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城乡村城市化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LE VAN PHUNG[1](2019)在《中越城市化进程对比分析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东南亚的社会主义国家,越南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努力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前进。现代化总是和城市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城市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表现,也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保障城市化顺利进行,是越南政府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中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越南和中国不仅在地理上接壤,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也非常相似,因此合理借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验是保障越南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以越南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分析越南和中国的城市化历史进程、现有的水平和遇到的问题等,并对越南城市化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越南城市化历史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但每个阶段重点不突出;(2)越南存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城市基础设施供应不足、住房困难、区域发展不均衡与贫富差距大等城市化典型问题,其中越南的农村耕地流失问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尤为突出;(3)以城市人口比例衡量城市化水平时,发现在过去20年越南与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差距在逐渐扩大,同时越南的城市化成长速度波动性更大;(4)以综合指标体系衡量城市化水平时,发现越南农村人口过多导致越南综合城市化水平被低估。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制度建设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周游[2](2016)在《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框架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在城乡二元制度与区域城镇化背景下,我国乡村人口、土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问题都日益严重,同时还面临着乡村与农民转型、城乡冲突等现实问题,而现行的乡村规划疲于解决,这反映出规划工具的失效和选择规划工具的错误,更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到我国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矛盾。乡村规划在实践中的失效和矛盾追根究底是乡村规划基本理论的缺失,为什么要编制乡村规划?乡村规划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乡村规划的责任主体是谁?乡村规划的表达形式有哪些?这些基本理论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系统性的研究;在这方面,英国已经有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成熟的实践成果,并形成一套完整的规划体系。本文通过对英国及其相关国家的规划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将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到中国;同时针对我国特殊国情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针对乡村规划理论和实践中出现问题进行深入批判、分析和总结,以此建构一套适宜我国的、合理的和可持续的乡村规划体系理论框架。以此理论框架来指导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的建构,通过对广东省具体城乡问题的分析,结合理论研究的成果,将理论框架结合广东省具体情况进行深化和完善,提供一种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了建构乡村规划体系而进行的乡村规划基本理论的研究,回答乡村规划几个一般性的问题。提出乡村规划要解决四个乡村核心问题,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保护区域生态、保护乡村历史环境和促进乡村发展与自治;乡村规划基本特征是区域规划、实质是保护规划;乡村规划保护是国家责任,具体涉及不同责任主体;乡村规划的成果形式是多样的。第二部分是基于理论基石,将乡村规划普适理论转化为普适结构框架的研究,进一步在理论基石上试图构建出乡村规划的体系,乡村问题在不同尺度上表现不同,而乡村问题的责任主体的空间范围也不同,通过分析乡村在不同层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选择空间尺度,对应其治理解决的主体、编制内容和形式,将乡村规划的整体理论结构和规划体系结合起来。具体对“国家-区域-村庄”各个层次的空间体系、编制主体、编制内容与要求、成果形式、制定与审批程序方面提出了框架性的构建,该理论框架研究了乡村规划体系之中的共性问题,不仅可以有效的适用于广东省,其框架也可以结合其他地区进行具体的运用。第三部分是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实践建构的建议。通过对广东省具体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将理论框架运用于实践之中,对应乡村规划的理论模型,具体针对区域层次提出广东省乡村规划的目标、编制尺度、编制主体、编制内容与形式等实质性内容,形成广东省域乡村规划体系具体的内容框架。最后,对“省域城乡统筹空间发展战略”这种规划类型进行了具体研究,划定城乡不同的政策空间区域,在城乡统筹的思想下提出乡村区域的区域政策和补贴机制。
