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古代语音文字辨析方法简介_关中论文

关中人辨识古入声字方法论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入声论文,中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现代关中方言中,古入声字已经消失,其音节结构变得和阴声韵相同,其调值也发生了分化,多数字派入到阴平声和阳平声。根据古入声字在关中话里的分布特点,关中人辨识古入声字可从声韵调的特点、关中话与北京话的比较、否定法以及主谐字等四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 古入声字 辨识方法 声韵调 方音比较 否定法 主谐字

入声是古代汉语的调类之一,学习古典诗词,如果不懂得辨别古入声字,就会遇到很大的麻烦。请看秦韬玉《贫女》这首七律诗: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诗中“识”、“托”、“格”、“压”等字在今关中话中读作阴平声,在古代则均为入声字,属仄声。如果按照平声去理解,就会误以为“识”和“门”、“格”和“流”没有作到平仄交替,“托”和下联出句的“爱”字也没有作到平仄相粘;尤其是“压”,它的作用本来是以仄声救拗字“金”的,假若当作平声,就看不出“金”与“压”的拗救关系了。除了学习古典诗词外,辨认古入声字对于研究汉语音韵、训诂以及进行方言调查等工作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古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其中入声字共有[P]、[t]、[k]三种塞音韵尾,[1]到了现代大多数北方方言中,入声字的三种韵尾早已消失,其韵母变得与阴声韵相同,[2]调值也发生了分化,分别归入到其他调类。此以中古入声字到北京话的演变为例,见表1。

与多数北方方言相同,在现代关中方言中,古入声字也变成了阴声韵字,其调值发生分化后多数字进入到了阴平声和阳平声,[3]因此对于一般关中人来说,哪些字在中古属于入声字不是很清楚的。关中人要想辨识入声字,通过一个字一个字去死记硬背显然太费时费力,通过查有关字典韵书固然可以解决问题,但很不方便。这里我们根据关中方音的特点及其他有关材料提出一些辨识的方法作为对此问题的粗浅探讨,旨在寻其捷径。金玉之论,有待来者。

一、根据声、韵、调的特点辨认

由中古入声字演变成现代关中话中的部分阴声韵字,在声母、韵母及声调方面具有与一般阴声韵字不同的特点,记住这些特点,即可认识这部分入声字。

1.凡声母为不送气塞音或塞擦音、声调为阳平声的阴声韵字,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p-]:跋钹扒白别 [t-]:读毒髑独铎达狄荻敌笛迭[4]

[k-]:搁[tc]:局绝桀及极汲急集捷洁亟殛劫爵[5]

[ts-]:哲蜇直值殖侄 [ts-]:贼杂泽择卒宅昨斫浊酌啄卓[6]

2.关中话韵母为[-yo]或[-yε]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均为古入声字。[7]例如:

[-yo]:脚角桷觉却削约药月刖岳乐跃爵嚼学略掠[8]确榷雀

[-yε]:劣[9]厥蹶诀抉阙缺阕掘雪曰悦阅越绝橛决倔

3.关中话韵母为[iε]的字,无论声母声调如何,多数为古入声字。例如:

鳖憋蹩撇瞥别灭蔑篾跌碟牒蝶谍迭贴帖铁涅聂镊薛猎列烈裂接结睫捷劫桀杰羯揭竭碣歇谒蝎节疖截洁拮桔诘颉切妾怯箧胁协血泄屑噎叶业拽咽穴

例外:爹姐借且些夜耶爷也野冶邪携写泻卸谢榭椰

4.关中话音节为[fa]、[la]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fa];发法乏伐筏阀罚 [la]:拉腊蜡辣剌

二、通过关中话与北京话的比较辨认

在关中话与北京话中,由古入声字变来的阴声韵字在声、韵、调方面往往存在着某种差异,通过这两种方音的比较,找出其差异,即可据以识别一部分入声字。不过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同时熟悉北京话的人,如果不熟悉北京话,便无从比较。

1.声调的比较

关中话与北京话都有阴阳上去4个调类,但是调值并不相同,其对应规律见表2[10]

根据我们的观察,这种对应规律是就一般情形而言的,对于多数来自古入声的字来说,则不符合这种对应规律,例如“六”字,关中话读阴平声,北京话却不读阴平,而读成了去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古入声字在关中话与北京话声调中的分布不同所造成的。在关中话与北京话的四声中,虽然都有古入声字的进入,但是某字归某声,这两个方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北京话中,古入声字进入阳平的最多,进入去声的也较多,进入阴平的较少,进入上声的更少;在关中话中,古入声字进入阴平的最多,进入阳平的也较多,进入上声和去声的都很少。这种分布上的差异,可以用来作为识别入声字的标志。例如要判定某字在古代是否属于入声,通过声调对应,看它在关中话与北京话中是否属于同一调类,如果不属于同一调类,则很可能就是入声。上面所举的“六”字,不合对应规律,便是入声字。关中话与北京话的声调对应共有以下六种不同的情况:

