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研究论文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研究

杨 倩

(合肥学院 设计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休闲农业示范点是优质农业资源在地理空间的投影,对安徽省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研究,旨在优化农业旅游空间布局,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采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等多种空间分析法,研究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类型、分布均衡性、分布密度及空间连接度等特征。结果表明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呈非均衡集聚态势,由城市中心向外整体递减,具有多中心集聚的分布格局。围绕城市中心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借助城市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近郊休闲农业资源的整合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打造成熟的“都市环城游憩带”,促进安徽省休闲农业旅游业的整体协调发展。

关键词: 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安徽省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是目前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城乡统筹的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央“一号文件”在2007年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起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之后便迅速普及到欧美其他国家。多年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主要的研究视角集中在概念、发展模式、产品市场营销、开发潜力、影响机制与经济效益等方面。Moore(摩尔)等[1]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新西兰的生态农庄地理空间特征。Lee(李)等[2]以韩国43个乡村为例,基于GIS 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周边的郊区农业旅游景点空间结构进行分析。Walford(沃尔福德)[3]使用GIS方法研究了英国和威尔士的休闲农庄产业布局模式。Priskin(普里斯金)[4]基于旅游资源吸引力,对伊利诺伊州旅游开发潜力进行评价。我国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初休闲农业的概念引入中国,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提出和人们返璞归真的旅游愿景,关于休闲农业的研究蓬勃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我国学者主要从休闲农业的概念、效应、发展类型、发展现状与优化措施、开发评价等多方面展开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戴林琳等[5]以北京郊区为例,基于1980—2009年乡村旅游活动数据,使用GIS方法研究10个区县乡村旅游节事发展空间分异特征。易继红等[6]研究上海市休闲农业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其空间分布相对集聚且表现为非均衡布局特征。胡德翠[7]基于休闲农业景点的空间结构及交通的空间结构,研究上海休闲农业的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休闲农业景点属于集聚分布型,从空间上分为近郊和远郊两个区域。王铁等[8]使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山东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山东省休闲农业布局呈现正空间自相关性,西部北部平原、东部半岛和中部山区是主要的空间分布热点。张树萍等[9]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多角度对安徽省旅游群的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以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进行定性研究的偏多,而从地理学角度进行省域尺度空间结构的定量研究的较少。故本文运用GIS空间分析对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旨在优化农业旅游空间布局及构建完善的休闲农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研究区与数据

(一)研究区域

安徽位于泛长三角经济区,地处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区,地貌类型多样,整体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安徽省共下辖16个地级市、7个县级市、54个县和44个市辖区,总面积约13.9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254万人。安徽省自然景观优美、生态环境良好、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业文化丰富,乡村民俗底蕴深厚,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截至2018年4月,安徽省共有14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0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16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9个中国美丽田园、3条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0家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和43家四星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园区。本文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分析安徽省102处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规律。

(二)数据来源

安徽省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http://www.moa.gov.cn/)和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官方网站(http://www.ahny.gov.cn)公布的休闲农业示范点数据(截至2018年9月),通过筛选、甄别与整理,共102处示范点;安徽省行政区划图来自1∶400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http://www.ngcc.cn);本研究中,示范点在空间上视为点要素[10],通过百度地图API获取示范点的经纬度坐标,在ArcGIS10.2软件中根据经纬度坐标将示范点空间位置可视化,生成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图(见图1),其地理坐标系为WGS 1984,投影坐标系为Lambert Conformal Conic。

通过公式(5)(6)计算可知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基尼系数G 为0.9477,C 为0.0523,表明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在各市分布不均衡。借助空间洛伦兹曲线进一步检验了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布局态势,弧度的大小与均衡程度成正比。图4显示洛伦兹曲线呈“上凸状”,证实了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非均衡集聚的结论。

三、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研究方法

(一)最邻近点指数

通过公式(4)计算可知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地理集中指数F 为28.04。假设所有示范点均匀分布于16个地级市,则每个地级市平均分布6.38个示范点,地理集中指数F i 为25,由以上计算可知F 略大于F i ,说明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较为集中。

图1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图

(1)

(2)

(3)

式中:G 为基尼系数,p i 为第i 市的示范点数量在全省所占的比值,N 为市总数,C 为分布均衡度。G 的取值范围在0—1之间,G 值越大表明示范点分布越集中,反之越分散。

(二)地理集中度指数

地理集中度指数用于反映地理要素在空间的集中程度,本研究用于反映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集聚程度。公式为:

(4)

式中:F 为地理集中度指数,x i 为第i 市的点数量,n 为市总数,m 为示范点总数。F 的取值范围在0—100之间,F 值越大表明休闲农业示范点分布越集中,反之越分散。

(三)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用于测量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本研究用于反映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均衡性。公式为:

(5)

C =1-G

(6)

式中:D O 表示平均观测距离,D E 表示预期平均距离,d i 为第i 个点与其最近邻点之间点距离,A 是研究区面积,n 表示点状目标总数。当NNI >1时,点要素空间分布为均匀型;当NNI =1时,点要素空间分布为随机型;当NNI <1时,点要素空间分布为凝聚型。

