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镇生活污水再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成民[1](2021)在《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供水水资源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采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取工程措施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其中建设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影响研究在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有着重要意义,为水资源合理开发与优化配置、水资源监督与管理、需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本论文以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对该建设工程从日照水库取水的水资源影响研究,研究区域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分析范围为日照市全部行政区域,取水水源研究范围为日照水库、青峰岭水库、仕阳水库、峤山水库坝址以上流域及日照水库坝上傅疃河流域。本文对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工业供水管道工程从取用水的合理性以及取退水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括:对现状年及规划年的需水量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并依照国家相关法规对规划年全市用水量进行了用水合理性分析;通过评估和计算工程取水水源的可供水量及水质情况对取水水源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日照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及下游生态河道用水量等分析了取水对研究区域的影响,并通过分析供水区用户的废污水处理过程对退水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以上研究及分析论证,结果表明该工程建设项目:(1)供水区各用户用水量基本合理;(2)工程的取水方案合理、水源可靠;(3)项目退水方案对水功能区和第三者影响较小;(4)对今后日照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对策及管理措施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本项目实施后,一方面可保证区域饮水安全,有利于提高日照市区城乡及企业供水保证程度,另一方面可保护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改善生态,而且支撑地下水环境。本文在调水量计算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主要是:各水库的丰枯比以及调节性能不同,本次对本工程取水水源涉及的水库进行跨流域联合供水调算,以确定调入调水枢纽供给市区的最大供水能力。该水库群为混联式水库群,其中调出区水库即沙沟水库与青峰岭水库串联、石亩子水库与仕阳水库串联,青峰岭水库与仕阳水库相并联,水库水量与区间径流汇合后入日照水库,最终通过日照水库向日照市区供水,是较复杂的水库群系统。
刘雪薇[2](2020)在《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文中提出磷是地球上生命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磷循环与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全球性关键问题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人类活动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磷循环,人口增加、化肥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张导致大量含磷废物(简称“磷废物”)的产生,未被循环利用的磷废物排放到环境介质中,一方面造成了磷矿石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水体的污染负荷。缓解这一系列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措施是提高磷废物的循环效率。但目前缺少磷废物的定量分析框架,磷废物产生量、循环量以及资源化潜力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弥补这一知识空白。本研究基于物质流分析方法原理构建了磷废物核算模型(P-WAM)。该模型采用“产品流-废物流-循环流”的磷流划分方法,按照磷矿石供应链上各人类活动类别梳理磷废物种类,核算各磷废物的产生量、循环量与排放量。接着,使用P-WAM模型定量分析了中国1900~2015年的磷废物产生与循环格局的历史演变趋势,并分析磷废物产生与循环的影响因素。构建磷废物预测模型,设定不同调控情景,使用预测模型模拟不同情景下2020~2050年磷废物的产生、循环与排放格局以及磷矿石消耗量,并分析不同的废物资源化路径对磷矿石资源消耗和环境排放的影响。最后开展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研究,构建了适用于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方法,建立了涵盖经济、环境、资源三个目标层以及14个指标的评估体系。基于相同系统边界与功能单位对35种资源化技术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各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结果作为环境效益指标,在资源效益评估中包含了“减少磷矿石消耗”这一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方法对各指标值作标准化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并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优先推广的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使用P-WAM对中国1900~2015年磷废物产生、循环与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一个多世纪中国各类含磷产品量显着增长。从1950年到2015年,磷肥消费量增长了两千多倍,磷矿石消费量则增长了上万倍。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导致粮食单产的提高,农作物磷从1900年到2015年增加了3倍以上。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年产生量增长了近7倍,从1.2 Mt P y-1增加到8.7 Mt P y-1。在1950年以前增长速度缓慢,1978年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在过去一个世纪,畜禽养殖是磷废物产生量最大的系统,由于猪和家禽的养殖量迅速增加,马、驴、骡在总量中的占比持续下降,畜禽养殖磷废物产生强度(PWI)呈下降趋势。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废物增长速度最快,两个系统最主要的磷废物分别是磷尾矿和磷石膏,随着磷化工工业对矿石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磷矿采选与磷化工生产的PWI不断提高。水产养殖系统PWI远高于其他系统,以及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张,导致近年来水产养殖磷废物增长迅速,并且目前尚未出现减缓趋势。各子系统磷废物产生量的演变趋势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城市化率提升、农业种植方式改变以及居民饮食结构变化的影响。从1900年到2015年,磷废物的循环量从0.9 Mt P y-1增长到4.6 Mt P y-1。总体磷废物循环率(PWR)先缓慢上升在逐年下降,从75%下降到53%。磷废物循环量较大的子系统是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和农业种植,占磷废物循环总量的90%。农业种植的PWR从50%逐渐下降到不足20%,畜禽养殖则是在1990年以后快速下降。由于城镇人口比例大幅上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迅速提升,居民消费系统的PWR下降最为显着,从91%下降到15%。磷化工生产和废物处理系统的PWR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世纪早期,最重要的磷汇是内陆水体,其次为大气,约70%的磷排放进入内陆水体,30%损失到大气中。耕地土壤磷盈余量从1960年开始迅速增加,目前耕地已经成为最大的磷汇,非耕地磷排放量则从1990年开始大幅增加,成为第二大磷汇。1950年之前,90%的非耕地磷排放来自居民消费系统,但在过去几十年非耕地磷汇从单一贡献者向多个贡献者转变,居民消费的贡献比不断下降,逐渐被磷矿采选、磷化工生产、畜禽养殖和废物处理系统取代。在20世纪早期,80%的内陆水体磷排放来自农业种植,但其贡献比逐年减少为29%,水产养殖的贡献比则从1990年起迅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体磷的最大贡献者。农业种植是最大的磷排放源,虽然1980年之后在总量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目前依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磷排放量。畜禽养殖是第二大排放源,占总量的12%。在过去30年,磷矿采选和磷化工生产的磷排放量增加最为迅速,二者在总排放量中的占比分别达到9%和7%。