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资源论文,可持续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教育资源,是指教育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和。教育的自然资源包括:教育的自然条件(土地、草木等),教育环境(房屋、场地、社会教育氛围等),人力(未经开发的人力)。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教育的人力资本(已经开发的人力),教育资金以及教育技术。事实上,严格区分教育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相当困难的,因两者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我们把教育资源称为可供教育利用的环境、人力、资金、技术资源的总和。
教育的环境资源包括教育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教育的自然环境是人与其所在自然当中的关系。人不能脱离自然存在,教育领域中的人也必定处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尽管在人类的发展中,教育有超脱自然的现象,但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人们又回归于自然。”(注:王惠青:《论教育资源与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专刊,第133-134页。)尽管人们深谙自然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理论道理,但在操作实践中却有些相悖。比如,教育基地的选择、校舍的设计建筑,校园的草木绿化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常常出现校址的迁移、校舍的拆并翻修、校园的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教育的社会环境是指人与其所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同样也不能脱离于社会环境,教育领域必定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注:王惠青:《论教育资源与教育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年专刊,第133-134页。)今天,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中却隐含了不少的教育问题。比如,教育的不平等以及由此带来的两极分化:激烈的社会竞争引起教育的平均素质下降;各种额外收费给学校带来了诸多的压力等等。教育环境资源是一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环境。这种综合环境本身在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威胁。要保持教育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付这许多危险的责任,大都落在教育上面。教育要承担这个新任务,即提醒人们去认识这种危险(环境资源的恶化),去排除这种“危险”。因此,要使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环境资源必须得到持续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满足于教育的需要。要保持教育与自然的协调适应,校舍的选址,房屋的建筑式样、风格,树木花草的栽培,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教育(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自然相适应的基础上。要改造自然,创设优良的教育教学环境。环境是自然的,而教育则是主动的。学校教育、校外教育尽管受环境的制约,有一定的规定性,但它是完全可以改造的。只要教育工作者和各级管理部门尽心尽力,改造和创设优良的教育环境是完全可能的。当前,社会的聚焦点都集中在教育,这对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相当有利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是基于环境资源提出来的,环境教育必须面向社会,促使个人在具体的现实情况下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并应鼓励主动精神、责任感以及对建设美好明天的投入。
教育的人力资源包括已经开发的人力和待开发的人力。严格地说,这种划分并不十分科学,因为已经开发的人力还可以继续开发,而待开发的人力并不是根本没有开发。在教育上,习惯讲的人力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教育的人力资源一直是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重大主题。从全面的角度看,教育的人力远远不止是学生和教师,离开学校踏入社会后的学生仍然可能是受教育者,而非学校教师也完全可能是教育者。因此,我们把教育的人力资源界定为一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尽管在我国有一个很大的群体,但相对于庞大的教育体系而言,不仅数量上不能完全满足教育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质量上跟不上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从学历来看,作为开发人力的教育者的素质还有待提高。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师资培养,不断地充实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加强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素质。教育者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者本身素质不高,是培养不出优秀人才的。现代的教育者,必须不断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而且要加强伦理道德、公民意识、未来意识、平等观念的修养,以适应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受教育者在我国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但相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数量上、质量上存在许多问题。只靠单一的学历教育、正规教育,很难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愿望。因此,非正规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市场。当前,一方面社会大量需要各种规格的高层次的人才,一方面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这就反映出受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专业、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受教育者应很好地进行反思:个体的知识、专业、素质、修养、能力是否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呢?因此,提高专业文化知识水平,加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锻炼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伦理修养,将是现代和未来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
教育的资金资源主要是指以国家为主包括社会向教育提供的教育经费(教育的物质条件)。“一般说来,为了满足教育的要求,有必要作出财政上的牺牲,这种财政上的代价,甚至比学生人数增加得更迅速。”(注:埃德加·富尔等著,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国家和社会为教育提供了资金,目的是通过教育消费培养人才,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如果这种“消费”不合理,那么就不能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而阻碍了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有近13亿人口,公共教育经费仅占世界公共教育的2%左右,却承担世界23%受学历教育人口的任务。这就使得我们的教育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就教育经费而论,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最高限度”或“最低限度”,为了求得这种费用的“最理想的”标准,我们应该较少地根据可能获得财源总量,而应较多地应用国家与社会的基本政治决策和经济决策来作出决定。也就是说,国家和社会必须为教育提供“足够”的教育资金。只有提供足够的教育资金,才能满足当代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要。教育“消费”的合理性也是教育界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现有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甚至严重的浪费现象。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中央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之间、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院所之间,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举办的各种干部培养机构之间,存在着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分散办学、重复设置的状况”。(注:郝克明著:《跨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的思考》,《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5日第4版。)这种不合理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资金总是有限度的。但是,要播种才会有收获,要投入才能有回报。“人力资本”的理论证明:学习、教育要花钱,但可以回报。我国的经济还不很发达,国家、政府投入的资金十分有限,故有“穷国办大教育”之说。那么,如何使这种有限的资金发挥最佳作用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逐步加大国家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我国的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国家财政预算支出,国家应考虑教育在国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逐年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理顺教育经费的配置机制。教育经费配置关系到整个国民的素质问题,我们不能“急功近利”,片面强调哪一方面优先,要使大、中、小学及各类教育之间的经费保持平衡和协调。(3)广辟财源,加强社会资金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国家的义务,也是社会以及每一个公民的义务。社会资金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宝库,只要我们的政策适当,措施得体,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教育经费的数量是有限度的,但教育经费的管理却是大有潜力可挖的,这就需要改革教育管理的机制,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技术资源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技术的进步,是提高人才质量、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社会经济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革新,使教育革新成为迫切需要着手进行之事。教育的资金、人力,为教育技术的革新提供了物质和精神上的保障,而这种人力与资金的结合产生出一种巨大的技术力量。在教育世界的内部和外部,有一个科学的、技术的、社会的、文化的和结构上的革新宝库。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开发、利用“宝库”的技术资源,那么,就能加快人才培养的周期,提高人才的质量,从而促进教育的持续发展。如果我们忽视了这种技术资源的开发、利用,那么就会延长人才培养的周期,降低人才的质量,从而延缓教育的持续发展。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目不暇接。因此,考察教育技术资源,必须把它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之中。我们应该明确认识:“教育技术绝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度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当教育技术真正统一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的时候,只有当教育技术促使我们重新考虑和革新这个教育体系的时候,教育技术才具有价值。”(注:埃德加·富尔等著,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81页。)当今教育的技术化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我国的教育技术设施、技术手段以及教育内容、方法等不能完全满足当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认为:(1)要把技术吸收到教育体系中去,树立教育技术的观念。如果我们不检修整个教育大厦,我们就不可能从教育技术中得到好处。只有我们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教育技术的力量,我们才有可能充分地重视这种资源。(2)改变教育行动。计算机化、信息化、网络化已使学习过程正趋向于代替教学过程。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革新,广大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应运用教育技术力量采取主动的行动。(3)加大教育技术设施的投入。学习实施目前正受到各种传递知识的工具的影响,我们需要有各种媒体的装备系统来协调这些工具的使用和效果。(4)借助于中间技术,扩大教育技术资源。工业化国家的科研项目毫无疑问是先进的、可取的,我们应该鼓励采用那些不需要大量投资的新技术和那些能带动发展中国家改进教育的中间技术。只有拓宽视野,在学习借鉴别人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