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论文_霍焱

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论文_霍焱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论文以沈阳市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寻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如何保护、利用城市历史街区,并使之成为促进城市活力积极因素的方法。并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与活力复兴的内涵与原则,保护规划的具体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了历史街区的规划建设思路。总结出在规划建设中要运用有机更新的思想方法,传承与发展地域环境特色,才能达到活力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结论。

关键词:盛京皇城;价值特色;保护措施

引言

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沈阳市核心区,街区范围由东、西、南、北顺城街路围合而成,总用地面积约166公顷。盛京皇城是《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划定的三大历史文化街区之一。盛京皇城是全市规模最大、形成最早、遗存最多、特色商业最密集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沈阳历史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2015年辽宁省政府将其列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一、街区发展现状与困境

1、现状概况

街区现状用地以商业、居住、公共服务和商住混合用地为主。街区南部区域主要以故宫和帅府景区为核心,形成了以文物博览、休闲娱乐、行政办公为主的文化旅游区。北部区域形成以中街商业街为核心,包括综合百货、宾馆酒店、餐饮服务、休闲娱乐为主的综合商业区。

盛京皇城内现状建筑共1255栋,总建筑面积323万平方米,容积率约为2.0。现状建筑功能以商业、居住和办公为主。商业建筑面积约占60%,主要为综合商场,基本分布于街区北部中街沿线。居住建筑约占26%,集中于街区两侧。办公建筑约占10%,主要是政府办公,位于街区南部。

2存在问题

皇城边界特征不清。过去的城墙、城门、角楼及护城河早已拆除,目前除已恢复的西北角楼、怀远门、抚近门具有一定的历史风貌外,其它大多为行列式住宅分布于周边。传统建筑淹没在大量现代建筑群中。街区内大多为现代建筑,风格单一,缺乏传统特色,大体量建筑较多。其建筑风格、色彩、尺度与皇城风貌不协调。部分现状职能与皇城功能不匹配。现状大量的政府办公、工厂、低端业态与商业、旅游功能相互干扰,不仅在交通上造成了影响,也占据了皇城内有限的发展空间。

二、历史街区特色挖掘

盛京皇城是具有皇家气息和沈阳地域文化内涵的历史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独特的空间特色和建筑艺术,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1、盛京皇城是我国现存的规制完整、布局独特的古代城池典范。

皇城布局参照了《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制度:“方形城池、井字路网、前朝后市”的设计原则。其布局是封建政治、礼制传统与文化理念在国都建设上的集中体现。同时与传统王城不同,盛京皇城也体现出藏传佛教的文化特征,逐渐发展出了“城方廓圆、四塔相护、皇城居中、宫城融合、八门八关”独特的城市格局。

2、盛京皇城是沈阳市现存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的地区。街区内现存各级文保单位18处。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7处、市级文保单位9处。这些文物中历史最久远的是明代的长安寺,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街区内历史建筑共6处,7栋。传统风貌建筑共18处,共40栋。另外据历史记载和相关考证,中街的传统老字号共有16家,遗失文物古迹遗址57处,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12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共同见证了沈阳城市发展的辉煌历史和风云变幻,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三、街区控制要素与保护措施

规划强调保护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明确发展与保护相协调的规划理念。重点突出保护街区风貌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本着整体性、原真性、保护利用结合、渐进式有机更新的基本原则,强调应保尽保,避免大拆大建,主要通过功能置换、改造利用及综合整治等措施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有序推进盛京皇城的全面复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功能布局优化

规划重点完善皇城“前文后商”的功能布局。强化沈阳故宫的核心作用,完善故宫的旅游服务和文化展示功能。强化皇城边界和井字街路等空间特征,营造文化特色,提升旅游功能。通过功能置换逐渐腾迁现状工厂、区政府办公以及被企事业单位占用的历史建筑等与皇城未来发展不匹配的功能,补充完善旅游服务中心、文物博览、特色民宿、旅游大巴停车场等功能。

2、建筑风貌控制

规划重点针对“方形城池、井字格局、传统街巷”沿线以及街区重点地块内的新建、改建建筑加强风貌控制,通过建筑风格、色彩、体量与肌理的引导,逐渐恢复传统风貌。

(1)建筑风格引导。建筑风格以现存文物建筑和地方传统建筑实现盛京皇城的文化主题。新建与整治建筑应采用以地方传统建筑特色为源脉的现代中式建筑风格,作为历史街区风貌的主题背景。

(2)建筑色彩引导。建筑色彩的引导重点为保护和突出故宫建筑群红色、黄色的唯一性,街区内新建、改建建筑应以中式传统色彩为主,展现“清代风貌、灰墙黛瓦” 的主体色调,主体色调以灰色系为主。

(3)建筑体量与肌理。街区新建、改建建筑体量应以中式小体量建筑为主,布局上体现“合院式、趟子房”的布局形式,展示老沈阳的传统空间肌理。街区空间肌理上应结合传统胡同街巷形成“曲折的窄路、疏放的空间、自由的布局”的街区空间形态。

3、传统格局保护

保护皇城留存至今的历史格局和城市形态,保护内容主要为“皇城边界、井字格局、传统街巷”三个方面。

(1)皇城边界:东西边界宜结合现状建筑,以实体改造为主,对建筑立面进行风貌改造展示城墙风貌。南北边界宜结合角楼和城墙等历史遗存,采用城墙遗址公园的形式限定皇城边界,展现城墙风貌带的景观意境。有条件的情况下逐步恢复城门和角楼等重要节点。

(2)井字路网:沈阳路打造清文化一条街,中街路打造城市魅力商业街,朝阳街打造特色文化休闲街,正阳街打造成传统文化休闲街。严格控制街路风貌,重点保护好沿街的历史建筑,现状建筑主要通过立面整治和改造等措施恢复风貌特征。严格控制新建建筑风格、色彩、高度,避免大体量建筑出现。

(3)历史街巷:围绕中街路和沈阳路两侧街巷打造特色胡同,形成步行网络。通过立面改造与景观整治等措施恢复胡同传统风貌。

4、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加强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及传统风貌建筑的利用。将占用历史建筑的政府或企事业单位逐步退出,通过使用功能转化将其用于发展文化旅游、博览等相关功能,充分展示历史建筑风貌,发挥文化价值。

将街区内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以及其它建筑,按照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和拆除共六大类措施予以保护与更新。

以应保尽保为原则,重点修缮文保单位及历史建筑。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

改善传统风貌建筑,重点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特色的主立面及细部装饰,对建筑结构和风貌进行维护,逐步加以利用。

其它建筑通过保留、整治与拆除等措施,进行逐步更新,使之与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相协调。

四、保障措施

1、建立综合管理机构,实行统一管理。整合已有管理机构,建立综合管理机构,实行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

2、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实行集中使用。广泛吸纳了国家、省市各类专项资金;加大市区两级财政投资;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皇城保护。

3、履行立法审批程序,实行依法建设。推动盛京皇城保护的立法工作,严格依法开展各类建设活动。

4、广泛宣传皇城规划,凝结社会共识。广泛宣传盛京皇城历史文化价值和规划控制要求,凝结社会共识和共同参与,推行共同缔造。

作者简介:霍焱 1981年 女 满族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高级工程师 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

论文作者:霍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论文_霍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