水产养殖排放量也显着增长,目前占比达到9%。居民消费对总排放的贡献比不断下降,从1900年的7%下降到目前的2%。各系统向不同磷汇的排放情况也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种植的主要磷汇从内陆水体变为耕地,畜禽养殖则从内陆水体变为非耕地。水产养殖向海洋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含磷废物调控情景分析的结果表明更加健康平衡的饮食结构显着增加了磷废物的产生量,增加磷产品进口与控制农田磷输入可有效减少磷废物的产生。提高废物循环率以及减少农田磷输入可以大幅削减磷的排放量。磷废物循环是实现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最为有效的途径。在综合措施情景中2050年磷肥消费量下降到不足2Mt P,磷矿石则降至3.3 Mt P。在资源化率相同的情况下,提高肥料化利用比例将大幅减少磷矿石消耗量,但磷肥消费量和磷排放量将增加,提高饲料化利用比例将显着减少磷排放量。从保障磷矿石资源可持续性角度来看,肥料化是最优的资源化路径,从环境减排的角度来看饲料化利用更好。基于多标准决策分析框架构建了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评估体系包含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三个目标层和14个底层指标。根据三个目标层分数以及总评分数筛选出经济、环境效益均表现良好的适宜优先推广的技术,T03尾矿生产钙镁磷肥,T30黑水虻协同餐厨垃圾厌氧发酵,T25生活垃圾全组分回收,T35污泥厌氧消化+农业利用。而在三方面表现存在较大差异的技术有T09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T11秸秆制乙醇,T12秸秆直燃发电,T15秸秆制颗粒燃料,T16秸秆造纸,T28地下土壤渗滤,T32污泥制水泥,因此这需要更深入的分析以确定其推广价值并开展现有技术改进以及新技术研发。秸秆、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资源化技术种类较为丰富,但各技术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差异十分显着,因此未来可以获取更详尽的技术参数对这类资源化技术进行深入评估。
乔治[3](2020)在《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对农村建设工作指出的新方向。它将成为一项我国长期性的具有完整规划体系的建设工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发展中,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将成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苏州以其宜人的气候环境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水乡型特色空间环境。欣欣向荣的经济发展夯实了江南水乡文化新农村的经济基础,苏州的新农村建设在全国也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逐渐城市化。农村生态空间的自然净化和消解功能逐步衰退。其中最为直接体现的就是水资源的大量污染与浪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新方向。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成熟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和先进的雨水收集再利用技术的比较和借鉴。同时深度挖掘本人参与的苏州东山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雨污水技术应用的实践成果。研究如何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先进的施工工艺技术融入到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基于这样的研究框架,本文的主要研究是在国内外的雨污水技术发展动态研究和对苏州区域水资源现状及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污水处理技术、垂直绿化技术、PP模块雨水收集技术及人工湿地技术等四项技术进行深化设计并对其工艺技术特点与综合效果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际项目案例,对四项工艺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总结。通过本文研究,四项工艺技术的技术适应性合理并组合应用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各项技术在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可起到污水治理高效经济、雨水资源可回收再利用、农村整体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和谐的作用。
姜宽[4](2020)在《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对于人类聚居空间营造的重要性自古已达成共识,传统乡村水系统不仅是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的需求,同时也是乡村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水系统与乡村空间关系有三:一、仅凭朴素的生态智慧即维系生活、生产中的良性水循环;二、“集、取、用、排”等水基础设施虽然有较大规模,但与院落、道路、景观、公共空间、自然环境等形成有机结合;三、各类“涉水”空间构成优良的景观空间体系,实质性地影响着村落的空间特征。然而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绝大多数村落为满足不断提升的生活、生产需求,在水系统的现代化改造过程中往往更多关注于各类水基础设施自身技术指标,忽略了水基础设施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乡村水循环平衡难以长久维系,从而使得乡村水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同时现代施工技术将大多数设施入地敷设,虽节省了一定空间、确保了供水排水的安全性,但是破坏了由乡村水系统统领的宜居村落空间组织;这些思考触发了本研究的动机,即技术如何让优雅的继承传统,现代乡村水系统如何良性循环地保障乡村可持续发展,塑造村落空间风貌特色。研究以半湿润区与寒冷区交汇的山东区域乡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水系统概念、空间植入方式、空间组织结构和适变应用等方面对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与范围、相关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在对于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研究方法并构建了研究的整体框架。第二章构建基于代谢循环的乡村水系统概念认知,通过对代谢平衡理论、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等相关理论的研究,提出乡村水系统的概念,进而重点阐述了乡村水系统的概念与内涵、构成要素与结构、层级与特征、综合效能等方面内容,并结合上述研究对山东区域乡村水系统进行初步探讨。第三章研究了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的空间植入,首先分析了水系统空间对乡村空间的要求,进而对梳理了不同产业类型乡村水系统运行模式并从技术、经济、空间、景观、社会五个维度分析乡村“涉水”基础设施的选取,最后探讨了不同“涉水”基础设施在院落尺度、单元尺度、村域尺度的植入方式,从而为第四章乡村是系统空间组织结构的构建提供良好的研究基础。第四章研究了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和适变性应用策略,通过对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形态的研究,建立乡村空间模型;结合“水系统空间组织”的概念,构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结构库,并进一步分析了是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的整合设计,最后以济南朱家峪村为例探讨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在乡村规划中适变性应用策略。第五章为结论和展望,对全文研究内容进行提炼与总结,概括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针对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不足和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周文强[5](2020)在《三峡库区水质影响因素分析及水质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我国十分重视的问题。三峡库区作为长江干线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之一,其水质情况的好坏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环境状况,从而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三峡库区的水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弄清库区水质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以及水质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十分必要,不仅能够针对性的控制水质影响因素,还能为水质预测研究做铺垫,从而能提前预知水质变化趋势,做好水质污染防控工作。