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海[1]2002年在《岩斜区的显微解剖及外侧入路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颞骨岩部的骨性结构及颞骨岩部内重要结构间的关系,寻找外侧入路中的骨性定位标志,确定不同方向颞骨岩部的磨除范围,为颞骨岩部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材料与方法:在放大6~25倍的显微镜下,对15例成人尸头湿标本的颞骨岩部及其周围结构按手术入路的方向分别从前外和后外进行观察并磨除颞骨岩部、测定相关结构间的距离。 结果:①棘孔位于颧弓根内侧22 76(20 00~23 96)mm,颈动脉管前外4 20(2 90~6 00)mm,通过它可以定位岩浅大神经沟。②岩浅大神经沟位于棘孔后约4 80(3 96~7 40)mm,通过它可以定位颈内动脉岩部、耳蜗和膝状神经节。③上岩窦和乙状窦交汇点的骨质即岩乙状窦交叉点(PS)是磨除颞骨岩部后壁时最先要遇到的点,解剖位置恒定。④内淋巴囊裂是前庭小管向后下开口连接内淋巴囊的位置,解剖位置恒定。⑤面神经分为5段:颅内段(12 32mm)、内耳道段(9 18mm)、迷路段(5 14mm)、鼓室段(11 82mm)和乳突段(17 90mm)。⑥颈内动脉岩部膝距耳蜗2 65mm,其水平段平行于岩浅大神经。⑦前岩磨除的界限是:上至颞骨岩部上缘,下至颈内动脉岩部、下岩窦、耳蜗及内耳道,内至Dorello 管,外至前半规管。⑧岩部后壁磨除的范围呈一叁角形:叁角形的顶是PS,底为颈静脉孔的后壁及其通过内耳道后唇的延长线与颞骨岩部上缘交点的连线。在此叁角形中位于岩部后壁的重要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后半规管、前庭小管和总脚,从PS到后半规管最后部、从后半规管最后部到前庭小管、从前庭小管到总脚、从总脚到叁角形的底可磨除的深度依次是4 52mm、2 14mm、1 88mm和2 36mm。结论:棘孔和岩浅大神经沟是前岩入路中磨除颞骨岩部的重要骨性标志。岩乙状窦交叉点和内淋巴囊裂是后岩入路中磨除颞骨岩部的重要标志。熟悉颞骨岩部的显微解剖是外侧入路至岩斜区的重要前提。第二部分 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岩斜区神经、血管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和走行特点、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研究岩斜区的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材料与方法:用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去除大脑组织,在镜下<WP=5>从不同方向研究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依据岩斜区硬脑膜内的结构将岩斜区分为叁部分:上岩斜区、中岩斜区和下岩斜区。①上岩斜区:滑车神经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处距动眼神经约5 38(4 16~6 86)mm。大脑后动脉(PCA)的走行可以分成叁段,中脑前段、中脑外侧段和中脑后段,并在这叁段依次发出脉络膜后内侧动脉、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和丘脑膝状体动脉、距状动脉和顶枕动脉,在前两段常有穿支发出,供应中脑的腹外侧,而中脑后段无穿支发出。小脑上动脉(SCA)的走行可以分成四段,中脑桥脑前段、中脑桥脑外侧段、中脑小脑段和皮质段,在第一段SCA的起源变异较大,在这四段中SCA均发出穿支供应中脑或桥脑,以外侧段最多,SCA与Ⅲ、Ⅳ、Ⅴ均可以有接触。②中岩斜区:磨除叁叉神经节外下方颞骨岩部尖的骨质后,叁叉神经可向下、向外移动。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走行可以分为四段,桥脑前段、桥脑外侧段、小脑外侧间裂段和皮质段,当一侧的小脑后下动脉(PICA)缺如时则为同侧的AICA所替代,AICA在四段中均有穿支供应桥脑或延髓,AICA可与Ⅴ、Ⅵ、ⅦⅧ相接触,其中与ⅦⅧ的关系最为复杂。BA的走行变异很大,高位的BA头端在本组占33 3%,BA在全程发出桥支,供应桥脑的腹侧或外侧。③下岩斜区:舌咽神通常以单干起源,迷走神经常由较多大小不等的神经根构成,舌下神经以两束者多见。PICA的走行可以分为五段,延髓前段、延髓外侧段、扁桃体延髓段、扁桃体远段和皮质段,PICA的起源和走行变异最大,它可以起于椎动脉(VA)颅内段和基底动脉(BA),也可以起自VA颅外段,本组30侧中颅外段起源者3侧,占10%,PICA在扁桃体远段常形成一个颅环,PICA的穿支主要发自第2、第3和第4段供应延髓和四脑室,PICA可与Ⅶ、Ⅷ、Ⅸ、Ⅹ、Ⅺ和Ⅻ接触,其中以和Ⅸ、Ⅹ、Ⅺ最为密切。VA一般从后壁发出穿支供应延髓的腹侧,并发出脊髓前动脉,VA可与Ⅻ相接触。结论:①岩斜区神经血管结构众多而复杂,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策划岩斜区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②由于高位BA头端和PICA颅外段起源的存在,在从事相关岩斜区手术前,一定要明确BA头端与鞍背、PICA与椎动脉的关系。③PICA的扁桃体远段穿支变异有以下的特点:当两侧PICA管径相近时,两侧都发出较多的穿支供应四脑室的脉络丛及延髓帆;当一侧PICA缺如,而由同侧的AICA代替供血时,对侧的PICA在此段发出多个穿支供应四脑室脉络丛和延髓帆;当两侧的PICA均缺如时四脑室脉络丛和延髓帆主要由管径较粗的一侧血管发出穿支供应。④颅后窝的众多血管在岩斜区均有穿支供应脑干,手术时要避免损伤。<WP=6>第叁部分 扩大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的显微解剖目的:研究扩大颅中窝硬脑膜外经颞骨岩部入路(EMFETA)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TPA)进行岩斜区直接手术的手术方法?
