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保证电力系统稳定可靠的供电,必须要做好相应的运行维护工作,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解决,避免故障进一步发展而产生更大影响。针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措施进行分析,可基于以往工作经验确定常见的问题以及各影响因素,然后有针对性的编制检修维护计划,做好人员安排,为整个维护工作的有效执行提供可靠支持。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中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措施
虽然电力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相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变电运行维护中依然会因为各类因素的影响而遗留下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最终结果无法达到专业标准。为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效果,必须要不断总结和分析以往经验,确定所存问题与不足,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调整优化,减少各类问题的产生。
一、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必要性
变电设备运行效率高低对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具有密切联系,如果变电设备出现异常,则必定会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转,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供电稳定性与安全性。面对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的情况,必须要重视变电运行维护的重要性,电力企业以及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正常,通过可靠的技术手段来掌握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做好实时监测,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产生更大范围的故障问题。就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现状来看,虽然各项技术在不断更新,但是面对同样更新换代的新型设备,传统的检修维护方法已经逐渐不能适应实际需求,再加上工作人员意识较低,无法端正工作态度,甚至维护团队整体技能水平偏低,无法满足日常运行维护工作要求,最终导致变电维护效果不佳,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成为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重要因素[1]。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确定变电维护现存的二类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应对解决,争取不断来提高维护效果。
二、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现存不足
1.缺少专业机制支持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工作综合性比较强,需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并以可靠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机制作为支持,推动整个维护工作的有序开展,以更少的成本来达到最佳维护效果。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并未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不仅无法为工作开展提供指导,同时也无法约束人员行为,导致整个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例如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不足,缺少对检修维护人员的约束力,再加上设备维护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信息化技术应用较少,无法有效应对遇到的运行问题,故障隐患不能及时消除而影响电力系统供电效果,并产生一定损失[2]。
2.设备评估可靠性低
变电设备是支持电力系统稳定供电的关键,将其作为对象进行检修维护,目的就是确保其可以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效率,促使系统生成成本可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达到生产效益最大化。但是因为多种因素的干扰,变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并且系统变电运行存在设备故障评估可靠性偏低的问题,成为电力生产计划落实的重要干扰因素。例如检修维护人员在排除设备故障时未进行充分考虑,各项针对性维护措施无法达到最优效果[3]。或者是部分设备更换不及时,影响设备的后期运行状态,存在更大故障隐患。另外,部分变电设备质量性能参数未达到行业专业标准,使得设备无法维持在正常运行状态,最终发展成运行故障。
3.故障制度执行差异
当变电设备出现故障后,电力企业上级单位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传达给下级部门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同时将使用到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回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此过程中,下级部门的执行力度与效率便成为了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关键,而实际上不同部门在面对相同规章制度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存在一定差异,进而最终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变电设备故障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彻底排除。故障制度执行差异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计划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存在潜在威胁,使其在后期运行中出现运行故障的可能性增大。
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优化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为提高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效果,首先需要基于工作特点,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制,为安全维护以及专业操作提供可靠支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原有机制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实现各项管理机制的创新,保证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水平可以达到预期效果。电力企业需要对变电运行维护流程进行总结,重视不同生产环节细节的控制,及时消除存在的问题隐患。然后制定阶段性目标,并完善相关执行计划,做好维护人员安排,以安全责任制为指导,将不同管理以及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能发挥到极致,提高整体作业效率[4]。另外,为加强对变电运行故障的应对效率,还需要制定可靠的应急预案,重点突出对变电运行中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将故障影响范围控制到最小,降低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干扰。
2.完善变电检修方式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综合性强,面对变电设备容易受外部因素干扰的特点,必须要有可靠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持,搭配常规维护检查内容,提高变电故障处理效率,且降低变电运行异常隐患。在变电检修维护时,可在变压设备两侧安装避雷设备,以免电线遭受雷击影响出现电压故障。尤其是雷雨季节比较空旷的区域,为确保维护作业安全性与可靠性,必须要采取科学方法维护变电设备,避免电压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将其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另外,整个变电维护作业全部需要保持停电状态,且要对变电设备安装地线,避免出现突然来电或者设备静电的情况,确保维护人员作业安全性。在对变电设备安装地线时,要严格按照专业规范来操作,并对重点区域悬挂警示牌,避免在维护作业期间出现合闸情况。
3.健全缺陷记录机制
为有效控制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还需要建立健全设备检测评价机制,确保能够全面掌握变电设备实际运行状态,并以此为依据来进行安全管控。变电设备投运以及改造前均需要进行状态检测,需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设备检测评估,保证能够更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争取通过第一时间的解决来维持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其中,对于检测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隐患的变电设备,要如实做好缺陷记录,并将检测结果上报给上级单位,然后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对存在缺陷的变电设备进行维护[5]。并且在解决缺陷问题后,需要将其相应的缺陷记录撤销。另外,交接班人员需要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严谨对待每个工作细节,要结合记录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对比各项参数变化,提高变电运行维护可靠性。
结束语:
目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还存在一定问题,要想通过检修维护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保障,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进行调整优化,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以往工作模式和作业流程进行补充完善,争取及时消除变电设备所存运行隐患。
参考文献:
[1] 谢云,闫婷婷.探索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现存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82.
[2] 吉雅嘎,孙肖祥.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J].科技风,2019(03):174.
[3] 叶红军.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分析[J].农村电气化,2018(12):24-25.
[4] 李飞飞.分析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44):235-236.
[5] 李小平.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4):236-237.
论文作者:陈松英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运行维护论文; 故障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效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