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体育健身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体育健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09)10-0001-07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值和健身的意识也越来越高。为此,人们除应具有强烈的“健身意识”,也即形成对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强烈的欲望和兴趣外,还必须树立一系列“现代体育健身观”,其中包括现代健康观、科学健身观、现代长寿观、终身体育观、体育参与观、现代体育消费观和现代体育养生观等。体育学术界对提升“健身意识”的课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有关“现代体育健身观”的课题研究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研究将从现代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视角,对“现代体育健身观”进行研究。
1 论“现代健康观”
1.1 对“现代健康观”的全新诠释
以往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一种狭隘的认识,认为“没病、没伤就是健康,有病、有伤就是不健康”。而现代健康观则从更宽泛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健康和健康的内涵。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健康已不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无痛、体力充沛,除了身体本身处于良好状态外,在心理上、社会适应上和道德上也要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健康”重新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具体地说,一个躯体(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的人,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1.2 “体质健康”始终是健康的物质基础
所谓“体质”,是人的身体状况的一种反映,也是人的机体质量的反映,是人的整体健康的物质基础。它是指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三方面。所谓“体格”,是指人体的形态结构(也即人的生长、发育的水平、人的体型等);“体能”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走、跑、跳、投、悬垂、攀爬、举重物等);“适应能力”则是指人体在适应外界环境中所表现的机能能力(也即对冷、热、缺氧等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如果一个人的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均处于良好状态时,就为健康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1.3 “现代健康观”更重视心理、社会和道德健康
人们往往非常重视身体体质的健康,而且对不同群体大多都有健全的身体体质健康的评定指标和标准。现代社会的工作节奏、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感到难以适应,因而在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等方面也相应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人在心理、社会和道德上的健康。这也正是现代健康观与传统健康观区别的核心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健康观”更重视心理、社会和道德健康。由此,从全面的视角诠释健康内涵的“现代健康观”,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1.4 “群体健康”与“个体健康”
从狭义的角度看,健康是一个个体生理状况的概念,从广义看,众多的个体健康又组成了群体的健康。“群体健康”是由众多“个体健康”的平均值来反映的。从这个意义看,如果某个体偏离了群体的正常均值,就属于健康不正常,如果在平均值范围内或超过群体健康平均值,就属于健康非常正常的人。对每个个体而言,个体的健康是现实的,而群体健康只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考虑健康时,必须区分是群体健康还是个体健康。
但是,由于每个个体间在形态和机能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因此衡量每个个体健康与否不能完全根据群体的健康标准值来确定,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群体的健康平均值,由于机体内代偿机制的存在,也不能说就不健康,还需要以群体健康的平均值为参照系,然后再考虑个体的具体情况来加以最终确定。
1.5 为全面健康观确立相对应的“全面健康”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健康的新含义制定的包括精力、处事观、应变能力、抵抗疾病、形态体重、视力、牙齿、头发、肌肉等十个方面的具体标准,可作为我们平时衡量自己是否健康的具体指标和标准。当然这只是一个一般性的标准,不同的对象,评定的指标和标准也是不同的。对老年人和儿童少年来说,以上十条标准在要求的程度上相对要低于中青年。以老年人来说,则可以根据以下各项指标去寻求和评定自己的身体健康,例如,吃得合理、喝得适当、戒烟、经常散步、寻求乐趣、自信乐观、时时当心、保持适当性生活、适量的运动。如果一个老年人能做到以上几点,他的身体是就健康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健康老人”。
