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公司;财务;风险识别;控制对策
1 前言
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电力企业财务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推进。一直以来电力企业都涉及到大量的资金调配,电力财务公司也就存在着很多的风险,这些风险都有可能导致资金流失,从而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将风险管理引入电力财务公司,在公司内部建立封建控制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 阐述电力企业财务风险识别
在我国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开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电力企业,这些企业凭借着宽松的市场环境快速的发展起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分析,也就是说,电力企业的竞争力在不断的加强,那么电力企业要想长久的立足于社会发展环境之中,就必须要提高财務风险的防范意识,能够具有一批优秀的电力财务防风险管理人员,准确的判断出电力企业财务中的风险性问题,保障电力企业正常运营。但是,在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电力企业对付这方面的人员要求不高,并不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在实际的防风险管理工作中往往会有很大的问题。
因此,对于电力企业财务的风险识别工作必须要重视起来,能够发现电力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深层次分析电力企业的运营中的各类问题,针对自身企业的发展现况,规划出整体企业的运营发展方向,特别是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上一定要加大力度,对于财务的风险识别,一定要精准,同时也需要考虑财务风险的指向性,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企业财务的管理运营效率低局面,真正考虑到未来电力企业的发展前景,把最基础的工作做到位,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出发,还能够真正的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防风险水平,这整个企业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当前电力企业财务防风险工作的重要事项。
3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3.1了解及掌握经济环境,选择正确的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市场经济下,企业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充分了解及掌握其内外部的市场经济环境,从中选择与当前最适宜的经营发展对策。尤其是财务部门,必须对现行电力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政策、企业规章制度有一个深入、清晰地了解,能够基于国家基本国情,地区基本发展战略,更好地完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更好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此外,在此基础上,也可进一步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做好风险防范工作,这样才能将风险扼杀在摇篮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3.2加强建设内控文化,健全绩效考核机制
电力企业管理中,为了确保资产保值与增值,建设财务风险内控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合理选用应对措施明确人员职责,以此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全面落实文化建设,鼓励人员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实现财务风险内控目标。同时,电力企业针对财务风险,加强建设绩效考核制度,有效控制财务管理,相关人员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评价标准、规范与测试方法,考核结果直接影响到工作薪酬,以此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以防工作懈怠。电力企业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岗位人员风险与责任意识,确保人员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财务风险内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增强企业预算刚性,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企业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将投资预算管理纳入体系内,将责任主体定为管理部门,以单项投资为对象,每一级地分解投资费用内控目标,按年度预算,将总额管理落实到每一年度,进而通过预算对成本的流出、资金的支付等进行合理化控制。此外,通过预算编制流程的进一步规范,可达到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效完善,并能通过财务管控的方式实现对专业化管控的全面引导,在核算管理业务流程中充分纳入监督控制内容,最终达到预算执行力提升的目标。
3.4增强风险意识
企业要树立起全员风险管理理念,定期对员工进行教育,加深对财务风险的认识。管理人员要具备较强综合素质,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采取有效方法来应对,不断提高防控水平。每个人都要肩负起自身职责,对待工作足够认真负责,实现对风险的有效防控。要打破员工对国有企业财务结构的传统意识,不应该推卸责任,而是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为促进国家发展做出一份贡献。只有意识增强才会引起重视,对具体工作方法做出调整,保证具有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企业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好财务风险防控,有利于实现长远发展。
3.5依托系统协同功能,提升财务专业管理能力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充分运用各类信息系统的集成功能,如ERP系统、员工报销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等,能够在事前做到成本控制,在事中做好审核工作,并实现在线实时监控,防止出现超预算的问题。在信息系统中通过固化工作流程,可达到财务管理制度、考核指标、核算要求等充分融合,且全面纳入到整个业务处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将财务监督的职能作用发挥出来,才能提升财务专业管理能力。
3.6建立标准管理流程,强化以防为主的内控管理
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财务管理是主要的管理环节,因此需要建立标准的财务管理流程,在实际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内部牵制功能,从而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明确各项业务的处理权限,并知晓应当承担的责任。如果有接触客户的业务,必须按照有关的制度进行复核,如果业务重大超过了常规业务要求,就需要进行班子的集体决策,严禁出现一人独立出来整个业务的现象。需要对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流程,建立出以预防为主的标准化事前控制流程。
为了将企业财务管理流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我国某地级供电企业根据省公司对于财务管理领域内对各项经济业务操作流程的要求,对其中的70多项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并固化,同时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资金支付业务流程,从而实现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强化。这套流程很好的平衡了企业中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之间的关系,而且也考虑到了预算的监督和执行情况,因此可以真实、客观的反应出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降低了企业经营中的资金风险,并节约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就必须要重视企业内部的风险管控,并且要在企业内部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的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避免企业出现财务问题,最终为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剪除。希望上述建议能为推动电力企业蓬勃发展贡献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丽.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21):151.
[2]郑晶. 电力企业財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2):239.
[3]徐小葳. 电力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分析[J]. 财会学习,2017(14):8-10.
[4]蒋云翼.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解决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8,(35):69,73.
[5]侯立琴.电力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和控制策略探讨[J].财经界,2018,(5):111.
论文作者:金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风险论文; 财务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企业财务论文; 企业论文; 预算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