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研究中林亮、吕骥生平考论_锦衣卫论文

书画研究中林亮、吕骥生平考论_锦衣卫论文

书画研究 林良、吕纪生平考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书画论文,林良论文,纪生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林良和吕纪是明代宫廷画家中以花鸟画著称的两位大家,他们各自创立的水墨写意和工笔设色花鸟画风成为明代宫廷花鸟画中最具影响的两派(图版二、三),追随者众多,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然而,关于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其他历代宫廷画家一样,记载甚少。出自文人之手的画史、传记或其它史籍都不甚重视这批为皇家服务的职业画家,记述俱只有寥寥数语,而且时有舛误。他们本人以画为业,又极少留下诗文集,应旨所画的作品,也很少署有年款或题上诗文。因此,对他们的生平经历和创作生涯极难找到翔实可靠的材料,甚至连生卒时间和活动时期也很难确知。从而在剖析他们作品的创作宗旨、思想内涵、艺术渊源、个性特色时,往往感到文献依据不足,难以深入透彻或准确无误地评价。

宫廷画家生平不详这一薄弱环节既已影响到研究的深入,就应该尽可能地予以加强。其实,在史籍记载很简略的传记中,总会涉及到一些相关的人和事,披露出画家的若干活动踪迹、人际交往、师承关系或思想品格,对这些人和事作一番考察,也许能确定某些重要事实,勾画出画家粗略的生平概况,并纠正有些史籍的舛误记载或沿习至今的失实说法。近几年来,对林良和吕纪的生平已有若干论文挖掘出一些新资料,并作了较缜密的考证,极有助于问题的解决[1]。现试就已知材料和成果进一步梳理一下两人的生平,希冀能勾画出一个大致轮廓,以有助于研究的深入。

一、林良生平概况

林良,字以善,南海(今广东广州市)人。关于他的生平记载,文献资料极少,最早、也是最详细的记载,当为明刻嘉靖廿九年(1550年)中山黄佐所修的《广东通志》,见于卷七十《杂事下·补遗·颜主事画》条中,以后的诸多府志、画史都以此为据。

黄佐在林良卒后不久即出生,时在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为一代名儒。所记当属可信,遂录全文如下:

林良,字以善,南海人。少聪颖,以赀为藩司奏差。能作翎毛,有巧思,人始未之奇也。布政使陈金假名人画,良从旁疵谪商评。金怒,欲挞之。良自陈其能,金试使临写,惊以为神,自此腾誉缙绅间。时复绘花草,曲尽其妙。虽祖黄筌、边景昭,然荣枯之态,飞动之势,颇自心得,遂成一家。始,主事颜宗善山水,知府何寅善人物,皆乡先生也。良每学之,独畏宗,曰:颜老天趣为不可及也。晚复为白描小景,然终不及翎毛花草之工。后拜工部营缮所丞。夤缘巨珰,得直仁智殿,改锦衣卫镇抚。良善谑咏,已而沾士大夫膏馥,为诗始颇有可观者。都御史何经号敏捷,日与之剧饮唱和,或顷刻成诗百篇,因结为兄弟,良由是名益显云。根据上段文字,并联系林良所接触的人和事,可大致考出他的生卒年和早、中、晚年的生涯。

(一)生年及早年生涯

林良少年时曾“以赀为藩司奏差”。“藩司”即当地的最高行政机构布政使司,“奏差”即递送奏章的差役。藩司在拜发奏章后,要交奏差专程送往北京,呈递给通政司。林良担任的就是这样一种无任何品级,临时被雇用送递奏章的职务,属于衙门差役,由此亦知其出身很低微。然他自幼聪颖,从小喜爱绘画,善作花鸟,并有巧思。他如果经常往来于广州与北京之间,旅途见闻、人物结识、名迹目染,必然会使他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这无疑对其画艺提高有一定裨益。

林良因“奏差”职务,巧遇“伯乐”陈金。陈金是正统十二年(1447年)丁卯科进士,景泰六年(1455年)任广东布政使,天顺元年(1457年)卸任。林良当在陈金任广东布政使(1455—1457年)间与之接触相识。黄佐所记“惊以为神”的故事虽带有传奇色彩,亦应是以事实为依据而加渲染的,因时间、场合均与两人经历相合。此一轶事也表明林良当时的画艺已达到相当水平,年龄应该在三十岁左右,至少二十七、八岁,由此上推,他约生于宣德三年(1428年)左右。

