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减少人流不全的作用论文_蔡芬

益阳市大通湖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南益阳 413207

【摘 要】 目的 探讨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减少人流不全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的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益母草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方法对减少人流不全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经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人流不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术后的阴道流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药物对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人流不全的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米非司酮;人流不全;益母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观念的不断提升,早孕人流已经成为医学临床领域常见的问题,早孕女性一般都选择采用人流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其不仅能够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还能够减少药物对患者阴道产生的不良反应,治疗意义明显。但是采用这一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患者极易出现人流不全的事件,所以这就需要配以药物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以便减少患者人流不全的发生率[1]。下文就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减少人流不全的作用展开论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的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的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7例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19周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40周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24.5±2.4)岁,其中怀孕时间最长的患者为10周,怀孕时间最短的患者为4周,所有患者的平均怀孕时长为(6.7±1.2)周;在对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为20周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39周岁,所有患者的年龄均值为(25.1±2.3)岁,其中怀孕时间最长的患者为9周,怀孕时间最短的患者为6周,所有患者的平均怀孕时长为(6.4±1.3)周。经比较,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以用以组间比较。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均采用人流负压吸引方式进行治疗后,对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益母草颗粒进行治疗,利用开水冲服药物,每天服用两次,每次服用一袋;对实验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每日服用一次,每次服用25毫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为期2个月的治疗[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人流不全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两组患者阴道流血的停止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处理软件对所收集的人流不全发生率和阴道留学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采用t值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进行比较,组间差异性采用P值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人流不全发生率如下表:

表1:两组患者人流不全发生率比较

根据上表数据可知,实验组患者阴道流血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

3 讨论

由于当前人们生活规律的欠缺,导致了人流负压吸引术在医学临床领域的应用数量不断增加,主要由于这一方式对于孕早期的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的进行人流,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较少,治疗效果明显。所谓人流不全,全程为人工不全流产,指的是在对患者完成人流负压吸引术后,患者体内有部分胚胎残留在体内,或者有部分绒毛组织残留于患者的宫腔之内,导致患者出现阴道出血或者发热、下腹疼痛的状况,且这一症状采用抗菌素或者宫缩剂进行治疗都无法缓解[3]。在对患者的盆腔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患者子宫会出现复旧不良的情况,且患者的宫口较松,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手术后的20天时间内未下降至正常水平,这一病症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患者在术后出现人流不全的主要原因是手术人员专业素养的欠缺,其不能对患者的胚胎组织和人绒毛膜进行有效吸附,从而导致患者体内有残留;手术中患者的负压较低,吸管较细或者手术中应用的橡皮管太软;在手术后手术人员并没有对患者的吸出物进行检查,不能对吸出物的完整程度、吸出物的大小与患者妊娠的月份是否相符;患者自身存在子宫肌瘤或者子宫畸形的症状,或者经过多次的宫腔手术。当前医学临床领域诊断患者出现人流不全症状的主要依据就是患者在人流术后出现阴道出血的症状,且症状持续的时间长达两周,采用对应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未见好转,在盆腔检查中发现患者的子宫口有松动现象,出血来自患者宫腔,且患者子宫较大。那么若是诊断为人流不全症状,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刮宫或者保守治疗,刮宫治疗的方式会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采用药物治疗,对人流不全进行预防和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米非司酮属于拮抗孕激素受体的一种甾体药物,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较多,能够有效的终止妊娠,当前采用能够降低患者体内的孕酮水平,导致患者自身的蜕膜组织出现坏死现象,导致患者出现流产的症状。主要由于米非司酮能够加强患者体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能够提升孕妇细胞外的机制水解的情况,减少孕妇自身对免疫机制的控制,从而有利于对患者体内的绒毛侵扰患者子宫的情况进行抑制,减少患者人流不全的情况出现[4]。

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发生人流不全的概率2.70%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且实验组患者阴道流血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可见,采用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人流不全的症状,减少患者术后阴道出血的症状,能够有效的对患者体内的残留物质进行清除,应用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口服米非司酮能够有效减少人流不全的症状,值得在医学临床领域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华,赵红伟,闫萍,等. 不同作用时间的米非司酮对早孕蜕膜、绒毛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7,38(1):89-92.

[2]韩华,赵红伟,李洁,等. 米非司酮服用后不同时点早孕妇女绒毛组织形态及雌、孕激素受体表达观察[J]. 山东医药,2016,14(7):7-9.

[3]陈湘萍,张卫. 中医药防治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抗早孕药物流产副反应的研究概况[J]. 生殖与避孕,2016,36(7):608-612.

[4]张跃华. 探讨自拟方剂破瘀清宫方联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早孕药物流产中的应用价值[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4(a02):1344-1344.

论文作者:蔡芬

论文发表刊物:《兰大学报(医学版)》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  ;  ;  ;  ;  ;  ;  ;  

探讨早孕人流负压吸引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对减少人流不全的作用论文_蔡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