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鼠移植瘤建立及鼻咽癌病人免疫状况研究

鼻咽癌鼠移植瘤建立及鼻咽癌病人免疫状况研究

陈志坚[1]2001年在《鼻咽癌鼠移植瘤建立及鼻咽癌病人免疫状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进行EB病毒特异性免疫和鼻咽癌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首先建立叁个人鼻咽癌鼠移植瘤及相应的体外培养细胞株作为实验材料及模型,并了解其相应特性,同时了解鼻咽癌病人基础免疫状况及针对EBV特异性免疫状况,为研究提供基础。第一部分: 用BALB/C裸小鼠(鼠龄7周~12周,体重>21g,雌雄兼用,)和Scid小鼠(鼠龄4周~12周,体重19~30g,雌雄兼用)作为人鼻咽肿瘤移植宿主。从26例未治疗鼻咽癌患者鼻咽部咬取鼻咽肿瘤组织,切成1-2mm直径小块后,用套管针将小块肿瘤组织移植于实验鼠的肩部或腋窝皮下,原代接种14例于裸鼠(16只,21部位)、12例于scid小鼠(13只,14部位)。 分别了解以上瘤株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包括移植成功率、生长速度、移植瘤大体形态学表现、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形态学表现、染色体情况。了解以上瘤株中EB病毒LMP-1和LMP-2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SNET-1、CSNET-2、CSNET-3、CSNE-1和CSNE-2的LMP-1表达,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CSNET-1、CSNET-2、CSNET-3的LMP-2表达情况,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CSNE-2的LMP-2表达情况。 结果:建立人鼻咽癌鼠移植瘤3株,分别暂定名为CSNET-1、CSNET-2和CSNET-3。CSNET-1原代在裸鼠建立传3代后移至Scid小鼠传代,CSNET-2和CSNET-3均在Scid小鼠建立并传代。以上叁个移植瘤株已分别传至第11、14、9代,成瘤率为91%(39/43)、97%(29/30)、94%(34/36),中位成瘤潜伏期为23、38、20天,最长荷瘤时间93、38、44天。分别由CSNET-2、CSNET-1第4代、第9代成功培养出体外可连续传代鼻咽癌细胞株,暂命名为CSNE-2和CSNE-1,已传至40代(30个月)及26代(12个月)。以上移植瘤和细胞株染色体为人染色体,均为超二倍体并有多种染色体结构畸变。叁个移植瘤株光学显微镜及电镜下形态符合低分化鳞癌表现,CSN盯l在电镜下可见成熟EB病毒样颗粒。 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查结果“m卜1、“m卜2、q阳肝3、“m-1、CSNE-2均有 LMP-1表达,ABC ?k检测 CSNET-1、CSNET-2、CSNET-3有LMP-2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可见 CSNE-2细胞有 L)!PZ 表达(CSNE-1未检人第二部分: 取25例健康人和 58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肝素抗凝血5ml,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KBMC)后,用间接红细胞花环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鼻咽癌患者的 T细胞总数CD3一较健康人少门.8士 4.3对 58.3士 3.0,t=6.sl,p=0.00L 其细胞免疫功能也较健康人差 (CD4+/CDS十为1.13土0.24对工.41土0.18,rts.28,p=0.00),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 取18例健康人、17例鼻咽癌病人、2例其它恶性肿瘤病人外周肝素抗凝血5ml,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泽BMC人 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ELISPOT)检测LMPZ特异性JL,所用WP-2肽段为0G、LLW气孔Y。LLS、LTA。 37例ELISPOT检测结果,有16例对全部5个肽均呈阳性反应,其中健康人占13例,鼻咽癌病人占3例;有14例对全部肽均呈阴性反应的,其中鼻咽癌病人占11例,其它癌症病人占2例,而健康人只占1例;另有7例只对部分肽段呈阳性反应。鼻咽癌病人T细胞对LMPZ肽段反应阳性的比例明显低于健康人,二者差异有高度显着性意义(X‘二14.7,P<0.01)。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CSNET-1、CSNET-2、CSNET-3、CSNE-1、CSNE-2为来源于人鼻咽癌的鼠移植瘤和体外培养细胞株,可在SCN小鼠和体外培养体系中稳定传代,它们具有和人鼻咽癌相同的组织学特性并且有用病毒的w卜1和匕正f表达,可作为鼻咽癌免疫治疗实验研究的理想材料和模型。本研究初步结果提示,鼻咽病人的一般免疫状况和对EBV的特异免疫能力均较健康人低下,LMP七可作为刺激EBV特异性CTL的抗原。

