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论文_邓慧鹏

上海千年城市规划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108

摘要:公路选线应对沿线地形等进行充分分析,避开敏感点,少占农田,坚持多方案比选论证,加强对路线纵断面方案控制性因素的调查和研究,注重路线与桥涵、交叉设计的协调性,确保公路使用的经济型和舒适性。本文结合某山区高速公路项目,对于山区高速公路选线工作展开探讨。

关键词:选线;高速公路;山区

1.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于横断山脉之怒山的南延部分,为澜沧江与怒江所挟持,地貌总体上主要表现为深切割中山峡谷区,按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可进一步细分为构造侵蚀溶蚀低中山地貌区和冲洪积、湖积盆地与缓坡地貌区。其中保山坝子的地面高程约1650m左右,蒲缥坝子的地面高程约1370m左右,坝子相对平缓,多垦为农田;周围群山环绕,项目区附近的最高点为高山阱地面高程为2588.6m,自然坡度20~50°,植被较发育。

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尤其是坝区,沟渠纵横交错,地表水系均属于怒江水系。保山坝子主要河流为东河,发源于保山坝子周围,由北向南蜿蜒曲折,经昌宁、施甸,最终汇入怒江;蒲缥坝子为水长河,发源于施甸县水长镇,直接向北西方向汇入怒江。地表水流量受降雨量影响明显,沿线各河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本项目起终点的选择,除应符合当地路网结构规划布局外,还应结合区域城镇规划及产业发展布局、综合交通网现状及规划、与邻近的路网的衔接关系、交通运输特性要求,以实现公路高效、便捷的运输功能。

根据保山市综合交通规划,项目起点位于保山坝子北侧边缘板桥镇沙坝村附近的杭瑞高速公路,止于辛街乡黑泥田附近的杭瑞高速公路,路线走向由北向东南方向,与杭瑞高速公路一起形成保山市两条南北快速大通道,在区域路网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2.比选方案情况

本项目前段(K0+000~K27+400)为低山丘陵地形,路线沿平坝边缘布设,后段(K27+400~K37+360)为山岭区,基本沿山坡展布。特别是后半部分所经区域属于中山地带,沿线沟壑密布,山势陡峻。因而在方案比选中,必须充分认识到本项目的实际使用特征、地形条件,合理选用各项指标。

综合考虑交通量预测结论、环境影响、工程投资等因素,按照符合总体走向、工程造价合理的原则选择备选方案。本阶段拟定了2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其中K线为推荐线,A线、B线为比选线。

(1)K线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37+360.50。断链:K2+225.13= K2+381.35,短链156.22m,K线总里程37.20428km。K线为全线贯通方案,K线起于隆阳区板桥镇沙坝村附近(起点桩号为K0+000),通过沙坝枢纽互通与杭瑞高速公路相接(对应大保高速公路桩号为K132+120),再向东沿东山山脚布设,经苏家山在山保村附近上跨在建的大瑞铁路隧道,经罗寨至金鸡村设金鸡互通立交,路线继续向南,经麦场、大关庙至青阳村设青阳互通立交,再经大堡子至小堡子村设小堡子互通,路线逐渐折向西南,经大栗树至马家庄,设马家庄互通立交,路线再向南布设逐渐升坡,经辛街乡汪家寨、横巷、老背沟至黑泥田,通过黒泥田枢纽互通与现杭瑞(大保)高速公路相接,止点桩号K37+360.50(对应大保高速桩号为K159+788),中间短链156.22,推荐线全长37.20428km。

全线设置互通立交6处,连接沿线道路,分别为沙坝、金鸡、青阳、小堡子、马家庄、黒泥田枢纽。一般互通处设置匝道收费站。

(2)A线:该方案是基于起点与杭瑞高速公路衔接的局部比较方案。该方案起于沙坝附近的后庄,在苏家山附近与K线合并(合并桩号为AK2+578=K2+400),A线长2.578km。

(3)B线:该方案是基于K线方案由马家庄至黑泥田段纵坡较大、更充分的利用现在有沙蒲一级公路而提出的比较方案。B线在马家庄附近与K线分离(分离桩号为BK27+400=K27+400),路线折向西,沿S312布设,经邹里屯南、大村南、保山机场南,止于左官屯,设互通立交与杭瑞高速公路衔接。B线长5.576km。

受路线总体走向的影响,本段A线方案和B线方案的起点或终点均与杭瑞高速公路相接。

本文着重对K、B线等路线方案运营里程、建设条件、工程规模、后期管养、互通布设、沿线经济带动作用、地方意见等各方面进行比较,进而提出推荐方案。

布设了3条线位进行路线方案比选。路线段落划分及桩号详见表1。

图2 B线方案与对应K线方案布设示意图

3.B线与对应段K线方案比较

K线在辛街乡马家庄至黑泥田段纵坡较大,指标较低,K26+340至K37+360.5为连续长上坡路段,平均坡度达2.7%。为提升指标,提高舒适程度,提出的B线方案。B线与K线的比较需将杭瑞高速公路左官屯至黑泥田段形成一个闭合线路后进行比较。路线平面位置详见图2。

B线与对应段K线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和工程数量的比较见表2、表3。技术指标均满足规范[1]要求。

B线方案布设在平坝区,地形相对平缓,建设施工难度相对较小;K线位升坡需要,逐渐由平坝区上升至山岭区,地形条件相对复杂,沟壑纵横,起伏较大,施工条件较差;

比较范围内,B线里程长5.576km,桥梁554m/9座,桥梁占路线总长的9.9%;对应的K线里程长9.96km,桥梁总长2944m/4座,桥梁占路线总长的29.55%;B线较对应段K线里程长4.384km,桥梁短2390m。B线工程规模小于对应的K线。

如将B线与现有杭瑞高速公路与K线形成闭合路线来分析,K线行驶里程为9.96km,B线与杭瑞高速公路左官屯至黑泥田段合计行驶里程为10.771km,要长0.811km;比较段内,K27+500~K37+360段为升坡段,平均纵坡为2.5%,而B线从马家庄至左官屯段布设在平坝区,纵坡较小,杭瑞高速公路的左官屯至黑泥田段长5.195km路段,平均纵坡达到4%。K线的布设有利于规划中的天猴高速公路的衔接,而且可以节省天猴高速的里程。

B线布设在平坝区,与S311在同一走廊,部分路段需占用S312,需对S312进行改移,对地方道路有干扰,需要占用农田相对较多;K线沿山脚布设,占用农田较少,为城市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但施工难度相对较大,高填深挖路段较多,对沿线环境存在一定影响。

B线布设在保山机场南端,临近机场,对机场存在一定影响;K线远离机场,有利于机场临空港的发展与建设。

4.结论

对应K线平均每公里的的造价比B线高约30%,然而考虑到规划天猴高速公路衔接,对应K线可以有效节省天猴高速公路的里程,而且便于衔接,从总体造价方面考虑,B线优势并不明显。从造价之外的角度分析,对应K线更为合适:既能较好的匹配规划高速公路网,又能为城市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也避免穿越规划城区造成割裂效应,同时少占用宝贵的农田。而B线,造价之外主要的优势在于机场出行的便利,但是由于互通桥梁较高,有可能对机场净空造成影响。对于机场便利出入方面,K线可设置机场连接线来满足其需求,连接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突出集散服务功能,既能服务机场,又能更好的为沿线居民提供便利。

综上所述,将K线作为推荐方案。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论文作者:邓慧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选线论文_邓慧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