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随文识字能力。激发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兴趣;创造活泼的开放的课堂,充分应用课堂,体现课堂创造性,趣味性;不要把“随文识字”机械的理解为随着文章的句子识字;“随“文识字的程度要因人,因地,而异。
关键词:随文识字;方法;自主学习;发展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1-120-01
随文识字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随处都遇到,我们要及时怎样将大量的识字教学融入到教学中,又能怎样让孩子们很好的轻松自由的掌握生字呢?现将几种实践中的方法浅论一下。
第一、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学生随文识字能力
随文识字不仅在课堂上体现,别忘了孩子们在预习是的作用可不小,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很强,不信,我们仔细想想,每次我们检查孩子们的生字是,仅仅会剩下难字和易错字。
比如:二年级下册《笋芽儿》这一课要求会认的生字21个,孩子们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借助书中的拼音自学自认生字,可以要求学生预习时圈出生字,并且在文中标注。他们已经第一次完成随文识字的目标,当然,预习不仅要一遍,接下来要将生字带入文中再读,生字在脑海中再次复现,相信这一遍可以过滤至少百分之五十的生字。别急,那么就抓重点的刚才没有掌握的生字,多读几遍,这样相信百分之二十的生字被过滤了,孩子们通过三遍有效率的随文识字,不仅会初步感知文章大概内容,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地位,锻炼语文自学能力。
那么本课中剩下的百分之三十难字和重点生字就等我们老师在课堂上是指导完成,而不是在重复指导他们已经学会的。 如本课剩下的生字难写的字,包括写的: 笋芽 可以指导书写,可以先认图,在观察字的结构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书写也要有重点,不能平均用力,”笋”可以多指导,芽可以发挥学生的能力,自主写或者是请学生当老师指导其他孩子。接下来,孩子们当堂写字,请两个学生到黑板的田字格完成两个生字书写,教师随机指导,其他学生可以避免他们出现的错误,如整个字的位置写的太高了等。
“唠叨”是要求会认的生字,孩子们不注意,在课堂上还会出现对错声调,教师要利用大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声调,再读,同时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妈妈以后再不要这样唠叨了。 这样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性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综合以上这一例子,我们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形成一节有价值的课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就能的到凸显。随文识字就会落到实处。
二、激发学生随文识字的能力兴趣
在课堂上检查生字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可定孩子们的能力,让他们到当小老师给大家教认自己会的生字,其他的学生也会不甘落后,正当这个老师,如果这次没当上,相信在下次的预习过程中体会努力想办法学习给多的生字,力争自己在课堂上的优秀表现。孩子们的兴趣被激发了,主动性调动了,这样的学习效率能不高吗?请相信我们的孩子吧!他们是有能力学会的,有能力学好的。
课标中说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大概也指着一方面吧!
三、创造活泼的开放的课堂,充分应用课堂,体现课堂创造性,趣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的积极性
就如教育学家卢梭所说:教育的魅力就是是学生能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还拿《笋芽儿》这课来说,只有前期一次次的铺垫,语文的工具性得到发挥,我们的人文性就能更好的得到发展。
比如:《笋芽儿》一课的设计是这样的,这一课程目标在这里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孩子们解决了大部分的生字困难之后,也可进行发展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样才能将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的到充分的锻炼。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学生与文章的四次对话:雷公公他会呼唤什么?雷公公会说什么内容引导笋芽儿出来?第六自然段中沈略号的补白?笋芽儿没有失望,她看到了----看到了----听到了------。
其中:“雷公公会说什么内容引导笋芽儿出来?”重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激发想象力,通过互相讨论自主的进行探究性学习,孩子说出了春天美好的事物:美丽的蝴蝶,期待他长大的妈妈,可爱的小鸟,雪白的云朵……
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我采用让孩子们准备你观察到的春天的事物,做成画片,在讨论汇报的效果之后,贴在黑板上,与老师共同完成黑板的板书。这一个“贴”不仅激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兴趣,当他们看到自己与老师共同完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时是多么的自信,多么的开心,多么的愿意参与接下来的学习。
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的,是学习的主人。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四、不要把“随文识字”机械的理解为随着文章的句子识字
有的老师想我边讲解文章边学生字,结果就会出现,学生在学习文本时思维的断裂,教学的思维也会出现断层,孩子们学生无条理,老师教的很费力。
其实我们只是在必要的时候出现“随文识字”,比如:揉了揉,揉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认知:先找一找小笋芽儿都有哪些动作,让后老师板书该字,课堂上通过这两次不同方法的复现,又一次加深了对揉字的认知。
又如:最后一句:自豪的喊着:我长大了!自豪,引导孩子们联系上下文想自豪何意,学生会回答道:骄傲。这样在学文中自然的认读并且理解了自豪的意义。这样的随文识字是水到渠成的,自然的,润物细无声的。
当然有人就会遇到这样的疑惑:那么还有一些剩下的字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整合这些孩子学起来困难,教师难以融入文本的生字可以采用观点二中所提到的,让孩子们当老师,教认生字。师生间可以交流一些难懂的生字。为接下来流畅的学习过程奠定基础。这也就体现了教学的阶梯性,先扫清文字障碍,再为语文的语用训练打好基础。为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好铺垫。
五、“随“文识字的程度要因人,因地,而异
简单的可以一带而过,难的有必要解释,但要结合他的学情,有的可以解释,有的人一个形状,以后有机会再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口气个大胖子,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不拘一格,目的明确,我们要因人,因地,因课等因素灵活有效的应用于实践中,才能更好的发挥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8-11页.
论文作者:毛澄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生字论文; 孩子们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老师论文; 这一论文; 课堂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