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
◆刘 畅 孙 健 杨鹏程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摘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和直观性的优点,但其很难满足学生自身学习兴趣和特长地培养,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开始由线下走向线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国“互联网+教育”在政策推动、用户需求、技术革新、自身优势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迅速崛起,并得到了充分发展。
【关键词】 传统教学 互联网+教育 发展历程 发展趋势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教育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100%。但是,我国东南沿海和西部内陆地区的教育资源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而西部内陆地区教育资源又十分匮乏,通过“支教”和“一对一帮扶”等方式扶持西部地区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全国范围来看,缺乏有效的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方法。
在2015年3月的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首次将“互联网+”计划提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7月,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教育行业明确提出:“要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鼓励学校利用数字教育资源及教育服务平台,逐步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教育公平。”通过“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为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将东南沿海地区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传输至西部内陆地区,使得我国的教育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通过“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形成“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弥补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不足,促进中国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互联网+”
“互联网+”理念最早于2012年11月的中国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由易观集团董事长兼CEO于扬提出,逐渐被教育行业和学界人士所接受,由此在中国掀起一场“互联网+”新热潮。“互联网+”中的互联网是指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表示互联网对各种其他行业的催化作用,以及互联网的新形势引爆传统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互联网+”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的互联网形式的演变以及它产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新形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的升级版,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与工业、商业、金融业和教育等服务行业全面融合。如果只是简单的融合,则收效甚微,在此基础上关键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凭借其时效性、便捷性、易传播性等特点,逐渐占领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只有和“互联网+”相融合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占有一席之地。
基于CO2浓度倍增的未来气候变化,不同地区的水热条件将实现再分配,对紫玉兰潜在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显而易见。相较于当前以高(极)度适生为主的分布格局,紫玉兰的适生区将呈现出向最佳适生地转变的趋势。除乌蒙山区的高度适生范围稍向西扩展,横断山区、贵州高原、四川盆地和鄂西山地的高(极)度适生区面积缩小,与最适生区范围逐渐趋同;中度适生区在横断山区有一定程度萎缩,然而西藏东南部、湖南西部和浙江东南部可能成为紫玉兰新增的潜在分布区(图3)。
三、“互联网+教育”
这些资源均由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录制而成,每段视频10~30分钟不等,使得学生能够耐心看完,且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培训需求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观看时间由学生决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自由性,学生可合理安排自己的空余时间,随时随地的观看教学视频。“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给学生提供了多种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随着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不断显现,中国教育界正在掀起一场变革,通过寻找教育新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补充,以实现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与“互联网”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互联网+教育”的新的教育模式。教育专用网加移动终端便可实现“互联网+教育”,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教育需求,利用空余时间,随时随地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使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受,提高学习质量及学习效率。随着“互联网+教育”热潮的出现,许多教育机构出现了诸如“腾讯课堂”“网易云课堂”“爱课堂”和“淘宝教育”等,并引入了新形式的教育模式,如微课程、视频公开课、慕课、辅导资料、作业习题库和解题应用程序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职场压力越来越大,“互联网+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职场新人和大学生的青睐,这两类人通过网络视频课不断补充职场所要求的新知识,达到提升自己业务水平与职场能力的目的。
四、“互联网+教育”发展历程
随着宽带网络和视频网站的兴起,这一阶段的高清视频课件开始成为主流,但大量的三分屏课程仍然在使用。此阶段的网络学习体验还是差强人意的。
现阶段,直肠癌术前分期所常用的检查技术主要包括直肠超声,直肠镜,MRI和CT。其中,MRI检查技术可以实现无创性检查,软组织分辨率比较高,可以为直肠癌术前分析提供较多信息,因此被广泛应用临床中。此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分析在诊断直肠癌时并进行术前分期时应用MRI与CT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2006年以来,许多教育企业已经开始进入“互联网教育”,他们已经在行业中进行了探索,市场容量也逐渐增加。在2009年之后,许多新秀教育企业或机构加入教育大军,与同时期发展迅速的网络游戏、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相比,互联网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在这个阶段,有几家远程教育公司,如中华学习网、东大正保等已经在海外上市,此阶段互联网教育处于兴起阶段,受到商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1.形成期(1994~2005)