至于心理上的健康主要从以下几个标准去衡量:即智力正常,有安全感,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意志健全,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做出恰当的评价,适应能力强;能够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乐于学习,工作和社交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和谐;睡眠正常,生活习惯良好;心理状态与人的年龄相符合。
1.6 “健身锻炼”、“身体练习”是全面提高健康水平最积极、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健身锻炼”是指以健身、健美、医疗矫正、娱乐休闲为目的,以促使身体健壮、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有机体适应能力为主要任务而进行的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又是通过各种具体的健身锻炼手段来实现的。这些健身锻炼手段很多,有一般身体练习手段(如力量、速度、耐力、协调能力以及各种球类、体操、舞蹈等练习手段),自然力手段(利用阳光、空气、水三大自然力要素进行的体育活动),辅助练习手段(利用各种健身锻炼器材进行的体育活动)等,其中“身体练习手段”为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
2 论“现代长寿观”
“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是一千二百多年前古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而今已是“人生七十今不奇”了。1973年时,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当时全世界只有7个国家男子人均期望寿命超过70岁,女子超过75岁。而现在达此标准已是不计其数了。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日本预期寿命最长,达82.6岁(男80岁,女86岁),美国名列31位,但也超过78岁(男75岁,女81岁),我国73.4岁(男71.7,女75.2岁)。
2.1 对“现代长寿观”的诠释
所谓“现代长寿观”,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寿命的一种全新的认识和观念。它是指在人的生命面前人应该是积极的,而不应该是消极被动的。健康不等于长寿,但长寿却是以健康作为其物质基础的。健康与长寿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的普遍愿望。
中医文献认为,人的生命是有一定期限的,一般称之为“天年”,即指人的自然寿命可以活到的年龄。中医文献中在肯定“天年”等客观规律的同时,指出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作用。张景岳对《灵枢》天年有定数的解释说:“所谓天定则能胜人,人定也能胜天也。”人之所以能胜天,在寿命问题上关键在于“养能合道”。
西医对寿命的认识是:寿命具有种属的特殊性,每个种属有其一定的寿命期限,而这种期限,正是被遗传用目前尚未知晓的方式控制着。根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看,按种族和性别看,在同一个国家,女的比男的寿命长,白人比有色人种寿命长。例如,美国白人女性寿命最长,平均寿命近81岁,非洲裔女性77岁,白人男性76岁,非洲裔男性70岁。
人类研究了很多方法来计算最长寿命,其中大部分的推算方法计算出来的人类高寿年龄范围都在110岁~120岁之间,我国两千多年前问世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也认为,人类的正常寿命是100~120岁之间。
2.2 “全面健身观”与影响老人长寿的多因素分析
我国著名老年体育学者王则珊、钱跃庭等教授,曾对132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的长寿经验和体会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可看出(表1),他们之所以能长寿,既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也有外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既有生活、劳动、工作因素的影响,也有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的影响;既有生理因素的影响,也有心理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进一步证实了现代社会全面健身观的正确性。
科学家们经研究认为:众多的长寿者,都不是因为年老,而是由于生病而去世的。这也提示我们应通过主动、积极地参与健身运动和老年保健,努力保持和增进老年人的健康和体质,延缓老年人机体机能的衰老过程,尽可能表现出自身的最高寿命,真正做到延年益寿。
由于疾病、饮食失调、起居不节、情态失常、房事不慎,以及体质与遗传的因素,再加上适应外界能力的降低,易受外邪侵袭,因而老年人的机体不可避免地要发生衰老或出现多种衰老的征象。如荣华颓落、神志失常、生殖功能减退、九窍不利等。因此老年人较青壮年发病率明显要高,这一切均加快了人的机体的衰老过程,影响人的长寿。
2.3 树立“积极长寿观”
衰老是人的一个自然规律,寿命毕竟是有限的。但是“现代长寿观”认为: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寿命,至少目前还很难改变,但是由外界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健康和体质状况的下降而形成的衰老和寿命的缩短,却是可以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健身锻炼和养生保健而得到延缓,人类在延长寿命上,决不应该是完全消极被动的,而应该争取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主动权,努力延长自己的寿命。这就是现代人所提倡的“积极长寿观”。
