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基础_素质教育论文

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基础_素质教育论文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依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社会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我国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是实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根本依据。

(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根源于现代化的客观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我国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适应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

关键词 经济社会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一个国家的教育选择何种制度,实施何种体系,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阶段,就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等等)提出什么样的要求,这种内在要求的变化,必然要引起整个教育体系的调整与改革。一般说来,教育制度的选择虽然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制约,但它同时直接受到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具有明显的制度特征。教育体系的选择虽然也受到经济的政治的制度制约,但它直接由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质量来决定。我国的教育体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所提出的内在要求,或者说,我国经济社会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是实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根本依据。

一、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根源于现代化的客观

进程,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内在要求。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一对新的范畴,具有特定的内涵。所谓应试教育,并不是仅仅指教育中的重考试现象;所谓素质教育,也并不仅仅指教育中对某种素质的重视。作为完整的概念,是指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是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行为、教育质量评估等一系列内容和环节、要素构成的系统。具体说来,应试教育是以选拔考试、提高升学率为目标,以考试要求为教育内容并设计课程,相应确立起一套适应考试需要的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方法,并由此确立以考试成绩、升学率高低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与此对应,素质教育是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各种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为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教育内容、设计课程,选择相应的教育教学方法,以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尽管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在现实的教育运行中,两者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但作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确实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应试教育以教育系统运行中的阶段性目标为根本依据,素质教育则是以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整体素质要求为根本依据;从功能的角度看,应试教育的内容是片面的,行为是短期的,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行为是长期的;从质量角度看,应试教育的人才质量是畸型的、不完整的,主要局限于为应付考试的要求而掌握的知识,素质教育的人才质量是完整的、系统的,使之在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就具有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相应的知识和能力;等等。

既然两种教育体系具有根本的区别,因此这决定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历程,是教育运行的一次自我革命。它必然要涉及到一系列的深层次问题,也必将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因素与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研究。其中,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弄清这一转轨的内在的客观必然性或根本依据,是自觉地、顺利地实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首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根本要求。

就一般意义而言,现代化是从工业化起动的,而在人类社会向工业化过渡的过程中必然具有如下三个特点:第一是社会经济化,即以追求经济的增长代替一切,为了财富的增加,甚至不惜牺牲社会的文明、道德水平、伦理规范;第二是经济数量化,即实现经济(财富)的增加在方式上主要是依靠数量上的扩张,而不是主要依靠内含型、质量型的发展;第三是工业技术化,即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过程中,主要偏重于对技术的应用,而不是强调知识的物化、科学的力量。这三个特点决定了对人才的要求也相应地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强调标准化人才、通用型人才;第二,偏重强调技术性人才,忽视对人才的社会性的要求;第三,强调应用性人才,忽视人才应具有的整体素质。由这样的人才观决定,教育体系必然存在如下的特点。第一,划一性。统一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考试。划一性的结果是必然忽视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第二,片面性。片面强调对技术性、应用性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广泛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知识的教育;第三,功利性。教育行为短期化,片面强调适应阶段性的培养目标,而忽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的要求。由这三个方面的特点决定的教育体系必然是应试教育。显然,人类社会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对人才及教育的内在要求及其特点正是应试教育产生、存在,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发挥作用的重要的现实的客观基础。

首先,由于工业化所要求的人才必须具有通用性、标准化,这样的人才培养必然要求划一性的教育,即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内容。而且对这样的人才质量的评价、选拔也只能通过统一的考试来进行。其次,由于工业化所要求的人才偏重于技术性、应用性,这样的人才培养必然片面强调应用性知识的教育。这种教育及人才的质量完全可以通过一张试卷来进行评判,即判断对应知内容掌握的程度。这就使应试教育不仅成为必要,而且成为可能。这说明应试教育作为一种体系,决不是凭空产生的,更不是某种主观意志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即工业化阶段的必然现象。纵观经济社会发展的近代历史,横看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应试教育是各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的共同现象。不仅如此,应试教育既然是适应于工业化过程内在要求而产生的教育体系,只要工业化过程没有完结,这种教育体系就具有存在的理由,并产生着推进工业化实施进程的积极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试教育作为为工业化进程培养适应性人才的教育体系,是人类实现工业化的重要的推进器。这已被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所证明。可见,对应试教育的产生(存在)的原因及作用必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而不是仅仅作抽象的否定。