李贞伟[2]2011年在《岩斜区显微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岩骨斜坡区脑神经、血管间的关系和分布走行特点以及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临床该区域的手术入路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2.通过模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并结合临床应用,观察到达岩斜区两种手术入路显露范围的差异,并探讨各自的适用范围,为临床岩斜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0具(20侧)完整成人湿性头颅标本,经红蓝硅胶分别灌注动静脉后,利用在实验室显微镜下分别模拟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和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研究岩斜区脑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明确到达岩斜区两种手术入路所暴露的视野范围。结果:将岩斜区可分为叁部分:上岩斜区、中岩斜区和下岩斜区。1.上岩斜区:滑车神经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处距动眼神经约5.36(4.16~6.86)mm。小脑上动脉(SCA)的近端行于动眼神经的下方,常与动眼神经的下面接触,从起始部到接触点SCA的长度约4.20(1.00~7.52)mm。滑车神经与SCA接触点距起源约17.01(4.25~30.60)mm,距SCA起源约24.00(13.20~38.00)mm。2.中岩斜区:BA的走行变异较大,高位的BA头端在本组占26.30%,BA在全程发出桥支供应桥脑的腹侧或外侧。起于距椎动脉起点约6.48(3.94-10.68)mm处,管径约1.48(0.70-2.02)mm。3.下岩斜区:本组20侧中的小脑后下动脉(PICA)有12侧起源于椎动脉,有8侧起源于基底动脉。PICA起点位于延髓前方距基底动脉起点约13.46mm处,管径约1.08mm,水平向后外行,经过舌下神经根止于下橄榄最突出部。4.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发现滑车神经自后床突后外方15.72±3.81mm处穿入小脑幕游离缘,在幕中潜行约6.82±1.81mm。5.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本组20侧测量岩乙状窦交叉点(PS点)到后半规管最后部的距离约10.48±0.42mm,后半规管最外侧与乳突外表面的最近距离是13.86±1.98mm,在此范围内可安全切除岩骨外侧部;本组10例测量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暴露trautman叁角的面积平均为243.5±26.1mm。结论:1.由于高位BA头端和PICA颅外段起源的存在,在从事相关岩斜区手术前,定要明确BA头端与鞍背、PICA与椎动脉的关系。2.后半规管最外侧到乳突外表面的距离可指导较安全地磨除岩骨外侧壁,后半规管最后部到乙状窦沟前壁及岩骨后壁距离可指导磨除岩骨的后下壁。3.颞下经小脑幕入路主要适用于上、中斜坡及岩尖部位的病变;手术中需要上抬颞叶,可能会损伤Labbe静脉和叁叉神经。4.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可适用于上、中、下斜坡和岩骨尖的病变,较颞下经小脑幕入路具有牵拉脑组织轻,术野浅,显露广的优点;但是术中操作时间长,可能会引起面瘫、听力障碍。5.处理岩骨斜坡区占位病变,还需要根据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肿瘤起源从而采用相应的手术入路。
朱进奎[3]2016年在《Kawase入路解剖学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颞骨岩部是颞骨向中后颅窝底延伸的一部分,该部分的解剖结构是中颅窝、中上斜坡、后颅窝叁者交界,岩斜区肿瘤常常向前侵犯海绵窦、破裂孔,向后破坏斜坡区,向外侵犯内耳孔,向下达到小脑幕孔、牵拉并破坏Ⅲ-Ⅶ对脑神经并将其包绕。由于该部位的肿瘤比较深、血管神经较多,颞骨岩部解剖结构非常复杂,而且其周围有像海绵窦,脑干等重要的结构,所以此部位肿瘤的手术切除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重点和难点。Kawase手术入路是切除岩骨斜坡区部位肿瘤的常用手术入路之一,但因膝状神经节、耳蜗、颈内动脉、面听神经等重要血管神经结构位于颞骨岩部内,目前缺乏统一的快速、简明、实用的定位法,因此手术过程中磨除岩尖时损伤内耳、神经等情况比较常见。本研究主要目的:1.测量颞骨岩部毗邻的重要结构,将各主要结构间关系数据化,以便详细、精确掌握颞骨岩部至岩骨斜坡区的解剖结构;2.