3 论“终身体育观”
人们在参与健身体育过程中,往往因观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有些人参与健身体育只是凭兴趣出发,一过性的,而有些人则是把它当作终身的一项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参与健身体育活动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
3.1 对“终身体育观”的诠释
“终身体育观”是现代社会人们对接受体育教育的时域区间的一种全新认识,是根据人的机体生长、发育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发展不断对人在参与体育教育方面提出的新的要求,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对体育的观念和认识。这种认识的核心是:人从出生到老年都要不间断地接受体育教育,都要坚持参加体育健身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与体育教育。
3.2 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十分强调“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含义是:一个人从儿童开始到老年都应该终身接受教育,不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以提高自己适应社会、适应自然的能力。现在许多老年人参加老年大学的各种专题的学习,就是充分体现了现代社会的“终身教育”的实施。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主要结构之一。“终身教育”在体育上的体现就是“终身体育教育”,因而终身体育是终身教育的延伸、扩展和补充。其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体现在一个人从儿童到老年都应终身接受体育教育,也就是要终身根据自身健康、体质的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学习各种体育方面的知识、技能,以提高自己参与终身体育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一个人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和健康,延年益寿,就必须终身从事各种适合于自己的健身活动和参与各种体育娱乐与休闲活动,以增进和保持自己良好的健康、体质水平,为延年益寿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因而,作为现代人,就必须树立一种“终身体育观”,积极地投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去。可以说,作为终身体育全过程,老年人是终身体育教育全过程的最后阶段。
3.3 由“间断体育人口”向“终身体育人口”转移
由于对终身体育认识上的不同,形成了两类体育人口,一类是“间断体育人口”,另一类是“终身体育人口”。“终身体育人口”是指那些自接受学校体育教育以来,坚持至今,并能持续到老龄仍坚持接受体育教育的体育人口。所谓“间断体育人口”是指那些离开学校体育教育后,因种种原因远离体育活动,而到中年和老年后由于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条件的改善、老年疾病缠身,因而又重新树立起期盼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和意识,从而又恢复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人口。这类体育人口目前在我国大量存在。现在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确立与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从学校体育教育结束之后直至老年都能坚持不断地参加体育活动,使之成为“终身体育人口”。
4 论“科学健身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包括体育科学也同步有了迅速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多学科综合利用的新时代,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观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体育健身的科学性成为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4.1 对“科学健身观”的诠释
理论来源于客观实践,而理论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指导客观实践。“体育科学”是反映体育这一特定事物客观规律的知识和信息的集合,是人们通过对体育实践的不断总结和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形成的反映体育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所谓“科学健身观”则是指将体育健身看作为是一个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以体育健身的各种基本规律和体育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为依据,采用科学的健身方法与手段所从事的卓有成效的体育实践活动过程的观念和认识,并在体育健身实践中加以贯彻。
