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的应用论文_邴桂娟

探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的应用论文_邴桂娟

绥化市第一医院 1520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3例手术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61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结果 研究组患者心理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手术应激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并降低患者手术应激。

关键词:手术室全程护理;无缝隙服务;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eamless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 The object of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133 cases of patients in the operation room,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61 cases)and study group(72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study group to seamless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 in. Results th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psychological comfort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stres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eamless nursing service in operation room has significant effect,which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comfort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operation stress.

Key words:operation room;whole course nursing;seamless service;effect

随患者自我保护及法律意识加强,其对手术舒适度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如何提升手术室中护理质量成为院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无缝式管理为新型现代护理模式,其本质为找出护理服务中的漏洞,通过不断改进以保证手术护理的连续及完整性,对提升护理质量起到重要帮助[1]。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133例手术室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案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33例手术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61例)与研究组(72例),对照组男女比例39:22,年龄20~56岁,平均(41.24±4.13)岁,其中普外科32例,骨科17例,妇科13例;研究组男女比例45:27,年龄19~57岁,平均(42.53±4.07)岁,其中普外科37例,骨科21例,妇科14例;两组上述各项基本资料对比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手术室准备,给予患者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研究组:组成无缝隙护理小组,根据护士综合素质进行分层次管理,将老、中、青护士搭配,按照患者要求进行具体配置;固定各组成员,启用监督机制,明确落实各护士分工,对患者动态进行监护,落实基础护理。①术前护理:为患者进行入院健康评估,询问患者对手术期望与感受,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普及疾病与手术相关信息,讲述手术成功案例,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树立手术成功信心。②手术当日护理:核对患者身份信息、手术部位及术中带药情况,向患者普及麻醉及术后注意事项,包括体位、饮食等,讲述心电监护与术后置留导尿管等配合事项。③术后护理:患者术后麻醉期护理人员在旁守候,患者清醒后询问手术感受,并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意见与要求,对患者进行随访。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皮质醇浓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舒适度进行评定,1~100分,得分与舒适度成反比[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 ±s)表计量资料,t行组间比较;百分比(%)表计数资料,X2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理舒适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33.29±8.05)分、(37.22±10.33)分,对照组(33.22±8.01)分、(37.48±10.56)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心理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其SAS、SDS评分(47.93±4.66)分、(50.99±1.23)分均高于对照组(43.5±4.09)分、(47.33±1.06)分(P<0.05)。

2.2两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手术应激情况低于对照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皮质醇指标(68.19±1.58)min/次、(121.66±2.59)mmHg、(87.22±4.59)mmHg及(508.33±187.92)ng/L均低于对照组(78.33±1.72)min/次、(43.13±3.22)mmHg、(91.48±3.22)mmHg、(577.99±197.06)ng/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治疗与抢救的重要部门,工作量大、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并伴随风险,其护理工作完成过程需不同护士相互协作,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成为院方关注的重要问题[3]。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SAS、SDS评分(43.5±4.09)分、(47.33±1.06)分均低于对照组(47.93±4.66)分、(50.99±1.23)分,且研究组患者手术应激程度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可改善患者心理舒适度并降低患者应激程度[4,5]。通过无缝隙护理小组的组成,将老、中、青护理人员进行搭配,可在满足患者需求基础上进行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而将各患者护理人员组成人员的固定,可明确各护理人员岗位职能与分工,便于对其护理工作进行高效监管,使各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患者治疗与护理中,将被动化为主动,提升其工作自觉性与责任感,从而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6,7]。另外与患者的沟通、交流、知识普及,可缓解患者心中对疾病与手术焦虑情绪,成功案例的讲述为其树立手术成功信心[8]。

综上,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可改善患者心理舒适度,降低患者对手术应激程度。

参考文献:

[1]徐继洲.无缝隙服务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贵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94-96.

[2]唐力娇,沈小红,刘小玲.手术室护理服务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15):2076-2077.

[3]刘燕,韦凤平,陆谢娜,等.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347.

[4]王辉,吴爵.全程无缝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19-1921.

[5]王秀英,葛永春.手术室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路径护理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8):735-736.

[6]王玉玲,李维维,韩玉芳.优秀护士行动指南[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217.

[7]张丽霞,史金鸽.无缝隙护理模式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临床医学,2014,27(7):580-581.

[8]陈红萍.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0):1317.

论文作者:邴桂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探讨手术室全程护理中无缝隙服务的应用论文_邴桂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