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中若干重要问题的观察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收入分配中的“三个高于”
收入差距一般指三种情况,即不同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同一个地区不同人群的人均收入差距。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很复杂,有区位条件、自然资源、技术水平、文化基础不同等所带来的区域性差距,也有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同所带来的阶段性差距;有利益结构调整、收入渠道多元、权力资本寻租等体制性成因,也有金融、财税、劳动、就业、分配等政策不完善产生的政策性成因。笔者认为,“三个高于”是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的政策性成因:
一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大大高于一般行业的收入。国资委统计评价局编制的2005年度中央企业财务统计年报反映了一个基本事实,即来自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电力、煤炭、交通运输等几家利润超过百亿元的企业,年人均人工成本的中位值在6万至7万元间,而同年度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东部省份为2.24万元,中部地区不到1.5万元。垄断行业的员工工资大约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至4倍。其中,中国移动11.2万人花掉了136.7亿元的人工成本,人均12.21万元,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至8倍。
二是财政收入大大高于工资收入。有资料反映:目前,我国财政总收入已达到近3.5万亿元,而全国的工资收入总额不足2万亿元。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工资收入规模与财政收入规模相等,都是1.5万亿元左右。可到了今天,财政收入已经大大高于工资收入。这表明在国家财富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并没有同步增长。并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自90年代中期以来持续上升,目前已经从90年代初的12%上升到2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府对国民财富的控制程度以及政府规模的庞大程度,同时也说明了两点:(1)国家有条件运用财税杠杆调节收入差距;(2)国家必须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减少政府开支,降低行政成本。
三是资本收入大大高于劳动收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要素进入并参与了财富的分配。“按资分配”,无可非议。问题在于要关注、研究、解决“按资分配”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如各地都在大规模招商引资,结果,某些地区海外资本大量涌入,GDP上去了,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上去(或者没有明显的改善),为什么?道理很简单:资本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的大部分进入了外商的腰包,这就是资本支配财富的现象。又如,在股票、期货、黄金、房地产等市场中,资本收入远高于劳动收入,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获得暴利的自然是拥有雄厚资本的人群,结果是富者愈富,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由于资本投资、投机的巨大风险性,又使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就业形式与就业特性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分析,2006年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2006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900万人,加上结转下来的下岗人员460万和登记失业人员840万,总计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总量达2200万人,而当年可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加上补充自然减员,共可实现就业1000万至1100万人,也就是说劳动岗位的供求缺口仍在1100万至1200万人左右。二是部分地区和部分群体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如有些资源型城市(钢城、煤城等)由于资源枯竭造成主业衰退,辅业无着,职工转业困难;又如,失业人员中的城市低保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4050”人员再就业困难。三是就业供求错位,劳动者技术素质与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矛盾,主要是单纯力工富余和技能工短缺并存,特别是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高素质的劳动者、高技能人才十分匮乏。四是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据有关方面统计,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预计总人数达413万,大大超过2005年的毕业生总量,待业人数必将超过2005年。
出现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复杂的: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低收入、高就业”时代结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供求结构、素质结构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据统计,我国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比,改革开放前为1∶1,20世纪80年代为3∶1,90年代为10∶1,本世纪初为10∶0.8。 就业增长率呈下降态势。二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城镇曾出现一次生育高峰,于是他们的子女相继出现了入托难、上学难、考大学难,直到今天的就业难。三是各类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缺乏前瞻意识,较少考虑转型时期的人才需求结构,导致许多专业的学生不“适销对路”,而职业技术教育则长期得不到社会重视。
上述原因中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比是一种经验数据,在就业模式和就业理念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可推测现阶段的就业状况,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预计今年新增就业岗位900万,就是按照经验数据推测出来的。如果就业模式和理念改变了,情况会大不一样。因此,解决就业问题除了发展经济外,重要的是要转变就业模式和理念。不仅劳动者要转变择业观念,用人单位、教育部门都要改革体制、转变观念。
首先,就业岗位具有潜在性,要树立解决就业问题的信心。上海多年来为外来人员提供了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而全市下岗失业人员加起来总共不过几十万人。这说明就业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会不断产生新的岗位需求,对此要有充分的信心。
其次,就业结构具有层次性,要消除职业歧视。前些年,据全国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位工资指导价位统计分析,高级蓝领职位薪资水平只有白领的2/3,技术工人的工资更低,这一状况近年来有所改变,但蓝领的社会地位仍然不高。青年人不愿学技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职业歧视。因此,当务之急是消除职业歧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要消除,鼓励青年人在社会各个岗位上脱颖而出。
再次,就业需求具有随机性,要靠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从宏观角度看,政府可以采取扩大公共部门投资创造就业岗位,加强职业培训,对部分企业实行减免税等有利于就业的政策。但是从微观角度看,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无法对企业用人作出强制性要求。劳动力供给方即劳动者本人必须作出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的调整和反应,具备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