“科学”是指反映某种客观规律的知识和信息的集合,是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客观规律,也是人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现实的结晶。“科学”具有明显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精确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而“伪科学”则是指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真正的内在规律,而是人为臆造的、违背科学规律的所谓“邪说”。“反科学”是向科学挑战,以封建迷信的邪恶学说去反对科学,迷惑和愚弄群众的观念和认识。体育健身也是一门科学,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法轮功”就是一种以违背科学规律的“邪说”为依据形成的所谓健身功法,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4.2 “科学健身”的表现特征
首先是健身目标的专一性,即健身的目标就是为了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其次是健身内容的多样性;第三是健身方法与手段的科学性;第四是锻炼者的群落性与个体性,即指健身锻炼是以个人独立活动为基础的一种群体性健身活动过程;第五是健身锻炼的参与性;第六是健身锻炼负荷的适宜性;第七是健身锻炼的区别对待性;第八是健身锻炼的系统性;第九是健身锻炼的实效性。
4.3 科学健身的必要性和盲目健身的危害性
科学研究表明,从事科学的健身运动的好处:一是科学健身可以大大提高健身锻炼的效果。二是科学健身可以避免因不科学健身而造成的对身体的伤害和损害。
而盲目的、不科学地从事健身运动,同样也会带来对人体的伤害,甚至危及人的生命。例如,美国有一个积极倡导和长期从事长跑的人,最终却死在一次长跑活动过程中。这以后,人们通过研究发现,长跑并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健身活动手段,对于一些心血管器官有疾病的人和老年人来说,长跑锻炼并不是一种最好的健身手段。相反,老年人和健康状况不好的人用走、快走、慢跑或走跑交替的方式进行锻炼,比用大运动量的长跑锻炼更有利于增进他们的健康和体质。除此之外,在群众健身运动中,出现“运动猝死”的情况已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运动中发生猝死的现象往往出现在运动时血压升得较高和运动突然停止时。此外,研究还表明,在做过分憋气的运动时,很容易造成心血管系统的恶性变化,引起心肌缺血而昏倒。
综上分析表明,体育运动不是万能的,它与任何客观事物一样都具有两面性。只有科学地从事健身锻炼,才能真正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
4.4 健身运动处方——现代科学健身的方法模式
长期以来,人们参加健身锻炼一直缺少科学有效的保障,因而健身锻炼的效果往往不高,有时甚至会对健康、生命带来负面的影响。运动处方的推行,为人们科学地从事健身锻炼带来福音。
“运动处方”是源于医疗领域的一个概念。5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最初是作为体育医疗的一种措施,随着大众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和人体运动科学的进步,运动处方开始用于指导人们进行科学的锻炼。1960年日本猪饲道夫教授首先使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使用了这一术语。从此以后,“运动处方”在国际上得到了确认,并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
所谓“运动处方”,是指用“处方”的形式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制定的一种具体的、科学的健身锻炼计划和实施方案。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应包括医学诊断与运动诊断、健身锻炼计划和健身锻炼注意事项。其中健身计划是运动处方中最主要的内容,它又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频度等四大要素。推行健身运动处方可以使人们健身锻炼的计划性、针对性、科学性、安全性和健身锻炼的实际效果大大提高。
由于健身锻炼的人非常多,而体育指导员和运动医生却是非常少的,根本不可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而,锻炼者应在树立科学健身观的基础上,努力地学习和掌握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知识,尽可能自己为自己制定科学健身的运动处方。
5 论“现代体育参与观”
开展健身锻炼重在参与,因为体育健身主要还是一个人体的实践活动过程,如果不参与到这个实践过程中去,而是停留在口头上,那么就失去了健身锻炼的实际价值。现代社会为“现代体育参与观”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社会条件。
5.1 对“现代体育参与观”的诠释
“参与”是人的行为介入的一种趋向或指向。无论是现代健康观、现代长寿观、终身体育观还是科学健身观,都离不开人们亲身投入到体育健身的实践中去,否则这些现代健身观的确立就失去最有力的实际依托。因而“现代体育参与观”是现代人对自身体育参与行为的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认识,它的核心是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就必须终身亲自参与和投身到丰富多彩的、科学合理而有成效的体育健身实践中去。
5.2 现代人在体育参与观念和认识上的发展趋向
5.2.1 由“间接观赏观”向“实质性体育参与观”转移
对如何参与体育活动,有两种不同的观念。一种人认为参与体育活动活动就必须直接投身到实质性的体育活动中去,这种参与观念称为“实质性体育参与观”。持有这种观念的人,不仅有较好的体育态度,而且也有经常从事健身锻炼的习惯,并掌握一定的体育技术和知识。我们把这种人称之为“实质性的体育人口”。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参与体育活动不一定非要亲身参加各种健身运动,热爱体育、关心体育、当一个热心的球迷、阅读体育书报、观看体育节目等非实质性体育活动,也算参与体育活动。我们把这种参与观念称为“非实质性(或间接)体育参与观”,把这类人称之为“间接体育人口”。严格地说,他们并不能算真正的体育人口。随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参与观正在由“间接观赏观”向“实质性体育参与观”转移,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实质性体育人口”。