林良在家乡时,还曾宗学于颜宗和何寅,虽不一定正式拜师,却私淑其法,并深悟这些前辈画法之妙。他曾由衷地钦佩颜宗,赞曰:“颜老天趣为不可及也”。颜宗字学渊,生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中举人,出任福建邵武县知县,景泰二年(1451年)任兵部车驾司主事,景泰五年署兵部车驾司郎中、擢升兵部员外郎,同年卒于奔母丧的归途中。喜画山水,传世作品唯《湖山平远图》孤本(广东省博物馆藏)。画法糅合宋元,境界幽远。林良宗学颜宗,当在景泰初颜宗于京任主事时,即1451—1454年。其时,林良任“奏差”,有机会在京闻其名或识其人。何寅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应广东乡试,中举人,官至知府,善画人物。林良从学于他亦当在景泰初二十余岁时。这两位可以说是林良较早的师承,虽然后来他以花鸟著称,山水和人物均无闻,但无疑在造型和笔墨上有所得益,从而奠定了较扎实的根基。

(二)中年入宫供奉

林良遇陈金后画名渐著,“自此腾誉缙绅间”。后来他被推荐或选拔到京城,进入内廷供奉,“拜工部营缮所丞”。工部是六部之一,掌理天下百工山泽之政令,“营缮所”是其下设的木工厂,负责制作木器和硃漆彩画。“营缮所丞”是正九品官职,可见林良初入宫时职位很低。后“夤缘巨珰,得直仁智殿”。“巨珰”,即内府太监,当指管理武英殿和仁智殿的御用监。仁智殿在武英殿之后,“为中宫受朝贺及列帝列后大行发丧之所”,也是各类匠作集中从事创作的场所,“凡杂流以技艺进者,俱隶仁智殿”[2]。在永乐至成化年间(1403—1487年),以绘事供奉内廷者多直仁智殿。林良直仁智殿时地位也不高,与百工杂流为伍,尚属画工之列。后“改锦衣卫镇抚”,才算有了从六品的较高官职。“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荫寄禄无常员。凡朝会巡幸,则具卤簿仪仗。”[3]所授为武职,有品级之分,官阶一般比文官高。品级分九等,依次为卫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正千户(正五品)、试百户(从五品)、实授百户(正六品)、卫镇抚(从六品)、副千户(从六品)、所镇抚(从六品)。由于锦衣卫“恩荫寄禄无常员”,没有固定的员额限制,故很多受皇帝恩宠的宫廷画家得授锦衣卫武职。但他们仅领傣薪,不事其职,亦无实权。林良任锦衣卫镇抚后级别有所提高,能经常应诏作画而接近皇帝,并有机会观赏到不少内府藏画,还结识了其他宫廷画家和一些朝廷王公大臣,这些都对他的画艺提高和声名播扬起了重要作用。

至于林良何时入宫,说法不一。据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三《艺语》记:“章皇帝尝诏良为待诏。”章皇帝为朱瞻基庙谥,帝号宣宗,年号宣德,1426—1435年执政,其时林良尚幼,显然不可能。徐沁《明画录》则云:“弘治间以荐入供事仁智殿,官锦衣卫指挥。”弘治为孝宗朱祐樘年号,1488—1505年执政,林良时已六十岁开外,入宫也不会如是之晚。较正确的时间应该是成化年间(1465—1487年)。据黄佐《广东通志》载,林良入宫后曾与都御史何经交善。何经是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成化元年(1465年)任工部郎中,转贵州左布政。成化十九年(1483年)以平定广西荔浦诸蛮之功升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成化二十年(1484年)至北京入觐,时五十岁左右,约是年与从兄何淡同致仕。由此可推知,何经与林良之交是在成化二十年,时林良五十余岁,两人年龄相仿。其时林良必然已在宫内供奉,并任锦衣卫镇抚之职,否则,他难以结交都御史这样的高官并结为兄弟。进一步推测,林良入宫从工部营缮所丞升到锦衣卫镇抚必然有相当一段时间,从成化二十年上推十余年,即成化初林良三十余岁时入宫,当无大误。

林良在京期间,因与士大夫文人相交,耳濡目染,写诗水平大有提高,“为诗始颇有可观者。故五十余岁时与何经唱和时,也能“顷刻成诗百篇”了。

(三)卒年及传人

弘治初年林良尚健在,估计不久即去世。生于弘治三年的黄佐在《广州人物传》中曰:“今良之死已久,画益见重”可作佐证。其子林郊承家学,亦善水墨翎毛,弘治七年诏选天下画士,郊中第一,授直武英殿锦衣卫镇抚。十七年致仕。林郊官职同其父,根据锦衣卫世官可以世袭的制度,林良当卒于弘治七年前,享年六十余岁。

