,尽快完善与解决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来切实提高公路整体质量,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创新性地通过换工互助、责任到户、任务包干的机制,抓好施工环节的监管工作。

3、健全公路养护体系,发动群众共同维护

新时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必须创新突破,构建养护管理体系,以提升管理的实效。关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一是充分结合公路发展的特点,集中管理权力,实行分级管理,且要统一养护标准规范;二是要构建专业的养护管理团队,确保人员养护技术过硬,在安全措施与设备设施方面,也要配置全面,并加入信息化的手段,以便及时了解公路的路况信息,确保公路正常使用功能;三是要确立公路养护的科学质量指标,通过完善养护管理数据库,充分发挥公路养护的作用。此外,还要进行广泛宣传,鼓励民众参与到建设与管理农村公路的工作中来,形成自觉养护公路与监督非法行为的坚实力量,全面确保农村公路的质量。

4、多渠道筹措资金,制定科学使用计划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想要保质保量,必须开拓思路,多方筹措资金,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有效弥补原有建设资金短缺的劣势。如吸收国家补助、地方自筹、财政压缩、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群众捐赠等多种丰富形式,充实建设管理资金,其中要重点鼓励企业和个人出资修路。同时,要对筹集的资金,做好详细的使用计划,合理分配建设资金、养护资金,以及管理资金,还要做到资金公开、透明,自觉接受上级检查与人民监督。

四、结语

总而言之,建设和发展农村公路,既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农民生活、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因此,无论从国家到地方,以及公路建设单位,都要与时俱进革新思想,提高重视程度,正视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阻碍,并且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科学有效地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于农路公路建设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进步贡献最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建芳.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体制改革[J].建材与装饰2017-09-15

[2]郭忠博.新形势下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6-08-20

论文作者:农中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探讨论文_农中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