郁多男, 高进, 汪歌, 李彦[2]1992年在《不同转移能力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Z克隆株在scid小鼠体内的验证和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报道将从人类鼻咽癌细胞系(CNE-2Z)分离出的不同克隆株细胞悬液,分别移植于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和BALB/c裸鼠的背侧皮下,于56天后处死所有小鼠,进行了大体和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当每只scid小鼠移植2×10~6个瘤细胞时,CNE2-L2克隆株为高转移株,其淋巴转移率为100%,肺转移率为71%;而CNE2-L4克隆株为低转移株,其肺转移为13%,淋巴结未见转移;而当每只小鼠移植2×10~5个瘤细胞时,CNE 2-L2也为高转移克隆株,但比上者为低,其淋巴结转移率为71%。肺转移率为14%;CNE2-M2克隆株为中转移株。其淋巴转移率为43%,肺转移率为14%。与其裸鼠相比,当给每只BALB/c移植2×10~6个瘤细胞后56天时,尚未查见转移。说明两种免疫缺陷动物对恶性瘤细胞表型的表达,scid小鼠比BALB/c裸鼠为敏感。另外,皮下移植瘤细胞的数量也可能与转移出现的时间有密切关系。在相同时间内移植瘤细胞数越多,转移率也相对地增高,反之亦然。

杜彩文[3]2006年在《叁氧化二砷抑制鼻咽癌细胞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其抗癌效应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鼻咽癌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LMP1)在鼻咽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阻断分化、抑制凋亡、促进转移。在我们的前期工作中表明传统中药叁氧化二砷(As_2O_3)能够诱导鼻咽癌移植瘤分化与凋亡。但是该药的作用机制是否涉及抑制LMP1目前仍不清楚,值得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为此,本论文分二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是研究As_2O_3是否抑制LMP1的表达及其在鼻咽癌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是探讨经As_2O_3处理后残留细胞潜在转移能力及与LMP1的关系。旨在为开拓As_2O_3在鼻咽癌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以稳定表达LMP1的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HNE1-LMP1与不表达LMP1的亲本细胞株HNE1为体外研究对象。第一部分:HNE1-LMP1细胞与含有不同浓度的As_2O_3培养基(0、1、2、3、4、5 μmol/L)共同培养48小时,采用免疫印迹法及激光共聚焦分析LMP1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RT-PCR方法,分析LMP1 mRNA的含量。然后,两株细胞接受不同浓度的砷处理48小时,MTT法检测其半数抑制浓度,了解其对砷的不同敏感性;选择2、4 μmol/L As_2O_3为研究点,采用相差倒置显微镜、HE染色法及TUNEL法检测细胞的形态变化及凋亡情况;采用Southernblotting检测端粒长度的变化,探讨LMP1下调在细胞凋亡中所起的作用。第二部分:收集3 μmol/L方法处理后仍贴壁的细胞,分析其潜在的转移能力。首先是通过其克隆形成率了解其潜在增殖能力;然后应用人工基底膜的方法评价两株残留细胞的粘附、侵袭、穿透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RT-PCR法分析MMP-9的蛋白水平及mRNA含量变化。 结果:第一部分:一定剂量下的砷(2μmol/L以上)作用48h影响LMP1表达,LMP1受抑制程度与砷的浓度相关,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LMP1阳性的细胞对砷的反应性较好,As_2O_3作用下48小时,HNE1-LMP1的半数抑制浓度是2.22μmol/L,HNE1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是5.09Pcnol/L,2、4 μmol/L的凋亡指数分别是23.44±2.4%和40.63±5.7%,相比之下,HNE1细胞的凋亡指数分别是13.66±1.49%和29.85±3.05%1 HNE1-LMP1细胞端粒长度缩短也明显,与LMP1的下调相平行,而在HNE1细胞,端粒仅有轻微的缩短。第二部分:As_2O_3 μmol/L

