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刘静,摆生新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刘静,摆生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均采用氧化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时,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8-0250-02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儿科常见病,临床中还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法,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虽有显著疗效,但治疗过程中,患儿易表现出恐惧情绪,依从性较低,加大了治疗的难度[1]。因此在临床治疗时常常需要开展有效护理辅助治疗。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进行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依照患儿入院接受治疗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17例,女性患儿13例,患儿最大年龄10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5.33±1.08)岁;对照组30例患儿中,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14例,患儿最大年龄11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5.48±1.05)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雾化吸入治疗时,将治疗室温度设定为23℃,可根据患儿自身舒适度进行适当调整,注意病房内卫生,方式感染情况发生。贮药瓶均置入温度为42℃的水杯中加温。患儿在接受治疗时取平坐位,每日进行1次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时间为10min,若患者病程较长,病情已特别严重,则需选择高侧卧位,每6h就需进行1次雾化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应为10~20min,具体治疗时间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节,注意时间不得过长,避免引起患儿出现烦躁、疲劳与不配合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处以紧急期患儿密切监视,同时进行雾化吸入管理与患儿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需对取下面罩,对其面部进行清理,在协助其进行洗脸漱口后再留床观察30min。

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①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详细几率,温和与患儿沟通,充分了解患儿心理状况,对出现紧张、恐惧情绪的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②对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的雾化液流量进行适当调节,防止流速过快对患儿造成伤害,应随时观察患儿临床情况,对出现过激反应的患儿做好安抚护理,在吸痰处理后,再留床观察10min[2]。③患儿在接受治疗时,应禁止病房内人员的出入,防止外来病菌入侵,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并对患儿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应规定某个护理人员全权负责,过程中不跟换其他的护理人员。④患儿治疗时,尽量减少外出次数、体位变化与反复清醒与入睡,需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安排娱乐活动。

1.4判定标准

将临床治疗效果设定为3个判定标准:若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动脉血氧饱和度高于90%则为痊愈;若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为有效;若患儿各项临床症状无任何变化,或咳嗽、哮喘有加重迹象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率的对比使用(%)表示,组间对比使用χ?检验标准,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疗效分析

观察组30例患儿,18例痊愈,10例有效,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0例患儿,11例痊愈,13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χ2=7.688,P=0.00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儿康复情况分析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17±1.45)d,吸入治疗(6.11±1.63)次,症状改善时间(2.43±1.08)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6.73±1.61)d,吸入治疗(8.17±1.59)次,症状改善时间(3.25±1.32)d。t=5.489,P=0.000,观察组住院时间、吸入治疗次数、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逐渐完善,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临床中具有显著疗效。但有研究报道称,在相同的治疗方式下,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患儿治疗效果、恢复时间各有差异。患儿因患病年龄普遍偏低,自身不具备自我控制能力,往往在接受治疗时表现出激烈的反抗意识,导致治疗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3]。同时,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还可能由于药物刺激性较大,流速较快,导致患儿支气管出现痉挛反应。院内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未对治疗仪器进行充分消毒、口鼻护理不到位,抗生素使用过量等都可能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均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检差异(P<0.05),同时从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儿康复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与李俊梅[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时,采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患儿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明丽,杨文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33-134.

[2]陈春秀.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2,(13):40-41.

[3]徐春辉,官雪清,廖天山等.可必特联合普米克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7,38(2):337-338.

[4]李俊梅.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J].母婴世界,2015,(17):48-48,49.

论文作者:刘静,摆生新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  ;  ;  ;  ;  ;  ;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分析论文_刘静,摆生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