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版业是一种内容产业,而优质内容是出版业竞争的制胜法宝。只有建立健康的产业内容价值链,才能进一步提升知识的价值,促进出版产业的繁荣发展,为读者提供优质健康的内容。
关键词:出版;编辑;素质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92-02
编辑是出版业整个经营活动的龙头,是图书艺术创意和质量把关的先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时代在变,尤其在知识经济和现代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名编辑,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要求的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语言功底,娴熟的文字技巧,以及成功的社交能力外,新环境中产生的新要求,更是急需培养。
当今的市场经济使编辑的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方式以及考核指标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编辑这个职业成为最具挑战性的职业之一。那么,现代的出版编辑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一、现代出版编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1、思想政治素质
编辑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向读者提供优质的精神产品的使者,编辑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修养,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出版方针和有关法律法规,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对涉及政治原则的问题,能够保持高度的警觉,善于及时发现和防止错误的政治倾向在出版物中出现。编辑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思想品质和美好的情操,保证出版物内容坚持积极健康的思想格调和道德倾向。只有具备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才能保证出版的图书内容质量合格,符合《出版管理条例》的规定。
2、职业道德素质
根据对《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理解,现代出版编辑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即较强的政治意识、为读者服务的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二是具有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是编辑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编辑接触的作者水平不一,接受的稿件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编辑坚持谦虚谨慎、细致耐心、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三是具有严明的职业纪律。编辑必须遵守党的宣传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出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买卖书号、刊号和版号。在编辑实践过程中,要把职业纪律的外在强制力转化为内在的约束力。四是要具有求实进取的职业作风。一方面,编辑要有认真、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另一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高,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作者队伍群,提高自己的选题策划能力、沟通能力、加工能力和营销能力。
3、业务技能素质
(1)编辑基本功。编辑应具备较完备的文化知识素质,较全面的出版业务素质。要有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有扎实的汉语语言文字功底和流畅通顺的写作能力;有所学专业的扎实基础,并了解该专业的现状与最新发展;熟悉掌握出版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出版的基本程序,熟悉国家关于图书出版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如《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等),掌握编辑加工的基本技能。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2008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第4条规定“在出版单位担任责任编辑的人员必须在到岗前取得中级以上出版专业职业资格”。了解国内外出版动态及发展趋势;有出色的社会活动和公关组织能力;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
(2)网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电子出版物的出现,要求编辑能用计算机写作和排版,能通过网络获取广泛的信息。随着作者以软盘形式投稿的比例不断扩大,编辑必须借助计算机等设备从事日常编辑处理,变书面编辑为屏幕编辑。编辑可通过上网迅速查寻大量的信息,了解图书市场,策划出最佳选题;通过电子邮件与作者进行交流;通过电脑快速收集资料,并直接对稿件进行编辑、修改,完成电子出版物的制作,通过网上发行完成电子出版物的发行。
(3)外语能力。编辑应通晓一门以上外语,能顺利检索阅读外语文献,进行日常交际会话和应用文写作。随着计算机在出版业的应用,要求编辑应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因为计算机界面许多都是英文显示,若不懂英文,无法从网络中了解信息,无法操作计算机完成出版物。
二、新时期对出版编辑的新要求