由于应试教育是适应于经济发展工业化内在要求产生的,并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此必然会形成较为稳定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质量标准,即形成较为稳定的教育体系,具有了固有的运行机制。这种稳定性、固有性在长期的运行中逐渐演化为一种惯性力量,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这种惯性力量仍然会顽强地排斥任何对应试教育的革新因素,从而使这种教育体系的改革、转轨显得异常的艰难。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工业化的完成阶段或者进入到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阶段时,自身出现了如下新的特征:第一,经济社会化,即人类追求的已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这单一目标,而是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的全面进步,旨在提高整体文明程度,推崇道德、文化的建设;第二,经济质量化,即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偏重于纯数量的扩张而转变为质量与效益同步增长的内含型发展;第三,工业科学化、信息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仅仅依据于技术的(工艺的)运用,而是主要依靠知识的积累,科学的力量,信息的获取及使用。这三个新的特征对人才的要求也就有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人才的综合性,即适应于后工业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不仅应掌握较丰富的应用型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必须掌握更多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思维方式。具有适应整个社会文明进步所要求的知识、能力体系;第二,人才的创造性,即具有独立的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信息的能力,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及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劳动;第三,人才的多样性,即强调人才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各种人才的潜能,在动态中适应经济社会的快节奏变化。这种新型的人才观无疑对传统的教育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原先的教育的划一性、片面性、功利性已不适应后工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它相应地要求教育的灵活性,内容的完整性、目标的长期性,它要求教育能塑造人才的完整的人格,系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知识体系,培养人才的新的科学的思维方式及创造能力,注意人才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发掘,等等,一句话,它要求人才具有综合素质。显然,这样的应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必然要求相应的教育体系与之相适应,即必须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内容、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及体系。由此决定了仅仅用考试的方法评价人才的优劣、用试卷评判来选拔人才的做法已显得很不适应。例如,人格的塑造决不可能仅仅用考试(一张卷子)来完成和评价,新型人才应具有的系统的知识体系也不是一张试卷所能容纳的,人才的创造性,个性发展也很难由程式化的试卷内容来体现,相反,传统的考试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方法都只能束缚人才的创造性及个性发展。这说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及培养、评价已从根本上突破了应试教育体系所能容纳的框架,它在客观上要求由素质教育体系来取代应试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现实的客观必然性。正如应试教育是适应于人类经济社会工业化过程的要求并发挥积极作用一样,素质教育是适应人类经济社会开始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内在要求而产生并发挥作用的,这种教育体系的转轨具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根源。

同时必须进一步认识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作为一种教育体系的转换,决不仅仅是教育运行系统内部的自我调整过程,而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体系提出的改革要求。能否及时适应这种要求,自觉地实现这种转轨,直接关系到教育体系能否主动、高效地适应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性的问题。人类经济社会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及经验表明,凡是能自觉地适应这种变化、实施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转轨的国家和地区,教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并成为整个经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的内在支撑点,同时也使教育自身获得长足的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都纷纷根据各自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大规模、深层次地进行教育改革,制订教育规划,描绘教育发展的蓝图。尽管各国国情不同,对教育体系的改革也必然各异,但其主题却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即强调素质教育。尤其强调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例如日本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首先需以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目标”;美国在教育改革的目标上提出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强调“发挥每个学生潜力”;前苏联也曾高度重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1988年8月颁布的《普通中学教育构想(草案)》明确规定:“新的学校要努力构筑一个能够全力促进儿童发展的体系”,并把这一目标具体化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个性发展,通过智力发展、道德发展、情绪发展和身体发展,全力开发个性的创造性,形成以全人类的价值为基础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人道主义关系,……”西德的培养目标是:“使每个公民有能力独立安排生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法国的培养目标是“使每个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基本的潜在能力,并能创造自己的未来。”

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样十分重视强调素质教育,例如:苏丹提出教育应使受教育者“在智力上、精神上、道德上、社交上和体质上得到发展”;卡塔尔也提出:“造就在精神上、心灵上、智慧和体格上全面符合明天需要的人”;等等。

这些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强调,对我们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尤其是日本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更值得我们重视。

众所周知,日本社会素有“学历社会”之称。所谓学历社会,即指某人的学历高低是以他最终毕业的那所学校的程度而定的,根据这个“学历”决定其一生中所处的社会地位。这种对学历的偏重导致的必然是严重的应试教育体系。这种应试教育体系曾经在日本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明治维新以来为之奋斗的赶超美国的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日本的教育也因之具有经济发展的支柱之称谓。但随着现代化的客观进程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教育体系越来越不相适应,并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消极作用。例如,由于应试教育(日本也称之谓考试主义)不重视人们的个性、适应性和能力并使之得到应有的发展,考试竞争日益激烈,校内暴力不断出现,逃课旷课等教育荒废现象越发严重;等等。这些都无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为适应日本经济社会的发展及面向21世纪竞争的内在要求,日本朝野都纷纷提出改革这种教育的强烈要求,使之向素质教育转轨。关于这种发展的目标或趋向,我们可以用1984年2月6日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参众两院全体会议上所作的题为《重视行政改革、财政改革和教育改革——为二十一世纪敷设轨道》的施政演说的部分内容来表述。中曾根说:“尽管我们今天的兴隆和繁荣是我国过去的教育制度所培养的优秀人才所做出的,但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制度只不过是适应明治时代以来‘追上和超过’世界水平的措施,在制度上难免存在划一的缺点,……现在正是我们展望二十一世纪在各方面进行彻底改革教育的时候,今后教育改革的目标应该使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多样化,富有灵活性,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重视个性,提倡校外实践和体验,注意培养青少年的人格,扩大受教育者的选择自由,探讨人的综合教育的途径,实现适应‘国际性国家’日本的‘教育国际化’。这些改革所不可忽视的基础是:不偏向智育,充满人的精神和人格主义的观念,培养道德高尚和献身社会的精神,具有纯真的理想和强健体力,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今后,我将依照这种观念,从教育思想、幼儿教育、六、三、三、四学制、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师素质、入学考试制度、海外子女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方面加以探讨,实行改革。”(参见陈永明著《中日两国教师教育之比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

