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_银行论文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_银行论文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制度创新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的推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问题逐渐被提到日程上来。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的要求后,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进程中触及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很好得到解决,迫切需要在理论上给予回答。

一、主体思路:体制内存量变革

在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主体思路选择上,有两种观点:(1 )“体制外增量改革”,即在现行专业银行体制以外大力发展商业银行,并以此促进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从而建立起我国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它主张:①发展股份制区域商业银行;②组建股份制的全国商业银行;③组建城乡信用合作银行;④引进外资银行及兴办中外合资银行。该思路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发展“体制外”商业银行,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变革,以最终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2)“体制内存量改革”, 即积极推进四大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建立起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制度。该思路充分注意到现有国家专业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客观现实,认为如果能将这一块搞活转入市场经济轨道,将对金融改革全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体制内存量改革”应该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主体思路。因为:①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中国未来商业银行制度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将占主导地位。这样,如果不把国有专业银行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就不能真正解决微观金融基础不适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矛盾,而只能将现有矛盾推移和不断积累;②“体制外增量改革”实质上是一种渐进式改革模式,渐进式改革的一个特点就是逐步放弃(而不是废弃)旧体制,逐步确立(而不是建立)新体制,即形成所谓的过渡模式。从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看,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没有把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并按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逻辑顺序和临界速度进行配套改革,因而使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方式特别是作用的方向不能不有所偏移,甚至完全扭转,从而使改革陷入新旧体系的相持和胶着状态,使人们对几乎每项改革都面临着复归还是推进的两难选择,从而也使长期以来专业银行改革染上了一种既改非改、不改又改、改又不改的迂回的高成本的“改革病”。事实是时至今日,改革形成的“体制景气”正在进入“边际递减”的临界状态。在改革应触及的深层次且带有根本性的问题还未完全突破的情况下,如果还以这种已经有些不能胜任的策略为由继续把改革渐进下去,实际上已经是把它当作一个借口,把矛盾向后转嫁,问题向外放大,从而使改革旷日持久。在中国经济改革已接近临界状态,将会使社会丧失体制转变的机会,进而使资源配置方式在计划体制下停滞过久,加大改革成本。③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我国今后十几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它在总体上要求社会经济运行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在体制上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上来,并以单纯追求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张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显然,推进这一转变,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和各经济职能部门的整体配合。作为经济职能核心部门之一的金融业,理应通过这一转变来合理运作资金,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微观经济和自身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并尽快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这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唯一选择。综上可见,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应将“体制内存量改革”作为核心内容和主体思路。

二、主要矛盾:产权制度改革

中国专业银行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的不同之处就是,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作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而不是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出现的。同时,它也是我国实行国有化时间最早、国有化程度最高的部门之一。专业银行名义上具有法人地位(而直接从事经营活动的基层银行还并不具有),实际上却无法人所必须具备的独立的财产权。在所有权归国家、经营权归银行的前提下,然后又强调专业银行自负盈亏,不仅在理论上值得推敲,而且实际上也缺乏直接物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专业银行发生经营亏损的情况下,经营者有无权力动用国有金融资产去抵补经营亏损?如果有权,就否定了两权分离理论;如果无权,也否认了银行自负盈亏理论,专业银行能否成为市场主体就成为问题。因此,如果专业银行没有明确而具体的产权关系就不会产生自负盈亏的权利和义务,也不可能生成自负盈亏的机制和意识。要成功越过这种障碍就必须进行专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

产权是一组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产权不是指人与物的关系,而是物的存在以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产权不是单纯指物对人的归属关系或人对物的所有权利,产权是一种行为的权利,它规定了在使用物品时的一组行为权利约束,而无论该物品是归私人所有,还是归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测,导引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激励。产权的重要经济功能乃在于,通过使其清晰化的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应于物时的行为规范,可能获得的利益以及必须承担的成本。为提高使用经济物品的效率,就必须建立产权关系,使产权明晰化,无论是私有财产还是公有财产都必须如此。不仅如此,由于后者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质,与前者相比,更需要而且必须使产权关系明晰化。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我国的国家专业银行。