林良所创立的水墨花鸟画风,在当时传人很多,如邵节“受业林良”[4],瞿杲“常执扫除于林良门下,得窥其法”[5],刘巢云“学林良花鸟芦雁,技称精绝”[6]。稍后著称宫廷的花鸟画家吕纪,初学时亦仿林良,未显时“凡纪所作,多假书良名”[7]。由林良开派的明代水墨写意花鸟画,后世耕耘其间者接踵而至,并蔚成大观。陈淳、徐渭等名家的画法,虽不一定直接宗学林良,然林良所起的先导和启迪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吕纪生平概况

吕纪,字廷振,号乐愚,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是稍晚于林良的明代中叶宫廷画家。有关他的生平事迹记载,诸画史多简略且重复,较详细的为光绪三年刊本《新修鄞县志》,全文如下:

吕纪,字廷振,号乐愚。风神清雅,留心藻绘,成缀以诗。初学边景昭花鸟,袁忠彻见之,谓出景昭上。馆于家,使临唐宋以来名画,遂入妙品,独步当代。尝戏画雌鸡壁间,而生雄绕其侧弗去。弘治初征至京,待诏武英殿,应例入御用监,益造精诣,兼集众长,尤工翎毛,如凤鹤孔翠鸳鸯之类,俱有法度,生气奕奕。间作山水人物,设色久而不变。其泉石坡景,点染烟澜,有造化之妙。时孝宗以游艺适情,宠赉优渥,由传奉升至锦衣卫指挥。为人谨礼法,敦信义,缙绅多重之。其在画苑凡应诏承制,多立意进规。孝宗称之曰:“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焉。”卧病,存问络绎。卒无子,人尤惜之。从子高,字崇岳,号松石翁,写翎毛能继之;棠,字德芳,号竹村,工翎毛花卉,佳者酷肖纪,写意作亦隽雅云。

依据上述文字,并联系其它有关文献,大致可了解吕纪的生卒年限、入宫时间,所任职务、创作经历和流派传人等情况。

(一)生卒年限

吕纪早年生涯,据《新修鄞县志》,悉知入馆袁家是其早岁的重要活动,袁忠彻是吕纪同乡,国初著名相士袁珙之子,《明史》、《鄞县志》均有传记。其字公道,一字静思,明洪武九年(1376年)生,自幼得父嫡传,亦善相术。朱棣任燕王时即与之结识,尊呼为“小秀才”。朱棣称帝后即召授鸿胪寺序班,迁尚宝丞,寻改中书舍人,后进尚宝司少卿。历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英宗正统己未四年(1439年)坐事下吏,遂致仕回家,居乡二十年。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卒,享年八十三岁。据此,袁忠彻将吕纪馆于家,应在其居乡的1439—1458年间,其时吕纪应是二十岁左右青年。按正统四年两人结识计,吕纪当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左右,依最晚的天顺二年计,生年亦不会晚于正统四年(1439年)。由此可初步确定吕纪约生于1420—1439年间。又据另一条史料,即《明孝宗实录》载:弘治十二年十月,“百户吕纪等三人俱副千户”。指明吕纪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方由百户升副千户,若以1420年生计,已达八十岁高龄,殊不合情理,若以1439年生计,也已逾六十岁,故其生年当以1439年左右为宜。他结识袁忠彻极可能在1458年前十余岁时。已往,《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和《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均定吕纪生年为宪宗成化十三年(1477年),这显然是不准确的,若为是年生,他不可能遇到已于1458年去世的袁忠彻。

至于吕纪卒年,一直未明确年月。据画史载,他是在孝宗弘治朝得病去世的。徐象梅《两浙名贤录》卷四九记:“比病,存问络绎,自言曰:渥恩难胜,吾其死矣。果卒。”孝宗在位共18年,吕纪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方升至副千户,尚未任指挥之职,其间升迁级别还有六级之多,即由从六品的副千户升至从三品的指挥同知,按每年升一级计亦需六年,故其病卒应在孝宗末期的弘治十七、八年间(1504—1505年),至迟不会晚于孝宗驾崩的1505年5月。