使颞骨岩部深部的解剖结构定位标志及方法更准确、简便;3.提供磨除颞骨岩尖、扩大岩斜区术野暴露范围准确、可靠的显微解剖数据,从而提供Kawase入路操作方法的准确解剖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干燥成人颅骨5具10侧,仔细观察辨认弓状隆起、面神经管裂孔、岩浅大神经沟、破裂孔、卵圆孔、棘孔、内耳门等颞骨岩部骨性结构,磨除颞骨岩部尖端,观察颈内动脉管、耳蜗、骨性半规管、内耳道底等内部结构,测量各结构的关系及距离;取成人头颅标本5具(10侧),通过显微镜仔细观察辨别弓状隆起、棘孔、岩浅大神经、面神经管裂孔、叁叉神经、岩骨嵴、岩上窦等颞骨岩部重要解剖结构。显露颈内动脉岩部,将其与岩骨周围其他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测量,获取相关数据;随机选取头颅湿标本3具6侧,在莱卡手术显微镜下放大6~25倍,仔细模拟Kawase入路的显微手术过程,对显微手术入路过程中的相关解剖结构进行多次仔细测量,观察并测量上斜坡显露区域,用圆规及直尺、叁角尺、游标卡尺测量各组织和骨性结构,测量3次,求平均值,并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归纳总结模拟手术操作的体会、各结构之间的关系及数据参考相关文献。结果(1)叁叉神经、岩骨嵴,岩浅大神经沟叁者共同围成Kawase叁角。通常以内耳道为界限,可以把Kawase叁角分为前、后两部分,内耳道、岩浅大神经及叁叉神经叁者之间围成的区域为Kawase叁角前半部分,该区域前内侧半内部一般没有重要结构,为Kawase入路岩尖骨质磨除的主要部位;耳蜗、颈内动脉水平段等重要结构位于外侧深面。岩骨嵴、弓状隆起、内耳道叁者共同围成后半叁角部分,面神经迷路段和前庭、半规管等位于该区域内部。(2)上骨半规管上壁位于中颅窝底深面约1.89mm处,10侧中6侧位于弓状隆起的正下方,其余4侧位于弓状隆起前内侧;耳蜗位于前叁角区外侧深面,16侧头颅中耳蜗全部位于下颌神经和岩浅大神经相交处并与IAM后缘的连线的外侧,可以用一个四边形来定位耳蜗;(3)ICA水平段距离岩骨嵴大约为8.21-11.47mm,为避免损伤颈内动脉,磨除颞骨岩尖时不要超过这个范围;(4)内耳道前壁长约为12.56mm,后壁长约为8.39mm,在叁叉神经孔后方5.28mm处作一条垂直于岩骨嵴的垂直线,在垂线的前面磨除颞骨岩尖,一般不会损伤听神经;(5)岩尖磨除范围前方为海绵窦外侧壁,后方为弓状隆起,向外侧范围至颈内动脉岩部,向下面可以到达岩下窦(其深度为14.39mm)。结论(1)Kawase入路中的重要岩骨表面解剖标志有棘孔、岩浅大神经、叁叉神经孔,确定岩骨周围其它结构的位置可以这些标志作为依据;(2)由于弓状隆起的外部形状和向上凸起程度有比较大差异,有时经硬膜下难以分辨,所以只可将弓状隆起作为上骨半规管参考;(3)分离硬脑膜时,减少岩浅大神经损害的关键应从下颌神经后方由前向后逐步仔细分离,最后到达弓状隆起。(4)总结出更简便、准确的耳蜗、内耳道及颈内动脉岩部的解剖定位方法。(5)熟练掌握颞骨岩部内部的显微解剖及其周围各解剖结构之间关系,手术中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损伤耳蜗、面听神经、颈内动脉等重要结。
李胜东[4]2010年在《颞下硬膜下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颞下硬膜下经岩骨至岩斜区手术入路提供相关显微解剖学基础,探索最大切开小脑幕的安全方法。界定硬膜下磨除岩骨的安全范围,探索方便简单的岩骨切除方法。方法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颅湿标本10例(20侧)。模拟颞下经小脑幕手术入路寻找安全有效切开小脑幕的方法,观察小脑幕切开前后的显露范围及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关系,并进行测量拍照。在小脑幕切开的基础上,硬膜下磨除岩尖骨质,观察岩骨磨除前后的显露范围及周围重要结构的解剖关系,观察结果测量拍照。界定岩骨磨除的安全范围。测量岩骨磨除前后手术视角的变化。结果颞下入路切开小脑幕之前,暴露的上界平后床突,下界平小脑幕切迹。包括动眼神经起始部至入海绵窦后壁,后交通动脉全长,大脑后动脉的P1P2段,基底动脉的上部和分叉部。动眼神经及后床突可作定位小脑幕中切迹周围结构的解剖标志。后岩床皱襞与小脑幕缘的交点为标志点可定位滑车神经入小脑幕点。小脑幕切开的最大范围可在平行滑车神经水平切开,至海绵窦后壁。幕切开后可明显改善对幕下结构的显露,如扩大小脑前下动脉(Aica)的显露,叁叉神经(Trig.N)桥池段,及面听神经的显露。颞下硬膜下经岩骨入路可先根据面听神经的位置结合内听道和岩骨嵴所成的角度判断出内听道在岩骨前表面的投影。以内听道为标志,可以将岩骨分为内听道周围部分和内侧岩尖部分共两部分来磨除岩骨。内听道周围部分指磨除内听道外侧、上部、内侧部。距离内听道管壁约5mm范围内的骨质,磨除的方向平行于内听道的轴线。磨除的最前界接近内听道底部为标准,测量内听道口与底的距离约8.83±0.45mm。