本文以四项水质指标(p H、DO、CODMN、NH3-N)和多项潜在的水质影响因素(降雨量、入库输沙量、出库输沙量、淤积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三峡过闸货物量、船舶油污水、船舶油污水中石油类、船舶生活污水等)为数据资料基础,研究三峡库区的水质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并利用筛选出的水质影响因素进行库区的水质预测。首先,本文根据三峡库区2008-2017年p H、DO、CODMN、NH3-N的监测数据以及潜在的多项水质影响因素的多方统计数据,通过相关分析对二者两两间的单项指标进行分析,筛选出了对四项水质影响最为显着的六项因素,主要包括工业废水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过闸货物量、船舶生活污水、入库输沙量、淤积量等。其次,再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对筛选出的六项水质影响因素与四项水质指标间的两整体系统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根据分析得出的典型相关系数、典型相关模型以及典型结构分析和冗余分析的结果,证明了两个系统存在着显着的相关性。最后,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将四项水质指标数据及六项水质影响因素数据作为样本基础,对库区的水质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回归模型仅适用于近期的水质预测,但对远期的水质预测会产生明显的误差,而神经网络对近远期的水质预测精度都相当高,相对于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更适合于三峡库区的水质预测。
刘世念[6](2020)在《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火电厂既是工业用水大户,也是废水排放大户。自2015年起,国家环保政策法规要求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充分利用的火电项目,不得批准其新增取水许可。火电厂与所在地区分抢淡水资源,以水限电、以水定电日益严重。水资源紧张已凸显为我国火电发展的瓶颈。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迫切需要通过开发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技术以开辟水源,并通过优化厂内用水以节约用水,形成经济实用的火电厂工业用水技术体系,系统解决火电厂面临的用水难题。臭氧氧化反应可快速破坏大分子有机污染物的结构,将难降解有机物转变为可生化性小分子物质,而臭氧氧化生成的新鲜氧则有利于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生物固定床具有高效、稳定、操作简便、易实现连续运行及自控等优点,针对寡营养的城镇污水厂尾水,采用微生物友好的牡蛎壳填料生物固定床可最大限度维持生物反应的微生物量,确保生物处理的稳定运行。膜生物反应器(MBR)对胶体悬浮物(SS)、有机质等具有良好的截留作用。据此,本论文提出了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Ozone-oyster shell biological fixed bed reactor-MBR,简称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尾水经该工艺处理后用作火电厂工业用水原水;从运筹学角度,提出了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编制了基于回用水质标准、水平衡模型与分质用水的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开展了工艺及工艺机理、应用方案等研究,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采用OOFBR-MBR工艺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一级B标准的尾水,主要影响因素为臭氧投加量和水力停留时间(HRT)。随臭氧投加量的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去除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66%和8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8%和65%;NH4--N去除率不断增加。随进水流量增加,OOFBR和OOFBR-MBR的COD和TP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CO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45%和73%,TP最大去除率分别为27%和43%;OOFBR的NH4--N去除率迅速下降,而MBR的NH4--N去除率仍保持很高,平均去除率达92%。OOFBR-MBR适宜的工艺参数为,臭氧投加量40~70mg/L;进水流量3~6L/h(HRT 25~50h、容积负荷0.0096~0.019 kg COD/(m3·d)),最大冲击负荷为0.0192kg COD/(m3d)。对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的尾水,在臭氧投加量70 mg/L、HRT 25h(进水流量6 L/h)的条件下,OOF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66%、90%、45%和68%;MBR工艺段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41%、87%、15%和91%;OOFBR-MBR联合工艺对COD、NH4--N、TP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81%、99%、65%和97%。尾水经过OOFBR-MBR处理后,出水p H为7.47~7.85,浊度<0.2 NTU,COD<9mg/L、NH4--N和TP均<0.3 mg/L,优于火电厂锅炉补给水系统的RO装置进水水质要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水质分析以及氮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OFBR-MBR系统对于城镇污水厂尾水中碳氮磷具有很高的转化效率。OOFBR中先是臭氧氧化难降解有机物为可生化性小分子有机物后,被牡蛎壳上的生物膜降解掉,MBR除了有效截留残留的有机物和胶体悬浮物(SS)外,还能进一步去除残留的NH4--N和COD。约90%的NH4--N在OOFBR中被好氧氨氧化菌和亚硝化细菌转化为亚硝酸盐氮,再进一步氧化为硝酸盐氮,产生硝酸盐氮在OOFBR-MBR反硝化作用下部分(约15%)转化为氮气。TP通过聚磷菌(PAOs)好氧吸磷形成富集污泥,并随着污泥的排出实现TP的去除。采用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了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投加臭氧前后,OOFBR和MBR反应器污泥中菌群丰度发生显着变化,OOFBR菌群保留了原污泥中29.2%的OTU(Operation taxonomy units,简称OTU),总OTU数目相对减少了28.5%,MBR中则保留31.3%的OTU,总OTU数目变化不大,臭氧对OOFBR-MBR中的微生物有明显的选择作用。OOFBR内异常球菌-栖热菌(Deinococcus-Thermus)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有9种高丰度菌或对去除有机物污染物贡献较大,而MBR内厚壁菌(Phylum Firmicutes)、放线菌(Actinobacteria)以及浮霉状菌(Planctomyctes)细菌显着增加。OOFBR-MBR内的主要好氧氨氧化菌为亚硝化螺菌(Nitrosospira),亚硝酸盐氧化菌主要为硝化弧菌(Nitrospira)、硝化细菌属(Nitrobacter),反硝化菌则主要包括根瘤菌(Bradyrhizobium)、生丝微菌(Hyphomicrobium)等菌属。针对水中残留难降解有机物、NH4--N和TP等污染物,OOFBR-MBR的优化调控策略为,在适宜的范围内,当进水COD、NH4--N和TP升高时,宜增加臭氧投加量,提高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率及溶解氧;延长HRT以延长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有利于臭氧抗性微生物的积累和生物降解,从而提高COD、NH4--N和TP去除率;当进水COD、NH4--N和TP降低时,宜相应减少臭氧投加量和缩短HRT,保证各污染物指标在OOFBR-MBR各反应器中的高效去除。针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以及火电厂耗水量大的特点,推荐了OOFBR-MBR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工艺;针对火电厂用水流程复杂、水质要求差别大的特点,通过分析火电厂水量分配、消耗及排放之间的平衡关系,建立了优化的水平衡模型;从运筹学角度,制定了一种多水源及多用户之间配水优化方案,提出了火电厂一水多用、梯级使用、循环利用的用水系统运维策略,以及用、排水系统节水,分类处理分质回用含盐废水等优化用水技术措施。以湛江某2×600MW电厂为例,达标城镇污水厂尾水经OOFBR-MBR系统深度处理后,完全满足火电厂工业用水水质要求。采用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后,全厂总取水量可从6849m3/d下降至3560m3/d,平均单位发电量取水量可从0.297m3/(MW·h)降低至0.143 m3/(MW·h),末端废水外排水量为512 m3/d。工程投资为7672.61万元,项目年化收益为1187.5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46a。
