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转换的影响_图书馆论文

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转换的影响_图书馆论文

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范式转变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信息技术论文,信息资源论文,文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范式的演变

所谓范式是指用来解说某一认知领域的一整套概念,是一个科学流派或学科据以形成其理论、规律和结论以进行相关实验的哲学和理论框架。尽管每个范式都有其自身的完备性、价值观和假设,但如果不能继续为现有的问题提供适当的解决方法,它就会弱化,范式转移就会发生。范式转移有两个特点:首先,新范式是建立在对旧的模式和体系的继承的基础之上;其次,范式转移是一个过程,是在解释中发生的根本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

文献资源共享是指在一个国家、地区文献信息网络内,有关的文献资源均可供特定的图书情报机构、特定的用户或者网络成员,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一种协调和共享文献资源。文献资源共享的范式是文献共享的一整套理论、技术及方法,它随着信息技术、服务理念、服务空间等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文献资源共享范式的转变与图书馆范式的转变基本一致,因此,我们把文献资源共享范式的转变也归纳为三次:

第一次是从自发共享阶段到有组织性共享阶段的转变。我国文献信息共建共享基本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以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为界限,1957年以前是零星的、局部的和自发的共享时期,这一时期图书馆刚刚实现了从“藏书阁”到“现代图书馆”的转变,图书馆服务对象及政治经济体制等诸多限制性因素的影响,文献资源共享基本停留在小范围自发共享阶段。1957年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图书协调方案》确立北京和上海两个全国性中心图书馆委员会以及9个地区性中心图书馆委员会,此后,各省、市、区的省级中心图书馆委员会纷纷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共有各种图书协调机构近百个,文献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了有组织、有目的的建设阶段,但是因为体制问题等多方面的原因,各成员馆之间的合作始终处在低水平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第二次是传统文献共享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文献共享,以1987年由15个部委联合成立的全国部际图书情报工作协调委员会组织的全国文献资源调查为标志。20世纪90年代初,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多种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文献资源建设中来,以CD-ROM光盘和局域网在图书馆的应用为契机,文献资源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各种电子化信息产品大量涌现。尤其是文献型数据库的建设蓬勃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是OCLC系统拥有的数据库达60个左右,涵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等,分为文献目录、摘要、全文数据库,涉及书籍、期刊、会议论文、汇编等。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伴随着数字化概念的出现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文献资源共享进入了数字化发展阶段,其标志是教育部主持的中国高等教育保障系统(CALIS)、科技部主持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文化部主持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互联网技术普及、全球范围信息量的激增、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图书馆用户的复杂性与期望值的增加以及信息世界的“无国界化”等等因素,使此次范式演变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远远超过此前两次。图书馆设备、馆藏结构及服务方式的变化推动了文献资源共享理念、技术及服务空间的变化。文献资源结构由以纸质文献为主转变为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共存,并致力于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区域性系统的文献共享。此外,文献资源的获取方式也由单一的馆际互借转向入网、联机使用、免费等多种方式。这一时期的文献资源共享共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9年由教育部主持正式启动的“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LS)建设项目以CERNET为依托,通过改革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发展模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整体化发展道路,建立全国高校的文献资源共享网络。

这一时期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用户为导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理念。前两个阶段文献资源共享都是以资料的分工收藏、馆际协调、实现藏书结构的优化为前提,主要解决文献加工和藏、借、阅以及目录检索自动化等问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文献信息服务面不断扩大,同时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也朝着纵深发展,希望文献信息服务部门能提供综合集成的文献信息服务,满足其“交互、即时、精准、个性化”的要求。因此,这一环境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的可获知能力和可获得能力为基点,强调文献资源的存取和传递,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2)以信息集成服务为中心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方式,即隶属于某系统或某类型图书情报机构,将信息资源集中在一个统一界面下,各个下级馆与中心馆相连,并利用中心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局部和远程数据、信息和知识服务,即“个性化信息服务”。经理论和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高等教育保障系统、中科院系统的文献共享系统就属于这种类型。

(3)共享文献资源信息结构的变化。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可以分为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两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着眼于全球信息资源的使用权,力求在馆藏资源和网上资源间寻找最佳结合点。

2 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范式转变的重要影响

纵观上述三次范式转变,可以看出文献信息共享范式转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推动等等,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对范式转变起到最直接最关键作用的则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首先,信息技术渗透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为契机,文献资源共享开始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我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经历了“藏书补充”、“藏书采访”、“藏书建设”、“文献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等发展阶段,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也从最初的图书馆业务处理电子化到文献资源管理电子化,再到数字化文献资源共享,整个过程中,信息技术逐步从简单的业务处理上升到图书馆机构管理再进入文献资源建设;处理对象也从单调的业务信息到复杂的管理信息再到综合处理各类复杂的文献信息,信息处理能力的增强一方面提升了图书馆等信息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推动了文献资源建设体系的变革。例如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演化为现实馆藏和虚拟馆藏的集合,后者通过广泛搜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拓宽了信息的采集方式和途径,使文献资源共享进入数字化发展阶段;网格技术则把整个Internet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使分布在互联网上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通信资源、软件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实现全面共享。