这样可避免损伤内听道外侧的上半规管和总脚,内侧靠近内听道底的耳蜗。磨除的内侧部分是指剩余岩尖到岩斜裂之间,包括叁叉神经下方的岩尖骨质,最下到岩下窦,最前界到岩浅大神经范围内的骨质。内听道口的内侧壁到岩斜裂的距离是约为15mm,岩骨嵴距离岩浅大神经的最近距离约11mm(11.23±1.31)。硬膜下磨除岩骨后可增大手术的垂直视角大约15°。结论采用颞下硬膜下经岩骨入路可大大增加对岩斜区幕下结构的显露。而且术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磨除岩骨,避免不必要的损伤。此入路能优先显露肿瘤的基底部,早期处理肿瘤的供血动脉。具有显露充分,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适合切除累及幕上下,及骑跨中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适合处理中脑、桥脑腹侧的病变及基底动脉中上段动脉瘤的夹闭。
李正益[5]2009年在《联合锁孔入路对岩斜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联合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及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对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学观察,探讨利用该入路处理岩斜区巨大肿瘤的可行性同时为临床应用该入路解决岩斜区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经1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颅标本10例20侧。动脉系统灌入红色乳胶,静脉系统灌入蓝色乳胶。将尸头按手术体位固定于手术头架上,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采用耳屏前1.0cm颧弓上5cm长直切口,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采用距乳突尖内侧约2cm长4cm左右的垂直切口。两骨窗大小约2.0cm×2.5cm。切开硬脑膜,牵开脑叶,部分切开小脑幕,利用显微镜门镜效应及变换角度来对岩斜区进行观察。结果颞下经小脑幕锁孔入路可以清楚暴露小脑幕上中颅底及海绵窦结构,切开小脑幕后可以暴露CNⅢ、Ⅳ、Ⅴ、环池、PCoA、BA顶部、PCA、中脑的前外侧部等结构。但由于岩骨嵴的阻挡,无法观察岩骨后颅窝面。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锁孔入路从后外侧到达岩斜区,可以清楚暴露小脑半球外侧面、颞骨岩部、CNⅤ~Ⅻ、脑桥外侧面、岩静脉、VA、AICA、PICA。磨除部分岩骨可以扩大对CNⅤ的暴露,向上切开小脑幕缘可以暴露CNⅣ。结论联合幕上下的这两个锁孔入路提供了对岩斜区的多种视野,可以从幕上及幕下处理岩斜区较为复杂的肿瘤。对于岩斜区肿瘤,既能良好的显露伸向中颅底及鞍旁的肿瘤也能解决向后颅窝生长的部分。但在切开小脑幕及磨除内听道上结节时存在一定的风险,且锁孔手术对器械及术者的要求较高。
施炜[6]2006年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在岩斜区手术中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目的:对颞骨外表面、岩斜区及岩骨内部重要骨性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探索各重要解剖结构的定位方法,为开展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干性成人漂白颅骨标本10例(20侧)。观察测量颞骨外表面外耳孔、颞骨颧突起始部、顶乳突缝前角、乳突上嵴等结构之间的距离,观察测量岩斜区特征性骨性结构破裂孔、弓状隆起最高点、岩斜裂、叁又神经半月节压迹、内耳孔等结构之间的距离。测量岩骨内部上半规管、后半规管,总脚、耳蜗,面神经迷路段、鼓室部之间的距离。结果:外耳孔前缘至颧弓根处平均距离为13.80±1.33mm,上缘至其上方骨性隆起的距离为6.18±1.20 mm,后缘至项乳缝前角的距离为26.18±3.90mm。破裂孔外缘至弓状隆起最高点距离为32.74±1.79mm,至叁又神经岩尖压迹中心距离为6.62±1.66 mm。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最高点的距离为14.15±2.93mm,至岩骨嵴的距离为11.79±1.00 mm。内耳孔后缘至弓状隆起最高点的距离为14.56±3.48 mm。内听道位于弓状隆起和岩浅大神经央角平分线上(或弓状隆起成60°),或与岩骨嵴的长轴成约45°。内听道上壁口至底距离为8.28±1.64 mm。