廖新波, 唐慰萍, 李飞虹, 莫梅英[4]1995年在《裸鼠皮肤组织淋巴管的细微分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应用5’-Nase-ALP双重染色法观察了裸鼠皮肤组织淋巴管的细微分布。在光镜下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呈5’-Nase强阳性反应,管壁显示明显的棕色或深棕色,而毛细血管和血管呈ALP显示强阳性反应,管壁呈明显的蓝色。据此可用组化方法将淋巴管毛细淋巴管与血管毛细血管区别开来。实验结果表明:裸鼠皮肤真皮内有较多的毛细淋巴管,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内可见毛细淋巴管和淋巴管。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鼻咽癌裸鼠皮下移植后自发性淋巴道转移机理,以及癌组织内淋巴管的细微分布提供可靠的方法。

许茂轩[5]2012年在《Cyclin D1及Survivin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鼻咽癌是一种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恶性肿瘤,由于不同个体的病人存在着放疗敏感性的差异,故探索预测鼻咽癌病人放射敏感性的指标,对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放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旨在探讨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期望能够找出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方法:选取8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前活检组织标本(放疗敏感组40例,放疗耐受组40例),常规HE染色确定组织分型;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yclin D1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Cyclin D1和Survivin的mRNA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标本中细胞凋亡指数。应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20进行χ~2检验、One-way ANOVA方差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与患者组织类型、分化类型和临床分期有显着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2)通过免疫组化发现,Cyclin D1蛋白在鼻咽癌放疗敏感组和放疗耐受组的高表达率分别为22.5%(9/40)和70%(28/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5.0%(14/40)和77.5%(31/4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Cyclin D1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r=0.313(P<0.05)。CyclinD1和Survivin的表达与鼻咽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类型和临床分期有显着相关性(P<0.05),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3)通过Real-time PCR发现,Cyclin D1mRNA在鼻咽癌放疗敏感组和放疗耐受组的相对表达量(RQ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6.62±2.24和31.44±2.9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urvivin mRNA在鼻咽癌放疗敏感组和放疗耐受组的相对表达量(RQ值)的平均值分别为29.48±3.19和45.38±4.5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4)通过细胞凋亡检测发现,放疗敏感组和放疗耐受组的凋亡指数分别是15.93±2.44和8.56±1.8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Cyclin D1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凋亡指数分别是10.17±2.23和14.2±2.9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凋亡指数分别是7.81±1.54和16.68±2.76,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鼻咽癌的放疗敏感性与患者组织类型、分化类型和临床分期有显着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2) 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呈负相关,可以作为预测鼻咽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的组织类型、分化类型和临床分期有显着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3)细胞凋亡水平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呈显着正相关,鼻咽癌细胞凋亡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其放疗敏感性的有效指标。同时发现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与鼻咽癌细胞凋亡水平呈负相关,证明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估细胞凋亡的有效指标。。(4)鼻咽癌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同时检测这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能更加准确预测鼻咽癌患者的放疗敏感性。

黄培根[6]1986年在《建立人体鼻咽癌上皮细胞株的进展》文中研究表明1952年George Gey从人宫颈癌组织建立了Hela细胞株,开创了人癌细胞体外培养的新纪元。在体外培养的Burkitt氏淋巴瘤细胞中发现了EB病毒,随之又证明鼻咽癌病人体内也有EB病毒的多种抗体之后,建立人体鼻咽癌上皮细胞株就引起国内外医学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与重视。与其它人癌细胞培养相比,鼻咽癌上皮细胞株的成功率是极低的,最早的人鼻咽癌上皮细胞株至1978年才由中国医科

