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村信用社贷款政策论文

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村信用社贷款政策论文

农村信用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信用社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主要问题

(一)在人员方面:文化水平低,整体素质差

众所周知:在目前所有的合法金融机构中,农村信用社的人员素质是最低的,而且在为数不多的中专以上学历的人中,还有一大部分没有接受过国家正规院校教育,没有经过正规的职业培训,还有一部分职工是靠顶替或照顾内部职工子女就业和“各种关系”进来的,吸收社会专业人才很少,“世袭现象”比较严重。信用社从业人员掌握知识单一、肤浅。在具体操作中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成为制约信用社发展的一大障碍。

(二)在资产方面:形式单一,不利于分散风险和提高效益

1.资产形式单一,流转性和变现能力差。信用社资产配置主要集中在贷款上,而对诸如投资、贴现等收益较高的资产业务,即使资金有可能,也不能越雷池半步。从而使资产配置多元化成为信用社的一厢情愿。一般来说。由于贷款使用具有周期性,其变现能力比债券差,加之目前许多贷款短贷长用,不能如期偿还,变现能力更差。大部分贷款经过展期或换据,信用社变成了客户的投资者,但不能象投资者那样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信贷关系遭到了扭曲。从这点上讲,信用社潜存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2.资产质量低,安全性差。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户和乡镇企业。过去由于自然条件、政策因素、行政干预和内部决策、管理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信用社逾期及两呆贷款长期居高不下,而且盘活难度很大。近两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又有不少企业因应变能力差,经济效益低而关停、倒闭。还有的企业借改制和破产之机,甩信用社的债务包袱,致使信用社资产每况愈下,严重制约着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极大地消弱了信用社实力。信贷资产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3.闲置资金和非生息资金占用比例大,盈利性差。由于乡镇企业经营不景气,农业产业化进程和规模经营处于初创阶段,农村信用社大都采取稳健经营的手法,“惜贷”心理有所加重, 信贷投放缩减。 我社1997年新增存款1740万元,而同期贷款纯投放只有100万元, 致使大量资金闲置,同时还有不生息的库存现金、应收帐款、亏损挂帐和固定资产占款月均450万元。到1997 年底闲置资金和不生息资金占总资产的36%。并且还有扩大的趋势,严重制约着资产的收益率。

(三)在负债方面:主要是来源渠道少,结构不合理, 资本金不足,成本水平高

1.资金来源向储蓄一边倒,资金成本高。以我社为例,1997年底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之比为10∶1,整个负债中几乎全是存款, 没有同业借入等横向融通,更无主动型负债——金融债券。资金来源的单一及被动,使信用社的经营受到束缚。同时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储户较多的是存一、三年定期存款,很少存活期等保管性存种,使存款成本居高不下。

2.资本充足率低,抵御风险的能力弱。资本金是信用社经营金融业务的本钱,是信用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较高的充足率可以使信用社在遇到风险时,能够得以维持正常经营。而现在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普遍很低,使得信用社防御风险的能力很差。

(四)在经营管理方面:主要是观念意识滞后,管理不善,经营效益差

1.在存款组织上重规模,轻效益。为了扩大信贷资金来源,壮大资金实力,各金融机构都把吸收存款作为首要任务,面对有限的储源,相互间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忽视成本核算,效益观念淡薄。主管部门脱离客观实际,层层下达全员揽存任务,并实行严格的奖惩。于是为了完成下达的存款任务,上下左右忙于拉关系,托人情,跑单位,下企业动员存款。在揽存中采取种种手段设法把他行存款大户挖过来。本来信用社存款成本已很高,但只追求片面存款任务,不惜贴水、贴物,甚至玩数字游戏,导致负债结构更不合理,形成恶性循环。

2.在贷款管理上,决策方式落后,风险意识淡薄。农村信用社既缺乏高素质的信贷队伍,又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和内部制约机制,普遍存在着重放轻收,重放轻管的现象。决策缺乏科学依据,市场预测做得少,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低,普遍照搬企业或投资单位本身立项可行性报告。缺乏一支高质量,有水平,有见解的信贷评估队伍,发放贷款只看表面,凭印象。有的信用社主任既是贷款的审批人,又是经办人,又是检查人。致使贷款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较差。

3.在业务拓展上,重网点设置,轻经营效益。农村信用社辐射面广,机构网点多,遍布各个村落。网点设置遍地开花,忽视了网点的单产和效益,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极大浪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费用。

(五)在结算方面,主要是渠道不畅,影响业务的正常营运

多年来,信用社服务功能不全,结算渠道不畅,给业务正常营运带来一定困难,使信用社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现在信用社办理异地结算都要靠人行或其它商业银行转汇,环节多,速度慢,使一些客户流失,严重影响了信用社对公存款的组织,对贷款企业失去监督,直接影响了信用社的经济效益。

(六)在经营环境方面历史包袱大,税赋重, 信用社难以承受

多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在组织上依附农业银行充当农行在农村基层的分支机构,行政和业务都受农行领导。而农行自上而下实际是各级政府的一个部门,充当同级政府的钱柜子。这使得农村信用社承担了不少本不该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加上前几年的保值利息使信用社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现在信用社新增贷款大部分用于支持农业,这是一项政策性任务。农业贷款额度小,周期长,风险大,效益差。目前有关方面还没有针对这些特点制订一项保护支农投入的措施。如减免营业税等。让信用社用于大商业银行资金成本的资金,承担远大于商业银行承担的支农任务,这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农村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增加农业投入这一国策的实施。此外,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应纳的税目有十几种,而1998年营业税税率又上调了3个百分点达到了8%。加上地方政府规定缴纳和摊派的各种地方性收费、集资,使农村信用社不堪重负。

