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远东对华关系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东论文,俄罗斯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俄罗斯独立、叶利钦执政以来,俄远东地区(加上赤塔州)与我国东北地区(加上内蒙古)关系的发展,总的来看符合两国关系大格局的发展趋势,同时作为毗邻的边境地区,双方关系在发展中又出现了一些带有特殊性的问题。这一时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993年末之前为第一个阶段,即双边关系蓬勃发展阶段。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外贸自由化并对地方下放经济自主权,而中国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东北各省区加大了对俄开放力度,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两国边境贸易迅猛发展。1993年仅黑龙江省对俄边贸额就达到20.9亿美元,占全国对俄贸易额近1/3。1992年初,中俄签订互免签证协定,双方人员往来激增,据俄方统计,仅1993年,中俄两国相互入境人数就超过150万人次。
1994年初至1997年末为第二阶段,即双边贸易额出现较大起伏而俄远东对华关系又发生一些波折的阶段。从1993年下半年起俄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对华易货贸易,我国采取经济紧缩政策,对俄生产资料的市场需求减少,导致过热的边境贸易急剧降温。边贸大省黑龙江省1994年对俄边贸额锐减为16.3亿美元,此后连年下降。鉴于两国边民大量出入境及由此产生的无序现象,从1994年1月28日起中俄实行签证制度。 同年春天,远东各地方当局开始进行清除非法居留的外国人(主要是中国人)的行动。值得注意的是,从1992年年中开始,在俄罗斯一些中央报刊特别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地方报刊上,谈论所谓“中国扩张”问题的文章越来越多。据俄罗斯学者统计,到1995年年中,公开发表的这类文章(还不包括简讯)已达150篇左右。发表这类言论的不单是学术界、 新闻界人士,还有如滨海边区行政长官纳兹德拉坚科、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行政长官伊沙耶夫、远东边防军区司令戈利巴赫上将等军政要员。与此同时,围绕着中俄东段边界划界问题,俄罗斯与中国毗邻的一些州区的政界人物发表了一些反对按1991年中俄边界协定划定边界的言论,其中态度最强硬的是纳兹德拉坚科, 他甚至鼓动边区议会通过决议要求废除1991年中俄边界协定。所谓“中国扩张”论也随之愈演愈烈,1995年初远东大学一教师散布中国军队在中俄边境举行大规模演习的消息,一位“预言家”塔马拉·格洛巴甚至预言“1996年俄罗斯和中国之间要发生战争”,搞得滨海边区一时间气氛紧张。“中国威胁”论之所以在远东颇有市场固然是由于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和众多的人口对经济危困人口大量外流的远东居民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不能排除俄某些政治利益集团(如亲西方派,地方实力派)别有用心地插手及西方国家某些人散布的“中国威胁”论的影响等因素。
随着1997年11月中俄东段边界划界结束,俄远东对华关系进入第三阶段,即平稳发展阶段。边境地方贸易经过几年调整,开始稳步回升。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期间,远东对韩、日的贸易受到冲击,而对华贸易则相对稳定,使远东各州区领导人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对华经贸合作的重要性。 纳兹德拉坚科1999年春天发表谈话,认为俄中边界的标界工作对滨海地区来说圆满结束,目前在该边区境内已开通6 个对华过境通道,这有助于扩大货流、发展贸易和创造新的就业职位。伊沙耶夫则在他1998年写的专著中,正式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加强远东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使远东经济通过中国与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中国方案”。同时军政要员一般也不再公开发表反华的言论。由于东段边界标界这一敏感问题已经解决,我国的治理整顿工作已使边境的无序现象和产品质量有所改观,签证制度的实行又使进入俄境的我国公民大大减少,遂使远东舆论中的“中国扩张”论有所降温。
在我们回顾8年来远东对华关系的发展历程时, 还发现远东各地区对华政治态度和经贸合作的积极性,因它们的地理位置和对华利害关系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把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滨海和哈巴罗夫斯克两边区,由于它们与我接壤,在边界、移民等问题上有直接的利害冲突,但它们是沿海地区,有对日、韩等周边国家开放和合作的区位优势,在对外交往上回旋和选择的空间比较大,因此,当局在对我方态度上有恃无恐。第二类是阿穆尔和赤塔两州,它们也与我国接壤,在边界、移民等问题上与我方并非没有摩擦,但这两个内陆地区唯一的邻国就是中国,对外经贸合作伙伴的选择余地相对有限,因此历届政府对华态度始终比较友好,在边界、移民等问题上一般采取较为克制的态度,而发展对华经贸合作的愿望相当迫切。第三类是萨哈共和国、堪察加、马加丹和萨哈林三州。它们与中国不接壤,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因此在对华关系上态度较为超脱。它们在欢迎对华经贸合作的同时,也积极发展与日、美等国的合作。
在展望后叶利钦时代俄远东对华关系时,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中俄毗邻地区的关系作为两国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趋势主要取决于两国关系发展的大方向。中俄东段边界标界之所以能在远东政界许多要人甚至相当一部分居民的反对声中按1991年边界协定基本上圆满完成,就是以叶利钦总统为代表的联邦政府主流派力排干扰,坚决信守和执行两国协定的结果。从俄罗斯目前的经济形势来看,在连续多年的生产下降之后,1999年经济出现较大幅度的回升,但要恢复到苏联解体前的最高水平,还需10至15年的时间。从其国内政局来看,仍有诸多不稳定因素,其中地方分离主义倾向是对其国家统一的极大威胁,车臣问题仍未最后解决,北高加索地区仍是其民族矛盾的“火药桶”。从俄罗斯的国际环境来看,北约东扩,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在其边界以外采取军事行动被俄罗斯视为对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外部威胁。把上述因素综合起来看,在后叶利钦时代,俄罗斯将努力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倾全力发展经济,壮大综合国力,以保持其大国地位。在处理国际关系上,将在反对单极主宰世界,建立多极化国际新秩序的前提下,开展对西方大国的务实外交,遏止独联体的离心倾向,发展同包括中国在内的地区性大国的战略协作关系。我们认为,今年3月俄总统选举结束后, 叶利钦的继任者仍会坚持积极发展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既定方针,中俄两国包括边境地区的政治、经济关系仍会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