宋丽霞[7](2019)在《东部河网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水模式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污水的排放问题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如何选择科学、经济且适合农村的排水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以我国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为研究对象,旨在建立一套有利于科学合理选择排水模式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论文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收集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实证分析、数学计算、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1)通过实地调研对现阶段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特征进行分析,将排水模式分为分散处理模式、相对集中处理模式和集中处理模式,并重点探讨了适宜的污水收集模式和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同时,提出了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水管网的建设成本独立计算的思路。(2)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建立了基于环境、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包括资源再利用、处理设施成本、就业效益等16项指标的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指标体系。(3)通过对常用评价方法和指标赋权方法的比选,确定了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ANP-FCE,能体现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江苏省常熟市唐家桥村为例,对该村生活污水的排水模式进行了评价和选择,证明了所建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可适用性。
席冰冰[8](2019)在《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能力增强,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一度处于毫无节制的状态,当人们意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时,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已经激化,全球变暖、极端天气等现象的出现使人类品尝到了污染环境的恶果。我国在经历上一阶段“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之后,依靠资源要素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已不再行得通了,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认识到若不改变现状,资源和环境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条件后,我国开始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如火如荼,但是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差异很大,循环经济的发展状况各不相同,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工作至关重要。当前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资源维度的刻画独特性和完整性不足,物质流分析是以资源为核算主体,通过跟踪、追溯自然资源和物质进入经济社会系统的生产、分配、消费等过程,计算物质在区域内的流量和转化效率而揭示物质流动特征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反映资源使用状况。因此,本文构建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对传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重庆市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直辖市,更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联结点,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都是摆在重庆市眼前的重要任务。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问题的有效手段,以重庆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用频度分析选取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使用物质流分析法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进行完善,构建了以物质流分析为基础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由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共22个指标构成;并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物质流分析和循环经济评价(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和空间格局分析)。通过对重庆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物质流分析,发现重庆市资源状况的好转主要依赖于废弃物的循环处理,即末端治理的方式。对重庆市2007-2016年数据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时间序列分析,发现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持续改善,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子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资源子系统提高幅度最大,速度最快;表明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资源状况的改善。对重庆市及其他全国26个省域进行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分析,发现重庆市的资源和环境状况位于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一类,经济和社会发展位于二类,循环经济综合指数位于全国第10名,属于中上水平。最后,按照自上而下的思路梳理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并从资源、经济、社会和环境四个维度对重庆市今后的循环经济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王鹏程[9](2019)在《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质量评价》文中提出南广河全长213km,其中高县段83km,它是万里长江的第一条支流,对长江上游水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南广河高县段面临水质污染、水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并且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也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认识南广河高县段水质状况,全面分析水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措施,有效遏制水环境恶化,对促进高县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长江上游水质保障,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问题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南广河流域特点、支流分布及水电站位置,将该段河流划分为趱滩乡-咀上段、文江镇-贡溪段、来复镇-南广镇段三个河段进行水质指标监测。通过对2013年至2017年五年的数据整理,分析同一时间不同监测断面和不同时间同一监测断面的各项指标数据变化趋势,得到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的变化趋势;采用模糊评价法得出三个断面五年来的水质类别,采用综合分析指数法得到三个断面五年来水体的整体污染程度。根据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及其污染源分析,提出了其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论文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期均表现出“来复镇-南广段”水质较差,污染相对严重;不同年份看,近五年的整体情况是水质逐年变差,到2016年达到最差,2017年情况又有所改善;同年份不同水期看,丰水期污染最轻,平水期次之,枯水期污染最严重。通过污染物分担率计算,反映出南广河高县段上游主要污染要素是氨氮、总磷,中游是溶解氧、氨氮,下游是溶解氧、氨氮、化学需氧量,最后分析出农田及城市地表径流、工业污染为主要污染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强化源头生态保护、注重中游环境景观建设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之水环境污染防治总体思路,实施彻底截污、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强化生态护岸建设、调剂南广河高县段流域水量、进行河底清淤工程的五大治理措施,以期实现其水环境污染防治目标。
