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论文_周玫

周玫

(云南省中医医院妇科;云南玉溪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分组方式采取入院顺序,将先入院的40例患者定为对照组,后入院的40例患者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明显提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低,且患者生活质量得到良好改善,经计算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减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效果分析

脑卒中是一种脑血管急重症,其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及危险性大等特征。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失去自理能力,且大多数患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治疗,因此极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加强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对确保患者预后尤为重要。为此,本次研究详细分析了预防性护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收的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22例,女18例,年龄35-65岁,平均年龄(50.0±4.1)岁;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23例,女17例,年龄35-66岁,平均年龄(50.5±4.2)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较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发放疾病相关健康手册,给予常规用药饮食及并发症预防指导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措施,①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疾病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并告知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护理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及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视度,使患者在医护人员及家属的鼓励支持下积极配合护理治疗。②心理疏导:及时了解掌握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给予针对性开导及鼓励安慰,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③体位护理:每日定时对患者进行肢体的良肢位摆放及肢体的按摩,尽量避免患肢受压,确保患者血液通畅。④饮食护理:根据本病中医辩证,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便秘现象发生,影响下肢静脉循环;⑤康复护理:给予患者中频、微波、电针等物理治疗,同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特色治疗;并由专业康复师为患者进行言语训练、吞咽训练及各关节的功能锻炼[1]。

1.3观察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的ADL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理能力进行评分对比,分内容主要包括(进食、洗澡、洗漱、穿衣、大小便控制、自行入厕、床椅自行移动、平地行走、上下楼梯),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强;并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认知功能、睡眠质量、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5项生活质量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评分,每项分值为5分,对比综合评分结果,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并记录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数据资料使用SPSS19.0软件处理,并且通过(士s)、n(%)描述计量和计数数据,用t和x2检验,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计量资料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优势(P<0.05),见表1。

2.2两组计数资料对比

护理后与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的20.0%(8/40)例比较,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低,其数据结果仅为5.0%(2/40)例,两组数据差异显著(x2=4.1143,P<0.05)。

3讨论

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血管阻塞,从而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所造成的急性脑组织损伤。该病的致残率较高,发病会导致患者出现半身不遂、说话或理解困难、视力模糊、行路困难及协调能力降低等症状,其症状严重程度会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而定。由于患者失去自理能力,下肢活动能力明显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致使患者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据相关研究表明,针对脑卒中患者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起着重要性作用[2]。预防性护理主要是通过及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疾病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认知度及重视度;并通过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鼓励安慰,最大限度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并通过加强日常监护力度,及时掌控患者下肢变化,当出现异常现象时,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通过加强体位护理、饮食干预、康复治疗及锻炼,从而促进了患者的下肢血液循环,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最终帮助患者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3]。这在本次分析结果中也再次证明,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数据相比,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后的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低。

综上所述,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增强脑卒中患者自理能力、减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到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金英.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康复护理[J].医疗装备,2017,30(7):153-154.

[2]华素萍.预见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8,3(20):175-177.

[3]苏银丽.急性脑卒中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见性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1):262+276.

论文作者:周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3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论文_周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