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护理论文_彭丹

(长沙市中心医院 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出7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均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视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护理组I和护理组II,两组都是36例,护理组I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II实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护理组II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少)于护理组I,差异显著(P<0.05);护理组I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9.4%,护理组II是8.3%,护理组II比护理组I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综合护理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

关键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

为了进一步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本文特选出本科室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的7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研究,并对比一般护理与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其对比结果作如下总结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7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都经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证实,表现出疼痛、恶心、发热、呕吐等症状。所有患者均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视围术期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成护理组I和护理组II,两组都是36例。护理组I:男19例,女17例;年龄22~77岁,平均(48.6±5.3)岁;病程2~16年,平均(10.5±2.1)年;发病时间5~10h,平均(6.4±1.1)h。护理组II:男20例,女16例;年龄22~75岁,平均(48.4±5.3)岁;病程2~16年,平均(10.7±2.2)年;发病时间5~10h,平均(6.3±1.1)h。比较护理组I与护理组II的基本情况,差异不显著(P>0.05)。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I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II实行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术前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正确排解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采取多样化健康指导方式,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尤其应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势以及手术医生的技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提醒患者术前饮食应多元化,确保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与热量,同时应控制脂肪的摄取。术前2~3d,因禁食豆类食品,不可饮用奶制品、碳酸饮料等易导致气体产生的食物,术前禁食12h以上,禁水4h以上;应用甘油栓剂灌肠,术前置胃管,以防麻醉导致呕与肠道胀气。根据手术要求常规备皮,提醒患者沐浴时注意脐部的清洁,备皮时以脐部为中心,用双氧水湿润10min,再用灭菌棉签蘸清水清洗脐孔,最后用碘伏消毒,以防术后切口感染【1】。(2)术中护理:确认手术仪器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医生进行全麻气管插管。妥善安置患者体位,确保呼吸顺畅。术中建立二氧化碳气腹时,护士应认真核对气体,调节好气压及气体进入量,预防充气太快等不良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强化血氧饱和度监测与心电监护,有异常则及时通过医生。(3)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观察其生命体征变化,检查切口情况,指导患者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妥善固定好各导管,禁止牵扯,以防堵塞、回流,确保导管通畅,详细记录引流液变化,有异常则及时报告医生。做好皮肤的清洁工作,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切口有出血、红肿时应及时处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可先进流质食物,再慢慢过渡到普食。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增加肠蠕动与肺活量,进而提升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快速恢复。术后2d内易出现出血,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腹痛、腹胀、反跳痛等症状,观察患者有无产生休克症状,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同时观察引流液的情况。腹腔镜手术后可出现二氧化碳滞留,进而导致皮下气肿,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可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体位宜取半卧位【2】。麻醉药物的刺激可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若患者呕吐频繁且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应考虑是否为腹膜炎。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应观察患者有无持续性腹痛、腹胀、体温升高等毒性反应,同时观察引流液情况,若呈胆汁样,则确定为胆漏,确保腹腔引流顺畅是处理胆漏的有效措施,同时应让患者绝对卧床3~5d【3】。术中处理胆囊动脉出血,或钛夹夹闭胆囊管时错误钳闭损伤胆总管,均会导致胆总管完全或部分阻塞,胆汁排泄不顺或肝功能不全均可导致黄疸,术后护理时应强化胆汁引流液的观察,留意患者皮肤、巩膜是否出现黄染,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疼痛、反流性食管炎、切口疝。

1.4数据统计

选用SPSS l9.0系统分析数据,计量数据用( ±s)表示,进行X2校验,计数数据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临床指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护理组II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少)于护理组I,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 ±s)

注:与护理组I比较,*P<0.05。

3讨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属于急性病症,多因胆囊管受阻,胆汁聚集于胆囊中,诱发细菌感染所致,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性,其并发症发生较高,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4】。开腹胆囊切除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传统术式,因其对机体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导致患者存在一定的排斥感。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与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疗效【5】。治疗期间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提升疗效,促进患者健康恢复健康。本研究对比分析了一般护理与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护理组II的临床指标优于护理组I,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护理组I,提示护理组II的护理质量优于护理组I。

综上所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综合护理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临床指标,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

参考文献

[1]赵东娜,刘艳玲,赵利,等.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治疗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2):139-140.

[2]白清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的围术期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7):1276-1277.

[3]刘泽良,张维淑,李锡霞,等.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5,32(6):689-689.

[4]孙雷,张艳莉.分析8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56-57.

[5]唐仲文,周道洪,林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341-342.

论文作者:彭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护理论文_彭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