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全过程信息化;电力规划设计;应用
随着现代电力事业的发展以及城市电力系统规划完善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规划设计逐渐成为当前电力事业中的重要内容,广受电力企业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不过传统电力规划设计存在效率慢、质量低、管理差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规划设计水平提升。因此对当前的电力规划设计而言,构建相应的信息系统并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十分有必要。
一、电力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信息化分析
(一)电力规划设计
电力规划设计指对城市电力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调整与优化,是现代电力事业的重要部分。科学合理的电力规划设计能够进一步优化城市电网,减少电网配置中的各种问题,进而保障电网的稳定、高效运行。与此同时电力规划设计也能针对城市用电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制定相应规划方案优化电力供应,切实满足用户用电需求。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城市发展与电力规划设计水平呈互相促进关系,城市的快速发展必然意味着用电负荷的增长自己用户对电网要求的提升,需要更高水平的电力规划设计满足实际需求;而电力规划设计的不断发展,则能进一步强化其对城市电网的优化改善作用,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稳定的电力支持。
(二)全过程信息化对电力规划设计的重要意义
建立电力规划设计信息系统能够直接将电力规划设计与电力系统相连,相关人员能够直接掌握电力系统运行基础情况及数据,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展开电力规划设计,从根本上保障设计有效性。与此同时,信息系统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当前城市电网配置情况,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发现电网中的不足之处,进而针对性地进行优化与改善,充分发挥电力规划设计作用。另外全过程信息化能够显著提升电力规划设计管理效率。强化设计过程中的数据实时分享,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计算,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与检测等,都能促进管理效率提升。电力规划设计全过程信息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分别为潮流计算与预测。所谓潮流计算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对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运行状况加以深度分析和验证,从而通过计算机的强大计算功能找出电力系统是否存在运行错误。一旦发现运行错误便可针对性地加以改善和优化,从而起到优化电力系统及电网配置的作用,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而负荷预测则是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等,交叉应用多领域及学科知识,针对电力运行负荷进行计算和预测。由于电力负荷预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实际预测结果往往精度较低,电力规划设计的信息化能够基于信息技术尽可能地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预测准确精度。
二、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实践
(一)应用思路
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优化电力系统结构及其运行管理,从而保障城市电网正常、稳定、高效运行,充分满足城市用电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供输电服务。因此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实际应用全过程信息化时,应当以实现应用目标为前提,将信息化管理贯穿于规划设计的全过程,从规划设计前期到中期再到后期都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规划与设计,因此有必要构建相应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准确反映城市电网基本情况,以供相关人员随时了解和调用城市电网信息数据。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资源信息库,整合城市电力规划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为规划设计工作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当然电网数字化程序的设计与运行更是必不可少,这将有效帮助相关人员通过简单操作实时掌握城市电网相关数据,如用电负荷、电力项目、电力需求分析结果、效益分析结果、风险评估结果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建立电力规划设计管理系统,将其与电力信息系统相连,推动所有规划设计工作的信息化发展与实现。
总体来看,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实践需要基于应用思路做好各方面准备。其一,完善检修工作。电力企业应当进一步优化电力检修工作,提高检修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进行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安全稳定,机组分配合理。其二,了解电力供求平衡。电力规划设计的一大目的就在于实现电力供求平衡,从而在合理控制电力系统成本的同时满足城市用电需求,确保输电线路稳定运行,避免超负荷引发引发电力系统问题。其三,完善联网设计工作。联网是实现电力规划设计全过程信息化的基础与关键,在进行联网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用电平衡性,避免联网操作导致失衡而影响电网运行。其四,协调电力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电力规划设计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其应当与城市规划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实现电力系统与非电力系统的协同发展。其五,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将各电力规划设计部门及岗位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各部门及岗位间的数据共享和深度交流,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质量和效率。其六,建立资源数据库。电力规划设计不但需要考虑电力系统相关因素,概要考虑其他因素,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准确掌握地理信息、卫星影像数据、电网营销数据等,因此建立专门的资源数据库十分有必要。
(二)规划设计前期
电力规划设计的前期任务主要是总结城市用电数据,全面了解城市电力系统现相关数据,同时了解城市发展规划,考虑非电力系统规划要求,从而更好地协调电力事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源数据库,根据数据信息合理划分电力系统功能与工作范围,为电力规划设计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三)规划设计中期
规划设计中期是最关键的时期,相关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及资源信息库中的海量信息及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筛选,综合考虑并制定最初的设计方案。一方面,既要保障信息使用足够全面,不存在信息遗漏、以偏概全等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科学筛选信息,避免重复、无效信息干扰设计。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全过程信息化应用的准备基础,基于电力供求平衡分析结果、统一化信息管理平台、城市规划设计信息、资源信息库、电网数字化程序等支持设计工作,加大部门与部门、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合作力度,充分保障规划设计质量与效率。
(四)规划设计后期
在后期设计任务基本已经完成,此时的重点在于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与审核,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优化与完善。在完成方案设计之后,评估审核部门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方案进行快速综合性分析,对方案科学性、功能、可实践性、经济性等进行有效分析,找出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善,对方案进行全面协调。在此之后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规划成果,建立数据库对比不同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结束语:
综上可知,城市规划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能够实现一体化发展,实际设计质量与效率都将得到显著提升。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城市规划设计时,应当以全过程信息化的实现为基础目标,将信息化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从多个方面促进规划设计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王智敏, 陈巍. 试析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全过程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J]. 低碳世界, 2017(24):35-36.
[2]唐俊先. 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24):59-60.
[3]陈云凤. 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应用分析[J]. 低碳世界, 2018.
[4]文涛. 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 信息通信, 2019, 195(03):185-187.
论文作者:许家玉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规划设计论文; 电力论文; 全过程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城市论文; 数据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