岩骨内结构总脚至内听道口后缘距离为9.30±0.58mm,耳蜗底圈至岩骨嵴距离为8.00±1.07mm,后半规管上肢中点至岩骨嵴距离为4.30±0.60mm。颈动脉管上缘至岩骨嵴距离为10.47±1.34 mm。结论:通过外耳孔与颧弓根、外耳孔上方的骨性隆起及顶乳突缝前角之间的距离来定位外耳孔以免损伤。乳突上嵴后端隆起部的后方约1cm处可定位横窦乙状窦转角的部位。为了避免损伤膝状神经节和面神经膝部,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中将面神经管裂口作为岩骨前表面硬膜剥除的前界,剥除的范围为距岩骨嵴10mm以内。磨除颈动脉管和耳蜗上方的岩骨时,磨除的深度分别不能超过10mm和8mm;磨处外侧部半规管区域的岩嵴时,磨除深度控制在4mm之内。第二部分Labbé静脉的显微解剖和CT静脉造影对Labbé静脉位置判断的研究目的:研究后颞部Labbé静脉的解剖形态和位置。探讨通过CT静脉造影(CTV)的方法来判断Labbé静脉的形态和位置,为术前决定是否适合应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提供帮助。方法:成人湿头颅标本共10例(20侧)。观察头颅标本Labbé静脉形态,测量其与静脉窦角(横窦乙状窦岩上窦交界,STP)的距离。5例志愿者和7例岩斜肿瘤患者术前行CTV检查,测量CTV中Labbé静脉汇入静脉窦点与STP之间的距离,然后根据术中实际观察测量到的Labbé静脉形态和位置来验证CTV对Labbé静脉位置判断的准确程度。结果:20侧Labbé静脉可分为单根型、双根型和多根型叁种类型,1侧Labbé静脉缺如。单根型Labbé静脉占40%,双根型占35%,多根型占20%。Labbé静脉静脉窦汇入点和STP的距离平均距离为22.91±8.09mm。Labbé静脉汇入点和STP的距离小于10mm(前置型)的共2例,占10%。术前CTV所显示的Labbé静脉形态与术中实际观察Labbé静脉的形态完全一致。CTV中测量Labbé静脉汇入点至STP的距离和术中实际测量距离基本一致,无显着差异。结论:Labbé静脉的解剖形态及其回流到静脉窦的位置是决定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术中颞叶能否牵开的关键因素,对于Labbé静脉前位引流这种类型不适合应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相对于MRV和DSA,CTV检查可以术前更方便准确的判断Labbé静脉位置。岩斜区肿瘤的患者术前有必要进行CTV检查以明确Labbé静脉的位置,从而决定是否适合运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对岩斜区结构的暴露改善情况。对术后头颅标本进行CT颅底超薄扫描,比较两种手术入路在暴露内听道下方、中脑腹侧中点时所需对颞叶牵拉的程度。结果:以内听道为中心分中间部、内侧部、外侧部来磨除岩骨。中间部内听道上方的岩骨磨除深度5mm见内听道上壁,磨除长度8mm后可暴露到内听道底。内侧部岩骨嵴向前方磨除宽度10.47±1.34mm及8.00±1.07mm可分别暴露岩骨颈内动脉水平段和耳蜗。内侧部后半规管距离岩嵴最近的距离为4.30±0.60mm,总脚距离内听道后缘的距离为9.30±0.58mm,磨除总脚与内听道后缘之间的骨质深度约5mm后接近内听道底部。通过磨除适当范围的岩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可以暴露出外展神经进入Doller's孔部;面听神经及伴随的小脑前下动脉襻进入内听道口的部位;内听道口周围和岩斜裂周围的岩骨。颞底经岩经天幕入路磨除内听道上唇和其上方岩嵴后,暴露内听道下方岩骨只需要抬起颞底24.5±4.59°;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磨除内侧部岩骨后,对于中脑腹侧中点的暴露几乎可以不用抬起颞底就能观察到。结论:颞底经天幕入路中对于多数岩骨后颅窝面的观察仍然受到阻挡。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从硬膜下磨除适度范围的岩骨可以明显改善对岩骨后颅窝面及邻近结构的暴露,并减少对颞底的牵拉。以内听道为中心,将岩骨磨除区域分为中间部、内侧部和外侧部叁个区域。中间部分安全磨除范围长度为8mm,深度为5mm,宽度为5mm(内听道底为2mm);内侧部分磨除范围深度为10mm(靠近内听道前壁的深度在8mm以内),长度为15mm;外侧部分磨除的范围在以内听道、弓状隆起、总脚与内耳口之间岩嵴为叁条边的近似叁角形区域中,长度为9mm,深度为5mm,磨除叁角形区域以外的岩骨时深度不能超过4mm。第四部分应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目的:在对岩斜区结构显微解剖研究的基础上,临床运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治疗该区域的脑膜瘤,探讨这一手术入路对岩斜区脑膜瘤手术切除的优点和注意点。方法:从2002年4月至2006年2月间收治岩斜区(骑跨中后颅窝)脑膜瘤和叁叉神经鞘瘤21例,分别运用颞底经天幕和颞底给天幕经岩入路手术进行肿瘤切除,重点对比分析两种手术入路对岩斜脑膜瘤的治疗效果。