(1)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阳平;

(2)关中话读阳平,北京话读阴平;

(3)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上、去;

(4)关中话读上、去,北京话读阴平;

(5)关中话读阳平,北京话读上、去;

(6)关中话读上、去,北京话读阳平。

其中(1)、(3)种的利用价值最高,几乎没有例外。第(5)种的利用价值次于(1)、(3)种,因有一部分例外字。(2)、(4)、(6)种都没有利用价值,其中(2)、(4)种的对应结果阴声韵字反多于入声字,第(6)种的对应结果阴声韵字也较多。现将(1)、(3)、(5)的情况具体说明如下,序号(3)、(5)变作(2)、(3)。

(1)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阳平的字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菊角桷革竹竺隔节瘠楫馘国吉结桔诘阁格答颊荚橘泊福谪羯德博搏蹩察责职驳跌觉脚掘执的媳檄筑烛鞠掬雹

(2)关中话读阴平、北京话读上声或去声的字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戟塔甲胛脚谷毂百佰柏索笔渴铁北尺獭(以上北京话读上声)洛落廓克却岳狱月刖谑朔业没殁孽蘖聂蹑木沐侧测恻宿粟窃密蜜灭鹿漉麓录禄绿六陆睦力勒肋立猎鬣各客烙雒乐药质珀碧末蔑璧壁啬穑血列烈冽裂涉日色入热畜蓄不毕筚笏切臬肃速涩式拭轼瑟浙(以上北京话读去声)

(3)关中话读阳平、北京话读上声或去声的字多数为古入声字。例如:

匹[11]璞(以上北京话读上声)踏轶佚役疫逸墨特彻掣烁弱获穴逖逸触戊(以上北京话读去声)

例外:跑痞蕾髓蔗柘媚遂隧燧耗皱

2.韵母的比较

(1)关中话有韵尾[i]、北京话没有韵尾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均为古入声字。

例如:

(2)关中话韵母为[-ei]、北京话韵母为[-ai]的字,无论声调如何,均为古入声字。例如:

[pei]、[pai]:百佰柏白掰;

[p'ei]、[p'ai]:拍;

[mei]、[mai]:麦脉;

[tsei]、[tsai]:摘窄择宅;

[ts'ei]、[ts'ai]:拆。

三、用否定法辨认

所谓否定法,也叫做消极辨认法,它是根据语音上的某种特点确定有些字在古代不属于入声,从而缩小了辨认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四、根据主谐字辨认

主谐字即作为形声字声符的字。一些主谐字的被谐字(以该主谐字作为声符的形声字)在古代全部为入声字,一些主谐字的被谐字在古代大部分为入声字,根据这种情况,只需熟记这些主谐字及其被谐字中的例外字,便可以以简驭繁地辨认出大量的入声字。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关中人,也适用于所有使用汉字的人。现将此类主谐字及其被谐字列表如下(见表3)[13]表中非常用字一般不录,常用字太少及例外字属非常用字者亦不录。主谐字置于“:”号之前,被谐字置于“:”号之后。主谐字绝大多数为入声字,如属非入声字则在其右下方加*号以示区别。

收稿日期:1996-08-28

注释:

[1] 本文中使用的标音除个别地方为汉语拼音字母外,一般均使用国际音标,外加[ ]号。

[2] 韵尾是元音或没有韵尾的韵母叫阴声韵。

[3]白涤洲《关中入声之变化》一文认为关中入声的变读规律是“全浊变阳,其余变阴”,但据我们的观察,中古入声字在关中话的阴阳上去四声中都有分布,只是进入到阴平和阳平的字比较多而已。

[4] 这类字的整个韵母或介音为[i]时,其声母在宝鸡、商州、蓝田等地读作[tc],扶风、眉县、岐山等地读作[ts]。

[5] “集”字的声母商州等地读作[tc'],岐山等地读作[t']。

[6] “昨”以后诸字的声母蒲城、岐山等地读作[ts],长安、华阴等地读作[pf]。

[7] 关中约有2/3的地区将下列字的韵母分成[yo]、[yε]两种读音,其余地区如陇县、旬邑、邠县、长武、永寿、乾县、礼泉、兴平、蒲城、华县、蓝田、商州、合阳等地则没有这种区分,一律读作[yo]。[8] “略”、“掠”二字的韵母,合阳、澄城等地读作[yo],韩城读作[io],西安、商州等地读作[uo]。

[9] “劣”的韵母乾县、蓝田、洛南等地读作[uo]。

[10] 关中话的调值依据刘文锦《记咸阳方音》一文,见史语所《集刊》第3本第3分,1932年。

[11] “匹”字西安、长安等地读作上声。

[12] 将“位”读作[vei]的是少数地区,如凤翔、宝鸡、商州等,多数地区则读作[uei]。

[13] 表3据沈兼士主编的《广韵声系》制作,中华书局1985年版。

标签:;  ;  ;  

关中古代语音文字辨析方法简介_关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