按以上考辨,吕纪约生于1439年左右,卒于1505年前,享年六十多岁。

(二)入宫时间

吕纪应征入宫,一般都记载为弘治初年。按上述生年推算已有五十岁,若大年纪似不可能被征。有条材料却记叙他在宪宗成化时已入宫,此即杭淮《双溪集》中的两首诗[8]。一题吕纪《杏花图》:“杏花一枝傍双竹,窈袅春姿映寒玉。何人移取入生绡,更貌窗间四鸲鹆。鸲鹆幽闲增性情,穿竹弄花时自鸣。怪底飞花更如雪,欲落不落随风轻。国初景昭擅羽毛,近时吕纪画最好。散落人间不易求,细看此图应亦少。”一题吕高画:“有客手持涧壑图,云是吕纪之子吕高画。石壁千寻似铁立,激湍卷雪奔其下。上有悬松如老龙,蜿蜿蜒蜒行苍穹。不觉高堂起烟雾,海天白日生长风。吕纪昔在宪宗朝,指挥直入明光殿。金盘赐予出金银,落笔天颜生顾盼。后来继者无其人,吕高之徒传颇真。兼有翎毛夺造化,不独水石能精神。回看双鹊忽飞来,锦羽翩翩俨生活。千岩无人静杳冥,令我幽情亦奇绝。”杭淮是稍晚于吕纪的明代中叶文人,生于英宗天顺六年(1462年),孝宗弘治己未十二年(1499年)进士,官至南京总督粮储右副都御史,善诗文,常与李梦阳、徐祯卿、王守仁、陆深等人相唱和,世宗嘉靖十七年(1538年)卒。他在弘治十二年考中进士而入仕,正值吕纪亦在内廷供奉,并于是年升副千户,两人很可能因同朝而相识,至少各闻其名,故杭淮能为吕纪《杏花图》题诗,并有“近时吕纪画最好”诗句。如是,杭淮题吕高画中诗句“吕纪昔在宪宗朝”亦当属可信的记录。宪宗在位共23年(1465—1487年),吕纪年龄约27—49岁。从吕纪二十岁左右入袁府,临习古画后才得以扬名而“独步当代”,以及入宫后初任侍奉官,后至百户,到弘治朝才升副千户等经历推算,吕纪应该在宪宗中期约四十岁左右时入宫比较合理,时间当在成化十五年(1479年)左右。

另有一条材料可资旁证,即吕纪与林良是先后差不多时间进入宫廷的,林良稍早。徐沁《明画录》卷六载:“弘治间与林良被征同官锦衣”。其实,林良是在成化初三十余岁时被征的,故吕纪入宫至迟不会晚于成化中期,以成化十五年左右计也比较合适。

(三)所任职务

吕纪入宫供奉任职情况,有待诏武英殿,供事仁智殿,入御用监,任传奉、百户、千户、锦衣卫指挥等记载。

“待诏武英殿”、“供事仁智殿”是指吕纪在宫内从事绘画创作活动的地方,而非职务。明代虽未正式建立同于宋代翰林书画院的机构,但确有类似的管理组织。当时专门开展书画活动的地方有文华殿、武英殿、仁智殿三处,被征召入宫的书画家或派往一处,或轮番在多处供奉。文华殿以善书者供奉为主,主要承办书法方面的御用品,如对联、年贴、扇柄等类,通称中书舍人;武英殿为储存书画之处,供奉者多为画士,创作装饰于御用器物和殿壁上的图画,通称待诏。明人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一一记载:“文华殿有直殿中书,择能书者居之;武英殿有待诏,择能画者居之,如宋之书画学是也。”可知明代的文华、武英两殿,相当于宋代的翰林书画院。至于仁智殿,位于武英殿北,也是画家、艺匠从事创作活动的场所。吕纪作为画家,先后或轮番在武英殿和仁智殿供奉,奉旨从事绘画创作活动。

“入御用监”是指吕纪创作之地所属的管理机构。文华殿由司礼监管辖,武英、仁智两殿由御用监管辖。两监均为内官署宦官十二监之一,司礼监负责监督、管理皇城内的仪礼、刑法、关防门禁,并掌理内外奏章,照阁奏批等,还控制东厂、锦衣卫,权力最大。文华殿头领“掌房官”,由司礼监派年老资深的太监担任。御用监负责管理帝王御用器物,武英、仁智两殿“掌房官”亦由太监担任。可见,吕纪这些宫廷画家是在太监直接管理下工作的。

