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程改革及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课程改革论文,中国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和探讨面向21世纪改革课程体系问题,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迎接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培养出能创造性的解决21世纪新问题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应该在认真研究分析发达国家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以及借鉴成功的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中国高校课程改革。
一、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我国曾进行了三次大的课程改革。建国初期,随着对教育事业的改造和向苏联学习,进行了第一次课程改革,其主要内容与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的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废除了不少旧课程,充实了新课程,编定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使学校课程纳入了社会主义轨道,因而形成了全国“大一统”的课程模式。把培养“现成的专家”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的培养目标。1958年,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精简课程,强调课程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更好地为政治服务,增加了劳动课时。所以致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严重下降。文革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进行了第三次较大的课程改革,其主要目标和内容是课程的现代化、综合化和多样化,试图建立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课程改革模式,培养适应面向21世纪的人才。这一任务至今尚未完全实现,高等学校要完成培养这样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就必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内容,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二、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现状。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主要是吸取了50年代初前苏联的模式,专业设置过窄,本科教育目标定得过专,过高等。建国40多年来,根据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变化及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了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了几次大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结构有所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基本上仍然延续了50年代初的模式。今天的课程体系现状从层次构成基本可分为四种课程类别:
(1)公共基础课。是高校本科各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这类课程虽然并不一定同专业有直接的联系,但他们是学生日后学习专业课的基础,是教育方针规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内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须的课程,也是大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
(2)专业基础课。指某一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课程。它是在公共基础课学习之上的课程内容,是为学习专业课打基础的。
(3)专业课。是集中体现本专业特点的中心课程,包括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课程,具有一定的职业倾向。
(4)跨学科课。是为扩展学生知识面而设立的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传统的单一的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必须开设大量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等跨学科课程,以利于大学生的知识在专业化基础上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课程体系的形成构成通常把上述四种类别课程按其对本专业的相关性分为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选修课三种修习类型。
2.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由于各种类院校的性质、层次、任务与目标不同,课程体系模式也不完全相同,在四个层次的课程结构上,各校可以根据自身特色取其合理比例。但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1)三种教学制度并存,即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无论在专业划分和课程设置方面,都深受前苏联50年代的影响,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基本上以学习专业课为主,课程设置单一化。建国后,虽然经过了几次课程改革,但多数学校仍实行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模式还是学年制的,即使那些改革采用学年学分制的学校,由于现行教育体制限制,其学分制作用也不强,完全采用学分制的学校还较少。而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学分制,例如美国实行双主修制或主副修制,课程体系具有较大的弹性。日本也是实行完善的学分制,课程体系多样化,弹性和自由度较大。与之相比,不难看出我国的课程结构仍存在着模式划一性,僵硬化的问题,全国相同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各个学校之间相差不多,基本是一个模式,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弹性和自由度也小。
(2)由于实行的是以学年制为主的教学制度,我国课程体系中必修课安排较多,选修课比例极小,尤其任意选修课程更少,不过几门或十几门。美国高校课程中,选修课比例大,任意选修课和指定选修课占全部课程的1/3,任选课开课的门类众多,供某一专业(学科)学生任意选修的课程往往达百门或数百门,选课自由度大。日本和法国等国家高等学校的选修课量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也是相当大的。相比之下,我国选修课开设数量太少,范围狭窄,通用性差,没有明确的目的,不少学校的选修课甚至就是原来的必修课。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很难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和生产部门的变化,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不利于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
(3)我国多数高校仍实行学年制,其课程设置基础理论学科之间系统性、关联性、整体性强,注意加强基础理论课程设置,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都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培养的人才基础理论较扎实。这一特点和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符合当代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