结果:7例叁叉神经神经鞘瘤采用颞底经天幕手术入路均获肿瘤全切除,手术全切除率100%。14例脑膜瘤中采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入路4例均达到SimpsonⅠ类全切除,采用未磨除岩骨的颞底经天幕手术入路9例中无1例取得SimpsonⅠ类全切除,取得SimpsonⅡ令切除的6例,肿瘤次全切除3例,分别占采用该手术入路的66.7%和33.3%。19例患者获得随访,7例叁叉神经鞘瘤术后恢复良好,遗留面部麻木1例(占14%),经常性角膜炎1例(占14%)。12例脑膜瘤患者中,运用颞底经天幕经岩手术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现都生活自理且已重新工作,遗留面部麻木和复视1例;运用颞底经天幕入路手术患者1例于术后13个月时出现严重肺部感染最后死亡(占8.3%),1例一侧肢体肌力差行走不便(占8.3%),其余患者均生活基本正常。结论:颞底经天幕入路中由于岩嵴的阻挡使得对岩骨后颅窝面等部位暴露仍然存在死角,采用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通过在岩骨安全区域中适当磨除岩骨,消除了岩嵴对岩斜脑膜瘤基底“帽檐样”阻挡,在直视下铲除肿瘤基底,达到SimpsonⅠ类全切除,运用该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满意。
武江[7]2006年在《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成人尸体头颅干性、湿性标本的解剖和测量,为远外侧手术入路提供详细的解剖学数据,以利于临床工作中改进手术方式,在术中保护重要组织结构,增加手术的安全性,扩大手术的适应征范围,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8例成人头颅干性标本,20例寰枢椎干性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对8例(16侧)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不同性别成人头颅湿性标本进行血管灌注染色后模拟远外侧手术入路进行解剖并测量。干性头颅及寰枢椎标本均为经过沸煮、深埋等方法处理,可直接使用。利用游标卡尺等工具分别测量枕骨大孔相关径线,包括枕骨大孔纵径、枕骨大孔横径、乳突尖至枕髁外侧缘距离、枕髁纵径、枕髁后缘至舌下神经内口的距离等。寰枢椎的相关数据包括寰椎后结节高度、宽度、后弓半距、横突孔前后径、左右径、侧块左右径、侧块内、外侧高度、枢椎齿突高度等。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的尸头标本,自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灌注尿激酶溶液,结扎灌注血管,冲洗后配制血管染色灌注液,自椎动脉和颈内动脉加压灌注血管染色灌注液,结扎灌注血管。放置48小时后使动脉血管充分染色并尽量还原原有组织形态。利用头颅湿性标本,分别在左侧和右侧双侧进行模拟手术。将尸头置于简易头架上,将头向对侧旋转30o,皮肤沿皮下筋膜层剥开,辨认胸锁乳突肌和副神经。在胸锁乳突肌
赵兵[8]2005年在《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岩斜区由于位置深,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暴露困难,有“不可接近区”之称。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是一种处理岩斜区病变的新型颅底入路,但由于开颅范围大其创伤亦较大。本研究将该入路和锁孔理念相结合,对其进行改良以减小创伤。 方法: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测量10例20侧成人干颅骨标本各骨性结构间的距离,第二阶段对15例30侧成人尸头采用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及原入路暴露岩斜区,测量骨窗大小及增加的视野和视角,并观察有无岩骨内重要结构的损伤和岩斜区解剖结构的暴露情况,对两入路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 结果:在4cm×3cm大小的骨窗范围内可以完成所有的改良入路手术操作,岩浅大神经沟到岩骨嵴的平均距离为12.8mm,Donaldson's线到岩骨嵴的平均距离为12.2mm,磨除部分迷路和岩骨尖后手术视野水平暴露平均增加14.2mm,垂直暴露平均增加12.5mm,手术水平视角平均增加58°,垂直视角平均增加46°。改良入路可充分暴露岩斜区各解剖结构,所有标本均未见损伤岩骨段颈内动脉等重要结构,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与原入路的骨窗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对岩斜区的暴露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岩骨磨除操作是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的关键技术,Donaldson's线可以作为磨除岩骨的安全界限,改良入路较原入路创伤小,脑牵拉轻,不容易损伤颈静脉球和面神经颅外段等重要结构,有可能保留听力,暴露同样充分,是一种良好的处理岩斜区病变的手术入路。