5.2.2 “被动体育参与观”向“主动体育参与观”转移
所谓“被动参与观”,是指虽内心不愿参观体育活动,但受某种特定外界因素的影响或强使,仍然被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以往我国多数群众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往往都是由学校、机关、厂矿和社区有组织地统一安排进行的。例如,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统一做课间操、广播操、工间操、群众性的文体表演等等,都是在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虽然参与了,但往往不是十分主动的,有时甚至是被迫参加的。自然他们在其他的业余时间就不会主动进行一些自觉的健身锻炼。我们把这部分人称之为“被动体育人口”。而所谓“主动体育参与观”,是指在充分认识参与体育活动的好处的情况下,认为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观念。随着人们对健身价值观的改变,尤其是老年人,更感觉到生命在于运动的价值,为了延年益寿,他们甚至比中、年轻人更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力所能及的体育健身活动中去。我们把这部分人称之为“主动体育人口”。由于现代参与观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人从被动体育人口转向主动体育人口。
由于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中年人在参与健身锻炼的时间等条件上远不如老年人和青少年儿童,因此,中年人健身锻炼的主动性,在各种群体中也是相对最差的,中年人更应树立主动健身参与观,更主动地参与到健身锻炼中去。
5.2.3 由“恢复性参与观”转向“娱乐性参与观”
日本一份研究资料表明:日本人业余时间参加体育活动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休息、解除疲劳型”,具体的内容有地滚球、看职业棒球赛等;第二种是“提高生活型和自我投资型”,具体内容有健美活动、散步、瑜伽术、太极拳、体操、跑步、舞蹈和游泳等;第三种类型是“追求乐趣型”,具体内容有网球、高尔夫球、滑水及海洋、山上、空中等户外活动。其发展趋势是:由恢复型逐渐转向娱乐型。人们不仅在健身活动中企望达到解除疲劳、锻炼身体,同时也试图在健身锻炼活动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参与活动中,不管是参加具体的练习活动,还是参加表演或竞赛活动,都把娱乐和乐趣看得十分重要,把健身锻炼看作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痛苦、乏味的身体活动。在活动中追求的健康,不仅是身体的健康,同时还包括追求心理上、社会适应上和道德修养上的健康。
5.2.4 由“劳动不能取代体育观”转向“劳动与体育互补观”
传统的观念认为“劳动不能取代体育”,从总体看,应该说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人们在劳动时,身体用力的部位动作较单一,劳动的主要功能在于完成劳动生产任务,而不是为了增进健康、体质,正由于劳动部位的单一性,因而在此过程中,重复进行同样的劳动性身体活动,必然会产生局部肢体的疲劳,因此有可能引发一些身体部位的局部慢性劳损。从这个角度看,用劳动来取代体育是达不到理想的健身锻炼目的的。但是,传统的观念也有一定的版面性,他们把劳动中的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中的身体活动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劳动中的身体活动对健康体质的锻炼不起任何作用,甚至对健康不利。显然,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经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们在做家务劳动时,虽其运动强度不大,但却有一定的运动量,如果安排恰当,也有益于提高身体健康和体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替代部分低强度的运动,可作为体育健身运动的一个补充,当然绝不可能完全取代。此外,“劳动”中还包括生产劳动、工作劳动和生活劳动等,但无论哪种劳动方式,它们大多都是人的身体活动,它们与通过体育中的身体练习完成的身体活动,都是身体活动,只是达到的主要目的和身体活动的形式不完全相同而已。既然它们都是身体活动,就必然都会对人的体质和健康的提高与改善,产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因而劳动活动与体育活动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作用。美国的斯蒂尔曼曾对30~85岁的群体进行了研究,他将这些人群分为家务劳动低强度活动组、中活动组和高活动组。研究结果发现,高活动组体重最轻、皮脂厚度最小、骨密度最高,心肺功能最好。而其他几组虽然效果不如高活动组,但都不同程度地达到一定的身体活动的作用。
5.2.5 由“生命在于运动观”转向“动静结合养生观”
