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全脊柱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_沈新艳

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卫生院放射科 江苏常州 213102

【摘 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全脊柱摄像技术在脊柱侧弯中的应用和优势。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脊柱病变病例30例,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对脊柱由上至下进行正位和侧位的拍摄,均进行3次曝光,每两次曝光间隔均为9秒,曝光后通过图像拼接技术将患者脊柱图像进行拼接和重叠,形成全景图像,对全部患者的图像质量进行观察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的图像清晰的显示了脊柱侧弯的方向和角度、椎体和椎间隙、对称的椎弓根、根间距及对脏器的影响程度。结论:数字化X线摄影(DR)技术应用上方便快捷,患者配合时间较短,图像质量较好,能够满足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患者预后康复情况的评估,值得在临床诊断中推广。

【关键词】数字化X线摄影;全脊柱摄影技术;临床诊断

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是通过多幅X线影像局部重叠区域的图像配准而实现多张小范围影像合成一张包括全部兴趣区域的大范围影像的技术,也称为图像拼接技术。狭缝X线摄影装置通过在探测器与X线准直器协同运动时持续曝光,可直接生成一幅全景影像,是一种新型的数字X线全景成像技术。脊柱病变的检查方法主要是拍摄全脊柱正、侧位的X线片,这种方法可以全面而真实地反应出患者脊柱弯曲的程度,而拼接良好、层次分明的X线片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都发挥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数字化X线摄影(DR)。全脊柱成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不仅方便快捷,其图像拼接技术的准确性也大幅度提高。脊柱是人体的中轴,其上承接头颅,其下连接着下肢带骨,目前的摄影技术对身高超过1.2米的患者的脊柱已经不能够一次曝光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脊柱全长图像。本研究采用 DR数字化摄影技术,通过分段连续和重叠采集数字化图像信息的方法进行拼接,而获得脊柱全长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1、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临床病例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16周岁到40周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3.8)岁,临床诊断胸椎侧弯10例,腰椎侧弯5例,胸腰椎同时侧弯 8例,其他病例为脊柱骨折术后7例。

1.2 设备

采用DRX-Evolution单板探测器的X射线成像系统,Ortho病人支架1m长铅标尺及 XS ADView图像后处理工作站Drgview干式激光相机。

1.3 方法

全脊柱正位片摄影时采用3m超远距离摄影,配有专用的3m焦距滤线栅,最大限度地克服了锥形射线束的发散投射,减少了几何放大误差。嘱患者立于全脊柱专用摄片架内,背、臀部紧贴背板,双手自然下垂,同时握住两侧扶手,固定身体不活动。将铅标尺放置于曝光野内,结合最大图像和重叠区域开始预置Ortho曝光位置,选择"Ortho"器官程序,经验丰富者可据情对曝光参数进行微调,按下曝光按钮一直不放,X线管与平板探测器同步移动至上位Ortho曝光位置,进行第一次曝光,一般曝光3次,第一次曝光到第二次曝光间隔9秒,第二次到第三次间隔9秒,三次曝光即可检查全部脊柱,患者配合18秒即可,憋气更理想。全脊柱侧位摄影时,嘱患者一侧身体仅靠背板,双手上举并握住侧面上方扶手,摆好体位后按住曝光按钮,曝光次数和时间同全脊柱正位片拍摄方法,将所获图像传入XS ADView 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拼接获取理想的全景拼接图像。

1.4 质量评价

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技师对全脊柱拼接图像按照《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3]标准对密度对比度进行评估,以兴趣区域密度和对比度调节到甲级片标准且密度均匀对比良好定位优质标准;肉眼未能观察到缝隙和重叠为拼接优秀标准。

2结果

对入选的30例患者进行全脊柱正、侧位摄片,其中胸椎侧弯10例,腰椎侧弯5例,胸腰椎同时侧弯8例,脊柱骨折术后7例,图像清晰显示了脊柱走行、侧弯的方向和角度,能够明确椎体和椎间隙,显示出清晰对称的椎弓根、根间距和对脏器的影响程度(图1、2)。术前Cobb′s角<10° 7例,Cobb′s角 10°~20° 9例,Cobb′s角20°~40° 2例,Cobb′s角>40° 5例;术后中Cobb′s角<10° 5例。

3讨论

脊柱病变中以脊柱侧弯多见,这是高发于青少年在青春期前期及骨骼发育成熟前的一种骨骼畸形性病变[4]。发病率约为青少年总体的2-3%,青少年脊柱侧弯占脊柱侧弯病例总体的 80%左右。在脊柱侧弯的诊断中,虽然CT和MRI等手段也能够获取全脊柱影像,但因为不能够进行站立位的检查而无法观察脊柱重力下的功能状态图像,因此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的X线片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方式,站立位脊柱全场X线片是脊柱侧弯诊断的重要手段,而测量Cobb′s角是重中之重,也是支架矫形治疗疗效评估的标准手段。

脊柱拼接X线平片的技术关键是尽量减少因分次曝光体位轻微改变造成对拼接片的影响。本研究中是采用图像拼接部位的横向与纵向的参照点来监控和准直。纵向的参照点是借助不透X线刻度标尺,在分次曝光采集到的相邻两幅图像之间,相应标尺也有重叠的部分,进行图像拼接时就根据标尺上相同的刻度值进行重叠实现无缝隙地拼接。横向的参照点为脊柱的骨性标志,当患儿脊柱在图像分次采集时出现偏移时,表现出自动拼接出的图像上标尺在横向方位出现偏移。其原因是相邻2幅图像上脊柱发生偏移,而标尺始终保持不动,自动拼接时就可将相同的部分完全重叠,保持横向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即使出现轻微的移位也可以借助纵、横向的参照点实现准确拼接。影响脊柱拼接图像质量的因素有:家属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患者的固定(悬吊架的使用);中心线的正确使用;采集时患者屏气;避免在上胸段和内固定区内拼接;合理的采集方式,正确的后处理等[5]。

在脊柱侧弯临床评价的多种影像检查方法中,X线片对脊柱侧弯初步诊断、监测进展及随访手术效果、支具固定情况及术后有无并发症仍然很重要,应该常规使用。全脊柱拼接 X 线平片可实现全脊柱无缝隙拼接,能直观地显示脊柱整体解剖形态及侧凸部位,判断脊柱的平衡性和柔韧性,对脊柱侧弯的诊断、术前评估、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宋维通,李忠,李旭明,等. 全脊柱DR与CR成像质量的对比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7):973-975

[2]曾勇明,黄伟,罗天友,等.DR图像拼接全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3(9):1113-1115.

[3]中华放射学杂志编委会.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27(2):134-136

[4]郑振耀,唐盛平,郭霞.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研究与进展(一)[J].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2,12(2):139-141

[5]张茸,朱冬青,李励,等. 数字化全脊柱成像技术在脊柱侧凸畸形中的应用[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80-183.

图1 图2

图1、2为全脊柱摄影影

论文作者:沈新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5

标签:;  ;  ;  ;  ;  ;  ;  ;  

DR全脊柱摄影技术的临床应用论文_沈新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