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性教学方法与对策论文_黄旭珍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性教学方法与对策论文_黄旭珍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四川省 甘孜藏族自治州 626400)

摘要:兴趣是激励学生积极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我们必须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使低年级的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学习。低年级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本文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总结出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兴趣激发;学生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些活动的心理倾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和学生培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有效地组织教学。以下是我多年来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中的一些尝试和感受。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增加趣味性教学元素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习者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看问题存在局限性,不成熟的思维需要其他指导和帮助。此外,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我们必须创造一个有趣的教育环境,这对学生独立学习更具吸引力,并在趣味的影响下灌输语言知识,使学生更愿意接受,提高效率教学。主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达到情感熏陶的效果,举个例子,在小学课本的《望天门山》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前找好上课时要用的相关资料,等教学中,把这课的主要景物(高峰、树木、小船等)在多媒体的屏幕上呈现出来,让同学们仔细体会这首诗的情境,然后在课堂上排演出来。这样学生们的想象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这种新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乐于接受,更愿意参与。这种多媒体的视听兼备的丰富教学使得学生对这首诗歌就有深刻的印象,更容易记住,更不容易忘记。老师在对其情感的熏陶中也就逐渐完成了趣味性教学。

二、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问题是导致学生积极思考的主要因素。它可以打开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它是促进学生学习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的“疑”设得好、设得精、设得巧、设到点子上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主,结合教学内容,巧妙的给学生创设疑问,通过疑问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也使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教学实现趣味性。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时,我们可以先出示朱德图像,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讲述一下他的故事,学生情绪高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在书上找答案,较短时间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朱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顺理成章地为老师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这样,通过问题的有效引导,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以激发,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三、凸显学习主体,张扬个性风采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只有通过确定学生的主观地位,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讲,脑子思考,这样才会使书上的知识融汇到他们的思想中去,真正地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过程,这个过程还将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逐渐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1:教学《妈妈睡了》一课时,我先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练习朗读,然后让他们把自己认为读的最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实施这一环节上,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就给他们提供了平等的锻炼机会,结果许多学生都做得很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对他们的表现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学生得到了自信,听课更加全神贯注了,回答问题也更积极了。例2: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虽,我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在自读的基础上尝试画小蝌蚪,并且分组交流说说“你画的小蝌蚪是什么样的?”接着出示课件,请学生找出小蝌蚪变化的过程,并把它们读出来。最后由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比赛读。在这一环节中,我依旧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以画促读,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的形象,体现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接着以说促读,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审美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始终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体验、感悟,在自我发现、相互交流中理解知识,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张扬。

四、善于运用游戏,增强趣味性

爱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使用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充分参与学习和体验快乐。小学语文的游戏教学活动往往包含许多美学因素,如色彩、图像、文字、动作、声音和创作场景,所有这些都是无声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识别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善于运用游戏优化教学结构,增强乐趣。如教学一些童话故事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 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学生的积极情绪也会因游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而产生,这样的情绪体验会让他们对融入在游戏中的内容感兴趣,使得学生由游戏动机转化为认识动机,在有效锻炼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教学效率也的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五、有效的开展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一个主要特点是他们很活跃,坐不住,注意力持续时间很短。如果教师长时间使用简单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将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在做好教学的同时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兴趣,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讲故事、古诗诵读、查字典比赛、作文评比、“我与好书交朋友”演讲比赛、办手抄报、讲民间故事、成语接龙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交流,尽量发挥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锻炼他们的能力。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思想意识还未完全成熟,在开展一些课外活动的时候,要极其注重学生的安全。

六、结束语

小学低段语文是小学生运用书面语言的综合练习,是衡量其语言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情实感以培养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并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的练习活动,通过采用校本课程下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为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小学的低级语言是使用书面语言的小学生综合练习,这是衡量其综合语言素养的重要指标。小学低段语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全面的培训过程,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反映客观现实,表达真实感受,培养表达能力。这是一项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书面语言积极地了解世界,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在校本课程中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为低级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潘丽敏.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策略探讨[J].求知导刊,2015,03:113.

[2]徐磊.例谈白板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巧妙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36-37.

[3]高云鹏.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分层与同课异构教学[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7:144-145.

论文作者:黄旭珍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趣味性教学方法与对策论文_黄旭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