周建平[10](2019)在《乡村绿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是我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指南针。绿色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征程上的主旋律,是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可持续性发展的必选之路。然而近年来我国乡村绿色发展进展如何、面临怎样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都成为当前党、国家、基层干部、农民等认真思考的课题,这一课题对解决我国乡村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绿色发展和乡村绿色发展等研究成果的详细梳理,以及对国家数据统计局发布的相关数据的认真分析,笔者结合实际选择从我国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出发,对我国的乡村绿色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在乡村绿色发展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强、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农村人居环境的旧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农业政策也更具绿色生态导向性,但是由于国家发展规划、“三农”问题复杂如织和政府机制体制不完善等主要原因导致当前乡村绿色发展依旧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绿色循环的发展方式没有转变、农业科技的开发和运用不够充分、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未得到根本遏制、农村人居环境的面貌未得到根本扭转、绿色生态制度供给仍显不足等。基于乡村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笔者认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应坚持五大原则和处理好五对关系,并从发展理念、农业科技、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机制体制等主要方面进行了对策探析。在对当前我国乡村绿色发展的现状及对策深入研究后,本文得出以下三点结论:一是研究当前我国的乡村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乡村绿色发展应整体实现乡村的农业绿色化、农村绿色化和农民绿色化;三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需要党、政、民的共同努力,可从理念、科技、生态、人居和制度等主要方面着手。
二、城镇生活污水再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镇生活污水再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供水水资源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介绍 |
2.1 研究区的基本情况 |
2.1.1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2.2 项目概况 |
2.2.1 建设项目概况 |
2.2.2 生产工艺技术介绍 |
3 需水预测研究 |
3.1 用水节水工艺和技术分析 |
3.1.1 精品钢基地 |
3.1.2 华能电厂 |
3.2 用水过程 |
3.3 供水区用户需水量分析 |
3.3.1 设计供水范围及用水户简介 |
3.3.2 傅疃河水厂及四大企业现状年实际供用水情况 |
3.3.3 傅疃河水厂及四大企业规划年需水量预测 |
3.4 用水水平评价及节水潜力分析 |
3.4.1 用水水平指标计算与比较 |
3.4.2 污水处理及回用合理性分析 |
3.4.3 节水潜力分析 |
4 可供水量计算分析 |
4.1 水源方案比选及合理性分析 |
4.1.1 可利用的水源分析 |
4.1.2 水源论证方案 |
4.2 沭水东调工程调水量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天然径流量还原计算 |
4.2.3 现状工程条件下入库径流量计算 |
4.2.4 调出区调水量分析计算 |
4.3 日照水库供水量分析计算 |
4.3.1 日照水库需水量分析 |
4.3.2 日照水库可供水量计算 |
4.3.3 水库供水水质评价 |
5 取退水影响研究 |
5.1 取水对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影响 |
5.1.1 现状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2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5.1.3 水资源配置格局变化分析 |
5.2 取水对日照水库下游河道水文情势的影响 |
5.3 退水影响分析 |
5.3.1 退水方案 |
5.3.2 对水功能区的影响 |
5.3.3 对水生态的影响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项目用水量及合理性 |
6.1.2 项目的取水方案及水源可靠性 |
6.1.3 项目的退水方案及可行性 |
6.1.4 取水和退水影响补救与补偿措施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专利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选题背景 |
1.2.科学问题 |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研究内容 |
1.5.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论文框架 |
2.研究综述 |
2.1.人类活动驱动的磷循环 |
2.1.1.磷流定量核算 |
2.1.2.磷资源耗竭期估算 |
2.1.3.磷排放的环境影响 |
2.2.磷管理的研究进展 |
2.2.1.磷管理策略研究 |
2.2.2.磷素管理定量研究方法 |
2.3.磷废物资源化研究进展 |
2.3.1.资源化技术 |
2.3.2.技术评估方法 |
2.4.小结 |
3.磷废物核算模型与数据 |
3.1.系统边界 |
3.2.磷废物核算模型 |
3.2.1.P-WAM框架 |
3.2.2.核算原则 |
3.2.3.流核算方法 |
3.3.磷废物分析指标 |
3.4.数据来源 |
4.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演变 |
4.1.磷资源消耗与磷产品生产 |
4.2.磷废物产生量总体格局 |
4.2.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4.2.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4.2.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4.2.4.畜禽养殖(AH) |
4.2.5.水产养殖(AQ) |
4.2.6.农产品加工(AP) |
4.2.7.居民消费系统(HC) |
4.2.8.废水处理与固废处置系统 |
4.3.磷废物产生的影响因素 |
4.4.本章小结 |
5.中国磷废物循环利用与环境排放的演变 |
5.1.磷废物的循环利用 |
5.1.1.磷矿采选子系统(PM) |
5.1.2.磷化工生产子系统(CP) |
5.1.3.农业种植子系统(CF) |
5.1.4.畜禽养殖子系统(AH) |
5.1.5.水产养殖子系统(AQ) |
5.1.6.农产品加工子系统(AP) |
5.1.7.居民消费子系统(HC) |
5.1.8.废水处理(WW)与固废处置子系统(SW) |
5.2.磷废物的环境排放 |
5.2.1.磷汇 |
5.2.2.磷源 |
5.3.结果验证 |
5.4.磷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与政策建议 |
5.5.本章小结 |
6.磷废物趋势预测与调控 |
6.1.磷废物预测模型 |
6.1.1.预测模型框架 |
6.1.2.情景设定 |
6.1.3.变量预测 |
6.2.预测结果分析 |
6.2.1.总量结果 |
6.2.2.分系统结果 |
6.2.3.资源化路径模拟结果 |
6.2.4.预测模型验证 |
6.3.本章小结 |
7.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的评估 |
7.1.磷废物资源化技术简介 |
7.2.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方法 |
7.2.1.底层指标的计算 |
7.2.2.多目标决策 |
7.3.磷废物资源化技术评估结果 |
7.4.本章小结 |
8.结论与展望 |
8.1.主要结论 |
8.2.主要创新点 |
8.3.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3)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及技术目标 |
1.2.1 美丽乡村建设概念 |
1.2.2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概念 |
1.2.3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技术目标 |
1.2.4 工艺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
1.3 国内外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 |
1.3.1 国内外污水处理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雨水收集再利用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预期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成果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苏州美丽乡村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需求 |