(4)由于受体制、传统的文化心理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影响,综合课程和跨学科课程设置极少,各专业之间,甚至同一专业的各门课程之间很少发生联系,文理分家、理工分家,专业和课程面狭窄。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属于“学科中心型”,是以学科为主,按照一门一门学科来组织的。美国社会以讲求实用为一大特征,因此美国高校开设综合科目课程较之其他国家更为普遍,注意理工文科的相互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主修理工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八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的课程,主修文科的学生必须学习占学位课程的16.5%的自然科学课程。日本和英国等国也十分注意文理工三方面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大量增设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前苏联则是以政府法令的形式将课程的综合化确定下来。而我国目前高校课程基本上是以学习专业课为主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单一,文理工分家,同一科学领域间的课程较多,不同领域间的课程就很少,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改变模式化,向综合化发展。
二、适应国际课程发展趋势,改革我国的课程
根据世界发达国家高校课程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改革必须适应本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课程改革就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培养目标,就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新的人才观和指导思想,课程的改革就要以这个思想为指导。只有明确了这个指导思想,才能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课程体系。
2.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构想。(1)改革模式化,向多样化发展。90年代的今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步从单一的计划经济模式转换到市场经济模式,市场经济是一种多元化、多层次、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中的开放体系,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有显著的变化,“单一技术型”的人才已经难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客观的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分工,不论是否有商品交换,是极其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社会分工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各部门对人才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大统一的课程模式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使课程模式从单一走向多样化,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培养多种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成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根据不同类型人才的不同使用规格以及不同的规范和要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计划,使课程设置多样化,改变其课程体系模式划一性、僵硬化的问题,同时在课程形式和课程实施方式上也要根据我国的具体条件,除注重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外,注意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和门类,鼓励教师广开丰富多彩、百家争鸣的选修课,可以是新兴的边缘学科的课程,也可以是教师科研成果的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课程,改变其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划一性,死板和僵硬化的问题,逐步向多样化迈进。
(2)课程设置向综合化发展。综合课程的开设取决于综合学科的发展,而综合学科的教学内容又直接从综合课程中得到体现。现代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是以综合化为基本特征的,反映到高校教育中的课程就应该是综合化的。高校中开设综合课程的教学,不仅与大学生唯物世界观的形成,道德情操的陶冶密切有关,同时对正确的思想方法的养成,能力的全面训练、创造性、独创性的发展亦大有好处。因此改变过去为某一专业方向服务的模式化倾向—课程设置上的“学科中心型”,顺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交叉的课程体系。
(3)更新课程内容,向现代化发展。国家要现代化,学校课程首先要现代化。其基本任务就是随时删去那些陈旧过时的具体事实和旧的范式,及时将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纳入课程,使课程体现时代特点,跟上时代的步伐。课程现代化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学校中的反映,当前世界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为使学生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国际化、信息化方面的课程,使学生通晓国际知识,通晓情报科学;信息科学知识,掌握世界有关的新专业新学科和相关学科“脉搏”跳动状况。
(4)适应科技发展要求,拓宽加厚基础理论课程。加宽加厚基础理论知识课,是适应科技发展需要的一大趋势。科学技术的发展很难预料几年后原有知识怎样适应学科发展,而有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就会具有适应科技知识更新和专业转换的能力。每一个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当形成宽基础,多方向的专业课程结构,使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专业理论较扎实,专业知识宽而新的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英语、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课的教学,贯穿在课程的始终,这既是拓宽学生基础知识的需要,又是课程国际化方向发展的需要。
(5)适应社会需要,课程设置适度超前。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向前推进的过程,自然科学在时间上数学上和具体内容上的发展是无限的,随着时代发展具有很大的变动性,变动速度在加快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就必须体现超前性,那么在课程的改革中应该考虑如何使学生的能力和知识具有适度的超前性,即应使学生既胜任当前的工作,又能适应一定期间内的工作。尤其对一个工科毕业生这一点就更为重要,因为工科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一般需要7—10年时间才能成为业务骨干,如果仅具有目前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则在他们成为技术骨干后就无法适应技术的改造和更新,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面对现代生产和生活常常不知所措,更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反之如果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具有太大的超前度,则必然在胜任当前工作方面有所不足。因而高校课程改革应根据我国社会目前和今后发展的实际需要,使课程设置适当超前。
(6)面向世界开设国际化、信息化课程。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世纪,是人才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纪,面对国际化、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国际交往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因为在瞬息万变的国际政治、经济风云中,谁掌握了信息,谁就有可能把握机遇,谁就会从中受益。为了适应这种时代的要求,必须开设国际化、信息化的课程和增设有国际意义的普通课程。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全人类的视野,在全球环境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前途,活跃在国际社会中,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卓越贡献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