冯勇, 何刚, 吴扬, 文艳君[7]2008年在《水疱口炎病毒诱导人鼻咽癌凋亡的体内实验》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人HNE-1细胞株鼻咽癌的BALB/c裸鼠肿瘤模型,观察水疱口炎病毒(VSV)有无诱导鼻咽癌凋亡作用。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HNE-1细胞,将HNE-1细胞接种到小鼠右侧后背部皮下,每只接种6×106个细胞(0.1ml)。建立人HNE-1鼻咽癌BALB/c裸鼠肿瘤模型,予以VSV 1×1011pfu/L(plaque forming unit,pfu,噬斑形成单位)治疗和盐水对照组,Hoech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小鼠肿瘤病理切片中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人HNE-1鼻咽癌BALB/c裸鼠肿瘤模型予以VSV治疗和不治疗相比较,治疗组小鼠的残存肿瘤中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结论:通过人HNE-1鼻咽癌BALB/c裸鼠肿瘤模型的体内实验结果表明,VSV治疗能诱导人鼻咽癌HNE-1肿瘤细胞凋亡。

黄胜兰[8]2012年在《心肌细胞培养液对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体外已经证实心肌细胞培养液能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对非肿瘤细胞无抑制作用,推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可能含有一种或几种安全有效的抑瘤活性物质,该抑瘤活性无浓度依赖性。体内实验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培养液能抑制S180小鼠移植瘤生长,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生长;在CNE2裸鼠移植瘤模型得到了相同的答案,证实了该抑瘤活性物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研究发现其抑瘤机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同肿瘤微血管的生成无关;经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提纯及质谱鉴定推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抑瘤活性成分中可能含有EIF-5A或该蛋白的裂解片段。目的:通过体外抑瘤实验探讨心肌细胞培养液(myocardial cells culturemedium,CMCM)对人鼻咽癌低分化鳞癌细胞系生长的影响,并对其抑瘤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分别于CMCM作用于CNE-2细胞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60小时、72小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情况,同时以顺铂(DDP1.26μg/ml)作为阳性对照,RPMI1640培养基作为阴性对照,计算出细胞存活率,绘制生长曲线;并在作用24小时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CNE-2细胞的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结果:作用12小时后CMCM组与DDP组细胞存活率(x±s,%)分别为87.27±6.99、89.88±0.72,与阴性对照组100.00±4.06相比便存在显着差异(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差异逐渐增大,72小时后差异达最大,CMCM组与DDP组细胞存活率(x|-±s,%)分别为21.45±2.45、12.72±1.52,与阴性对照组100.00±10.69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分别作用于鼻咽癌细胞24小时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情况。CMCM组G0/G1期细胞比率(x|-|-±s,%)为68.70±3.40,与阴性对照组50.16±2.9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DP组G0/G1期细胞比率为47.97±1.87,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DP组G2/M期细胞比率(x|-±s,%)为22.10±2.67,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6.60±2.03(P<0.05),CMCM组G2/M期细胞比率为8.10±1.78,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率(x|-±s,%)CMCM组与DDP组分别为39.80±2.08、5.86±1.66,与阴性对照组0.11±0.05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细胞培养液对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心肌细胞培养液鼻咽癌细胞CNE-2生长的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及G0/G1期细胞阻滞有关。

