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医风论文,医德论文,代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世纪伊始,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广东时就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讲话中,又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的窗口服务行业。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不仅关系到能否有效地解除患者的病痛,还具有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展示文明、传播文明、带动文明的重要作用。本文仅就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切实加强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谈点看法。
当前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以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为根本准则,勤勤俭俭,任劳任怨,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病人极端热情,努力实践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宗旨,廉洁行医,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白衣天使”和“生命的救护神”。但是,我们又应该看到,在医德医风方面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服务思想方面,不能体谅病人的困难。少数医务工作者利用工作之便,接受请吃,收受“红包”或礼物,有的甚至达到乘人之危的地步。二是在服务态度上,对待病人不是关怀备致,细心护理,而是态度冷漠,语言生硬,有的是出口伤人。三是在服务质量上,还不能完全满足病人的医疗需求。四是在职业道德上,少数医务人员缺乏科学、严谨、细致、周到的工作作风,工作不细,责任心不强,个别的甚至玩忽职守,酿出责任事故。
当前医德医风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正自在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历史变革时期。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发展,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例如,市场经济要求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而利润的外在形式就是金钱,重利赚钱在市场经济中无可非议,从事经济活动理应发挥金钱的正常功能。但是,重利赚钱也容易导致一些人把金钱的作用绝对化、扩大化,认为金钱至上、金钱万能,于是追求金钱就可能成为市场中的唯一价值导向,他们的一切思维意向、行为选择都以能否获利赚钱为价值标准,对一切事物和现象的评价也都以金钱为尺度,由此陷入拜金主义。一个时期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行业不正之风以及领导干部中存在的消极腐败现象等,当然会要影响、渗透到医疗卫生行业中来。其次,从主观原因来看,一是医疗卫生行业少数领导对新形势下的医德医风建设重视不够,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甚至采取放任自流;少数领导干部本身就作风不过硬,无法对医务人员从严要求。二是少数医务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扭曲,经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考验,一些同志片面地追求“自我价值”,只重视个人利益,淡化甚至泯灭了奉献意识和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
全方位地加强德医风建设
医德医风情况如何,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可以说,医疗卫生行业的医德医风建设是党和政府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疾苦的重要窗口。那么,按照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应怎样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呢?
第一,加强医疗队伍的建设和先进设备的引进,提高整体诊治水平。
医院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医疗市场的竞争将不可避免,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优胜劣汰,医疗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医疗卫生行业的领导应当明确,只有靠人才竞争来占领医疗市场,靠科技抢占医学制高点,靠设备拓展医院生存空间。
一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医务工作者作为掌握医疗专业技术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部分,其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是推动医院发展的最终动力。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广泛地挖掘人才、积极地培养人才、合理地使用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技术骨干迅速成长的有效途径。为此,医院要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大胆引进急需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例如通过实行特殊人才特殊政策,对博士生、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实行夫妻同时调入医院、提供大面积住房、提供科研经费、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等优惠政策,真正做到筑巢引凤,每引进一个人才,就带动一个相关专科发展,甚至开创一个新的专科。对于院内的业务苗子,有选择、有重点地予以培养,选派他们外出进修、学习,使其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早挑大梁。老专家、老教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要创造条件,留住他们,要让他们继续为医院建设贡献余热。同时建立人才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学术交流、业务指导,在全院形成一股健康向上的学术氛围,使医院整体诊治水平上台阶、上档次。
二是大胆引进高新设备,拓展业务空间。一台高新设备可促使某一诊治水平向前大进步,甚至可使一个科室乃至整个医院的诊治水平跃上新台阶。没有高新设备,就必然影响医院业务发展。
三是完善配套建设,提供舒适环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需要也跟着变化,人们进医院已从原先的单纯生物医疗模式逐渐转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从单纯的治病医疗转向治病、保健、疗养;对就诊环境、生存质量都有了较大改变,对医院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譬如要求就诊环境的舒适、冬夏空调、病室热水淋浴、单独卫生间等现代生活设备。这些都应逐步进行完善。
第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积极健康氛围。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扭转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一是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为医院的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保障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注重党群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通过树典型,发挥示范作用,来充分调动全体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医院的不少专家教授,不仅医术精,而且医德高,医风好。因此,要善于运用这些身边的事和人教育医务工作者。江泽民同志在1996年底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广大卫生工作人员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发挥“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满腔热情,开拓进取,精益求精,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在这里,江泽民同志就明确提出了医疗卫生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医疗卫生行业的每个同志都必须在工作中认真履行,对于极少数人以医谋私,收受“红包”、服务态度差等不良行为严肃查处,以弘扬正气,抵制邪气。
三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医院既是病人治病养病的场所,更是职工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医院文化氛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治病养病的心情,更关系到职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医院领导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明确办院思路,形成开拓进取的办院理念,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树立一种“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观念,紧密团结,加强协作,既为病人创造一种良好的治病养病的环境,也能为医院职工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三,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切实维护病人利益。病人进医院的目的是治病健身,希望得到技术先进、质量可靠、价格合理、服务优良的治疗。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医院应以社会效益为重,实施民心工程,无私奉献社会,所有的工作应从维护病人的根本利益出发。
一是拓宽服务领域,理顺服务环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实行导医导诊、取消预约检查、增开门诊诊室、缩短择期手术等待时间等一系列优质服务,将方便让给病人,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二是降低医疗成本,减轻病人负担。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杜绝大处方、人情方,贯彻“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方针,加强成本核算,增收节支。针对不同病人,区别对待,既提供高档病房、优质服务,又开设简易门诊、简易病房,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经常深入社区开展医疗,选派医疗队、服务队、扶贫队下基层义诊、讲座,送医送药,将党的关怀送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