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日本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体系改革的轨迹,从明治维新到80年代初,是日本现代化的早期和冲刺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考试主义,进入80年代,日本已在完成工业化的基础上向21世纪进军,与此相应的是及时进行教育体系的改革,强调素质教育为其目标并以此支撑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这对我们充分认识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自觉地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经验材料。

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我国教育迎接21世

纪挑战、适应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同样具有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曾具有的共性特征。在初始阶段,社会经济化、经济数量化、工业技术化也是其固有的特点。相应地决定了与此适应的人才也必然具有追求标准化、偏重技术型、强调应用性的特点,这就使我国的教育也体现出如下三个特点,即划一性、片面性、功利性,即是说在我国实现现代化进程的一定历史阶段,同样存在着产生、存在以至需要应试教育体系的客观基础,这种经济社会根源也使之表现为客观的必然现象。加上我国传统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特点,使之对人才及教育以致培养方式更强调其划一性:质量规格是划一的,培养体制是划一的,培养方式是划一的,教育内容是划一的,人才质量的评价标准、方式也是划一的。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的高度划一性,使考试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显然,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的经济的体制的基础。另一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考试的观念以及千百年来形成的考试文化,为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提供了牢固的历史文化基础。这说明,在我国,实施应试教育不仅有经济社会的根源,而且有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由此决定了这样的教育体系根深蒂固,生命力特别的顽强,以致于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育体系也就显得异常的艰难。

从新中国成立到“八五”结束,从总体上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早期阶段,加上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体系必然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体系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无疑也是发挥了十分显著的积极作用的。“文革”前,应试教育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的合格的建设人才,发挥了并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革”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现代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教育为其培养输送大批具有专业性、应用性的人才,教育的拨乱反正的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适应了这种要求:恢复统一招生考试,实施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的教育内容、统一的培养规格、统一的人才质量标准及使用方式,强调专业化、应用性等等,使应试教育发挥了不可否认的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大批合格人才正是这样的教育体系来完成的,现代化工程也正是由这样的教育体系来支撑的。对此必须给予历史的、客观的科学分析。

“八五”结束或者说从“九五”开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内容、方式、目标等诸多方面都已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首先是由过去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转变为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即由片面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转变为强调全面实施小康工程,也就是说,由社会经济化转变为经济社会化;其次是由强调单纯的经济数量扩张转变为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内含型的增长,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三是在经济的发展中主要强调技术的应用转变为强调经济的知识含量、科技含量,即由技术支撑转为科教兴国;其四是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即实现经济体制的转轨;其五是国际范围教育发展出现了新的大趋势,即教育自80年代以来正加速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进程,即是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运行的国际大环境也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等等。这些条件的变化,归结到一点,就是表明我国的现代化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新的阶段,对人才必然提出新的要求,进而必然对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提出挑战。事实上,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的弊端也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这已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显然,不失时机地实施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客观要求。

人类即将跨入21世纪,教育正面临着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的挑战,从总体上说,这种挑战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而每一个方面的挑战都对教育体系的转轨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1.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基础之上,再兴科技潮已是新世纪的重要特征。从一定的意义上说,21世纪经济的竞争就是“第一生产力”的较量。它对教育的功能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教育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及转化为生产力的母体,应该为经济社会培养输送更多的科技人才;二是教育必须适应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特点。立足于2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其基本特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呈指数增长的趋势,而且科技发展在经历了自身深刻的革命性变革后,不断进入发展的新兴阶段,并将无限地开拓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新领域;二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自本世纪中叶以来,科学与技术已结束它的分离状态,两者已是互相依靠,密不可分。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已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21世纪也将是不同领域科技创造性融合的时代。三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任何重大的科学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环境问题等都无不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质,它不仅要求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主要部门进行多方面的广泛合作,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而且要求把自然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结合为一个创造性的综合体。显然,当代人类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的高度综合性质,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这种相互渗透和结合既可以表现在理论层次上,也可以表现在经验层次上;既可以表现在学科功能结构层次上,也可以表现在方法论层次上;既可以表现在科研组织管理层次上,也可以表现在科学人才培养的层次上;既可以表现在科学的目的层次上,也可以表现在科学价值的层次上;等等。这些都表明,这种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是全方位的,也是多层次的,但在广义文化层次上的渗透与结合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一般说来,文化水平是衡量人类发展的一个特殊尺度,也是标志人类把握这些方式的程度。科学技术在人类文化进步中占有重要地位,并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不能脱离它们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并且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因素,是一种社会文化力量。它也是现代文明的一种主要创造力量。科学技术在人类文化进步中又占有重要地位。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作为人的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表现和运用人的创造力的一个领域,是现代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当代的人类文明,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携手共建。展望未来,更是如此。