二、促使农村信用社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职工教育,健全用人机制,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今后要改变人才来源渠道,重点从大专院校接收对口的专业人才,以逐步改变职工的文化结构和专业知识结构。同时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制订长远和短期的培训教育计划,按照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职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选拔成绩优秀的人员到大中专院校学习培训,把岗位培训与学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制订一系列考核奖励措施,鼓励干部职工参加自学考试及有关院校举办的函大、电大、夜大等学习进修。加强职工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法制教育,使每个职工自觉学法、懂法和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约束能力。

(二)优化资产负债配置,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防范风险,提高效益

1.实现资产多元化,改变单一资产结构。要根据不同经济周期对资产变现力的需要,合理构造横向分类、纵向分期的资产结构。建立分层次的资产准备,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信用社不仅要有被动型资产,还要有主动型资产,以便迅速变现,应付意外的资金需要。不仅要有与长期负债基本对应的长期资产,还要有与短期负债基本对应的短期资产,使资产和负债配置合理,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共同需要。

2.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这是信用社发展和健全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措施。主要通过资产负债各种比例的均衡、协调发展,保证信用社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

3.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资金收益率。一是尽可能以最低成本吸收更多资金。二是实行集约化规模经营,降低资金来源和运用成本。要在一定负债规模的基础上,尽量扩大资产规模,即充分运用资金;要合理安排资产结构,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非生息和非盈利资产,增加盈利资产所占比重。要进行金融创新,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增加收入和扩大社会影响。

(三)树立全新的经营意识,强化信贷管理, 实施风险防范,提高资产质量

1.牢固树立“存款立社,效益兴社”的经营思想,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资金成本。一是要正确引导业务揽存,坚决制止存款业务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二是优化负债结构,不断扩大低成本存款的比例,努力降低筹资成本。三是在适当时机,充分利用主动负债,既满足客户的需要,又增加信用社的收益。

2.加强信贷管理,提高资产质量。(1)积极清收盘活不良贷款, 逐步消化历史包袱。一是通过建立盘活不良贷款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清收目标,把提高资产质量同效益工资、晋级等挂钩。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大力清收不良贷款,盘活贷款存量,优化贷款结构,逐步消化历史包袱。(2 )全面实现贷款风险管理。一是建立严格的贷款运作机制。按照《贷款通则》进行规范。坚持好“三查”制度和审贷分离制度。要加强对客户的资信调查和经营预测,使贷款种类和客户两个方面适当分散,避免信用风险,减少坏帐损失。要科学合理的对企业评定信用等级,按信用等级、效益好坏和行业政策发放贷款。确保贷款安全。同时要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落实风险管理责任制,信用员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对贷款一包到底即“包放、包管、包收、包效益”。严格贷款审查制度,提高放款决策水平。二是选择合理的贷款方式。今后,信用社放款应以质押为主。杜绝信用贷款。不断提高抵押、质押贷款的比重。要对借款单位提供的担保单位或抵押物、质押物进行详细的调查评估,重点对担保人的资格、经济实力、偿贷能力、抵押物的变现能力、质押物的真实性进行调查。综合各方面条件,决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要认真办好贷款合同公证手续,确保贷款担保手续的合法性。三是遵纪守法,杜绝人情贷款、关系贷款的发放。

3.拓展业务,增收节支。合理布局网点,拓宽业务领域,向经营多元化发展,是信用社增加收益,节省费用,提高效益的发展趋势。经营多品种,服务多功能;要加强成本核算,增收节支。一是强化收息考核机制,提高利息收回率,这是增加收入的途径。二是开拓新业务,增加财务收入来源。三是严格费用管理,搞好成本核算。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社,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加强内部监控,紧缩费用开支,杜绝铺张浪费。

(四)创办联委系统,加强基础建设

目前,农村信用社要自成体系,首先必须建立自己可以支配的联行通汇系统。这既是农村信用社体系建设的先决条件,又是社会各界客户和众多服务对象,对农村信用社改善服务功能的客观要求。因此,人民银行应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帮助农村信用社自办全国和省辖联行,以疏通资金结算渠道,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竞争力和自身经济效益。

(五)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处理好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1.争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国家应实行区别对待的政策,减轻信用社负担。为信用社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在税收政策上,应适当降低营业税及附加,对直接用于支农的贷款利息收入应减免营业税,这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又为农村信用社减轻了税赋,促其扭亏增盈,增加积累,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呆帐准备金的提取上适当提高其比例,同时建立坏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制度,增强信用社抗风险的能力,逐步消化历史包袱。

2.处理好与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在具体操作上,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对不符指令性贷款的,做好解释工作,给予杜绝;对确有良好效益的项目,要积极主动的给予支持;要争得政府帮助,扩大存款来源,有效收回不良贷款。除与政府保持良好关系外,对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也要经常互通情况,以取得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标签:;  ;  ;  ;  ;  

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农村信用社贷款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