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杨腾飞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杨腾飞

济南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所谓建筑工程,从实际情况来看,它本身是一项具备综合性的技术工程,特点表现在实践型、综合性以及社会性上。工程实施期间,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员,主要是由设计、管理以及实施组成,换句话来讲,就是将分散性物质全部综合为一体的过程。现阶段,此项技术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被应用于多个环节中,进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土木工程逐渐呈现多样化、性能全方位发展方向。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现阶段,土木工程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中占有重要作用。在土木工程开展期间,混凝土材料因性能良好,受到了普遍应用和关注,它是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材料,其质量影响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整体质量。要想保证土木工程建筑整体质量,施工人员必须加大混凝土材料的控制力度,把握好材料标准这关,使施工顺利开展。

1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因素

混凝土结构施工具备专业技术性强等特征,在实际工程开展中,包含多环节内容,比如施工设施的检查、施工方案的制定以及勘察地形等。在上述几点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出现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下降现象。其中,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表现在裂缝上,裂缝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相关。

1.1混凝土自缩的影响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硅灰是混凝土结构中重要的材料之一,可是硅灰的添加,会使混凝土产生自缩现象,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混凝土断裂,甚至出现质量下降问题。目前,随着混凝土湿度的不断降低,大部分水分逐渐从内部蒸发出来,从而加大了混凝土自缩问题的严重性,因此阻碍了整个土木工程的施工进度。

1.2受温度影响

混凝土浇筑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容易因为温度变化产生裂纹,因此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浇筑温度的影响。外界温度的降低,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表面的温度差值变大,形成了温度应力。温度应力的大小与其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大小有关,温差越大,则温度压力越大。温度压力非常容易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纹。在实际的工程建筑中,需要的混凝土施工面积比较大,因此对于大面积的混凝土浇筑结构,都比较厚重,从而形成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的约束力,该约束力会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厚重而逐渐增大,同时,混凝土结构内部的多种约束力的存在,也造成了裂缝的出现。

1.3水泥热化反应因素

在施工期间,对于水泥,也要合理选择,如果人员没有选择符合标准的水泥,那么施工环节中,便会产生热化反应,大部分热量被全部散发到外面,针对这一种现象,混凝土表面和内部都存有很大的差异性,容易出现裂缝,影响施工正常开展。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虽然应用已经十分普遍,但是其施工技术依然存在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2.1材料方面

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得以保证的关键性要素就是材料,但是在其施工期间,施工单位所采购的原材料性能、规格等都不达标。比如混凝土材料中所应用的辅助材料,通常都要求含有适度的水量,但是很多土木工程建筑所应用的砂石骨料却不含有一定的水量或者含水量不达标,这必然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施工人员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时,务必对其材料性能、规格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的检查,没有达到标准要求,不允许进场。

2.2技术规范方面

直至目前,针对混凝土结构,我国有关行业依然没有制定相关的行业技术规范,因此其技术标准不统一。某些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工程目标,通常所应用的工艺技术并不达标,尽管看似短期效果很好,但是长期效果却不佳。但是尽管很多施工企业都十分了解,却依然采取相同的策略。这与国家缺乏统一的标准有着直接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混凝土结构中,配比问题十分重要,但是国家并没有对其做出统一规定,因此现实生活中,配比差异性十分明显,使得混凝土结构质量大受影响。

2.3检测手段的方面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缺乏完善的监督、检测机制,因此很多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都未得到检测或者实时监督,这就无法实现技术标准规范,建筑质量也时常出现问题。目前我国针对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检测手段有电磁原理以及声学原理,这两种检测方法都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声学检测方法,无法对投影重合的钢筋进行检测,而电磁检验手段则无法对磁骨料混凝土展开检测,同时施工后期阶段,因为水位、角度等改变,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对建筑基础、壳体等比较重要的混凝土构件进行研究。为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中,还需要应用更多的检测手段,以此解决上述两种检测手段的局限性。

3提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措施

3.1有效规划混凝土结构

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混凝土结构规划工作,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相关标准采购施工所用模板,结合选择模板加以细致且长远的规划;对于已由模板制定的专项方案,必须由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进行审核,只有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从而有效杜绝由于规划不合理而降低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或是缩短其进度;(2)在开始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总体规划混凝土结构,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审查,确保施工图纸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同时,还需结合施工图对相应的细节进行敲定,包括:结构板绑扎手段、框架节点捆绑手段,从而有效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风险。

3.2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对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加以合理控制,杜绝发生裂缝等问题,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及安全。对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的控制,施工单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对水泥用量加以控制,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将对大量的热进行释放,这就造成混凝土材料产生温度应力,通过对水泥用量加以适宜的减少,可对温度应力加以降低,也可通过对一定量的减水剂进行添加与充分搅拌,促使混凝土材料中的热量能够释放;(2)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加以控制,尽可能的杜绝在高温与夏季开展施工工作;(3)做好强制性降低工作,通过对水管加以事先铺设,并将冷水注入到水管子,从而有效降低混凝土温度,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

3.3减小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

一方面,应对混凝土内部约束力加以减小,通常这类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存在极大的关联,所以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对温度应力加以控制,结合具体情况对对应的降温手段加以选择,也可对保温手段加以选择,保温手段为:蓄水法、覆盖法及暖棚法,这一手段主要主要应用与混凝土外部,使得外部与内部的温度的差距能够处于相应范围内。另一方面,对外部地基约束力加以减小,主要手段为对滑动层加以合理设置。

3.4提升混凝土抗裂性能

对于土木工程建筑而言,混凝土属于最为关键的保护层,若混凝土产生裂缝,并没有没有良好的抗渗透性,将会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所以,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手段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依据砂――水泥――石的投料顺序进行投料,对这三种材料的比例、搅拌时间加以合理控制;(2)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对辅助材料及添加剂进行恰当添加,通过恰当的添加一些添加剂,能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加以有效控制,将混凝土的抗裂性加以提升;(3)做好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在养护过程中必须确保湿度适宜、养护时间充足[2]。

结束语

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保证其质量不出现问题,才能让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保证。本文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问题和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详细探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策略,在实际操作中,要完善并严格要求施工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02):87-89.

[2]王震.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23):166.

论文作者:杨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杨腾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