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拓朴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衣食住行,而是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生态建筑设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一直以来,建筑行业都是一个相对高能耗的行业,其给我国的生态环境系统造成了许多不可逆的恶化。因此相关国家部门以及建筑企业必须对建筑工程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和制定明确的建筑设计生态化方向。本文主要根据当前的生态建筑设计情况展进探讨,以此推动生态建筑事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生态化趋势;建筑设计;探究
前言
生态建筑的核心就在于要将建筑看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通过众多元素的生态循环,而最终实现设计的最优化。随着可持续性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生态建筑设计也日益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因而为了更好地构建生态环保的生活环境,就需要更加明确建筑生态设计的原理和理念,以此提高生态设计的水平。在当前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已遭受了一定程度上的破坏,并且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能耗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是极大的,因而就需要推动建筑设计往生态化发展方向发展,并是推动资源更合理充分地利用,从而更好地构建一个生态环保无污染的居住环境。
1 生态建筑设计分析
1.1 生态建筑设计特征
生态建筑设计所要遵循的原则是要通过绿化的方式提高建筑环境的质量,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的建材来进行房屋的构架,以此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其次,则是通过周边环境的绿色植被,来调节建筑室内的空间环境,提高建筑的气候适应度,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感。在建材方面,采用轻便的建设材料也能更好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破坏,提高屋内环境的完整性。再者,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周边的资源进行利用,以此提高生态建筑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最后,则是为了更好地降低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要学会结合当下的科学技术,采用相关的防污措施,以此降低建设材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2 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是要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并且要充分体现出设计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运用现代新型无污染的材料进行工,以此确保危害人体健康的气体产生,从而确保住户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主要以绿色环保为主,其中所需要的是结合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在生态建筑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效用,提高其利用效率,从而实现成本的最小化。总而言之,生态建筑设计原则实际上就是要遵循自然,敬畏自然,利用周边环境的便利性提升建筑物的生态性。
2 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探索
2.1 实现建筑材料节能化
在生态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其所用到的建设材料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了构架材料、装修材料等,因而为了更好地实现建筑的生态性,就需要实现建筑材料节能化,实现材料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在当前情况下,膜结构成为了当前生态建筑中重要的生态材料之一,其主要优势就在于其可以通过回收进行再利用,并且其轻便性也能更好地实现运用,从而有效地节约建筑材料的浪费。为了更好地凸显建筑物整体的生态性和环保性,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节约原材料,而采用无柱构架的方法,并辅以砖砌式结构,再通过钢架结构实现生态设计的再生利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膜结构材料能够很好地提升空间的构架感,实现室内设计与材料之间的有效融合,提升建筑的美感和生态性能。由此一来,在整个建筑结构当中,所用的材料得到了大幅度地缩减,同时也使得建筑本身的重量得到了减轻。
2.2 降低建筑能耗
在我国科技水平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数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增加,其更多的优势体现在能够很好地降低建筑能耗上,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在新材料中,新能源的利用频率是最高的,以这些能源节约技术作为建筑设计的基础,能够更大程度上节约水电暖建筑材料的损耗,从而提高建筑的生态性和环保性。现代科学技术能够更大程度上改善传统材料中的耗能性,使得光能实现更大效用地运用,扩大建筑的采光区域,从而让不可再生资源得到更充分地运用。生态化建筑通过新能源的运用能更好地实现光学的高效利用,同时也能更好地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性,实现能源的节约。
3 建筑设计生态化实施策略分析
3.1 生态知识的普及
为了更好地提高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就需要对其进行生态知识的普及,从而让人们更加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当前情况下,尽管人们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但由于人们对生态建筑的认识还处于基础层面,因而就需要相关部门对环保知识进行普及,从而提高人们可持续性发展理念的认识。简而言之,如果想要把生态建筑的理念广而普及并广泛应用,首先就需要教育部门将生态知识和生态建筑等相关理念以及已有的经验编进教育课程中,以便让更多的人去学习和参考,进而为我国建筑设计生态化的未来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和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再者,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投入相应的资金以支持生态建筑的建设,还应该利用一些公共资源进行大力宣传,让更多的人们了解生态建筑的建设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以此不断地完善和更好的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
3.2 提升绿色覆盖面积,促进生态平衡
绿化面积的扩大是建筑生态化的体现,因而为了更好地推动建筑设计往生态化的趋势发展,就需要使周边绿色覆盖面积扩大,从而实现生态平衡,为人们创造更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建筑生态化设计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地提高建筑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鼓励居民进行爱护绿化,种植植物,实现绿化面积的扩大,从而推动建筑生态化的实现。生态化建筑设计实际上与绿化程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唯有确保周边环境的绿化性,才能更好地实现建筑设计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4 结 语
在当前生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更需要充分地运用生态建筑设计知识来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由此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因而,生态建筑的设计师更需要以保护环境,降低能耗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融入到生态建筑设计中,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我国的建筑质量水平,形成更完善的生态建筑设计体系。生态建筑的建设,不仅需要对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后期施工工艺进行规划,同时也需要在后期的施工工序上进行严格把控,从而确保建筑材料的生态性,从而推动生态建筑设计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嫱. 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19):187-188.
[2] 金坤. 产业化进程中浙江省公共体育场馆的建筑设计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7(12):157-158.
[3] 陆春枫. 微探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J]. 建材与装饰,2017(49):817-818.
论文作者:张思远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生态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更好地论文; 持续性论文; 材料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