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植物文化和园林景观融合的意义,接着分析了园林景观和中国植物文化互相结合的原则,最后对中国植物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与其他要素的融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植物文化;中国古文化;园林景观
引言: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园林景观不仅对美化城市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能为城市人口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它也可以成为城市的旅游景观。景观与中国植物文化的结合可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独特景观,但两者的结合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国植物文化在景观中的作用。
1 中国植物文化和园林景观融合的意义
中国的植物文化不仅仅是历史的反映。它整合了某一地区人们的主流思想。人的思想和许多其他因素在时间沉淀后会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如果我们在某个地区探索中国的植物文化,我们通常会发现它有很多东西,而不仅仅是表面。如果将这种文化应用到景观的设计中,就可以对人产生非常强烈的精神影响。并能对中国的植物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并随着人们对园林的关注,中国的植物文化也将得到更好的传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内外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国植物文化的传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园林景观中,中国植物文化也是一种对文化的保护,它也可以使人们对中国植物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2 园林景观和中国植物文化互相结合的原则
2.1 保护自然、结合自然
园林景观不仅为城市人口提供休闲场所,而且对城市环境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这对今天日益恶化的环境非常重要。因此,景观设计应保护自然,整合自然。与中国植物文化的结合必须以这一原则为基础。
2.2 尊重历史
中国的植物文化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而且融入了当地人的思想和情感。它具有强烈的地区人民情绪的力量。景观与中国植物文化的结合作为城市的重要设施,也应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使区域的历史能够在景观中得到充分的体现。重要的是要知道,尊重历史的风景更贴近当地人民的心灵,因此得到了广泛的承认。这也是其向城市特色景观发展的重要条件。
2.3 保持独特性
中国植物文化是经历了长期历史沉淀的文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不同植物文化的不同之处。虽然不同的中国植物文化有一定的差异,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仍有许多常见的地方。因此,为了反映园林景观的特殊性,在两者结合的过程中,必须运用中国植物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使园林景观真正成为城市的独特景观。
3 中国植物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3.1 重现文化
中国植物文化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和沉淀,但如果中国植物文化始终保持原有的传播方式,将逐渐被人们遗忘。正因为如此,中国的许多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消失了。因此,要真正利用景观来传播中国植物文化,让中国植物文化更具生命力,就必须在景观中再现中国植物文化的历史。让文化以跨越时空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样也可以让人们对中国的植物文化有更深的了解。通过对历史的再现来整合中国植物文化,对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不仅要保留景观美化的基本功能,还要将历史元素融入环境。因此,当设计真正开始时,设计师需要对当地的历史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并确保历史和花园的完美结合。
3.2 在园林中展现历史场景
在景观设计上,除了再现历史之外,还可以对含有中国植物文化的历史场景进行处理,从而在景观与景观的融合中有一种代换感。例如,风景中的屏风和浮雕可以反映出相应的历史场景,这样人们在其中行走时就会有真实感,这样就可以使人们对中国的植物文化产生极大的兴趣。不会有意识地想了解这种文化,从而不知不觉地意识到中国植物文化的传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添加优秀的文化元素
中国植物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元素。例如,在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家等多种文化。其中很多都是值得使用的。对该区域来说,也有许多因素。在与景观融合的过程中,不可能反映出所有的元素。因此,我们可以添加最具代表性和最佳的元素在景观设计中。
3.4 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中国的植物文化有很强的传统特色,但如果过于传统,也会显得与现代脱节,这会导致许多人不愿积极去了解。因此,在与景观融合的过程中,也可以以现代的方式进行结合。比如可以提取传统的造园艺术及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加以融合,在感受现代园林景观带给人舒适愉悦的同时,也能品味传统文化带给人的韵味,例如用传统的材料、形式打造现代的景观雕塑、小品、景墙等。
2植物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中与其他要素的融合
2.1植物文化内涵在建筑中的应用
当植物和建筑物与模型相配合时,植物主要支持建筑物的整体环境。从美学角度看,植物可以创造四季,使建筑有丰富的动态变化。建筑物旁的景观设计应突出建筑物的主题,以便更能诠释建筑物。此外,植物不仅具有美化景观的功能,而且具有软化建筑刚性边缘的效果,有利于充分反映建筑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还必须在建筑细节中添加植物图案,并利用植物的象征意义来传达精神境界,从而加强建筑的文化遗产。
2.2植物文化内涵在山石中的应用
当植物和岩石与风景结合在一起时,植物就会把山石衬托得更加直立。目前,观音峰是人们经常驻足观看的对象。植物环绕观音峰周卫、松竹,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冠云峰的景观设计应该选择高大的树木作为主要树种,并以分层的低矮灌木,这些植物和山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使冠云峰的景色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2.3植物的文化内涵在水体中的应用
当植物被水体所美化时,水体就特别美丽。从目前的观点来看,种植柳树和在岸边铺设水源是分配水源的较常见的形式。微风吹过柳树,吹过柳树的树枝,吹过水面的风,吹过水面的浪花来闪耀。柳树映在水中的倒影和实际的场景相互覆盖和反射,丰富了滨水景观。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池塘里满是粉红色的荷花和绿色的荷叶。在炎热的夏天,如果你停下来观看,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盆栽与池塘植物的结合,常出现在园林景观和园林素描中,以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
2.4植物文化内涵在园路中的应用
作为人们观赏风景的主要场所,景观设计师可以配备一些迷人的植物。让园林景观色彩丰富、四季变化,园路根据其宽度分为主干道和二级路。主要植被应以玉兰、樟树、银杏等大乔木作为主要树种,鸡爪槭、桂花等作为小乔木,再以杜鹃花、黄杨、女贞、石楠、八角金盘、山茶等作为低矮灌木,使主要道路景观更加丰富;密集的布局,结合地形的变化,做出不同的步骤,步移景异,给人一种新鲜的视觉体验。
结束语:
总之,中国的植物文化是由历史沉淀下来的。它包含着人们的精神和情感,是非常珍贵的遗产。景观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施,对改善城市环境、缓解城市人口的心理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景观与中国植物文化的融合,使中国植物文化更具生命力。它也可以使园林景观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独特景点。在其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可以吸引外国游客为城市创造效益。因此,必须在尊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合理的方式促进两者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将越来越注重景观带来的体验感和舒适度,传统的延续与现代的发展也会更好的融合,中国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将会带给大家不一样的体验。
参考文献:
[1]黎伯钢,李德祥.中国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J].安徽农业科学.2008(25)
[2]李曼,樊哲.树阵景观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9(01)
[3]陈家骜,胡宇佳,沈守云.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J].建筑与文化.2018(07)
[4]姜玉洁,肖学健.隐逸文化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及其更新[J].绿色科技.2017(03)
论文作者:江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植物论文; 中国论文; 文化论文; 景观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历史论文; 给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