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政党的组织体系变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党论文,体系论文,国外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政党作为公民与政府之间利益和政策的“转换器”,向上要联系公共权力,向下要与民众沟通,而政党要充当好连接民众与政府的桥梁的角色,都离不开党组织的自身建设。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政党的自身变革已成为世界政党政治发展的一个大趋势。用英国工党首相托尼·布莱尔的话讲:“不进行变革的政党必将死亡。”纵观当今世界政党的变革,主要集中在加强党内民主以及探索新的组织和活动方式两方面。
在扩大党内民主的同时严格党的组织纪律,以增强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是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党内主要领导人以及国家公职人员候选人。从1997年起,法国社会党的第一书记就由执行委员会选举改为全体党员直接选举,现在该党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人全部由全体党员直接选举。德国社民党也提出由全体党员而不是党代会选举总理候选人。而英国工党则采取了由全体党员一人一票直接投票决定党的领袖人选的做法。
即使一些不太关注党内民主的政党,也大刀阔斧地改革了党内选举方式。如英国保守党作为由体制内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政党组织,一贯强调党内集权。其领袖传统上也是由下院议会党团成员投票选举,普通党员几乎没有发言权。自1998年起,下院议员先通过选举把竞选领袖的人选缩减到两名,然后由全体党员根据一人一票制原则投票选出党的领袖。这样,最后的选择权实际在全体党员手上。
二是吸引更多的党员参与党内讨论和决策。很多政党认识到,政策制定不仅要依靠党的领导人或专家,而且要鼓励党员广泛参与党的大政方针的决策过程,党的政策出台前,也要先在党内进行广泛讨论。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工党和保守党都实行了全国政策论坛决策机制,建立全国政策论坛和地方各级政策论坛,为广大党员进行政策输入和讨论提供机会。古共“五大”在1997年10月召开,但其政治文件草案早在1997年5月就公布并交党内外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越共在1986年六大召开前,也将政治报告草案发放到部分党内人士手中,在小范围内征求意见。2001年,越共中央在九大召开前,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提前公布政治报告草案,在更广的范围内征求意见,并根据反映的意见对政治报告逐条进行补充修改。
在加强党内民主的同时,有些政党又重申党内纪律。德国社民党提出“纪律是民主的美德”,强调为制定正确的政策而进行讨论甚至争论是好事,但党内一旦作出决定,就必须坚决和不折不扣地执行。德国社民党前几年增设了总书记职务,协助主席统管全党。英国工党扩充了领袖办公室的重大决策权,并将党内控制延伸到基层,加强对地方党组织的监督管理。原来组织较松散的一些党,尤其是产生于政权体制内部的政党,也开始强调严格党的组织纪律,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英国保守党成立了“保守党管理委员会”,将原来各自为政的议会党团、中央党部和全国联合会合并起来,使保守党成为一个拥有一元化领导机构的统一的党。
探索新的组织方式和活动方式,增强党的灵活性
许多政党都认识到,改变传统的组织机制和活动方式,党才能在今天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法国社会党为增加党员人数简化了入党手续,并专门设立了负责发展党员工作的全国书记。意大利左翼民主党把党员登记表贴到网上,想入党的人可以通过网络办理入党手续。有些政党针对人们不愿意受严格的组织束缚的倾向,尝试建立“项目党籍”制度,即允许那些对党的部分政策主张持赞同态度,但对党的总体目标不感兴趣,又不准备承担党员所有义务的人在一段时间里入党并可随时退党。还允许党员按照不同兴趣、不同项目和不同的政治工作对象组建“专题”类基层党组织。一些政党根据信息通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情况,提出了建设“网络党”的设想,把党的基层组织全部联入内部信息网,以方便党组织之间的交流。还有的政党建立了虚拟基层组织,相互不认识的人通过互联网组织支部,讨论党内事务。
相对而言,年轻人并不喜欢参加像政党这样的大型组织,对政治也十分冷漠。因此,很多政党也在想办法笼络年轻人。法国社会党把年满18岁的年轻人都自动纳入选举人名单,还在全国建立了1500个青少年模拟议会,用来培养年轻人的政治兴趣。德国社会民主党开展了“青年创新活动”,鼓励年轻党员为党献计献策。为了培养年轻党员从政,德国社会民主党还建立了“地方行政学院”,每年对100名被认为是有“政治天赋”的年轻人进行专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