其次,信息技术在文献资源建设中的角色由技术支持向技术驱动转变,地位也由外生向内生转化。信息技术在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仅仅是为文献资源的管理提供一些一般性的技术支持,比如图书、期刊的编目系统,通过分析图书期刊登录内容,建立各加工过程的程序流程和数据结构,进而实现图书、期刊的登账、分类、查重、编目等,使文献资源的管理从手工加工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效率。然而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读者使用图书馆的行为也由原来对文献的需求转向对信息的需求,即人们不再重视信息载体的差别,而是注重有用信息的获得。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就不能仅限于向用户提供文献,而应提供包括文献在内的所有网络上的可得信息,因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对象就不再是传统的文献概念,而是包括传统文献、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信息在内的多维信息资源[1]。“信息技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高效运行”三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工具——传导机制——目标”的关系。据此,信息技术推动文献行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提高、功能的增强也是符合逻辑的,现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进一步驱动着文献信息资源走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共享模式。

3 新范式下构建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共建共享不但要求各文献信息机构自身建设的系统性,即文献信息资源的系统性要与文献本身的系统性、用户自身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相一致,而且更加强调以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为出发点,加强共建共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系统性建设[2]。

(2)以用户信息需求为导向。基于用户的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赖以生存的土壤,只有面向用户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用户的不同需求,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用户提供集成化的服务,才能开创信息服务的新局面[3]。由于不同的用户对信息的获取、鉴别、筛选、分析等能力皆不相同,文献信息共建共享体系以用户为导向就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同时能够保护公民对信息的获取权、接受权、利用权,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3)以信息技术为纽带。现代信息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的有机结合。网格技术、数字化技术、搜索引擎自动跟踪技术、信息资源指南系统、专业指引库、智能信息代理、数据加密、防火墙技术、VPN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

(4)以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为主导。钱学森指出,综合集成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强调性的融合以及集成整体所产生的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集成无疑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4]。无论是信息资源、信息技术,还是信息法规,其最终必须依靠人对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管理来实现各种资源的协调与融合。因此,加强信息用户、信息机构、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建设的集成化管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 新范式下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构建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教育部主持的中国高等教育保障系统(CALIS)、科技部主持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和文化部主持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为标志的大规模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探求如何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服务成本,满足用户需求是构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4.1 从信息服务角度看,要构建基于用户的文献信息集成服务体系

基于用户文献信息集成服务体系的构建涉及多种数据资源、多种应用系统和多种信息服务的集成。它是围绕着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人员等各要素的集成而展开的。一个完善的文献信息集成服务体系应包括: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信息技术集成体系、信息服务集成平台、用户信息需求反馈体系。其中,信息技术集成是基础,资源集成是保障,服务集成是支撑,人员集成是纽带。通过资源整合,综合集成服务平台可以实现统一平台下的无缝链接、资源检索和用户的“一站式”集成服务。在国内的信息集成服务实践方面,我国科技信息服务界早在1987年就已开展了计算机检索集成服务[5]。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跨库集成检索系统和清华同方的异构统一检索平台(Uniform Search Platform,USP)、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等都开展了不同层次的信息集成服务,为信息集成服务的研究提供了直接依据。虽然目前我国对基于用户的信息集成服务的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扩大,为信息集成服务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和市场,这将从不同方面和层次影响信息集成服务研究和业务拓展问题。

4.2 从信息管理角度看,要构建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图书馆供应链管理模式包含信息供应商、信息加工部门、最终信息用户以及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机构,从文献源的提供、整理、加工到用户,体现的是一个信息供应链的管理。信息资源的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网状结构,每个图书馆、用户都是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之间相互联系,信息有向流动。每类图书馆都有一个联盟组织(各系统图书馆学会或专业委员会),各联盟组织间也有着一定关系,并且与资源共享联盟中心有着密切联系。用户则主要与资源共享联盟中心发生联系,其信息需求被信息资源共享联盟中心接收整合后,提交给高校图书馆联盟组织或科研图书馆联盟组织,由其指定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图书馆来完成服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资源供应链各节点同时参与,相邻节点相互协调,从而推动整个供应链有序运行,这与构建以用户为导向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就在于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连接和合作,追求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和组织流的集成,以实现相互间协调运作的目标[6]。在实践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图书馆联盟建设上,我国目前的图书馆联盟建设还处在初创阶段,只有几个全国性联盟,且主要是专业性和系统性的,严重制约了信息资源应有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加快我国图书馆联盟建设的步伐。

4.3 从信息技术角度看,要构建基于网格技术的文献信息共享新模式

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的全面共享[7]。基于网格技术的文献信息共享体系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网格基础设施层、网格支撑层、资源管理层、应用开发层、应用层(网格管理与网格安全及服务质量分布于各层之中),其中网格支撑层是网格体系结构的核心层,通过与网格基础设施层接口构造逻辑网格,向上层提供资源与服务,最终把网格分散的基础设施虚拟成超级计算机,为高层用户提供所需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网格技术的应用对于解决广域分布、异构信息源的互联和互操作,海量数据的处理计算和分析以及分布式信息资源的组织、统一检索及信息服务过程中的知识化服务等问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8-12-01

标签:;  ;  ;  ;  ;  ;  ;  

信息技术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转换的影响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