吴德俊[9]2009年在《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颞下经岩骨前入路(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PLPA入路)等岩斜区侧方入路基础上,探索一种简便、安全、实用、创伤小的岩斜区手术入路。提出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并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1)观察该手术入路的显露范围和可操作空间,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 (2)将该手术入路与该区上述侧方入路进行比较,探讨其优越性和适应证。方法:1.利用10例(20侧)颅骨干标本对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涉及相关解剖结构进行观察、测量,指导术中岩骨的磨除及岩斜区的显露。2.利用10例(20侧)头颅湿标本,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进行显微解剖学研究。设计起于外耳道口上0.5cm、耳屏前缘0.5cm的垂直向上再弧向后下的包绕耳廓上缘的倒“U”形小切口,过耳廓后缘后再直向下止于星点附近;分离颞肌,肌皮瓣向下翻开,暴露颞骨鳞部。外耳道上方用铣刀铣下一大小约4×3cm骨瓣(骨瓣上下径3cm,前后径4cm),骨窗后下部大体显露横窦上缘,磨除部分乳突表面骨质,显露岩骨嵴(Petrosal Ridge PR)及附近颅底硬脑膜。①硬膜下操作:在显微镜下倒“Y”形切开硬脑膜并悬吊,观察Labbe静脉及其属支走行,适当游离该静脉进一步观其形态及其在小脑幕上注入点。用脑压板避开Labbe静脉上抬颞叶底部约1.5~2.0cm,必要时可以切断该静脉前部细小分支以增加显露,显露岩骨嵴及附近中、后颅底硬脑膜,沿岩骨嵴走行向前内显露床突后区,向后内显露小脑幕及部分幕切迹。选择在滑车神经汇入小脑幕缘位置点后方,垂直于小脑幕游离缘切开小脑幕并前翻、悬吊,显露幕下结构。②硬膜外操作:用剥离子沿硬膜外分离并向中颅底方向抬起向前内显露,在硬膜外辨认岩浅大神经(Greater Superficial Petrosal Nerve GSPN)及其裂孔、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 AE)、叁叉神经下颌支(V3)等结构,测量GSPN裂孔与岩骨嵴之间的距离;向后内显露岩骨嵴、内听道上嵴。③磨除岩骨嵴:以内听道(Internal Auditory Canal IAC)及内听道上嵴为中心大体将岩骨嵴分为叁部分:内侧部、外侧部、中间部;其中内侧部是指叁叉神经根外侧至内听道上嵴之间的岩尖部骨质,包括部分内听道上嵴,外侧部是指内听道及内听道上嵴外侧至乙状窦沟内缘的岩骨嵴,中间部则是除去内侧部、外侧部的剩余部分,主要指IAC及内听道上嵴附近岩骨嵴。磨除岩骨嵴遵循由内侧向外侧、自岩骨嵴向中颅底方向磨除,磨除过程中先后于内侧部、中间部、外侧部均遇到坚硬象牙骨质(密质骨),在显微镜下仔细辨认并明确上述坚硬骨质为耳蜗、后半规管(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PSC)、外半规管(External Semicircular Canal ESC),分别测量耳蜗内缘距叁叉神经根外侧、ESC外缘距乙状窦沟内缘距离,测量岩骨嵴与耳蜗后缘、PSC后缘距离;外侧部向前磨除显露鼓窦及面神经鼓室段并测量上述结构至岩骨嵴的距离。通过上述岩骨嵴磨除,明显增加了对脑干腹侧、中上斜坡区域,岩骨背侧区及桥小脑角(Cerebella Pontine Angle CPA)区的显露。结果:(1)Labbe静脉:10例标本(20侧)中Labbe静脉出现16侧,缺如4侧,其中单干型4侧、双干型5侧、多干型7侧;共观察到Labbe静脉37条(包括所有属支),其中:横窦组25例,小脑幕组10例,岩部组、横窦上组各1例。(2)数据测量: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中各解剖结构间距离:耳蜗内缘距叁叉神经根外缘11.62±2.04mm,外半规管最外点距乙状窦沟内缘10.90±1.26mm,岩骨嵴与以下结构间距离为:滑车神经(IV)汇入小脑幕缘点4.79±0.97mm,岩大神经裂孔13.36±2.27mm,耳蜗后缘7.58±1.22mm,鼓窦后缘7.00±1.30mm,后半规管最后点4.67±1.42mm,面神经鼓室段9.23±1.99mm。