最后,就业领域具有多变性,要增强前瞻意识。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消费领域的出现会提供许多新的岗位,如信息、环保、会展、现代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治安等新就业领域的拓展等。教育部门应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对教育结构及时进行调整。
流动性过剩的困惑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经济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依据。货币的流动性是金融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考察金融状况的重要指标。从宏观层面说,流动性不足,表现为通货紧缩,投资、信贷下降,经济趋冷流动性过剩,表现为通货膨胀,投资、信贷猛增,经济趋热。从金融机构的层面上说,流动性不足表现为不能满足存款者提款的需求,即按时偿付债务的能力下降,一旦出现存款者“挤兑”,金融机构就会破产;流动性过剩表现为在存款猛增的压力下以及追逐存贷利差的驱动下大量盲目贷款,导致按时还贷的能力下降,一旦出现骗贷或受贷者无力偿还债务,金融机构就会出现坏账,大量坏账又会造成流动性不足,金融机构同样要破产。因此,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金融机构层面上说,货币的流动性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2006年,在宏观调控措施不断出台的情况下,全国投资增长仍然过快,上半年增长31.3%;信贷增长也大大超过年初的预期,年初央行制订的贷款总额是2.8万亿元,但前三季度已用完了全年的指标。
造成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很复杂,笔者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外汇占款,即外汇增加必须按汇率相应增加人民币基础货币。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专家估算,目前我国外汇占款已经占到货币发行总量的70%。为了避免货币发行过量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央行一直采取发行央行票据的方式来对冲过多的流动性,但是只能冲销其中大约60%。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仅2600多亿美元,2006年6月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9411亿美元,不到4年的时间增加了约6800亿美元,也就是说增加了5.4万亿元的基础货币。仅2006年上半年,贸易顺差61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4亿美元,两者合计898亿美元,必须有7100多亿元人民币与之相配套。另外,海外资本赌人民币升值而大量涌入也是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之一。二是存款上升。2006年上半年,人民币储备存款余额为15.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企业存款余款为10.4万亿元,同比增长15%。两者存款余额合计为25.9万亿元,而上半年贷款余额为21.5万亿元,存款大于贷款4.4万亿元。存款与贷款的利率差是银行生存的主要方式,因而银行必须千方百计地把钱贷出去,从而又加剧了流动性过剩。三是“政绩工程”的拉动。各地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竞相攀比GDP总量,竞相攀比“现代化”程度,出现了许多所谓“大手笔、大思路”的“政绩工程”,引发了投资热和贷款热。另外,“土地财政”也是投资高烧不退的重要原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有些地方的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地出让金净收入占政府预算外收入的60%以上。房地产过热,不能不说与此相关。四是大众消费尤其是农村消费长期上不去,难以吸纳流通中过多的货币。这与贫富差距拉大以及收入增长多年来低于GDP增长相关。流动中的货币过剩,口袋中的货币短缺,于是出现了一个悖论。这一悖论提出了一个课题:即流动性过剩的“泄洪”领域和方向在哪里?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除了加强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外,还应当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大幅度提高老百姓的收入水平结合起来。
房地产发展中的隐患
近年来,关于房地产发展的争论不断,而房地产仍然“热火朝天”。在这过程中,人们混淆了一对基本概念,即混淆了房地产的实物、价值两种形态,搅在一起讨论问题,结果越讨论越糊涂。事实上,从实物形态上说,住房的需求大于供给,因为城市居民要改善住房条件,农民也要进城;从价值形态上说,住房的供给大于需求,因为相对于大多数老百姓的购买能力来说,是住房价格的上扬带来了住房的相对过剩。于是,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丧失了两大良机,即丧失了通过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促进消费、提高消费层次、扩大内需的良机,丧失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善百姓居住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良机。
尹伯成教授指出,房价持续上涨潜藏十大隐患:1.投资“钱”景助长房市投机;2.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3.部分城市居民买不起住房;4.城市化门槛抬高;5.城市竞争力随之下降;6.旧区改造难上加难;7.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8.消费品市场人气低迷;9.滋生金融风险;10.加大调控难度。
关于房地产的走势,基本判断有三:一是不可避免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价格与价值背离的问题终究要在供求关系的变动中得到解决;二是不可避免受到平均利润率规律的影响,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终究要在市场竞争中消失;三是不可避免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随着信贷、税收、土地等调控政策的到位,房地产有望进入理性发展的轨道。但不否认由房地产价格剧烈变动而引起经济“地震”,这是因为房价已经爬上了“虎”背,现在的局面是“骑虎难下”;房地产现阶段已接近“雪崩区”,“雪崩”会给经济和社会带来极大的伤害。
近些年来,房地产是资金流入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流动性过剩的灾区之一。据资料反映,目前银行系统中,与房地产相关的主要有五类贷款,资金量都很大。可概括为三个2000亿,一个1万亿,一个2万亿。
三个2000亿是:土地开发贷款余额约2000亿元,建筑施工企业贷款约2000亿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300多亿元。
一个1万亿是:对开发商贷款余额约1万亿元。
一个2万亿是:对个人的住房按揭贷款近2万亿元。
五个方面累计约3.6万亿元。一旦房地产“雪崩”,银行资金会遭受多大损失?有人分析,如果遭遇房地产崩盘,二级以上资质的开发商,约有30%将进入破产清算,二级以下资质的开发商,则可能全部破产。问题还在于,房地产的产业链较长,上会影响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下会波及家具、家电等行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想而知。
再来看看由购房带来的家庭负债。家庭购房负债是引进西方理念的产物。敢于负债主要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如果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个人收入稳步提高,家庭负债率高对社会、对家庭都并不可怕。但如果社会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大部分负债家庭预期收入下降,或者相当一部分负债家庭丧失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必然导致借款人还贷能力下降甚至无法还贷。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两种局面:一是借款人或者是被迫削减消费、变卖家产来兑现承诺,或者是拒绝还贷而引起经济纠纷。倘若银行依据法律制度强制执行,没收其房屋,就会使许多人无家可归,进而使社会不稳定因素骤增。二是银行没收的房屋或汽车的出路何在?银行不是房产经营商,也不是当铺,银行只能将抵押品低价拍卖而蒙受损失,同时也会造成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足而出现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