姜明,张玥,侯宇[3](2011)在《海城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选择了海城地区生活污水、畜禽粪尿污染、精养鱼塘污染、化肥污染等几种主要污染源产生的CODcr、TP、TN和BOD5等,进行污染负荷量估算,计算各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和"等标污染指数"等指标,确定了各区域的面源污染负荷和污染发生几率。充分了解了海城市各区域面源污染的情况及特点,对于制定控制海城市农业面源污染产生的管理策略、工程技术措施、产业结构调整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雪[4](2009)在《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乡一体化是处理城乡发展和关系的一种指导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日趋融合为统一体的过程,它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社会、文化、经济、自然等方面组织最完善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生产力会快速发展。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物质基础,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极其重要的制约性因素。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有限的淡水资源将成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因此,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将会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辽宁省海城市作为全国百强县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随着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提出,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发展已经成为海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同时,作为一个水资源短缺型的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已经成为海城市未来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条件研究海城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纳入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当中,目的是为了在合理配置海城市有限水资源的同时,促进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本文主要采用多目标优化规划方法,对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现状年基础资料的分析,得出海城市现状年为资源型缺水城市,缺水率为9.09%;海城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已经初见成果,农村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6.7%。根据现状年的基础数据,结合海城市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借助统计软件,预测未来10年内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各项指标,以此为基础分析研究未来10年内,海城市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供需状况。结论为:未来10年内,随着海城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海城市的工业、农业等科技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高效低耗工业以及设施农业、节水农业将会普遍发展,水资源的利用率将会逐渐提高。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海城市仍然属于资源缺水型城市。因此,本文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里的fgoalattain函数对海城市未来10年内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根据海城市实际情况,为各个规划水平年分别设计了五种不同配置方案。决策者可以根据不同规划水平年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关注的不同侧重点,选择不同的优化配置方案,使得海城市能够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实现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陈春胜,王丽萍[5](2008)在《发挥地方优势全面建设新型小城镇——以海城市小城镇建设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作者以小城镇为题,分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城市的小城镇建设管理经验,供大家参考。
李培祥[6](2004)在《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是促进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的直接动力。因此,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改造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为提高城市和区域的竞争力,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研究尤为重要。 统筹城市和区域发展是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一项核心要求,这一要求的提出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充分的现实依据。从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趋势分析,未来中国的城市和区域问题将不只是表现在个别地区,而是全方位的。面临着改造与振兴历史机遇的东北地区解决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和区域瓶颈问题更是当务之急。 本文以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演变机制为主线,以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宗旨,以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区域经济地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支撑,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新的科学发展观视角出发,初步构建了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体系.在透视和诊断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演变历程、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探讨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调控目标、模式及对策。