从法理上讲,产权关系的实质在于排它性,故需要把所有权分割为二个层次,终极所有权归国家,法人所有权归专业银行。迄今为止,这种分割的最为完善的组织方式便是股份制。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来看,正是由于有了股份制才会把市场机制下抽象的产权关系一步步推向具体活动的现实。无论是纵观我国专业银行的全过程,还是综览市场经济国家日本组织体系的全貌,股份制改革显然不是最佳选择,但却是最现实的选择。在股份制中,股东和法人都拥有所有权,但又不是完整的所有权。国家作为最终代表,不再拥有完整的所有权,只拥有作为股东所享有的那一部分,股份制银行则取得了独立于最终所有者的法人地位并拥有法人所有权。建立了法人所有权,使银行对市场后果就具有财产权利、能力和责任,经营过程计算损失和承担风险,也使政府和上级行政相应收缩了资源配置边界,从而进一步解决了从有人负责到有能力负责的问题,使银行行长向股东大会负责,而不是向政府和上级行负责;向金融市场作出预期,而不是向行政权力作出预期。

三、市场化:银企关系的模式选择

市场化的银企关系是指在市场经济中,银行(指商业银行)和企业都以商品经营者的身份出现,双方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因相互需要而建立各种经济联系,这种联系不受政府的行政干预。市场化的银企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银行与企业都将成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公司制企业法人,都将以其全部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市场经济中不同的利益主体,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运作,其经营目标均为利润的最大化。

(2)基本客户制,基本客户是指那些资信优异、效益良好、 规模较大的企业客户。银行应选择那些信用等级高并有良好的市场拓展前景的企业作为自己的基本客户,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信用关系。这种银企关系有利于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有利于银企的共同发展。

(3)规范的委托代理关系,在市场经济中, 从银行取得资金到运用资金的全过程来看,在存款者、银行、借款者三者之间存在着规范的委托代理关系,存款者在众多的银行中推选最满意的银行作为代理人,把自己的资金委托给它经营,这是建立在充分竞争基础上的双向选择关系。每个银行都以自己良好的服务和经营业绩参与“争做代理人”的竞争。这里存在着代理人市场。存款者在这种市场上选择银行。银行一旦成为存款者的代理人,就必须承担使存款者的资金保值增值的责任。而银行为确保存款者的资金增值,要在众多的企业中选择效益最好的企业作为代理人,把存款人的资金委托给它经营。这里同样存在一个代理人市场,在这种市场上每个企业都为“争做代理人”而竞争。

(4)产权融合关系。银行资本从产业资本分离出来以后, 银行就不再介入现实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银行资本虽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但必须依靠产业资本循环来实现保值增值。银行的所有经营活动及其收益都以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为基础,但却始终脱离这一过程,这就是银行资本循环的非完整性所产生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进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监督费用,一个最好的途径就是使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融为一体,即采取股份制银行的方式,让银行与企业相互持有股份。

从经济发展的实践看,西方国家银行与企业资本相互流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信贷关系,呈现出资本深层次融合的发展趋势。以“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为例,其银企一体化经历了信贷联系、资本结合以及在资本结合基础上人事结合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信贷联系的加强是银企一体化发展的前提,资本和人事结合则是银企一体化发展的结果。银企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客观的要求,是市场经济逐步完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趋势和结果。

这种市场化银企关系的显著特征有三:其一,经济行为在互惠互补的基础上,企业需要银行提供方便,注入资金;银行借助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过渡,达到增值、增效。其二,经营成果的效益性。银企双方作为不同特性的利益主体,效益最大化是共同追求的目标。银行依据信贷原则、产业政策、资金结构、市场需求和企业状况发放贷款,并按期收回贷款,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样,企业借贷资金组织生产和流通,尤为注重缩短借贷时间,减少在途资金占用,经营效益构成双方合作的原动力。其三,银企相依的信用性。银行间资金借贷的建立,使守信用、讲信用成为双方恪守的经营前提,银行在对存款都讲信用的同时,要求企业对银行也要讲信用,保证贷款的合理使用和按期周转。这种相互依存的信用关系,通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金融体制的改革,达到有效融合将成为现实的可能。

