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内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化建设质量,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加强对整体施工质量的控制。路面压实作为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施工技术对于道路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市政道桥工程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技术展开探究。
关键词:市政工程;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1导言
国家之所以大力进行市政道桥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因为当前的城市交通压力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而市政道桥的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必须要注重施工质量的保障。在市政道桥的路基路面施工中压实技术的实施能够有效的提升路面的稳定性,确保道路的使用寿命。为此,必须对压实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施工过程的有效控制和要点把握,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能够得到可靠的保障。
2市政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原理
2.1冲击作用原理
在大多数的市政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应用过程中,都会涉及压力机设备的使用,该项设备的操作,能够将机械设备的冲击力转化为作用力,这一作用力的出现主要是依赖于压轮运作形成的。当压轮经过运作形成冲击力之后,会对工程下部路基造成较大的压力,从而形成压力波。此种压力波动的出现,可以将冲击力作用到整个压实施工过程中的路基深处,最终提升压实施工工程的稳定性。
2.2振动作用原理
在进行市政道桥工程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振动作用原理分析时,由于该项作用原理的出现是由高频冲击荷载所产生的,所以在实际的压实施工中压路机就成为首选施工设备,设备所产生的振动频率能够有效促使土壤颗粒进行高频振动,消除颗粒之间的摩擦力,该项设备所产生的压应力与剪切应力也比较有助于土壤颗粒的重新排列组合,最终优化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
2.3揉搓作用原理
在市政道桥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操作压路机进行施工时,当机械设备的轮胎行驶前进时,会与路面土壤之间产生碾压和揉搓性质的接触,此类接触会造成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揉搓力作用。此种力的作用的出现,在将土壤中含有的水分、空气等杂质排出后,还会为路基路面的压实作用效果提升奠定基础。
2.4液态压力作用原理
一般情况下,当路基路面上的土壤颗粒在经过液态压力作用后,就会形成颗粒之间紧密压缩现象,此种情况的出现,能够有效提升土壤的密度,为市政道桥工程的初压作业开展构建条件。此时需要注意一点,就是荷载力与液态压力同时存在才能保证压实效果。
3影响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平整度的原因分析
3.1路基沉降
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勘察结果来看,路桥工程路基路面不平整的主要愿意之一是路基存在不均匀沉降问题。我国地理环境相对复杂,具有较强的区域性,不通过区域内的地壳运动或是施工压实流程存在问题都会导致较为明显的路基路面沉降问题。对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来说,汽车数量逐年增加,较多的汽车长期碾压路面,并且在雨季条件下道桥工程的路基由于吸水较多也容易变得质的较软,较大荷载和自身吸水问题最终导致路基路面超出既定负荷,逐渐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
3.2基底施工存在缺陷
现代施工技术逐渐完善,目前来说多数城市在开展道桥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为增强路面平整度延长其使用寿命,都会采用铺设双层基底的方法,这种施工技术虽然能够有效的提升路面平整度,但如果施工环节质量控制工作存在问题,那么最终结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并且还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施工环节,第一层的基底平整度和施工质量如果与设计规范存在偏差,第二层的铺设施工质量也将难以得到保证。双层基底施工技术的规范性较强,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施工操作符合施工规范,避免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4路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探讨
4.1严格进行施工物料的控制
市政道桥的施工中要想确保压实技术能够得到可靠的效果,最基础的还是要对施工的物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首先,作为道桥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要对所用到的石料强度以及吸水率等参数进行严格的事前检查,严格的按照物料的相关质量检测标准执行检测工作,确保所用物料的质量可靠性。对检查中出现的不合格物料,需要责令相关部门进行再次的配料工作。同时,在路基路面的物料配置中,针对沥青路面的压实处理,还要对相关技术的指标控制做好规划,还应该增加沥青的延展性、软化点等指标参数,以此来确定最为合理的沥青材料。另外,在路基路面的压实中要特别注重含水量的变化,只有将含水量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才能避免后期路桥使用中的更多质量隐患出现。
4.2路面结构层的铺设控制
在对市政道桥进行路基路面的压实技术实施之前,合理的进行路基结构层的均匀性控制也是提升工程稳定性的前提。路基路面的施工现场,其路面部分的土壤都是由粉性土壤组成的,一旦遭遇到雨水或者是洪涝就会受到较大的冲刷影响,不利于涂层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路基的自身结构稳定性提升确保其压实质量。要充分地进行地表水的隔离,对道路的路面和路肩结构位置进行有效的衔接控制。质量管理部门要对整个路桥的建筑结构进行整体性的调查分析,确保路桥项目的建设处于标准的实际作业宽度,从而才能够使得断面的区域具有较为真实可靠的压制效果。
4.3路基部分的含水量控制
在市政道桥路基的压实技术处理中,要想取得比较良好的压实效果,就需要对路基路面中的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路基路面的材料含水量波动范围应该控制在2%左右。当其含水量超过这个范围时,在路基的压实技术实施中可能会出现弹簧土的问题。而当含水量较低的范围进行压实处理时,由于土层的粘合度较差,土壤较为松散,也不利于承受较大的重压,因此也不利于压实技术的效果控制。对于路基路面含水量的控制方面,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施工图纸进行现场含水量的采样分析,通过分段采样实施降低压实技术的技术实施误差。通过准确地了解各个施工段内的含水量分布,可以进行对应的土层质量改变,从而能够提升路基路面的最终压实技术质量。
4.4做好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实施中的设备控制
在市政道桥的路基路面施工中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在对施工作业的流程进行明确以后,应该对所用的压实机械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且在压路机的操作流程上要严格进行遵守。一般情况下,在路面的压实流程上,需要初压、复压和终压几个过程才能够确保路基路面的压实效果。在进行路面的初压操作时,要确保碾压机的施工是在摊铺机作业之后,并且初压的时间不要过长,确保后期的压实密度和效果。而在复压时要根据沥青混合料的不同粗细程度进行复压时间以及频次的确定。最终才通过终压来实现总体道路的压实效果。但在整个设备的使用控制中,需要注意的是振动压实设备不适用于路基路面厚度比较薄的道路施工。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市政道桥工程的建设已经成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项目。但在这一时代发展背景下,由于受到来自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工程路基路面压实项目的建设水平却并未达到理想状态,导致道路在施工期间各类问题频发。本文对压实技术进行了比较全方位的分析,旨在提升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水平,最终为我国整体的道桥工程建设水平的阶段性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支学.市政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9):126-127.
[2]苏坚伟.市政路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9):247.
[3]李娟.市政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简述[J].中华建设,2018(06):134-135.
[4]张缔.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研究[J].中华建设,2018(05):140-141.
论文作者:张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压实论文; 道桥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