论文共分五章内容: 第一章从城市—区域系统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等基本概念入手,论述了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内涵和城市—区域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了各种基础理论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关系出发,以实现二者的整体协调发展为主线,重点研究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机制、地域类型和调控方式等内容,初步构建了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从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历史及现状分析出发,重点论述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论述了影响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了东北地区交通和区位条件的变化对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内容、通道、强度等产生的影响。论述了东北地区特殊历史时期,如外部势力介入、计划经济时期和资源享赋变化及发展环境变化等制约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第五章从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整合的视角出发,重点研究了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调控目标、调控机制、调控模式和调控对策。关键词:东北地区城市一区域系统相互作用机理调控模式调控对策
田樾[7](2001)在《海城乡村城市化之路》文中认为 海城市,作为我国首批乡村城市化试点,6年来城镇面貌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这片倍受人们关注的热土。
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8](2001)在《建设部“625”试点工程综述》文中认为我国是全世界城市化率较低的国家之一,到2000年5月,也只有30.4%,相当于80年代初期的印尼。城市化滞后的“城市短缺”,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我国又是全世界剩余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安居是事关我国第二步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当历史进入1994年,城市化或叫城镇化发展问题,已现实地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 在千禧之年的门槛之前,中国,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镇化道路,究竟应怎么走? 城市,是整合国民经济和生产力布局的强有力的手段!现在20年的城市发展,将要决定整个民族未来200年的生产力布局!现在20年的城乡建设实践,将要决定未来200年我国城乡面貌的基本格局! 是发展大中城市,还是大中小城市齐头并进,还是重点发展小城镇?国内各界意见纷纷,争论不休。 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大的财富积累,是城市。一座大城市的形成,往往是集举国之力,其建设周期,是以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为尺度的。中华民族经过5000年的发展,截止1999年底,共积累了702个城市,县城关镇1689个,建制镇和乡集镇48874个,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城市化的家底! 所以,多达2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大中城市,或新建200个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国情决定,中华民族
徐宗威,李晓龙[9](1997)在《曙光初现的我国乡村城市化建设》文中认为
徐宗威,李晓龙[10](1996)在《升起乡村城市化的曙光》文中研究指明 中国改革与发展,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从经济学讲是收入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从社会学讲是村镇物质空间的丰富,换句话说是农村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乡村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所伴生的社会发展趋势,在中国农村拱出了嫩芽。
二、海城乡村城市化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城乡村城市化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中越城市化进程对比分析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5 主要内容 |
1.6 研究目标 |
第2章 城市化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城市化内涵 |
2.2 世界城市化模式的一般规律 |
2.3 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
2.4 城市化代表性理论 |
2.5 中越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 |
2.5.1 关于中国城市化的研究综述 |
2.5.2 关于越南城市化的研究综述 |
2.5.3 关于中国和越南城市化对比研究的综述 |
第3章 中越城市化进程回顾及对比分析 |
3.1 中越的城市化进程回顾 |
3.1.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回顾 |
3.1.2 越南的城市化进程回顾 |
3.1.3 中越城市化进程和模式对比 |
3.2 中越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比分析 |
3.2.1 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
3.2.2 越南城市化发展现状 |
3.2.3 中越城市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异同点 |
第4章 越南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越南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比较 |
4.1.1 城市化发展水平简单测度 |
4.1.2 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 |
4.2 越南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现阶段推动越南城市化的政策建议 |
5.1 促进社会经济均衡发展 |
5.2 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发展 |
5.3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5.4 加强制度建设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框架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发展与乡村规划的历史背景 |
1.1.2 我国城乡二元制度下的乡村问题 |
1.1.3 广东省区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面临的抉择 |
1.2 研究对象 |
1.2.1 乡村规划 |
1.2.2 规划体系 |
1.2.3 规划与管理制度建设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乡村规划研究综述 |