2.1 苏州自然和水资源概况 |
2.1.1 苏州自然地理概况 |
2.1.2 苏州水资源概况 |
2.1.3 苏州水质现状分析 |
2.2 苏州农村雨污水处理现状 |
2.2.1 苏州农村污水处理现状 |
2.2.2 苏州农村雨水利用现状 |
2.3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需求 |
2.3.1 苏州美丽乡村特征与核心目标 |
2.3.2 苏州美丽乡村水乡生态空间建设需求 |
第三章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分析 |
3.1 苏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导流技术研究 |
3.1.1 污水收集模式分析 |
3.1.2 推荐工艺技术 |
3.1.3 工艺单元技术说明 |
3.1.4 组合技术性能 |
3.2 框架模块式自动滴灌垂直绿化施工技术研究 |
3.2.1 技术原理 |
3.2.2 工艺技术措施 |
3.2.3 主要技术性能 |
3.3 PP模块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研究 |
3.3.1 技术原理 |
3.3.2 系统设备材料技术参数 |
3.3.3 工艺技术措施 |
3.3.4 主要技术性能 |
3.4 景观型人工湿地工艺处理技术探索研究 |
3.4.1 技术原理 |
3.4.2 人工湿地景观生态系统设计与营造 |
3.4.3 人工湿地景观系统的适应性分析 |
3.4.4 主要技术性能 |
3.5 各项技术设计应用的综合效益分析 |
3.5.1 经济效益分析 |
3.5.2 技术性能分析 |
3.5.3 环境影响分析 |
3.5.4 技术适应性评价 |
第四章 苏州东山镇美丽乡村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案例 |
4.1 项目概况 |
4.2 工程方案设计 |
4.2.1 污水量预测 |
4.2.2 污水处理设计 |
4.2.3 雨水回收再利用设计 |
4.3 项目建设主要应用技术 |
4.4 项目建设成果 |
4.4.1 技术性成果 |
4.4.2 技术组合应用经验总结 |
4.5 项目综合效益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水环境格局濒临瓦解 |
1.1.2 整合乡村“涉水”基础设施空间的重要性 |
1.1.3 乡村水系统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解读 |
1.4.1 基础设施空间 |
1.4.2 乡村水系统基础设施空间 |
1.4.3 空间组织模式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基础设施空间相关研究 |
1.5.2 水代谢循环相关研究 |
1.5.3 乡村水基础设施空间相关研究 |
1.5.4 整合水基础设施的乡村空间相关研究 |
1.5.5 研究简评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基于代谢循环的乡村水系统概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代谢平衡理论 |
2.1.2 可持续水资源利用相关理论 |
2.1.3 生态基础设施理论 |
2.1.4 “海绵系统”理论 |
2.2 乡村水系统概念与内涵 |
2.3 乡村水系统要素构成与结构特征 |
2.3.1 乡村水系统要素构成 |
2.3.2 乡村水系统结构特征 |
2.4 乡村水系统的层级与特征 |
2.4.1 乡村水系统的层级 |
2.4.2 乡村水系统的特征 |
2.5 乡村水系统综合效能 |
2.5.1 乡村水系统的空间效能 |
2.5.2 乡村水系统的景观效能 |
2.5.3 乡村水系统的经济效能 |
2.5.4 乡村水系统的环境效能 |
2.5.5 乡村水系统的社会效能 |
2.6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研究 |
2.6.1 乡村水资源代谢分析 |
2.6.2 乡村水系统循环模式分析 |
2.6.3 乡村“涉水”基础设施归纳 |
2.6.4 “涉水”基础设施空间规模量化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植入 |
3.1 水系统空间植入对乡村空间的要求 |
3.1.1 水系统空间对地形地势的要求 |
3.1.2 水系统空间对用地规模的要求 |
3.1.3 水系统空间对建设空间的需求 |
3.2 不同产业类型乡村水系统运行模式分析 |
3.2.1 以分散式种植/养殖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
3.2.2 以观光农业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
3.2.3 以节水和资源回用为主的乡村水系统处理模式 |
3.3 乡村“涉水”基础设施选取影响因素 |
3.3.1 技术性因素——运行特征,植入适恰 |
3.3.2 经济性因素——投入节约,经济价值 |
3.3.3 空间性因素——规模适宜,开放连接 |
3.3.4 景观性因素——景观渗透,生态共享 |
3.3.5 社会性因素——塑造文化,多元发展 |
3.4 水系统设施在不同空间尺度的植入方式 |
3.4.1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院落尺度空间的植入 |
3.4.2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单元尺度的空间植入 |
3.4.3 乡村水系统设施在村域尺度的植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及适变应用 |
4.1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模型构建 |
4.1.1 乡村空间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
4.1.2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空间形态归纳 |
4.2 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构建 |
4.2.1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研究方法制定 |
4.2.2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结构类型库 |
4.3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的整合设计 |
4.3.1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结合原则 |
4.3.2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空间骨架的结合 |
4.3.3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结合 |
4.3.4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院落空间的结合 |
4.3.5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道路体系的结合 |
4.3.6 水系统空间与乡村公共节点的结合 |
4.4 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适变应用—以济南朱家峪村为例 |
4.4.1 “因水而起”的前期分析 |
4.4.2 “三生一体”的概念生成 |
4.4.3 “多元发展”的方案深化 |
4.4.4 “生态持续”的最终成果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5.1.1 主要结论 |
5.1.2 创新点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5)三峡库区水质影响因素分析及水质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三峡工程的重要地位 |
1.1.2 三峡库区污染物排放现状 |
1.1.3 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1.3 课题研究内容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典型相关分析及水质预测模型介绍 |
2.1 典型相关分析 |
2.2 多元回归分析法 |
2.2.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2.2 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 |
2.3 神经网络模型 |
2.3.1 神经网络概述 |
2.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峡库区水质与其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分析研究 |
3.1 研究对象 |
3.2 分析结果 |
3.2.1 pH的影响因素 |
3.2.2 DO的影响因素 |
3.2.3 COD_(MN)的影响因素 |
3.2.4 NH_3-N的影响因素 |
3.3 结果讨论 |
3.3.1 关于时间序列分布的讨论 |
3.3.2 关于相关分析的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峡库区水质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典型相关分析研究 |
4.1 研究对象 |
4.2 分析结果 |
4.2.1 典型相关性及显着性检验 |
4.2.2 标准化典型相关系数及典型相关模型 |
4.2.3 典型结构分析 |
4.2.4 典型冗余度分析及解释能力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库区水质预测模型应用 |
5.1 回归预测模型应用 |
5.1.1 回归模型建立过程 |
5.1.2 回归预测结果 |
5.2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应用 |
5.1.1 神经网络模型建立过程 |
5.1.2 神经网络训练及测试结果 |
5.1.3 神经网络预测结果及分析 |