杜彩文, 李德锐, 林英城, 吴名耀[9]2003年在《叁氧化二砷诱导人鼻咽低分化鳞癌裸鼠移植瘤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叁氧化二砷引起鼻咽癌细胞株CSNE 1裸鼠移植瘤分化的形态学特征 ,并初步探讨p5 3,bc1 2和bax在瘤细胞分化和凋亡中所起的作用。 方法 构建移植瘤模型后腹腔注入叁氧化二砷(5mg/kg)。光镜及电镜观察移植瘤的形态学变化 ,TUNEL染色计算凋亡率 ,免疫组化法检测 p5 3,bc1 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 腹腔注射As2 O3 后 ,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 ,抑瘤率为 75 .4 %。瘤组织向成熟分化伴随凋亡细胞增多 ;野生型p5 3及bax高表达 ,bc1 2无变化。结论 As2 O3 能诱导人低分化鼻咽裸鼠移植瘤分化 ,可能与 p5 3及bax高表达相关 ,与bc1 2无关。

谢李[10]2010年在《HSP70调控雷帕霉素对鼻咽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10-50/10万人口,死亡率在全身恶性肿瘤中的比例,全国第八,两广居第叁位。目前该病的治疗仍然以放射治疗为主。对放疗不敏感、放疗后复发以及中晚期的患者,可采取化学药物治疗。但传统的放、化疗存在特异性抗肿瘤能力低、杀伤指数过小、副作用大等缺点。分子靶向治疗作为肿瘤学研究的一个新兴的热点对于改善临床鼻咽癌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它针对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的环节,如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因子及受体、抗肿瘤血管形成、自杀基因等,从分子水平来逆转这种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甚至使其完全消退的一种全新的生物治疗模式。雷帕霉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诸多实体瘤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部分研究已经进入了Ⅲ期临床试验,成果令人鼓舞,同时让我们对雷帕霉素治疗鼻咽癌的效果充满了期待。如果雷帕霉素能够成功用于鼻咽癌的分子靶向治疗,不仅能造福患者,提高生存率,还能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雷帕霉素为切入点,探讨该药物对不同生物学特性的鼻咽癌细胞所产生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蛋白质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揭示沉默鼻咽癌中HSP70表达对雷帕霉素抑制作用的影响以及相关依据初探。整个研究内容分叁部分进行:方法通过MTS法确定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作用叁株鼻咽癌细胞产生最佳生长抑制率所需浓度和作用时间。结果1.雷帕霉素对不同生物学特性的鼻咽癌细胞均有抑制其生长的作用,该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靶向抑制mTOR激酶活性来实现的;2.抑制率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不同细胞株之间无显着差别,基本稳定在40%-50%之间,最高为53.9%;3.对于叁个细胞株而言,100nM雷帕霉素作用48小时均能让药物所致生长抑制率进入平台期。方法1.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雷帕霉素作用下叁株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性蛋白标记物(p-Akt Ser473、Akt、p-mTOR Ser2448、mTOR)表达情况;2.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00nM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叁株细胞内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性蛋白标记物(p-Akt Ser473、Akt、p-mTOR Ser2448、mTOR)表达情况。结果1.CNE-1和6-10B细胞p-mTOR Ser2448表达情况表现出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性,而5-8F细胞中该指标不随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改变而变化;2.6-10B和5-8F细胞p-Akt Ser473随药物浓度增加而表达增高,而CNE-1则呈“上升-下降”趋势;3.叁个细胞株p-Akt Ser473当100nM雷帕霉素作用不同时间后,在1hr时表达明显增高,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继续延长,表达较lhr相比有下降,但是除6-10B外,均比0hr高;4. mTOR、Akt、HSP70的表达保持相对稳定,未呈现明显时间、剂量依赖性改变。方法1.分别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初步验证HSP70siRNA在鼻咽癌细胞株中使目标基因/蛋白产生满意沉默效果所需作用时间;2.采用MTS法进行Control siRNA组、HSP70 siRNA组、Control siRNA+100nM Rapa组和HSP70 siRNA+100nM Rapa组组间生长抑制率比较;3.采用光学显微镜明视野观察不同干预措施下的四组细胞形态学变化;4.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ontrol siRNA组、HSP70 siRNA组、Control siRNA+100nM Rapa组和HSP70 siRNA+100nM Rapa组细胞中PI3K/ 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性蛋白标记物(p-Akt Ser473、Akt、p-mTOR Ser2448、mTOR)表达情况。结果1.RT-PCR法显示siRNA作用48hrs,在基因水平可达到HSP70相对较高抑制率,而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siRNA作用72hrs,可在蛋白质水平达到HSP70相对较高抑制率;2.叁个细胞株中四个不同干预组互相比较,HSP70 siRNA+ 100nM Rapa组生长抑制率最高;3.与Control siRNA组比较,Control siRNA+100nM Rapa组与第二部分的Rapa作用48hrs的情况相类似,能够提升细胞中p-AktSer473表达,而HSP70 siRNA+100nM Rapa组中,p-Akt Ser473表达下降;4.与单用siRNA组别比较,Control siRNA+100nM Rapa和HSP70 siRNA+100nM Rapa组中,CNE-1和6-10B细胞p-mTORSer2448表达下调,而5-8F无明显变化;5.mTOR、Akt的表达组间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本文采用MTS法、Western Blotting法、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并辅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实验方法研究雷帕霉素对不同生物学特性的人鼻咽癌细胞株生长抑制作用,并通过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标记物揭示细胞生长抑制现象产生的相关机制,接着观察雷帕霉素对HSP70表达下调的鼻咽癌细胞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初步探讨HSP70 siRNA与雷帕霉素联合抑制鼻咽癌细胞生长所涉及的相关机制,得出如下结论:1.雷帕霉素在体外能够一定程度抑制鼻咽癌细胞株的生长,不同细胞株之间抑制率无明显差异;2.雷帕霉素抑制p-mTOR Ser2448表达和mTOR的激酶活性是导致细胞生长抑制产生的原因;3.雷帕霉素诱导p-Akt Ser473表达上调是导致药物对鼻咽癌细胞株生长抑制率不高的原因之一;4.雷帕霉素能够引起部分细胞株p-mTOR Ser2448表达下调,但是这并非反映生长抑制率情况的指标;5. HSP70 siRNA和雷帕霉素联合使用提高药物对鼻咽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6. HSP70 siRNA是通过沉默HSP70表达,调控Akt Ser473位点磷酸化水平使雷帕霉素对鼻咽癌细胞抑制率增高,为HSP70 siRNA与雷帕霉素联合靶向治疗鼻咽癌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资料。