1.3.2 英国及有关国家乡村规划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5.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乡村规划的核心问题 |
2.1 英国的乡村问题及乡村规划的历史参照 |
2.2 我国的乡村问题与乡村规划 |
2.2.1 乡村规划要解决乡村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问题 |
2.2.2 乡村规划要解决区域生态保护的问题 |
2.2.3 乡村规划要解决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的问题 |
2.2.4 乡村规划要促进乡村自治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福利 |
2.3 乡村规划问题的特征 |
2.3.1 乡村规划问题的空间尺度是区域 |
2.3.2 乡村规划问题的责任主体是国家 |
2.3.3 乡村规划问题的解决方式是保护 |
2.4 我国处于城镇化进程与乡村保护同步进行的特殊阶段 |
2.4.1 我国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阶段 |
2.4.2 我国发展阶段与乡村规划问题的特殊性 |
2.5 乡村规划的新维度:关注乡村价值 |
2.5.1 乡村具有承担休闲娱乐需求的功能 |
2.5.2 乡村可容纳隐形失业,减少就业压力 |
2.5.3 乡村承担农民社会保障和养老功能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规划的基本特征 |
3.1 乡村是一个区域概念 |
3.1.1 不同学科对乡村的定义 |
3.1.2 乡村概念的特征 |
3.1.3 乡村区域的范围 |
3.2 乡村规划问题与规划空间尺度 |
3.2.1 英国乡村问题与乡村规划的尺度 |
3.2.2 我国乡村问题与乡村规划的尺度 |
3.2.3 英国与中国的乡村规划对比 |
3.3 我国现行乡村规划工具的反思 |
3.3.1 乡村规划类型繁多,但缺乏区域规划的类型 |
3.3.2 村庄尺度的规划难以实现规划目标 |
3.3.3 村庄规划的关注对象是村庄建设用地 |
3.3.4 乡村区域被规划割裂 |
3.4 乡村规划中具有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 |
3.5 构建问题尺度与利益范围相关的乡村规划空间尺度 |
3.5.1 国家尺度 |
3.5.2 区域空间尺度 |
3.5.3 村庄空间尺度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规划的实质特征 |
4.1 区域城镇化与乡村发展 |
4.1.1 区域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发展:分化 |
4.1.2 城镇化进程中的两类区域 |
4.1.3 城镇化区域的乡村发展类型 |
4.1.4 非城镇化区域的乡村发展类型 |
4.2 乡村规划实践中的典型案例 |
4.2.1 城镇化区域的乡村规划情况 |
4.2.2 非城镇化区域的乡村规划情况 |
4.2.3 乡村发展目标的多样性与规划工具的失效 |
4.3 乡村规划的选择、目标与范围 |
4.3.1 依据乡村发展目标选择规划类型 |
4.3.2 乡村规划的目的与目标 |
4.3.3 乡村规划的范围选择 |
4.4 乡村规划的实质 |
4.4.1 乡村规划的首要任务农业补贴与扶持政策的空间落实 |
4.4.2 乡村规划实质特征是保护规划 |
4.5 城市规划与乡村规划的本质差异 |
4.5.1 城乡规划的特征与我国规划体系的演变历史 |
4.5.2 学界对乡村规划与城市规划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 |
4.5.3 乡村区域与城市区域属于不同的空间范畴,适用不同规划体系 |
4.5.4 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增长控制,乡村规划的基本要求是维持与防治衰退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规划的责任主体 |
5.1 乡村规划的编制主体与责任主体 |
5.1.1 乡村规划的编制主体应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村民组织 |
5.1.2 当前乡村责任主体与规划编制主体的错位 |
5.2 国家和农民的关系 |
5.2.1 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历史演变 |
5.2.2 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传统国家与现代国家 |
5.2.3 城乡二元政治制度下的桎梏 |
5.2.4 我国二元社会实质是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混合体 |
5.2.5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促进转型 |
5.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5.3.1 我国管理乡村的行政体制的演变 |
5.3.2 现有行政体制的特点与问题 |
5.3.3 规划行政体制的改革建议 |
5.4 构建规划目标与群体利益相关的乡村规划责任主体 |
5.4.1 中央政府 |
5.4.2 区域机构 |
5.4.3 村组织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乡村规划的成果形式 |
6.1 规划的形式与类型 |
6.1.1 规划工具包括了多种形式 |
6.1.2 规划的五种类型 |
6.1.3 规划类型与所达到的目标 |
6.1.4 战略(strategies)是最符合规划特征的类型 |
6.2 乡村规划的具体形式 |
6.2.1 我国法定乡村规划的形式是“设计” |
6.2.2 英国乡村规划灵活采用政策、战略等形式 |
6.3 规划形式与规划的空间尺度相对应 |
6.3.1 英国乡村规划形式与空间体系 |
6.3.2 规划形式选择的依据 |
6.4 寻求适宜的乡村规划成果形式 |
6.4.1 国家尺度:政策 |
6.4.2 区域尺度:空间规划/战略、政策指引 |
6.4.3 村庄尺度:社区规划、整治与开发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乡村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
7.1 理论框架的构建原则与方法 |
7.2 乡村规划体系的框架 |
7.3 国家层次 |
7.3.1 乡村发展目标 |
7.3.2 空间尺度 |
7.3.3 规划制定的主体 |
7.3.4 规划内容要求 |
7.3.5 规划成果形式 |
7.4 区域层次 |
7.4.1 乡村发展目标 |
7.4.2 区域空间尺度 |
7.4.3 区域机构 |
7.4.4 规划内容 |
7.4.5 规划成果形式 |
7.4.6 乡村规划的制定与审批程序 |
7.5 村庄层次 |
7.5.1 乡村发展目标 |
7.5.2 空间尺度 |
7.5.3 规划制定的主体 |
7.5.4 规划内容 |
7.5.5 规划成果形式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广东省乡村发展与规划概况 |
8.1 广东省乡村的农业与农村人口发展趋势 |
8.1.1 广东省乡村的基本特征 |
8.1.2 广东省农业的发展趋势 |
8.1.3 广东省乡村人口的变化趋势 |
8.1.4 广东省农业的发展方向及目标 |
8.1.5 广东省农业与农村人口发展特征的总结 |
8.2 广东省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的特征 |
8.2.1 广东省自然生态特征 |
8.2.2 广东省历史文化特征 |
8.3 广东省乡村发展与村庄建设 |
8.3.1 乡村的发展阶段:区域城镇化时期 |
8.3.2 广东省乡村建设情况 |
8.4 乡村发展的特征与历史阶段的分析评价 |
8.5 广东省乡村规划概况 |
8.5.1 乡村规划的发展历史 |
8.5.2 乡村规划与政策演变情况 |
