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我国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形式很不乐观,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水土保持成为新环境下监督管理的重点内容。同时,水土流失也是我国生态整治的重点难点,只有将水土保持放在一定的战略高度,才能真正让生态建设取得文明化效果,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指日可待。目前,我国水土保持呈现出市场化和效益化的特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主要从分析新环境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现状入手,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新环境;关键点分析
引言:
现阶段,水土保持工作是“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相关部门针对目前水土保持工作,要抓住机遇,不断提出新要求,全面落实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监管部门,要履行好职责,要扎实做好关键点防治工作,全面落实水土保持监测和信息化建设任务。要保证水土有效落实,并使其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同时,还要运用新环境下的各种媒介手段做好水土保持宣传工作,做好监督,努力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环境下进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新环境下,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瞩目成就。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国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利用,生态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这对我国进一步发展非常不利。在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高耸的建筑、拥挤的道路对社会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对生态文明造成影响。目前,虽然国家为了减少这类问题的消极影响以开始采取积极化的整治手段,希望通过这种做法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然而,仅仅号召是远远不够的,部分企业还未理解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在发展过程中,他们仍然采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此,国家有必要发挥出社会全体成员的公德心、责任心,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势在必行。对于公民来说,一定要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去,共同监督,共同管理,这是环境保护的必然要求。所以,面对新环境,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良好发展,保证社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经济能够进入新阶段。
二、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立良好的管理方法
新环境下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指标的确立方法主要有四种,分别为:公众参与法、专家学者咨询法、理论分析法和频度统计法。前两种方法较为简单,对于专家咨询法而言,它实施水土保持监管关键点是通过询问行业内专家学者的建议来补充和调整已经形成的意见。
对于理性分析法而言,它实施水土保持工作的关键点是不断分析、比较及综合理论基础,从有关水土保持的理论基础有作用原理和新环境下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选择出具有典型代表性质的参数;对于频度统计法而言,它主要是将近年来国内外所采用的有关监管关键点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计算出指标所占比例的大小,同时,找到使用频率高的指标来完成工作。在确定关键点时,要从多方面来考虑,要符合新环境下水土保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明确水土流失的原因
在新环境下,水土保持的关键点和以往不同,影响水土流失的相关因素也不同,总的来说,其主要涉及到社会发展和土地利用两方面。社会经济水平提升,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但也加快了水土流失的步伐。所以,社会经济因素是引发水土流失的基础原因,在监督管理中将社会经济因素放在首要位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强化经济发展适应
土地利用比例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发生了变化,生态问题不断凸显,自然环境愈发恶劣,土地利用成为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因此,在监管过程中,要将土地利用当成独立的因素,将土地利用作为根本监督管理内容,要明确土地在水土流失中扮演的角色和占据的重要地位。
三、实行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方法措施
(一)管理力度要加强
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主动适应新形势,面对挑战,要勇敢接受。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向土保持方向上的转变。对于水土流失问题,要将其作为重点工作来对待,并努力恢复生态功能,制定可行化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另外,有关部门要调整监管的关键点,除了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努力做好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外,还要要个控制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积极恢复生态功能,将此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
除此之外,针对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的交通和矿业产业建设,也要做好监督管控工作,要指派专业人员监督和检查实施项目,检查该项目是否符合新环境下的发展状况,要确保监管方案的可行性。对于一些违法行为,要坚决进行纠正和制止,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在监管工程中还要注意监管人员的素质问题,要做好部门监管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监管人员队伍的职业素质。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坚决打击。
(二)管理系统要高效
加强监管人员队伍建设保证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在经费充足的保障条件下,通过不断培养整体人员队伍专业能力、培养其职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减少和消除制约因素。这样一来,就能不断提升监管职能的履行能力。
管理系统高效的实现,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要做好各部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沟通和交流,增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人员的自信心;(2)要坚定完善解决新环境下水土流失问题的信念,紧抓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3)要明确监督管理目标和任务;(4)要梳理整合需要完成的要求;(5)要紧密结合勤政和廉政,将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到监督管理的每项环节中。在新环境下,要明确现阶段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任务要点。
(三)法规体系要健全
要健全系统化法律法规制度,要将现有情况作为基础并明确监管的重点内容和遵守原则。在新环境下,为了符合监督管理的特征,要将全面完整、科学务实作为遵守原则并建立标准化的程序和制度,要确保水土保持监管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国家要明确其保持的职能,让他们履行好职责。在工作过程中,要在水土保持监管的行政审批权限下,规范承接及推进工作。要保证各个地方政府通过运用网上的联动机制实现自身职能转变。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和联系,杜绝水土流失诱发因素的出现——在整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全面的监管任务来完成,通过在统一的规章制度下实施生产建设项目来保证工作的合法性。
除此之外,要坚持四项协调一致(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和行政要求协调一致、生产建设主体单位和监督管理要求协调一致、水利行政管理部门监管人员职业素养和廉洁奉公严于自律要求协调一致、上下级及同级部门遵守的监管制度和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内部管理规定协调一致),还需要注意水土保持要按照一定的配套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新环境下的水土保持工作而言,其任务艰巨,实施过程漫长。虽然目前我国在水土治理工作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面对新环境新形势,水土保持工作还需要加大力度。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既要解决现存问题,还要提出新要求。要想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强化监管人员责任,使他们明确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明白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黄江.新环境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关键点分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12):10-11.
[2]张君,王巧红,朱永刚.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建设管理工作要点浅析[J].四川环境,2016,35(06):103-108.
[3]庞碧德.新形势下做好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若干思考[J].甘肃农业,2017(Z1):90-91.
论文作者:单强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水土保持论文; 监督管理论文; 环境论文; 工作论文; 关键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生态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