教育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从本质上讲就是要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新的特点,尤其是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而呈现的综合性的特点及趋势。这种综合性的特点,要求教育为其培养、输送的人才必须具有相应高度的综合素质,不仅具有应用性技术的知识及能力,而且具有科学的理论素养及思维方式;不仅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及能力,而且必须具备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及能力;不仅具有继承,掌握某方面知识及加以应用的能力,而且必须具有根据新的环境和条件变化对新的问题进行创造性适应的能力。即是说,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能力,这样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即综合素质仅仅靠应试教育体系的功能是难以完成的。它必须要有新的教育体系与之相适应,这就必须实施以培养人才综合素质为宗旨及内容的素质教育。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挑战

面向21世纪,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般说来,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就其内在结构而言,大体上由如下三个方面构成:一是市场客体,即由各种市场构成的市场体系;二是调节机制,即各种运行、调控机制及手段的总和;三是市场主体,即各种参与市场活动的生产者、经营者及消费者的总和。这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共同决定着市场经济的发育,成熟程度。其中,客体、机制只是表明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与发育的程度,而唯有主体的素质才能决定市场经济的文明状态及程度。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现代的文明状态及程度。我们要建立的市场经济,是现代的文明的市场经济,它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的文明的市场主体。

作为现代文明市场经济主体所应具有的文化素质,从总体上说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一是指市场主体必须具有丰富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和艺术;二是指市场主体必须具有健康的价值观念、较高的道德水准及合理的经营行为、竞争规范。这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文明程度。

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培养、输送合格的主体。也就是培养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的、文明的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综合科学文化素质,尤其必须重视经营伦理、竞争规范、社会责任、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显然,培养如此全面的文化素质的市场主体的任务,是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所不能胜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实践已初步证明,现阶段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价值观念的混乱、经营行为的扭曲、道德伦理水准的低下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市场主体素质的低下及不健全状况,而这又直接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的不适应有关。因此,要从根本上规范市场行为,使之向健康、文明的层次发展,就必须强化市场主体的综合文化素质的教育,这就必然要求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向素质教育转轨。

3.小康工程的挑战

世纪之交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中华民族将豪迈地跨入小康社会。“小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范畴。作为指标体系,不仅内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内容,而且内含或者说更主要地包括着社会的全面进步、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生活方式的健康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等重要内容。显然,小康目标的实现,决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而是并更为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教育的自身发展水平程度、质量是这一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其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但教育的发展,其功能远远超出了指标体系意义的本身。因为教育的发展是实现精神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只有全社会成员受教育的程度的普遍提高,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才能真正符合小康目标的内在要求。

小康工程的建设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校教育的迅速发展。而且要求全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它不仅要求全社会受教育的数量及受教育的程度的提高,而且要求整个社会成员综合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必须使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功能使其具有科学的人生观、健康的价值观,具有对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选择能力,具有对现代社会发展、变革的适应能力,具有适应社会全面进步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在一定的健康的价值观前提下所具有的个性化生活的创造能力;等等。这就要求各级各类的教育都必须十分重视对受教育者的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为此目的,教育体系必须自觉地进行改革,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转变为素质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自觉地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我国教育自觉适应并有效地服务于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抉择。正因为此,党中央一直把素质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的问题加以重视和强调的。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教育与科技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把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当作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突出地提出来。”又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此后,《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的决议》又指出:“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以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努力改善全体公民的素质,必将使社会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和人之间在公有制的基础上的新型关系不断发展,使整个社会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瞩,及早筹划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既然面向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是民族素质的竞争,那么,面向21世纪的教育就必须是素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实施素质教育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由此《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所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

党中央把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到迎接21世纪的挑战,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正是对实现教育体系的转轨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根本依据所作的精辟概括,也是我们自觉地实施这一教育体系转轨的指导思想和认识前提。

标签:;  ;  ;  ;  ;  ;  ;  ;  ;  ;  ;  ;  ;  

经济社会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基础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