8.5.3 广东省区域规划编制情况 |
8.5.4 乡村规划与政策的分析、总结和批判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的构建建议 |
9.1 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的具体编制建议 |
9.1.1 广东省乡村规划的主要目标 |
9.1.2 广东省乡村规划的编制尺度 |
9.1.3 广东省乡村规划编制主体 |
9.1.4 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
9.1.5 规划制定与审批程序 |
9.2 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的特点 |
9.3 “省域城乡统筹空间发展战略”的编制模拟 |
9.3.1 划定乡村空间政策区域的方式 |
9.3.2 以县为单位的广东省乡村空间政策区域 |
9.3.3 建立乡村区域政策与补贴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研究评价 |
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海城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城市概况 |
2 分析评价方法 |
3 综合评价 |
3.1 污染物综合评价 |
3.2 面源污染区划 |
3.3 海城市农业面源污染发生几率分析 |
4 结论 |
(4)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 |
1.3.2 城乡一体化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本论文应用的方法 |
1.5 本论文创新点 |
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1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内涵 |
2.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基本内容 |
2.3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 |
2.3.1 单目标优化方法 |
2.3.2 多目标决策技术 |
2.3.3 大系统优化方法 |
2.3.4 交互规划方法 |
2.3.5 其它方法 |
2.4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及原则 |
2.4.1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义 |
2.4.2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2.5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思路 |
3 海城市概况及水资源现状分析 |
3.1 海城市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海城市城市化现状与城乡一体化进程 |
3.1.4 水资源状况 |
3.2 海城市现状水平年供用水分析 |
3.2.1 现状水平年供水分析 |
3.2.2 现状水平年用水分析 |
3.3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4 海城市规划水平年供需水预测及供需平衡分析 |
4.1 预测概论 |
4.1.1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需水预测原则 |
4.1.2 预测的方法 |
4.2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下的主要指标预测 |
4.2.1 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发展规划 |
4.2.2 城乡一体化发展下工业总产值预测 |
4.2.3 城乡一体化发展下人口发展预测 |
4.3 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下的需水量预测 |
4.3.1 生活需水量预测 |
4.3.2 生产需水量预测 |
4.3.3 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 |
4.3.4 总需水量预测 |
4.4 供水量预测 |
4.5 规划水平年供需平衡分析 |
5 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
5.1 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5.1.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建立 |
5.1.2 各个用水部门用水效益系数 |
5.1.3 模型计算所需的决策变量 |
5.1.4 约束条件 |
5.1.5 目标函数 |
5.2 模型求解过程 |
5.2.1 多目标优化方法 |
5.2.2 matlab 中fgoalattain 函数的应用背景 |
5.2.3 海城市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对策 |
6.1 结论 |
6.2 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发挥地方优势全面建设新型小城镇——以海城市小城镇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突出规划龙头作用, 全面将小城镇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
2 繁荣壮大镇域经济, 全面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
3 深化改革, 全面扫清小城镇发展的体制障碍 |
4 狠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全面完善小城镇的载体功能 |
5 实施经营城镇战略, 全面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 |
6 强化城镇建设管理, 全面打造整洁优美的城镇形象 |
(6)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系统 |
一、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系统的概念及特征 |
二、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 |
三、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第二节 国内外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评述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相关基础理论综述 |
二、国外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评述 |
三、国内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评述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研究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 |
二、发展观转变的国内背景 |
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地区背景 |
第二章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 |
一、传统农业经济时期功能单一城镇聚落的形成 |
二、工业化初期的城市集聚与功能地域的出现 |