四、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分析

(一)空间分布总体特征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广泛分布在各市县,但存在空间分异、不均衡集聚性特征较为明显,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从数量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宣城、安庆、合肥、六安、芜湖等市,总共占据全省49.02%的示范点,淮北和淮南市的休闲农业示范点数量最少,仅有1家;从质量分布来看,宣城有4家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恩龙世界木屋村、千秋畲族休闲园区、水墨汀溪风景区、和合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5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宁国市云梯畲族乡千秋畲族村、绩溪县瀛洲镇仁里村、泾县蔡村镇月亮湾村、绩溪县家朋乡尚村、泾县榔桥镇黄田村)和2家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恩龙世界木屋村、劳模徽菜文化园)位于首位,其次像芜湖、黄山也较多,但铜陵、宿州、淮北、淮南四市没有分布高等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和园区。故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数量与质量分布呈正相关。由上可知,安徽省的优质休闲农业示范点多集中在地形开阔平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农业发达及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城市中心为圆心,绘制10 km为级差半径的共7个圈层,通过缓冲区和二次函数曲线拟合来分析每个圈层内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总数(见图2、3)。从图2、3中可以看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主要(72%)集中在距离城市中心50 km以内的近郊区,仅有9.8%的示范点位于距离市中心70 km以外的远郊区。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数量分布并非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而始终在减少,在0—20 km、40—50 km、60—70 km区域形成增长带,在20—40 km、50—60 km、70—90 km区域形成衰减带,但整体呈下降趋势,表现为一定的“近城”空间指向性。考虑出行阈值和城郊间交通设施的完善,城市居民对距城市不远且乡村特征明显的近郊区(都市环城游憩带)休闲农业点,表现出明显的偏好。

(二)空间分布距离

GPS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可以不受到时间限制,全天性进行高准确度的检测,是人工不能比拟的,并且可以高效收集各类与工程相关的信息,并借助计算机软件计算和分析结果。通过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水平,也对缩减工期保证施工效率起到了一定作用。近年来,GPS技术逐渐从测绘领域向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比如通信线路和石油勘探等,成为工程测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根据公式(1)—(3)和GIS空间统计工具可计算出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69,因此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在空间上趋于凝聚型分布类型,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充分挖掘各地特色农业资源,加强休闲农业资源的整合及区域协作。

图2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距市中心距离缓冲区

图3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与城市中心距离变化曲线

(三)空间分布类型

三月十七日,孙山在电话中跟沈敏讲述那个故事进入第六天了(中断了两天),故事的发展逐渐进入纵深,越来越复杂,沈敏听得津津有味,孙山讲故事的热情也丝毫不减——

下面再考虑联通和移动同时涨价的情况。如果两家公司同时涨价,虽然可以获得相比(50,50)更优的支付(70,70)但无论联通还是移动都有强烈的意愿但方面改变涨价策略,去抢占对方的市场份额,获得更优的支付,所以策略组合(涨价,涨价)是不稳定的。在不考虑外力的情况下,博弈将先滑向(涨价,不涨价)或者(不涨价,涨价),然后滑向(不涨价,不涨价)达到均衡。

(四)空间分布集聚性

最邻近点指数(nearest neighbor analysis,NNA)用于描述某一研究区内点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通过计算每个点状要素与其最邻近点之间的观测平均距离和随机模式下的预期平均距离的比值,这里用来分析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类型。其公式为:

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2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5亿m3,现状人均水资源量为283 m3,仅为全国平均水资源量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 m3的“极度缺水标准”。现状一般年份总缺水量124亿m3。客水资源严重不足,开采地下水乃至超采地下水已经成为河北省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的主要途径。近年,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地下水超采形势更加严峻,部分地区地下水资源枯竭,这不仅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对华北地区乃至全国带来重大影响。

(4)若患者在进行腹部CT检查前,曾进行过钡剂灌肠等其他造影检查且有造影剂残留的,不能进行CT检查,防止造影剂残留于肠内形成伪影,导致图像质量欠佳。

专业设置伊始,学校斥资1400多万元,建造了建筑面积为8000多平方米校内模拟星级酒店。拥有酒店前台、大堂、75座西餐厅、55座咖啡吧、西饼烘焙房、演示厨房、调酒教室、商务中心、可容纳300人的会议厅和83间客房,配备数字化酒店信息管理系统(PMS)、销售系统(POS)等软件,用于专业实验课教学和综合实训。学院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大胆改革创新校内实验教学,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4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洛伦兹曲线

(五)空间分布密度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密度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省示范点的平均密度为7.33个/万km2,密度最大的马鞍山市(14.82个/万km2)是密度最小的淮南市(1.80个/万km2)的8倍多,其中马鞍山、芜湖、宣城、蚌埠、铜陵、合肥、池州、亳州、安庆市的空间密度大于安徽省平均密度。