自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转轨后,其远东地区从中央政府得到的基建投资和财政补贴已大为减少。另一方面,远东与俄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由于距离遥远、运费昂贵而越来越疏远。这种形势使远东各州区不得不把振兴经济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与其周边国家特别是近邻中国东北地区的经贸合作上。滨海边区议会已通过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以减免地方税的方式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投资。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行政长官伊沙耶夫提议在俄中边界建立自由贸易区,使资本、服务、技术和劳动力在双方自由流动,以期形成俄远东与中国统一的经济空间。阿穆尔州州长别洛诺戈夫热切希望在大黑河岛互市贸易区、黑龙江大桥建设以及农业领域与中国合作, 并建议中国企业家到该州投资于木材加工、金属矿物开采和水电站建设等项目。中俄边境和地方间经贸合作协调委员会定期会晤机制自1998年启动以来已召开两次会议,俄方提出了在远东军工企业转产、家用电器生产、森林采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中方合作的建议。总之,加强远东对华经贸关系,进而与亚太地区实现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俄罗斯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其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中俄边境地方经贸合作处于这样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从具体合作领域来看,多年的经济危机使俄居民购买力总体水平大幅下降,而远东地区只有720多万人口,其市场容量相对狭小, 因此我们与这一地区的商品贸易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制约。至于边境贸易,由于双方都有稳定的需求,今后仍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旅游购物一向被俄当局视为造成税收流失的“非组织贸易”,估计随着俄经济形势的好转而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但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及投资是俄政府鼓励发展的优先领域,会给双方合作带来一些机遇。当然,考虑到俄远东投资环境仍未有大的改善,我方在与俄方合作特别是到俄境内投资时,应采取积极而稳定的措施并注意规避风险。
不过,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不意味着两国毗邻地区关系的发展肯定会一帆风顺,因为导致双方关系发生波折的不安定因素仍未完全消除。首先,远东政界、学界一些人对我国仍深怀戒心,“中国威胁”论远未彻底消除。近年来宣传“中国扩张”的言论在远东虽有所收敛,但仍时而见诸报端。特别是一些地方政界实力派人物仍对我国抱有很深的疑虑。如伊沙耶夫在他1998年出版的《俄罗斯的特殊地区》一书中认为拥有丰富能源和巨大消费品市场的远东对中国这样刚刚发展起来的大国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有时是试图靠俄罗斯来改善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处境的”,因此与其合作“必须慎之又慎”。在1999年年中前总理斯捷帕申召开的一次会议上,伊沙耶夫坚决反对通过土地私有法,理由是“如果我们出卖土地,就等于自愿丧失远东”,因为中国有开发俄远东的计划。在这里我们引用俄远东历史、考古和民族学研究所所长拉林去年12月出版的一本专著的结语:“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当前的地缘政治分化自然而然地把俄罗斯和中国推向更紧密的关系,然而同时不可忘记,两个大国的接近是有一定限度的,而这一限度既是它们经济和政治利益客观上不可避免的冲突性决定的,又是它们文化和文明的不相容性决定的。今天俄罗斯与中国客观上彼此需要,明天是否还有这个需要呢?”在对华关系问题上持论一向比较客观公允的拉林对中俄关系的未来作了这样的展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其次,在两国毗邻地区关系中仍有一些隐患,如最敏感的边界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对于中俄界河中三个未定归属留待后议的岛屿,俄方最近的一些动向是值得注意的。伊沙耶夫1999年8 月在莫斯科与副外长卡拉辛会见时指责中国阻挠疏浚卡扎克维奇水道(即扶远水道),企图使这个水道淤塞后将大乌苏里岛(即黑瞎子岛)与中国河岸连接起来。他声称“远东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是不变的:这是我们的领土,而且也从未承认过它是有争议的。”为了造成既成事实,伊沙耶夫已采取向企业定额摊派和向哈巴罗夫斯克市民募集捐款的办法筹措资金,在该岛上建一座小教堂,让其“象征着这块土地属于俄罗斯”。拉林把这些岛屿称为“迟早要爆炸的地雷”,是个“真正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不是没有道理的。此外,少数中国人在俄境非法居留甚至违法犯罪,偷猎和盗采当地珍贵野生动植物,走私和贩卖毒品(或麻醉品)等,也都是需要认真对待和切实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俄两国关系顺利发展的大趋势下尚且影响边境毗邻地区双方关系的稳定,在两国关系发展大环境不利时更可能成为矛盾甚至冲突的导火索。对于这一点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俄罗斯在新世纪的经济振兴,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其远东地区的经济开发。未来的一二十年,俄罗斯势必要加大其远东地区对外开放的力度,积极吸引国际资本来开发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并改造其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在这个过程中,这一地区与本国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将更加疏远,而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将日益密切。同时,亚太地区四大国即中、俄、美、日的利益也必然会在包括俄远东在内的东北亚地区发生碰撞,形成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俄远东地区既是21世纪国际经济合作的热点地区,也是未来国际关系的多事之地。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要从经济全球化和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大视角,从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营造我国周边安全国际环境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中俄两国毗邻地区睦邻友好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