四、公司化:专业银行转轨的途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专业银行不应是纯国有资产,而应象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样,以国有资产为主,吸收其它资产实行公司化,从而做到产权规范化管理。国有专业银行实行股份制公司化,不仅规范了产权管理,分散了经营风险,而且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产权重组接上轨,把企业和商业银行同时推向市场,二者都必须在市场中依法竞争,都要讲求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目前企业倒逼银行供应资金的不合理现象。同时,才能进一步避免行政干预,避免行政长官指派、摊派贷款和供应资金的现象。因为纯国有的商业银行似乎与当地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而股份制公司化国有为主的商业银行,不仅与公众有关,而且与当地的企业也有直接利益关系,经营好坏直接影响参股的企业与公众的利益,行政干预不当或者有损其利益,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就会拒绝或反对。

进行股份化改造,其目的在于构造一种能够强化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横向制约、淡化行政主管部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银行经营者作用力的组织结构。加强银行的股份化,首先应该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银行本身就是一个企业,它与通常所说的工商企业都具有质的共性,即追求利益最大化。当前,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考虑先将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银行下属分支行改组为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由总行对其控股,分支银行的国有资产转为国家占有的股份。在此基础上,股份化后的专业银行即商业银行应遵循“三性”原则实现三个明确:一是经营目标明确,即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经营原则明确,即在遵守金融法规的前提下,通过综合考虑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盈利性),确定资金的投向、投量及投资结构;三是经营范围明确,即股份制银行向全能型银行的方向发展。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和调控。

五、不良债权:商业银行转轨的难点分析

银行不良债权是指在银行投放贷款后形成的银行信贷资产中,不符合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原则,处于逾期、呆滞或呆帐状态而面临风险的那部分贷款,巨额的不良债权,不仅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沉重包袱,而且是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障碍。由于形成银行不良债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有银行内部管理不善形成的,也有外部经济政策、经济环境、政府干预形成的,还有银行内部和外部共同作用形成的,因而是综合性的。那么,化解银行不良债权只从银行的角度或企业的角度单方面考虑是无济于事的。世界银行专家认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国家发生的不良债权问题,其最佳战略选择是实行银行和企业的综合改革方案。

就企业来讲,首要的就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此来造就善于经营管理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是扭亏增盈、偿还银行债权的根本出路,只有实现企业财产的保值增值,实现经济效益的稳定增长,为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创造条件,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较大范围地展开资本流动,促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并在调整中转化不良债务,解决银行不良债权问题。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偿债能力,这是解决问题的内因,是关键环节。近年来,由于社会资金分配向个人倾斜,致使居民储蓄存款快速增长,成为社会资金的主流。因此,要化解不良债权,要改变过去由政府组织靠银行贷款给企业的习惯做法,放手让社会办企业,通过发展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这样,既能较好地解决依靠银行贷款办企业的问题,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减轻企业负担;又能引导社会资金分流,形成多元投资机制,从而较好地起到化解不良债权的作用。

就银行来讲,要建立严格的信贷资金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在解决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的同时,防范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并与此相适应,建立并不断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这其中主要包括:严格执行贷款基本制度,硬化贷款条件,调整信贷资金的配置结构,转变信贷经营方式,强化集约经营,强化对信贷管理的检查和监督,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风险的措施,强化依法放贷和收贷,银行内部要普遍实行项目评估、贷款和监督稽核三分离的贷款制衡制度;加强信贷队伍建设,提高信贷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对因可行性研究不行、没有认直评估、人情贷款,甚至行贿而发生的呆帐和坏帐,应对当事人追究行政乃至法律责任;同时,适当提高银行资本金比例和贷款呆帐准备金,增强银行抵御风险、净化资产的能力,推行“贷款证”制度,提高企业贷款的透明度,建立信贷资产风险的预警系统,将银行不良债权消灭在萌芽状态。

标签:;  ;  ;  ;  ;  ;  ;  ;  ;  ;  ;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