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精神病医院 神经症科 湖南湘西 4167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治疗抑郁症患者90例采取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SCL-90量表(168.32±19.37)分,SDS量表(0.45±0.02)分;对照组干预后SCL-90量表(135.86±13.25)分,SDS量表(0.58±0.10)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物质生活维度评分(49.15±4.28)分,躯体健康维度评分(50.83±6.21)分,心理健康维度评分(51.88±6.74)分,社会生活维度评分(50.05±7.45)分,总分(208.24±21.06)分,上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能够矫正患者负性思维,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老年;抑郁症;生活质量
抑郁症属于临床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以显著持续心情低落为临床体征,本病好发于老年患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表现出严重的精神障碍、妄想症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抑郁症患者治疗的顺应性较差,合并基础疾病较多,应用抗抑郁药物虽然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是也需要开展积极的护理措施提升治疗依从性,防止意外发生[2]。为了观察心理护理应用在老年抑郁中的效果我院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治疗的抑郁症患者90例采取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
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3.82±1.97岁;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65-88岁,平均年龄73.23±1.9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均超60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18分;(2)治疗前获取知情同意,并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同意后开展。
排除标准:(1)除外合并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患者;(2)除外具有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除外酒精和药物滥用患者。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指导、健康教育、药物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模式,护士根据医嘱开展临床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措施,一是开展心理支持护理,护士通过和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聆听患者诉说,引导患者讲出真实想法,护士通过引导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可以解决自身问题;二是开展认知心理干预,每次和患者查找不恰当想法和观念,同患者进行探讨,帮助患者新组合自己构念系统,,肯定患者良好的心理感觉,帮助患者进行认知重建,开展个体化健康教育工作,建立患者交流圈,鼓励患者间多交往,组织娱乐活动转移并分散患者注意力;三是开展家属的健康教育,督促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爱护和关心,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和环境人际互动关系,让家庭照顾得到很好地调适,保护患者不受自残行为伤害,为患者诊疗创造合适的家庭氛围。
1.3 观察指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身心健康状况,包含10个主要影响因子,采用5级评分法分支越高说明患者身心健康水平越低,越不利于健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评价患者抑郁严重程度,将每个条目逐渐总结按其出现频度分为4个数量等级,每个条目累计分/80为抑郁症严重程度,0.5以下无抑郁,0.5-0.59为轻度抑郁,0.6-0.69为中度抑郁,0.7以上为重度抑郁。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从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生活评定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采用SPSS16.0,采用均数±标准差( ±s)进行统计描述,重复设计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法;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法;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CL-90量表和SDS量表评分变化对比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CL-90量表和SDS量表评分变化对比( ±s,分)
注: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7.0240、9.1498、10.5526、6.7216、12.0243,aP=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
3讨论
抑郁症术临床较为严重的心理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升高的趋势,患者集中表现为情绪低落,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出现自卑,长期的心理压抑会导致患者出现自杀倾向。老年人群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多数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治疗,心理上容易出现应激反应,患者表现出抑郁症状,同时老年人群同社会接触较少,子女照顾缺失导致消极心理情绪无处释放,容易引发抑郁,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3-4]。传统的常规护理护士更为注重的是患者饮食、睡眠等基础护理需求,随着治疗和护理时间延长,患者心理负担会逐渐加重,因此需要开展特殊的护理方案辅助临床治疗。
近年来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因素发挥的作用,心理支持也作为新的尝试应用在抑郁症的护理工作中。我院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措施一方面给予老年人心理支撑,让患者以积极心态面对疾病,有效的消除了负性心理情绪;另一方面心理护理注重鼓励患者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交流换气内心满足感,让患者感到自身价值,进一步增强了患者在生活上的自理能力[5]。此外通过家属心理支持可以发挥家庭社会支持作用,通过家庭和社会给予的支持让患者体会到关爱,重获自信。认知心理干预可以辅助让患者调整应对方法,纠正老年患者的错误思维惯性,树立正确认知模式,提升应对负性生活事件能力[6]。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能够矫正患者负性思维,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廖文象,张向荣,张志珺.老年抑郁症与认知功能损害[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2):186- 188.
[2]姜振玲.心理护理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1):31- 32.
[3]秦春莉.认知行为治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6):12- 14.
[4]洪波,李冠军,李华芳.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症状的临床意义[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4,9(3):222- 224.
[5]Yoshikawa K,Aida Y,Seki N,et al.Early syphilitic hepatitis concomitant withnephrotic syndrome followed by acute kidney injury[J].Clin J Gastroenterol,2014,7(4):349-354.
[6]Nguyen NH,Mccormack SA,Yee BE,et al.Meta-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C virus genotype 6:48 weeks with pegylated interferon and ribavirin is superior to 24 weeks[J].Hepatol Int,2014,8(4):540-549.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心理论文; 老年论文; 量表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抑郁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