(3)结构显露:耳上经岩骨嵴小骨窗入路通过抬起颞叶,跨岩骨嵴操作,可以显露中颅底鞍区后外侧,脑干腹、外侧区及岩斜区中上部,进一步切开小脑幕及磨除部分岩骨嵴明显增加了对幕下、斜坡外侧、岩骨背侧及CPA区的暴露,显露侧方颅底上述区域内神经、血管等解剖结构。结论: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通过抬起颞叶,跨岩骨嵴操作,比较容易到达中后颅底,可较好地显露中颅底鞍区后外侧,脑干腹、外侧区,岩斜区中上部;切开小脑幕及磨除部分岩骨嵴后明显增加了斜坡外侧、岩骨背侧及桥小脑角区的暴露,手术操作空间也相对增大。该入路和Kawase入路、乙状窦前入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PLPA)入路等侧方入路的显露相近;但和Kawase入路相比明显减少了岩骨前部的磨除深度及范围,不易损伤此区内GSPN、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岩骨段及耳蜗等重要结构;和乙状窦前入路相比可据病变部位灵活选择岩骨嵴磨除范围,操作相对简单,无需作乳突全切,且受解剖变异等影响不大;和PLPA入路及改良PLPA入路相比,无需较大范围的开颅,不需磨除半规管及过多乳突部结构,对听器及面神经等功能影响不大,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
刘全志[10]2011年在《颞下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颞下外侧入路(包括:眶颧额颞下入路;颞枕下经小脑幕入路;颞下经岩前入路)的相关显微神经解剖结构之间的关系,观察在手术操作中采用颞下外侧入路切除中颅窝底及岩斜区占位性病变的术式应用效果。探讨该入路的解剖层次关系和临床手术的适用范围、入路难点,为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出相应的预防手段。方法:成人尸头标本15具(30侧),用10%甲醛固定,血管冲洗后行颈总动脉和椎动脉红色乳胶灌注、颈内静脉蓝色乳胶灌注,模拟颞下外侧入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各项重要解剖结构之间关系。结合9例采用颞下外侧入路术式病例资料,从每个患者采用开颅方法、体位、接近肿瘤情况、充分暴露并切除肿瘤及术后并发症的分析,总结颞下外侧入路的临床应用经验。结果:采用颞下外侧入路切除岩斜区及中颅窝底肿瘤手术视野显露清晰,肿瘤切除彻底,术后并发症少。1、眶颧额颞下入路离断颧弓后手术视野较离断前增加扩大手术视角,各组织结构间隙显露清晰,切除占位的手术路径缩短。2、颞枕下经小脑幕入路操作中对颞叶牵拉小,Labble静脉损伤小,术后脑水肿轻,幕上下结构显露清晰,剪开小脑幕能够避免神经损伤。3、颞下经岩前入路磨除Day菱形区使手术视野增加,面神经损伤几率减少,对脑干腹侧手术操作路径缩短。结论:颞下外侧入路能满足不同部位病变的暴露,对同时侵袭颅内外、硬膜内外的肿瘤切除较彻底。术中观察范围广,可在直视下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神经及血管,有效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该术式使用范围广,对颅中窝底、鞍区、斜坡区、脚间窝及海绵窦内的肿瘤均可获得良好的暴露,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岩斜区的显微解剖及外侧入路研究[D]. 王玉海. 第二军医大学. 2002
[2]. 岩斜区显微解剖及相关手术入路研究[D]. 李贞伟. 天津医科大学. 2011
[3]. Kawase入路解剖学基础研究[D]. 朱进奎. 大连医科大学. 2016
[4]. 颞下硬膜下入路至岩斜区的显微解剖研究[D]. 李胜东. 宁夏医科大学. 2010
[5]. 联合锁孔入路对岩斜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李正益. 南通大学. 2009
[6]. 颞底经天幕经岩入路在岩斜区手术中的解剖及临床应用研究[D]. 施炜. 复旦大学. 2006
[7]. 远外侧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和临床研究[D]. 武江. 河北医科大学. 2006
[8]. 改良部分迷路切除岩骨尖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D]. 赵兵. 安徽医科大学. 2005
[9]. 耳上经岩骨嵴至岩斜区小骨窗入路显微解剖学研究[D]. 吴德俊. 安徽医科大学. 2009
[10]. 颞下外侧入路的显微解剖及临床应用[D]. 刘全志. 河北大学.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