1、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出版物质量的保证。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以质量求生存,是编辑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就目前而言,我国出版市场存在着大量低水平重复出版、品种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象,这不仅浪费了有限的出版资源,而且严重制约了编辑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治理这些弊端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倡导和强化创新意识,以创新来带动出版物质量的全面提高,以质量优化来减少出版物的重复出版,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出版资源。创新是编辑出版业永恒的主题。在新世纪,出版市场的明显变化趋势是读者阅读的节奏越来越快,对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多,随之带来的是出版周期越来越短。这就对编辑出版的各个环节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因循守旧、固守“传统”已不可能适应市场的变化。要从根本上、从传统的出版模式中解放出来, 就必须树立全新的出版理念,紧紧抓住创新这一不可动摇的主题,从选题创新、审读加工创新、编辑手段创新、营销策划创新几个方面不断强化出版编辑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图书是商品,但它在实现自身的功能的同时还起着向人们传播思想、文化的作用。既然图书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作用,生产这种产品的编辑在保证其文字、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同时,对它在政治上是否符合我国对出版物的要求、在思想上是否健康就担负着不可推卸的把关责任。编辑头脑中的政治、思想弦时刻都必须紧绷。不具备较高的政策水平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专业知识再精通,背景知识再宽泛,有再扎实的文字功底,都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
3、灵活的信息整合能力
编辑在工作中要能够面对新情况,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就需要具有主动关注信息的自觉性,努力认识信息生产的规律,掌握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及时捕捉、掌握各种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使编辑工作正确而高效。这就求编辑要尽可能多地浏览搜集信息,保持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既勤于思考也善于思考。
4、较强的科研能力
编辑要能坐得住,要静得下来,要与前沿学者对话,要策划出有学术价值和文化厚度的书,就必须要在工作之余静下来读书、有计划地读书,要写东西,要练笔,体会作者创作的艰辛;要适当做一点科研工作。争取每年写一篇出版或相关专业的论文,听一场科研报告,参加一次学术论坛,写一篇书评或图书简介,以此培养自己的科研素质。
5、良好的市场运作能力
21世纪的图书出版业要求编辑必须具有很强的市场意识,尽快掌握图书出版业商业经营的基本常识与本领。这包括迅速、准确地捕捉图书市场的最新信息、分析图书市场的发展趋势,包括对图书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印数、定价、码洋、实洋、利润等进行测算,包括了解不同种类、不同品牌的纸张的价格与特性,还包括策划广告宣传要点、制作宣传材料、组织图书推介活动和各种营销、促销活动等等。现代编辑必须通过出版和销售优秀文化产品,为出版单位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组织生产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文化产品创造必要的经济条件。
6、良好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首先,编辑必须和作者打交道。编辑必须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作者打交道,就书稿中的问题以及修改方案与作者进行沟通,就出版协议的各项条款与作者进行交流,想方设法解决分歧,达成共识。策划新选题的编辑更需要就自己的整个策划方案与作者充分的交流,使作者了解自己的想法,真正理解策划方案的核心思想与具体要求。
其次,编辑需要和图书生产各个环节工作人员交流。这包括版式设计、封面设计、印刷装订与图书配套的电子音像产品的制作等等。编辑必须把图书定位、特色及读者需求准确地传达给他们,使之在各自环节上尽可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以达到图书质量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此外,编辑应从始至终保持与营销宣传、发行人员的交流,这对于选题的成功策划、图书的成功销售至关重要。这种交流应该是双向的。编辑既要向他们了解市场需求,市场对本社和他社产品的反应,又要向他们说明选题策划的方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要向他们通报出版计划,介绍新产品的定位与特色,并和他们一起制定并实施宣传推广方案以及具体的营销步骤。
7、良好的版权意识
随着出版业“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版权保护也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一是在编辑书稿和签订、履行出版合同的过程中要尊重书稿作者的著作权;二是防止出版的图书侵犯他人著作权。在签订和履行出版合同时,应遵循公平和诚信原则,依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版权意识的另一个表现是注意防止编辑的作品侵犯其他作者的著作权,既要防止抄袭,又要避免不当引用。
参考文献
①周清芳,《e时代的图书出版业对编辑素质的要求》,《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2(4):86-87
②郑海燕,《浅谈编辑职业道德要求》,《中国编辑》,2009(4):87-88
③姚文兵,《论图书编辑的素质》,《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53-154
④朱璐,《期刊策划编辑素质谈》,《科技与出版》,2006(4):62-63
⑤张立元,《试论新世纪编辑素质与创新》,《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6):60-63
论文作者:帕利达•夏木西丁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编辑论文; 出版业论文; 图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出版物论文; 作者论文; 素质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