5.3 回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臭氧氧化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2.1 臭氧氧化原理 |
1.2.2 臭氧氧化废水深度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生物固定床原理及应用 |
1.3.2 生物固定床填料 |
1.3.3 生物固定床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 MBR处理废水研究进展 |
1.4.1 MBR原理及应用 |
1.4.2 MBR废水处理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 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火电厂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1 火电厂工业用水现状与水质要求 |
1.5.2 单一尾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5.3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联合工艺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6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1 城镇污水厂尾水深度处理用于火电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6.2 火电厂用水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 |
1.7 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1.7.1 研究目的 |
1.7.2 任务来源 |
1.7.3 主要研究内容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的工艺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2.2.2 试剂与材料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方法 |
2.2.5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2.6 数据处理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OOFBR-MBR工艺启动运行 |
2.3.2 OOFBR-MBR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
2.3.3 OOFBR-MBR工艺运行的适宜条件及处理效果 |
2.3.4 OOFBR-MBR联合工艺的控制步骤与参数调控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深度处理污水厂尾水的工艺机理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供试尾水及水质 |
3.2.2 试剂与材料 |
3.2.3 实验装置 |
3.2.4 实验方法 |
3.2.5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转化 |
3.3.2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氮素转化 |
3.3.3 OOFBR-MBR处理污水厂尾水中磷去除 |
3.3.4 OOFBR-MBR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3.3.5 OOFBR-MBR微生态的优化调控策略 |
3.3.6 OOFBR-MBR的工艺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策略与技术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火电厂用水要求 |
4.2.1 城镇污水厂尾水作为火电厂水源要求 |
4.2.2 火电厂各用水工段的概况及水质要求 |
4.2.3 火电厂废水零排放要求 |
4.3 火电厂水平衡模型建立 |
4.3.1 依据与方法 |
4.3.2 模型构建方法与指标 |
4.4 基于水平衡模型的电厂各用水工段水平衡与评价 |
4.4.1 各用水工段的水平衡 |
4.4.2 水平衡模型分析 |
4.5 火电厂用、排水质的评价 |
4.5.1 锅炉补给水系统废水水质评价 |
4.5.2 生活污水系统水质评价 |
4.5.3 含油废水水质评价 |
4.5.4 含煤废水水质评价 |
4.5.5 脱硫废水水质评价 |
4.5.6 机组排水槽排水水质评价 |
4.5.7 凝汽器坑排水水质评价 |
4.6 火电厂优化工业用水策略 |
4.6.1 火电厂优化用水模型 |
4.6.2 火电厂优化用水方法 |
4.6.3 火电厂优化用水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火电厂优化用水技术方案及评价 |
5.1 概况 |
5.2 尾水深度处理回用方案 |
5.2.1 OOFBR-MBR深度处理工艺装置 |
5.2.2 反渗透处理装置 |
5.2.3 离子交换处理 |
5.3 优化用水方案 |
5.3.1 全厂取水、耗水和排水分析 |
5.3.2 全厂废水排放水量及水质 |
5.3.3 优化用水技术方案 |
5.4 优化用水技术经济性评价 |
5.4.1 尾水回用经济性评价 |
5.4.2 分质用水技术与经济性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东部河网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水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外农村污水排放模式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外农村污水排放模式综合评价研究 |
2.1.3 研究现状评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第三章 东部河网地区典型排水模式分析 |
3.1 东部河网地区区域特征分析 |
3.1.1 东部河网地区界定 |
3.1.2 地形地貌特征分析 |
3.1.3 村民居住特征 |
3.1.4 东部河网地区污水排放特征 |
3.2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典型排水模式分类 |
3.2.1 东部河网地区排水模式分析 |
3.2.2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
3.2.3 相对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
3.2.4 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
3.3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适用污水处理技术 |
3.3.1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选择的难点 |
3.3.2 污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分析 |
3.3.3 基于LCA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经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排水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排水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排水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
4.2.1 排水模式评价指标的选取思路 |
4.2.2 排水模式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3 排水模式评价指标内涵的分析 |
4.3 排水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检验和确立 |
4.3.1 指标重要性的调查设计与实施 |
4.3.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3 信度和效度统计分析 |
4.3.4 指标体系的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评价方法的选择 |
5.2 赋权方法的确定 |
5.3 排水模式ANP-FCE模型的构建步骤 |
5.3.1 确定评价因素集 |
5.3.2 确定评语集 |
5.3.3 确定隶属度函数 |
5.3.4 确定指标权重 |
5.3.5 建立ANP-FCE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评价模型在唐家村排水项目上的应用 |
6.1 项目简介 |
6.2 排水模式的选择 |
6.3 评价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A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指标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B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指标调查问卷分析(第一轮) |
附录C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指标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D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指标关联性调查表 |
附录E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评分表 |
附录F 问卷扫描 |
附录G 东部河网地区农村排水模式指标得分表 |
(8)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循环经济的相关概念 |
2.1.2 物质流分析的相关概念 |
2.1.3 循环经济与物质流分析的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 |
