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民族地区小学习作起步教学论文_刘艳

试探民族地区小学习作起步教学论文_刘艳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搜集的数据及资料,对民族地区小学习作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研究,从区域习作教学现状入手,分析现行课标,提出科学正确看待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发展差异性,尊重语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拔苗助长,在保护传承民族语言中努力促使汉语口语、书面语共同发展;通过继续开发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制,加强低段口语训练,适当写话,为中段习作做好铺垫及任务驱动等民族地区小学习作起步观点及方法,将实践与研究交融,引领习作教学的变革,帮助文化薄弱的民族地区语文习作教学发展寻求途径。

〔关键词〕民族地区 差异性 开发培养 习作起步

1 区域语言现状

民族地区的小孩一出生就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母语氛围中,多数孩子在进入幼儿园后才被动接受教师简单的汉语口语交流练习。由于学生们在最佳语言习得时期学习的是自己的民族语言,系统的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发展完全在步入小学后同步发展,他们的汉语口语学习和同龄的内地学生相比严重滞后。当他们进入小学正式开始书面语言学习时,语言习得机制已经开始衰退。课标指出第二学段重点难点仍就是让儿童学习用书面语进行交流和自我交流。对很多刚刚吃力地完成第一学段语言学习目标的学生来说第二学段是个巨大的挑战。教师对于该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确定为继续发展儿童的口语,促进儿童口语和书面语同步协调发展。

2 分析现行课标

三四年级是第二学段,从习作教学角度看从“写话”进入“习作”阶段,是学生的思维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该学段的“习作”既承接了第一学段的“写话”,又要为第三学段的“习作”打下基础,是学生习作起步的重要阶段。《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型表述的过程。”给教学者定下引领学生从“写自己想说的话”到“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的阶段目标。然而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他们现储备的语文知识、语言水平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要让他们一下从写完整的句子、一段话或从记流水账到一下要写成有模有样的作文,这个阶段目标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坎。纵观此学段教材中的习作安排,他们皆具有练习的性质,习作内容范围往往不是出于学生自发的需要,是为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想象力围绕单元教学主题设置某种题材,要求学生把心里的合理想象写出来。说实在的,课改修订后新课标对每学段写话也没有统一要求,具体要求仍是模糊不清的,在教参中对老师如何教学此篇作文也未作详细要求,却强调了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克服在口头语转化为书面语过程中产生的畏难情绪。这让执教于该学段的教师置身于摸索教学的迷茫局面。

根据多年执教研究认为民族地区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应该为继续发挥小学生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制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力。如何面对民族地区小学习作起步?

第一,科学正确看待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言发展差异性,尊重语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拔苗助长,在保护传承民族语言中努力促使汉语口语、书面语共同发展。民族语言完全是生活化的,儿童通过与周围人群和环境的接触,在非常自然的条件下学习自己的民族语种,随时处于语言学习状态中。汉语的主要学习阵地是课堂,学习方式是人为的,学习内容、要求大多掺杂了成人的生活经验,与儿童自身的生活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在生活中应用书面语的机会也不多。从内容、学习密度、使用频率及反馈情况上看,幼儿民族语言发展中成人有意识地用照顾性的语言同孩子交流,幼儿每天会接受和输出大量的口语信息。孩子只要开口说话,怎么说都是对的,都是大加表扬的,从来没有人很有意识地去校正孩子出现在发音及语法上的错误。汉语口语及书面语是在大班级授课的条件下进行的,主要限于几节语文课,尤其作文课,每周才 2 节,某种类型的作文,其练习的机会也就这么一两次,密度和频率都非常低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之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通常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布置任务,然后让孩子回去写作文,下一节作文讲评课作反馈,不仅反馈形式单一(以评语为主)还反馈周期长,而且多数是以批评和指正为主的负面强化。由于书面作业一开始就是要求规范的句、段、章,教师又常在语言形式和内容选择上给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大多数学生根本得不到老师的及时反馈,故学生书面语言发展水平滞后于口语及少数民族口语。作为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师要客观看待这些差异,要在保护传承民族语言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尊重语言形成的客观规律,通过自己的智慧让学生爱上汉语,爱上书面表达,使自己的汉语口语、书面语共同有效发展。

第二,继续开发残留的先天语言习得机,适当写话,为中段习制,加强低段口语训练

作做好铺垫。参考各地小学当前改革作文教学的重要成果,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成果,赞成低段主要通过口语交际方式提前习作训练。教师要充分考虑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及已储备的识字量,安排的口语训练以满足了儿童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和习作兴趣为主要目的,严禁削弱识字和阅读教学,擅自提高标准,死板要求,搞“作文先导”,增加孩子的负担,扑灭孩子的习作兴趣。教师正视此阶段学生写话语句不通,前后不连贯,标点符号乱用,错别字连篇等现象。不吹毛求疵,以增强其表达兴趣为终极目的。因为这是孩子们在非常放松、自由的心态下写作,写话中总有一句或几句话是完整的,这样既完成了作文的知识能力目标,又渗透完成了作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此阶段要重视口语交际三步曲。“敢”。

消除学生在大众面前说话的畏惧心理,鼓励其大胆地、轻松地、无所顾虑地说话,逐步培养他们的说话习惯。“顺”。等到学生喜欢讲话以后,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逐步引导他们把话讲通顺,讲得流利连贯,讲得完整,要符合一定的口语规则,不讲没头没脑的话。“实、活、准”。当学生喜欢说,并能将句子说顺时,相机提高训练要求。即要把话说得具体,要言之有物,不要说得太空洞抽象;把话说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在讲得通顺、具体的基础上,努力要求把话讲得贴切准确,没有差错,正确表达出意思。第三,任务驱动,欲擒故纵,潜意识培养。给孩子们任务,解决他们个人心理需求欲擒故纵。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明白作文永远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摆正习作和做人的关系,教会学生习作,就是教会他们一种工具作文教学目标应为从纯语言训练转向内容个性、语言的多元取向;从单纯依赖作文课转向结合学生的阅读、生活、活动经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要让让习作回归到工具作用,自然表情达意、交流思想,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真情感不抄袭、假编、瞎套等,从起步就把路子走正。让学生明白习作是为做人和做事服务的,作文写得好固然重要,但做一个真诚的、高尚的、能干的现代人更为重要。学生习作写不写、写得好与坏直接意味着他们能不能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如何。教师要让学生拥有强烈的活动动机,在动机驱动下尽力通过习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例:写观察、调查等习作类。让学生自主推荐活动地点,并将推荐理由写明白具体;之后教师参与分组活动中倾听各组成员以书面报告形式征求活动路线、顺序、活动中的安全卫生守则、活动地点做的游戏等等。活动后的习作也不一定非要指定内容,可以写活动时某人的表现,活动中发生的高兴的、有趣的、尴尬的、伤心的事情,出一期有关活动的黑板报,为活动所拍的照片或涂鸦画配上说明等等。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在写作文,而是在游戏中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通过实践,我们在中年级习作教学取得一定成效,现用拙笔将不成熟的观点看法形成文字,与大家分享交流,以求共进,为民族地方的习作教学发展谋求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J].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2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

3 韦光萌.过程评价刍议[J]

4 蒋崇才.小学教育学学习指导[J].中国人事出版社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教育局

论文作者: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试探民族地区小学习作起步教学论文_刘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