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水电站进场道路高填方路基排水设计方案探讨论文_涂川,熊鑫

某水电站进场道路高填方路基排水设计方案探讨论文_涂川,熊鑫

涂川 熊鑫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 710065

摘要:受水电站建设特殊地域限制,水电站对外交通通常要遇到较为复杂的地形条件。在电站进场道路高填方路段,设计不可避免的遇到山区道路排水问题。本文通过简要介绍某水电站进场道路设计,从项目实际地形情况出发,结合所采用的挡墙截面型式,探讨不同排水方案的利弊,将排水措施与挡墙断面型式有机结合,确定最终路基设计方案。

关键词:进场道路;高填方路基;排水设计;挡墙截面型式

0前言

某水电站进场道路位于陕西秦岭山麓,道路等级为公路二级,为某水电站进场道路。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物理地质现象较复杂。线路K6+150~K6+200段处于中厚层状灰岩上,地形在此处为一大型冲沟,本段落为路线回头弯下半部分。根据整体路线要求,路线在此处受纵坡限制,为填方路段,最大填方深度约为40m。该段落路线总体布置中,受道路纵坡限制和处理弃渣考虑,本段路基选择回填方式。对此段落挡墙支护方案进行布设时,需总体考虑路基排水方案[1]。

1工程地质概况

1.1地理概况

工程所在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南部受秦岭阻隔,东南暖湿气流不易侵入,全年多为西北干旱寒冷气流控制。因流域地形起伏较大,地区间气候变化也较明显,西南及南部山区为低温多雨气候,西北及北部丘陵区为常年低温干燥少雨气候,中部广大高原区,一般雨量较少,温差较大。

1.2区域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处渭北中西部,地貌形态基本上受构造控制,地势北高南低,自北向南呈阶梯状排列,依次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的中低山、黄土丘陵和黄土台塬。地貌景观受裂谷构造的结构特征及其活动性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基底构造的基本轮廓。

2)地层岩性

本区出露地层主要为奥陶系(O)。分布于老龙山断层(F1)以南的山区,东厚西薄。

3)新构造稳定与地震

根据1993年国家地震局报告,场地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对应的烈度为7度。

4)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

5)不良物理地质现象

基岩风化不一,局部山梁处、岩溶发育段风化较深。

2.排水方案设计

由于路线在此处为一回头弯,且上方路基布设有一孔1.5m×1.5m的盖板涵,为使整条线路排水方案合理,需结合考虑排水方案和挡墙布设型式[2]。

通过分析工程区地形地貌及基本地质情况,初步拟定采用道路边沟排水、涵洞改道排水、竖井+涵洞方案,下面将就上述排水方案进行比选。

2.1道路边沟排水

通过分析K6+150~K6+200段所在区域地形地貌可以发现,该区域涵洞控制会水面积不大,上游来水较为有限,故可考虑采用道路边沟进行排水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段上方路基布设有一孔1.5m×1.5m的盖板涵,为统一上下排水能力,过水断面需一致,考虑到原始边沟设计过水断面为0.5m×0.5m,故拟将道路边沟过水断面扩大为1.6m×1.6m,边沟采用30cm的C20混凝土砌筑。

扩大边沟过水断面后,路堑边坡整体靠山体内侧偏移1.1m,导致路堑边坡开挖高度增高6m,开挖方量也相应增加约1000m3;此外,如此大断面过水边沟,一旦边沟损坏,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将危及整个路堑边坡的稳定性。从经济性、安全性角度考虑,此方案不可行。

2.2涵洞改道

分析对应区域地形情况发现,来水山沟距外侧泾河河道距离较近,且在本段路基外侧为一陡坎,可考虑调整涵洞排水方向,在上方涵洞出口处设置引水道,设置一个大转弯,将水流从K6+130处涵洞引出。

采用此方案排水时,水流方向调整较大,若上游来水较大时,将可能冲毁拐弯处排水沟,另外若来水较大,将可能漫出排水沟,流入路基内,危及下方路基稳定性。综合考虑,不建议采用此处理方案。

2.3涵洞布设位置探讨

综合考虑,K6+183处涵洞布设于原位置较为合理,一方面上游来水排泄较为流畅,另一方面不会增加额外的工程量。涵洞布设于原位置时,有三种可考虑方案,即涵洞顺坡面布置、布设于底部台阶、布设于第一级台阶[3],分析如下:

1)涵洞顺沟底布设

由于此段原始边坡地面横坡角度较大,约为32o,远远大于涵洞布设的最大地面横坡要求,一旦按照此方案施工,为调整地面横坡影响,涵洞需设置成台阶状,在上游来水的影响下,涵洞自身稳定性将存在极大地隐患。

2)涵洞架设于第一台阶

采用此方案时,无需设置会水的竖井,同时对上游来水无需改道,而且涵洞布设时对纵坡的要求容易实现,仅需对涵洞出口急流槽进行特殊设计。

考虑到涵洞与挡墙的有效连接,急流槽布设于挡墙上,顺挡墙坡面布设,急流槽设置为全封闭矩形断面,断面尺寸1.5m×1.5m,为减少急流槽排水对挡墙坡脚的影响,急流槽出口处需设置铺砌。

2.4挡墙横断面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排水推荐采用涵洞穿过挡墙方案。在进行本段落路基方案设计时,还需将路基防护与排水设计有机结合起来。

相比较而言,当路基防护采用加筋土挡墙方案时,涵洞布设纵坡较小,进水口布置合理,且涵洞与加筋土挡墙相互影响较小,较适用本工程路基处理。

3结语

本文详细分析某水电站进场道路深填段路基排水设计过程,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下,最终确定了本段路基断面设计。下面将本次设计的体会总结如下:

1)排水是山区道路设计的一大难点,如何设置合理有效的排水措施,将极大地影响路基设计方案的好坏;

2)同时需综合考虑挡墙断面型式、排水方案等因素,一定要做到最终设计方案能够合理协调各影响因素,避免顾此失彼。

参考文献:

[1]江明生,赵健.半填半挖路基加固技术探讨[J].中外公路,2005,25(3):26~28.

[2]徐士启,刑俊堂,高玉翠.山区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J].公路交通技术,2004,8.

[3]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涂川,熊鑫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某水电站进场道路高填方路基排水设计方案探讨论文_涂川,熊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