参考文献:

[1]. 鼻咽癌鼠移植瘤建立及鼻咽癌病人免疫状况研究[D]. 陈志坚. 汕头大学. 2001

[2]. 不同转移能力的人鼻咽癌细胞CNE-2Z克隆株在scid小鼠体内的验证和比较[J]. 郁多男, 高进, 汪歌, 李彦. 北京实验动物科学. 1992

[3]. 叁氧化二砷抑制鼻咽癌细胞EB病毒潜伏膜蛋白1及其抗癌效应的研究[D]. 杜彩文. 汕头大学. 2006

[4]. 裸鼠皮肤组织淋巴管的细微分布[J]. 廖新波, 唐慰萍, 李飞虹, 莫梅英.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1995

[5]. Cyclin D1及Survivin表达与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D]. 许茂轩. 海南大学. 2012

[6]. 建立人体鼻咽癌上皮细胞株的进展[J]. 黄培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86

[7]. 水疱口炎病毒诱导人鼻咽癌凋亡的体内实验[J]. 冯勇, 何刚, 吴扬, 文艳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08

[8]. 心肌细胞培养液对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 黄胜兰. 泸州医学院. 2012

[9]. 叁氧化二砷诱导人鼻咽低分化鳞癌裸鼠移植瘤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J]. 杜彩文, 李德锐, 林英城, 吴名耀. 肿瘤防治研究. 2003

[10]. HSP70调控雷帕霉素对鼻咽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分子机制研究[D]. 谢李. 中南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鼻咽癌鼠移植瘤建立及鼻咽癌病人免疫状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