“侍奉”、“百户”、“千户”、“指挥”是指吕纪先后被授予的不同官职。明代宫廷画家在各处从事创作,月给俸银,无具体职位。若授以官职,则另作安排,或在工部所属的营缮所、文思院等行政机构任职;或授以锦衣卫武官职衔;或先授以“侍奉官”。明初宫廷画家多安排在工部营缮所、文思院。宣德以后,受恩宠的画家多授以锦衣卫官职。宪宗朝以后,始出现“侍奉官”,即皇帝命中官传旨而授予的官职,所谓“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谓之侍奉官,文武僧道滥恩者以千数。”[9]“侍奉官”之级别悬殊很大,低职为中书舍人,高者可擢升少卿、尚书。吕纪入宫于宪宗朝,正值“侍奉官”肇始之时,故初授此职,级别不会太高,当类似中书舍人之职。

锦衣卫官衔是比较高的,宣德以后,许多画家均授予此职。清人胡敬《国朝院画录》曾指出:“明多假以锦衣卫衔,以绘技画工概授武职,径准袭替,其失也滥。”吕纪被授从六品的副千户是在弘治十二年十月,此前职衔当为同级的从六品“试百户”,以后可能历经正五品的“正千户”才升至指挥。此职应是从三品的指挥同知。《两浙名贤录》卷四九曾记载吕纪“孝庙时召至京师,官锦衣卫指挥同知。”吕纪在弘治十二年以后的五、六年时间内晋升六级,“宠赉优渥”诚非虚誉。

(四)创作经历和流派传人

吕纪创作了许多作品,至今存世尚多,但作品均未署年款,有关创作活动的记载也甚少,故只能悉知片鳞半爪情况。

吕纪最初学画是从花鸟着手,宗法明初著名花鸟画家边景昭,画风应属工笔重彩一路。青年时入袁府,临学“唐宋以来名画”,其着意点大约也是状物真实的“写生法”,故“遂入妙品”。所画雌鸡于壁间,亦因栩栩如生而使“生雄绕其侧弗去”。宪宗成化中期四十岁左右时入宫,与林良同朝供奉内廷。初时林良名声在其之上,故又曾仿学林良的水墨写意法,并达到逼真的程度,甚至可以冒充林良的画,以后就自辟蹊径。如明人李开先《闲居集》序“林良”条所曰:“林良……声名初在吕纪之上,凡纪所作,多假书良名。后则不然矣。”

吕纪“兼集众长”所形成的自身风貌,以翎毛最著称。所取题材多为色彩斑斓的禽鸟,“如凤鹤孔翠鸳鸯之类”,并“杂以花树,秾郁灿烂夺目。”[10]画法亦以工笔重彩为主,状物准确,得写生之妙,设色艳丽,呈富贵之象。翎毛“俱有法度,生气奕奕。……泉石坡景,点染烟澜,有造化之妙。”“其设色鲜丽,生意蔼然。”[11]吕纪的典型花鸟,在传达王室贵族富贵吉祥的审美旨趣同时,也常寓有讽喻深意,所谓“凡应诏承制,多立意进规,孝宗称之曰: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焉。”同时,他还兼工山水、人物,如明人姜绍书《无声诗史》卷二所评:“廷振不独工翎毛,山水、人物俱妙。”

吕纪为人“谨礼法,敦信义”,故而“缙绅多重之”,同时也深受皇帝器重眷爱,“卧病,存问络绎。”他创立的花鸟画新风,追随者甚众,从子高、棠、远七,外甥叶双石,徒弟胡镇、萧增、刘俊均得其亲授,受其影响者尚有陆镒、殷宏、郑石、朱端、陆锡、童佩、罗素、殷善、殷偕、唐志尹等人。

注释:

[1] 有关论文有:汪宗衍《林良疑年新探》,1988年11月香港“明代绘画学术研讨会”论文;谢文勇《林良和他的写意花鸟画》,1988年11月香港“明代绘画学术研讨会”论文。台湾《吕纪花鸟画特展》图录:谭怡令《吕纪花鸟画及院藏其派作品之探讨》;林莉娜《明代宫廷绘画机构之制度考略》。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馆,1995年刊行。有关专著有:穆益勤《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刊行。

[2]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九。

[3] 《明史》卷七十六“志五”。

[4] 清人徐沁《明画录》卷六。

[5] 清人徐沁《明画录》卷六。

[6] 清人徐沁《明画录》卷六。

[7] 明人李开先《闲居集》序。

[8] 明人杭淮《双溪集》卷六,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9] 《明会要》卷四九。

[10] 清人徐沁《明画录》卷六。

[11] 明人韩昂《图绘宝鉴续编》。

标签:;  ;  ;  ;  ;  ;  ;  ;  

书画研究中林亮、吕骥生平考论_锦衣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