2.2.2 区域经济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资源经济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
3.2.1 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思路 |
3.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3.2.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3.3.1 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2 物质流分析对传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3.4 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 |
3.5 评价模型的构建 |
3.5.1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5.2 主成分分析的计算过程 |
3.6 本章小结 |
4 实证研究 |
4.1 实证对象选择 |
4.1.1 重庆市经济社会概况 |
4.1.2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4.2 数据的收集 |
4.2.1 物质流分析的数据收集 |
4.2.2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数据收集 |
4.3 重庆市物质流核算结果分析 |
4.3.1 物质输入分析 |
4.3.2 物质输出分析 |
4.3.3 物质消耗强度和效率分析 |
4.3.4 综合指标分析 |
4.4 重庆市循环经济评价结果分析 |
4.4.1 循环经济时间序列分析 |
4.4.2 循环经济空间格局分析 |
4.5 重庆市物质流分析及循环经济评价结果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对策研究 |
5.1 对策提出的思路 |
5.2 重庆市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表 A-1 空间格局分析资源系统原始数据 |
附表 A-2 空间格局经济系统原始数据 |
附表 A-3 空间格局社会系统原始数据 |
附表 A-4 空间格局环境系统原始数据 |
表 B-1 循环经济时间序列原始数据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范围 |
2.2 资源环境概况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候条件 |
2.2.3 水文泥沙 |
2.2.4 主要资源 |
2.3 社会经济现状 |
第3章 研究区水环境现状监测 |
3.1 监测点位及项目 |
3.1.1 监测点位 |
3.1.2 监测项目 |
3.2 水环境现状及监测结果 |
3.2.1 区域水环境状况 |
3.2.2 监测结果 |
3.3 水质指标年度变化趋势及分析 |
3.3.1 水质指标五年变化趋势及分析 |
3.3.2 南广河2017 年水质指标变化趋势及分析 |
第4章 研究区水环境质量评价 |
4.1 水环境质量标准 |
4.2 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1 模糊评价方法 |
4.2.2 趱滩乡-咀上段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3 文江镇-贡溪段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4 来复镇-南广镇段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 |
4.2.5 不同断面模糊评价结果比较 |
4.3 水质综合分析 |
4.3.1 水质综合分析指数法 |
4.3.2 趱滩乡-咀上段水质综合分析 |
4.3.3 文江镇-贡溪段水质综合分析 |
4.3.4 来复镇-南广镇段水质综合分析 |
4.3.5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研究区水环境污染原因与防治措施 |
5.1 水环境污染原因分析 |
5.1.1 入河污染源及其分布特征 |
5.1.2 水污染原因 |
5.2 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
5.2.1 总体思路 |
5.2.2 水环境污染预防的措施 |
5.2.3 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10)乡村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乡村绿色发展的概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绿色发展 |
(二)乡村绿色发展 |
二、乡村绿色发展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 |
(二)中国古代传统的乡村绿色发展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绿色发展思想 |
三、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
(一)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
(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选之路 |
(三)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
第三章 乡村绿色发展的现状 |
一、乡村绿色发展中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强 |
(二)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 |
(三)农村人居环境的旧面貌和重视度得到改善 |
(四)农业政策绿色生态的导向性更加明确精细 |
二、乡村绿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绿色循环的发展方式没有转变 |
(二)农业科技的开发和运用不充分 |
(三)农村生态环境未得到根本遏制 |
(四)农村人居环境未得到根本扭转 |
(五)绿色生态制度的保障仍然不足 |
三、乡村绿色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选择所致 |
(二)“三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所致 |
(三)政府机制体制的不完善所导致 |
第四章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对策 |
一、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
(二)坚持环保优先、和谐共生 |
(三)坚持建管并重、长期运行 |
(四)坚持农民主体、激发动力 |
(五)坚持党管农村、全民合力 |
二、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应处理的几对关系 |
(一)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
(二)绿色发展和农民富裕的关系 |
(三)绿色乡村与生态城市的关系 |
(四)当前效益与长远目标的关系 |
(五)政府把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
三、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
(一)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乡村转变发展方式 |
(二)强化绿色科技引领,推进农业低碳循环发展 |
(三)重视生态环境工程,恢复农村青山绿水面貌 |
(四)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 |
(五)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有效保障乡村绿色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城镇生活污水再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日照市沿傅疃河-厦门路管道工程供水水资源分析研究[D]. 王成民.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中国含磷废物产生格局与资源化潜力[D]. 刘雪薇. 南京大学, 2020(09)
- [3]苏州美丽乡村建设中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技术应用研究[D]. 乔治.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4]半湿润寒冷地区乡村水系统空间组织模式研究[D]. 姜宽.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5]三峡库区水质影响因素分析及水质预测研究[D]. 周文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臭氧牡蛎壳生物固定床-MBR处理城镇污水厂尾水用于火电厂及优化用水的研究[D]. 刘世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7]东部河网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水模式评价研究[D]. 宋丽霞. 东南大学, 2019(05)
- [8]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研究 ——以重庆市为例[D]. 席冰冰. 重庆大学, 2019(01)
- [9]南广河高县段水环境质量评价[D]. 王鹏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乡村绿色发展研究[D]. 周建平.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生活污水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