“生命在于运动”已为所有的现代人所接受,它反映了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体的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和不断运动状态的生物现象,生命力的大小和生命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于生命体生命过程中的运动状态,这种状态也是以人的机体的新陈代谢为基础的。因此,人的一生从小到老都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各种体育运动活动中去,在那里体验生命的价值,不断地延伸生命的过程。但是人的生命活动不仅仅是一个身体的运动活动,它还有更高级的支配人体身体活动的大脑高级神经活动。人的各种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精神等都是在人的大脑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而在这种大脑的生命活动中,实际上也在消耗一定的能量。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活动要消耗人体总能量中的六分之一的能量。由于健康概念的扩展和延伸,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社会非常重要的一个健康结构。据最新统计,上海市有25万人患有心理上的忧郁症,而且大多集中在最适宜参加健身运动的20~40岁的人群中。心理健康既可以通过参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来得到改善和提高,也可以通过一系列静态的、非身体活动的心理训练、心理自我调解或练静气功等方式来进行。气功有“动功”和“静功”之分,动功是在一些轻微的连续身体活动中进行的,而静功则是在一种身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下,通过大脑的工作,排除杂念、集中注意力和使机体处于放松状态下进行的。传统中医也提倡“动静结合养生”。因此,从现代健康观来看,在“生命在于运动”这一观念仍然存在并处于主导地位的基础上,也应确立一种“动静结合健身观”,把身体的运动与心理、精神和思想的调控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真正的、全面的健康。
6 论“现代体育消费观”
6.1 对“现代体育消费观”的诠释
有人认为,国家对群众健身运动投入不足,应加大投入。但国家的投入只能在宏观方面,例如建造公共体育场馆、组织大型体育活动等,不可能解决十多亿人民每个人的体育消费需求。因而,树立“用钱买健康”的现代体育消费观念,个人为自身的健身锻炼进行投入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了。
人难免要生病,现在我们哪怕看一次小病,也得花上一、二百元,如果得了重病则开支就得上千元、上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而如果每年我们为参加健身锻炼投入一、二百元钱(用于购买运动服装、运动鞋和简易运动器材或交少量参加体育俱乐部的会费等),换来的是强健的身体,健康有了明显的改善,就可以少生病、不生病。如果这样算下来,“用钱买健康”,也即个人为健身锻炼、延年益寿,投入一定的资金或进行一定的体育消费,显然是非常值得的。因而,“现代体育消费观”就是现代社会在体育消费上的一种全新的现代体育消费观,具体说就是人们应该为了更好地增进自己的健康体质,延年益寿,做出力所能及的投入,进行一定的体育消费。
6.2 国内外体育消费逐年提升
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体育消费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愿意拿出日常生活费中的一部分用于体育消费,以换取良好的身心健康。从各种统计中可以看出,人们用于体育方面的消费越来越多。例如美国人认为体育消费应占消费总额的20%。美国人每年花费2200万美元以上用于体育休闲活动,1988年美国年人均体育消费约为220美元,相当于1826元人民币。用于缴纳健康俱乐部的会员费就达600万美元。法国家庭在文化娱乐方面的开支之中有10%用于体育运动。观看重大比赛和体育表演所需费用占家庭文娱休息开支项目的19%。家庭衣着方面的开支之中约有5%用于运动服装。韩国2001年家庭平均体育支出31万韩元(相当人民币2100元),占家庭总支出30%。随着改革开放,我国体育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体育意识的增强和体育消费观念的改变,促使体育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我国城市人口收入每增加1%,体育消费约增加1.5%。广州市86%的家庭、深圳市90%的家庭拥有健身器材和用具,深圳市27%的家庭成员中有体育俱乐部的会员卡。但总体上我国体育消费水平较低。
6.3 现代体育消费观念的发展趋向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体育的经济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们在现代体育消费观的影响下,体育消费有了很大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仅重视“参与性体育消费活动”,而且也越来越重视“体育健身信息的消费”,如购买一些有关健身体育方面的书籍、订阅一些体育报刊、参加一些健身方面的科学讲座等。
2)逐步从“物质性产品消费”(服装、鞋、器材等)转向“服务性体育消费”(对健康投资、精神文化、旅游、体育咨询培训等体育服务性的消费)转移。按国际惯例,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 000美元时,将触发国内消费结构的升级。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 090美元,从而促使了我国消费结构的这一变化,给体育健身娱乐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统计表明,美国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占70%,德国占62%,韩国约占56%,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才约占40%,欠发达地区仅占20%,说明我国体消费中仍然大部分为体育物质产品的消费。
7 论“现代体育养生观”
我们的祖先把健身延年的理论与方法称之为“养生”。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和修炼,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自有人类以来,尽管生活条件千差万别,但“无不知自卫其生者”。现代社会为“现代体育养生观”的确立提供良好的机遇。
7.1 对“现代体育养生观”的诠释