进一步利用ArcGIS中核密度分析工具,生成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核密度图(见图5)。由图5看出休闲农业示范点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具有多中心集聚的分布格局。密度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马鞍山、芜湖、合肥、安庆、黄山等皖南地区,分布密度达18.93—21.55个/万km2,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条件优越,故密度相对较高;而淮南、淮北、宿州等皖北地区分布密度仅为0—2.69个/万km2,皖北地区土地广阔、自然条件较差、经济落后、人口相对稀少,故休闲农业发展程度较差,空间分布密度较低。

图5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核密度图

五、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研究结论

基于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位置,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基尼系数、地理集中度指数、核密度分析和交通连接度等多种空间分析法,探讨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结构特征,得到以下结论。

其一,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空间格局。从数量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宣城、安庆、合肥、六安、芜湖等市;从质量分布来看,高等级示范点和园区也同样集中在宣城、芜湖、黄山、安庆等市,故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数量与质量分布呈正相关,集中分布在地形开阔平坦、交通便利、人口集中、农业发达及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

其二,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数量分布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远而整体递减,表现为一定的“近城”空间指向性。约72%的示范点分布在距市中心50 km内的区域内,在0—20 km、40—50 km、60—70 km区域形成增长带,在20—40 km、50—60 km、70—90 km区域形成衰减带。应围绕城市中心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借助城市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市近郊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打造成熟的“都市环城游憩带”。

其三,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最邻近点指数为0.69,地理集中指数为28.04,基尼系数为0.9477,借助空间洛伦兹曲线进一步验证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具有非均衡集聚特征。这种布局方式有利于挖掘各地特色农业资源,加强休闲农业资源的整合及区域协作。

其四,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密度不均,密度最大的马鞍山市(14.82个/万km2)是密度最小的淮南市(1.80个/万km2)的8倍多,共有9个市的密度大于省平均密度;从核密度分布图可以看出,休闲农业示范点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具有多中心集聚的分布格局。密度较高的地区集中在马鞍山、芜湖、合肥、安庆、黄山等皖南地区,分布密度达18.93—21.55个/万km2;而淮南、淮北、宿州等皖北地区分布密度仅为0—2.69个/万km2,密度分布的高低与自然条件、农业基础、经济发展、交通条件等因素有关。

系统结构主要由电子设备机箱、天线以及相关结构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电子设备机箱包括频综、接收机、发射机、电源、信号处理等几部分,是整个脱靶量测量系统的核心部分。

[参考文献]

[1] MOORE A, JOHNSON M, LORD J, et al.Applying spatial analysis to the agroecology-led management of an indigenous farm in New Zealand[J].Ecological Informatics, 2016(31):49-58.

[2] LEE S H, CHOI J Y, YOO S H, et al.Evaluating spatial centrality for integrated tourism management in rural areas using GIS and network 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 2013(2):14-24.

[3] WALFORD N.Patterns of development in tourist accommodation enterprises on farms in England and Wales[J].Applied Geography, 2001(4): 331-345.

[4] PRISKIN J.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based tourism: the 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J].Tourism Management, 2001(6): 637-648.

[5] 戴林琳,盖世杰.北京郊区节事旅游发展时空分异特征[J].地理科学进展, 2011(8): 1056-1064.

[6] 易继红,何雨, 尚晓娜.上海市乡村旅游景区(点)空间分布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175-181.

[7] 胡德翠.大城市周边乡村旅游的时空分布及市场特征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32.

[8] 王铁,邰鹏飞.山东省国家级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6(11): 161-168.

[9] 张树萍,杨良华,杨昌玉,等.基于GIS的安徽区域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3): 462-466.

[10] 吴必虎, 唐子颖.旅游吸引物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首批国家4A 级旅游区为例[J].人文地理, 2003(1):1-5.

A Stud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Site in Anhui Province

Yang Qian

(School of Design ,Hefei University ,Hefei 230601,China )

Abstract : Leisure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sites are the projection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space.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sites in Anhui province was quantitatively studied to optimize the spatial layout of agricultural tourism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Using spatial analysis method such as the nearest-neighboring index,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dex, Gini coefficient and nuclear density analys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types, distribution balance, 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spatial connectivity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sites in Anhui province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sites in Anhui province is unbalanced with multi center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further away from the center of the city, the fewer sites there are.Hence it is suggested that a perfect and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ystem around the city center should be constructed to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suburbs of the city by the radiation-driving function of the city center, build a mature “belt for recreation around the city”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ountryside, and promote the overall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tourism in Anhui province.

Key words : leisure agriculture demonstration sites; spatial structure; Anhui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 F59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970( 2019) 12-0046-05

收稿日期: 2019-05-23

资助项目: 合肥学院科学研究发展基金项目(18RW04ZDB)

作者简介 :杨倩(1989—),女,安徽六安人,助教,硕士。

[责任编辑 李继峰]

标签:;  ;  ;  ;  

安徽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结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