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吸取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而与时俱进所吸收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文化,就应该因地制宜的使用,而不是完全照搬地使用和滥用。建筑文化的汇合与融通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民族精神与现代性的工艺技术和社会生活特征的融合,只有把这两者结合好,我们才会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建筑。总之,正确的选择深掘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用数千年的民族文化和建筑发展经验从观念到形式解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建设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从而使现代中国建筑设计再创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繁荣时期的辉煌。
关键词:概述;影响;局限性;发展趋势
1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概述
1.1 现代主义设计的定义
现代主义主要来源于modem,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赋予了现代主义新的含义,比如现代、时尚以及新式等意思,所以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现代主义设计最先流行于建筑,其主要功能就是服务于社会大众,反对精英服务的设计,反对任何装饰出现简单的几何形状以及功能主义倾向,进而逐渐的打破了阶级社会以设计为权贵服务的原则,并且赋予建筑设计全新的材料来进行构造。随着现代主义设计应用到建筑以后,给城市规划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在环境设计还是家具设计等领域,都面临着一场十分浩大的设计改革运动。
1.2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的特点
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是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的,是当时的工业化生产而产生的。同时由于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出现,促使了当时建筑技术的革新。而且现代主义又称为功能主义或理性主义,现代主义风格建筑第一强调功能,提倡“形式服从功能”,第二是对新技术应用,第三体现新的审美观点,摈弃折衷主义的复古思潮和繁琐装饰,第四主义空间组合与结合环境。
2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对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
2.1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对现代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
设计的功能性和理性成为现代主义风格建筑设计师门所追求的目标,现代中国建筑思想主张“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原则,根本出发点是“人本精神,适宜环境”。现代中国建筑设计以功能为根本出发点,对建筑进行灵活的处理,兼顾技术和艺术对空间进行创造,侧重文化内涵的表达,注重绿色生态设计。没有过分的装饰,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充分的表达了现代中国快节奏生活、简约和实用,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其主要建筑就是由上世纪50年代设计师设计并建造,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工艺和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理念,强调实用性,造型简洁,内部空间完整、高大。建筑北侧的高天窗形成较为均质的室内光环境,对当时建筑活动和空间需求有着很好的适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现代建筑的符号拼贴对我国建筑的影响
所谓的符号拼贴主要就是指传统构件进行变形、抽象以及裂解的现象,这些符号往往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典型意义,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将这些符号设计进去,并且通过拼贴加以运用,从而能够使新建筑和传统建筑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这种手法更加重视的是对建筑抽象的提炼,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商业街之中。
3 现代建筑本身的一些局限性
3.1 商业过度推广
随着国际风格形成之后,建筑的发展与商业推广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建筑商业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进而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往往会具有自身的风格。但是,有些自身的风格和特性并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审美需求,也不适合商业推广,进而就会导致建筑风格寿命极大的缩短,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建筑风格的推广已经逐渐的被淘汰。
3.2 装饰细节和既定符号的使用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最为能够体现建筑时代特征就是建筑的装饰细节以及一些既定的符号,如果时代特征设计的过于明显,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而过时,被时代的洪流掩盖。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在随之发生变化,人们更多的去追求时髦,而那些被人们认可的经典建筑,其本身所具有的时代符号比较少,并没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
4现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向
4.1历史文脉与时代感并重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现代建筑功能复杂多变,人们对自身周围环境的需要除了能满足使用要求,更注重环境氛围、文化内涵、艺术质量等精神功能的需求。设计者为此既要改造传统,也要改造现代,使传统设计建筑元素和现代艺术风格高度融合,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东西。
4.2以人为本
建筑在进行设计和使用的时候,其主要宗旨就是更好的服务于人们,所以,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重视的因素就是环境需求,并且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核心原则来进行设计,才能够保证建筑的使用寿命和功能。
4.3多元化的包容意识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文化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必然会进行我国传统建筑的现代转型,其标志着我国传承的建筑文化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建筑体系。
5结束语
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在中国兴起的主要原因在于它的基本原则顺应了中国最初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其并未解决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起成长的艺术设计的矛盾。设计师盲目追求现代风格,把功能凌驾在建筑个性之上。提出现代中国设计的发展方向是以人为本、科学性与艺术性融合、历史文脉与时代感并重、多元化的包容。随着时代不断的变化和发展,我国建筑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吸收现代主义风格建筑文化,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并不能完全的照搬照抄,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打上我国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烙印,促使两者之间能够实现有机的融合,进而才能够形成我国独有的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李晨语.现代主义建筑观探析[D].吉林大学,2014.
[2]童辉.浅谈后现代建筑理论及其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46.[2017-09-05].
[3]李岚.后现代建筑理论对中国建筑设计的影响探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167-168.[2017-09-05].
[4]孙哲.极简主义的现代商业空间展示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宛臻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建筑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风格论文; 中国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功能论文; 符号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