养生对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古至今也形成了各种养生观念和认识及相应的养生手段。随着人类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养生的观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养生观”,在体育方面则形成了“现代体育养生观”。“现代体育养生观”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体育养生的一种全新的观念和认识,其核心是,人的健康和长寿取决于多种因素,光靠健身锻炼提高体能是不够的,还必须结合心理、精神、社会适应、自然适应和饮食等各个方面的养生进行全面的体育养生,才能取得最大的健身效益。
7.2 “中华体育养生观”——导引养生观
“中华体育养生观”是中华养生观中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的宝贵遗产,其中以“导引养生观”最具代表性。
在古代,早就不把体育看成是单纯的练拳习武的身体活动。在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中也早已表明:“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也。”中国古代导引正是如此。因而自上古先民发明它以后,直至明清和当今社会,数千年来一直在发展着,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元化,成为灿烂的华夏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导引养生术,无论是功法还是理论,所涉及的方面极广,既涉及道、儒、释等各家不同的养生哲学,又涉及中国古典医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各流派的主张和实践。它是以整个中华古代文化作为底蕴的。
古人认为,养生,是康寿之门;“康寿”,乃幸福之基。但是,养生必须有“道”。中华养生是中华民族独创的康寿系统工程,是中国医家养生、道家养生、儒家养生、佛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五大养生学说的菁华荟萃。正因如此,中华养生是一项由生理要素、心理要素、自然要素和人际要素组成的复合工程,是一种大背景、全方位、多视角、高层次的养生观。由此,中华养生包括了“通养之道”和“专养之道”两类。其中通养之道又包括了:动养之道(肢体、呼吸、按摩),静养之道(劳逸、睡眠、休闲),食养之道(饮食之忌和宜),乐养之道(娱心畅怀、助人为乐),节养之道(思想情感和行为动作节制),防养之道(防病、防灾)和志养之道(人定胜天、信医拒巫)。中华体育养生实际上就是一种从身体活动、心理活动到饮食调养等各方面组成的全面养生观。而与中华养生之道相对应的中华养生方法也包括:劳动运动养生法、情志调摄养生法、饮食调理养生法、生活起居养生法、房事调谐养生法、气功调摄养生法、经络穴位养生法和药物调理养生法。
7.3 现代体育养生观的理论模式——“健康长寿的心行食平衡观”
现代养生观和现代体育养生观是在古代养生思想和养生观念的基础上,随着现代社会文化、科技的发展逐步形成的。现代养生观在很多方面都反映了古代养生观的基本内涵。在这方面,中华养生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大丰富了现代养生学和卫生学的内容。正如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其《中国科技史》中写道:“值得注意的是18世纪时,中国的治疗体操(即指‘导引术’)传入欧洲,并在现代的卫生和治疗方法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
从现代体育养生观来看,作为人体内环境的完善,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心理方面,二是身体方面,三是饮食方面。真正健康和长寿的人,必须做到心、行、食三方面的平衡。这也就是现代体育养生观的核心。它与“现代健康观”的认识也是相吻合的。以美国为例,美国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很高,体育人口率也名列世界前茅,但其平均寿命期望值却为78岁,在世界各国仅名列第31位,专家公认,这是与美国的“医疗条件”和“饮食”两个主因直接相关的。
宋修海在其《长寿指南》一书中构建了一个“健康长寿的心行食平衡”的现代养生观的理论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作者指出:在心、行、食三方面养生的“中心”是“健康与长寿”,这也是人们所要追求实现的最终目标;而实现健康长寿的“核心”是要做到心理、身体和饮食三方面的有机平衡;“关键”是抓住健康长寿的三个固定不变的基本要求——即心理上的“坦荡”,身体(行)上的“规常”,饮食上的“节量”;“重点”却是保持喜、忧,动、静,粗素、细荤在这6方面的平衡。其具体标准则是要人们做到心胸坦荡、动静规常、食杂节量,并使之处于平衡状态。所谓“心胸坦荡”是指人要保持乐观、平稳的心情,要想得开、放得下,既不狂,又不忧;所谓“动静规常”是指根据自身情况,做到劳逸结合、劳逸适度、有张有弛、富有节奏,符合人体机体生理的基本要求;所谓“食杂节量”是指营养丰富而又不偏食,各种粗细粮和荤素菜都要吃,既不过量,也不限食。
8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取决于人们思想、观念和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变化,而发展变化后的社会,又会反作用于引起社会变化的各种观念、思想的重新发展、变化和组合。数千年形成的古代体育思想和观念,尤其是中华体育养生思想和观念为现代体育健身思想和观念的发展提供了最好的铺垫。现代健身体育已形成了现代健康观、科学健身观、终身体育观、现代长寿观、现代体育参与观、现代体育消费观和现代体育养生观,它们将成为推动我国大众体育进一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标签:科学论文; 运动处方论文; 终身体育论文; 社会因素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健身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现代社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