三、工业化中后期区域城市化的形成 |
四、信息化社会的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 |
第二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机制 |
一、要素的集聚与扩散 |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产业区位变化 |
三、产业整合与区域的关系演变 |
四、技术进步与城乡网络结构变迁 |
五、制度与文化的创新和融合 |
第三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地域类型及发展方向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地域类型的划分 |
二、农业为主的经济地域 |
三、大城市经济地域 |
四、枢纽型经济地域 |
五、环境脆弱型经济地域 |
六、工矿型经济地域 |
第四节 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调控对策 |
一、产业和功能的分工与协调 |
二、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整治的区域化 |
三、制度与政策的一体化安排 |
四、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规划与协调 |
五、区域社会文化的交融与整合 |
第三章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过程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演变过程 |
一、煤铁资源开发时期近代工矿业城市的出现 |
二、“伪满”时期重化工业发展与现代工矿城市的产生 |
三、新中国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形成 |
四、改革开放后面临的“东北现象”困境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现状特征 |
一、东北地区城市总体发展处于集聚阶段 |
二、城市密集区的空间地域体系初步形成 |
三、大城市功能扩散与城市区域化的出现 |
四、中心城市的区域拉动效应日渐突出 |
五、产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与功能地域优化 |
六、区域空间开放体系形成与城市职能外向化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结构转换迟滞与城市化滞后 |
二、城市与区域“二元”结构矛盾突出 |
三、城市空间布局不尽合理与大城市问题日益严重 |
四、资源型城镇的经济衰退与低质城市化 |
五、城市与区域整合节点、渠道、载体发育不足 |
六、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区域化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历史演变 |
一、区位条件变化对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影响 |
二、交通条件变化对城市与区域空间整合的导向作用 |
第二节 资源禀赋与资源地域组合演化 |
一、资源禀赋与城市区位选择 |
二、资源地域组合与区域城市(?)的形成 |
三、资源禀赋变化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区域发展外部势力的介入 |
一、外部势力介入与殖民经济发展 |
二、近现代工矿业体系格局的形成 |
三、近现代城市与区域发展 |
第四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重化工业基地建设 |
一、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 |
二、重化工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
三、重化工业基地建设与城镇体系的形成 |
第五节 现代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发展环境变化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全球发展环境变化 |
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国内发展环境变化 |
三、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整合发展的环境响应 |
第五章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模式及对策 |
第一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目标 |
一、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的必要性 |
二、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经济系统的结构调整与升级 |
三、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空间系统的优化与整合 |
四、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系统功能的拓展与放大 |
第二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模式 |
一、中心城市调控模式 |
二、协调组织机构调控模式 |
三、城乡一体化调控模式 |
第三节 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调控对策 |
一、工矿型经济地域的产业和城镇体系重构 |
二、传统农业型经济地域城镇化的适度超前 |
三、大都市型经济地域产业结构升级与职能扩散 |
四、城镇密集型经济地域产业合理分工与一体化发展 |
五、生态环境脆弱型经济地域产业与城市发展的生态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后记 |
四、海城乡村城市化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越城市化进程对比分析及评价研究[D]. LE VAN PHUNG.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4)
- [2]广东省乡村规划体系框架的构建研究[D]. 周游.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海城市农业面源污染综合评价[J]. 姜明,张玥,侯宇.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1)
- [4]海城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 张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09(07)
- [5]发挥地方优势全面建设新型小城镇——以海城市小城镇建设为例[J]. 陈春胜,王丽萍. 建筑设计管理, 2008(04)
- [6]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D]. 李培祥.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7]海城乡村城市化之路[J]. 田樾. 小城镇建设, 2001(01)
- [8]建设部“625”试点工程综述[J]. 建设部村镇建设办公室. 小城镇建设, 2001(01)
- [9]曙光初现的我国乡村城市化建设[J]. 徐宗威,李晓龙. 城乡建设, 1997(02)
- [10]升起乡村城市化的曙光[J]. 徐宗威,李晓龙. 中国房地信息, 19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