2.兴起期(2006~2011)
物化不仅支配着工人的命运,也支配着整个社会。因为人与人的社会关联正是在实践中才得以生成,当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在商品化的生产过程遭遇阻隔,人的实践活动被时间的空间化所割裂开来,那么在物化的规制下进行的劳动,则不再是属人的了,就再也不能作为社会中维系人与人交往的纽带。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无论身处哪个阶级,他只是被打散了的孤立单子而已。一旦取消了劳动所具有的社会联结功能,物化就掌握了这个社会的命运。
在这个阶段,远程教育的主要市场在高等教育,少量的基础教育网校,由于无法找到适合自身的商业盈利模式,不能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社会的变革中逐渐淘汰。
先儒未尝不以穷理为入手,但先儒以性即理也,是公共的道理,而心是知觉,知得公共的道理,而后可以尽心,故必以知性先于尽心,顾其所穷,乃天地万物之理,反失却当下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之理矣。人心为气所聚,其枢纽至微,勿忘勿助,此气常存,稍涉安排,则霍然而散,不能自主。故必须存,存得恰好处便是养,不是两件工夫。《易》言“成性存存”,可知是一也。天下之理,皆非心外之物,所谓存久自明而心尽矣。[1](1册,P148-149)
州、县(市)建立了投资创业管委会及政务服务中心,为社会投资者提供审批优质服务。抽调具有行政许可、审批和管理服务事项部门相关人员进驻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开展一站式服务。对在政务中心不能办理清楚的,由投资创业管委会安排专人陪同,协助到相关部门办理清楚。对简易程序无法办理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由投资创业管委会或发改、招商、工信部门牵头相关单位集中开会,现场解决。
“互联网+教育”的前身是二十世纪90年代所提出的“互联网教育”,随着社会阶段的不断变化,“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通过改革,使之与社会发展变革相适应,在2012年“互联网+”名词出现后,首次提出“互联网+教育”。根据不同阶段政府和企业发展互联网教育的侧重点,可以将中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形成期、兴起期和发展期。
3.发展期(2012~今)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信息技术处于发展阶段,中国计算机覆盖率很低,网络带宽非常有限,大多数互联网教育产品仍然是文件格式,互联网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中国的互联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始于1994年,由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六所高校共同建设。CERNET试验网是中国第一个使用TCP/IP协议的国家计算机互联网络。1996年,我国最早的互联网培训机构“101远程教育网”开始运营,主要应用中小学的远程教育中。1999年,以“101远程教育网”为基础的弘成教育集团成立,成为我国最早从事网络高等学历教育的服务机构,教学形式以“三屏”的形式从初始文档转变为在线视频课件,互联网教育进入多媒体阶段,但是互联网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2000年至2005年期间,出现了以网易、搜狐、百度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开发教育应用,使得我国互联网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教育架构逐渐明朗化。
在2012年首次提出“互联网+”名称,使得“互联网+教育”得到关注以及发展。随着中国与外界的交流逐渐增多,来自美国MOOC和可汗学院等新兴互联网教育已开始影响中国。互联网教育已成为互联网公司和教育类公司开始关注的行业。根据投资界提供的统计数据,2014年互联网教育行业注入了100多亿元人民币。2016年以后进入更多大型基金,部分项目投资规模超过数亿元,互联网教育掀起了发展热潮。
预计未来几年将是互联网教育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因为互联网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部分,已经引起了各互联网巨头(腾讯、网易、百度和阿里)的关注。数以百计的新兴互联网教育公司(如一起学习网、学而思网校、猿题库、快乐学习网等)开始进入市场,教学模式发展为微课程、视频开放课程、MOOC课程、辅导材料、作业练习、解决问题的应用程序以及许多其他形式。
五、“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
“互联网+教育”对传统教育模式具有辅助作用,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未来教育模式还是以学校为核心,“互联网+教育”能够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传递到教学资源匮乏地区甚至很难接受教育的地区,促进社会公平。“互联网+教育”为代表的科技教育即将引领教育的第四个时代,“互联网+教育”即将会成为教育领域最大的一场革命,它可以传输文本以及音频和视频,还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和共享,“互联网+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行业的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互联网+教育”能够加速优质教育资源的传播,通过互联网实现更快的传播,这是未来“互联网+教育”模式的重要发展趋势。
塌陷主要形成于2017年10月16~17日的降雨期间和11月20日的人工降雨期间,短时间较强降水导致第四系土层含水量大大增加,土体重度增加,地下水补给径流加快,水位变幅频繁,在上覆土体自重、动静水压力及土洞真空吸蚀(负压)等共同作用下,产生地面塌陷。降雨前后,天气比正常年份雨水偏少,出现较明显的干旱,不仅改变了地下水动力条件,也造成土壤干裂,为地表水的入渗提供了良好通道。
同时“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效率优势将被凸显,通过互联网传播效率,将全国各地优质教育资源以最快速度传输至学生眼前,使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选择合适的课程,并极大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只有效率地提升才能无限放互联网教育的价值。除了传统的个人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之外,还可以增加在线教育的场景化体验,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它也将加入家庭起居室的场景,实现家庭在线教育的可能性。
六、结语
“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达到缓解东南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及空余时间,合理安排自己学习课程及学习时间,使学生由“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接受,处于主导地位。“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教育行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云生.论“互联网+”下的教育大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5,(20):10.
[2]刘芳,孙福万,王迎,魏顺平.MOOCs背景下的开放大学课程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15,(01):98.
[3]李爽,林君芬.“互联网+教学”:教学范式的结构化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31.
基金项目:2019年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9-R-68301)。
标签:传统教学论文; 互联网+教育论文; 发展历程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