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目的:总结40例颅内肿瘤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有记载的颅内肿瘤手术前后护理病例做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以及术前充分的准备,术后正确的卧位、病情监护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确保病人度过危险期,是提高颅内肿瘤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结论:临床上做好颅内肿瘤术前、术后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尤为重要。
关键词:颅内肿瘤;手术前后;护理
颅内肿瘤是指颅内占位性的新生物而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年龄小于2岁大于70岁教少见,儿童、青壮年多发。颅内肿瘤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目前治疗颅内肿瘤最有效的方法是手术开颅切除占位病变术。护理人员做好手术前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颅内肿瘤的治愈率十分关键。现总结40例颅内肿瘤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颅内肿瘤患者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为42岁。其中胶质瘤10例,脑膜瘤14例、垂体瘤4例,颅内转移瘤3例、听神经瘤4例、小脑肿瘤5例。
1.2 预后 术后恢复良好率有34例占 85%,偏瘫4例占10%,死亡2例占5%。
2.术前护理
2.1 心理准备 患者因疾病困扰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通过认知疗法,可降低其恐惧程度。再通过放松训练和其它应对技巧指导,可减轻焦虑反应的程度。抑郁病人给予心理支持和适当护理,用倾听和理解的态度降低患者的失助感敌意倾向。越临近手术的患者恐惧心理越重,因此,护理人员要和患者主动交谈,向患者解释此手术为目前治疗颅内肿瘤最安全有效的方法,以消除患者焦虑和增强患者的信心,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
2.2一般准备
2.2.1 在生理方面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加强营养,注意不要感冒,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嘱患者作适应手术后的有关练习(如卧床饮食、在床上大小便、肺功能训练等)
2.2.2 手术前一天应将头发(包括两鬓和枕后)全部剃光,颅前窝手术须剃眉,后凹手术应剃光颈部的汗毛。剃光的部位用热水和肥皂洗净,然后给予75%的酒精涂擦。
2.2.3协助患者完善手术前的各种常规检;术前晚给予适当镇静剂,保证充分的睡眠,术前6—8小时禁食、禁饮,术晨给予导尿;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Mg。
2.3术前特殊准备
2.3.1对营养不良的患者因低蛋白血症及维生素缺乏,耐受失血和休克的功能较弱,术后容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术前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对颅高压呕吐频繁的患者除补充营养外,应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2.3.2对有呼吸系统感染者,应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控制感染,待体温和血象正常后方可手术。
2.3.3对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8.3mmol/L尿糖(+)以下方可手术。
2.3.4对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禁止使用对肝、肾有损害的药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治疗,待肝、肾功能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手术。
2.3.5对垂体瘤的患者术前3天每天记录24小时尿量、对垂体瘤或三脑室附近已有垂体功能障碍者,应在术前2-3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2.3.6对经鼻腔入路手术的患者,术前须做好鼻腔护理准备
3,术后护理
3.1监护
术后对病情重的患者应安置在ICU室,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体征至病情稳定为止。尤其注意颅内压升高症状的评估,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3.2体位
全麻术后未清醒的患者,应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便于呼吸道管理。意识清醒后取斜坡卧位,以例于颅内静脉回流。大脑幕上开颅术后,应卧向健侧或取仰卧位,避免切口受压。小脑幕下开颅术后早期不应垫枕仰卧,可取侧卧或侧俯卧位,翻身时应有人扶托头部避免扭转。体积较大的肿瘤切除后,因颅腔留有较大的空隙,24小时内手术切开部位应保持在头部的上方,以免脑和脑干突然移位,引起大脑上静脉断裂出血和脑干功能衰竭。后组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只能取侧卧位,避免分泌物误入气管。
3.3观察伤口的敷料
术后早期,如渗液多,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特别注意敷料上渗出液的颜色,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4引流管的护理
3.4.1注意保持头部引流的通畅,监测和记录引流的量和性质,枕下垫一治疗巾,如有渗湿,应及时更换,翻身和更换引流管时须注意避免牵拉,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脱落等。
3.4.2术后48小时内引流袋放置在与头部创腔一致的位置,不可随时放低引流袋;术后48小时后,引流袋稍可放低;与脑室相通的引流,如术后早期引流量多,应适当抬高引流袋;血性脑积液已转清,应及时拔除引流管。引流管拔除时间一般为术后3—4天。
3.5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和止痛剂,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3.5.1切开疼痛: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适当给予止痛药物对症处理。
3.5.2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疼痛:发生在脑水肿高峰期2—4天,特征是呈波动性疼痛,伴呕吐,应用脱水剂,激素等药物降低颅内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3血性脑积液刺激脑膜引起的头痛:需采取腰穿引流脑积液,降低颅内压后,可缓解头痛。
3.6营养和补液
术后吞咽功能与呕吐反射恢复后开始进流质食物,第2—3天可进食半流质,以后可进普通饮食;对较大的手术或全麻术后有恶心、呕吐、消化功能紊乱者禁食1—2日,给予静脉补液,病情稳定后可恢复进食;颅后凹手术或听神经瘤术后,由于吞咽神经,迷走神经瘫痪,导致病人饮水呛咳,应严格禁饮、禁食,可给予鼻饲供给患者营养,待吞咽功能恢复后由护理人员喂食;对术后长期昏迷的患者,应采用鼻饲和静脉供给营养。
开颅术后经过脑水肿高峰期,输液量应在每日1500—2500mL,并加用脱水剂,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另有损失(如气切、高热、大汉、呕吐、脑部引流等)应另行补足。
3.7加强术后患者的基础护理
特别注意口腔、鼻腔、角膜、皮肤的护理,特别是鞍区术后要注意视力和视野的变化,观察肢体的活动。对肢体瘫痪和有精神障碍者给予生活上的照顾,防止自伤和意外。
3.8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3.8.1术后出血:术后是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内,主要表现为意识由清醒转为迟钝甚至昏迷,血压升高,脉搏减慢。一经确诊,即再次手术清除血肿。
3.8.2术后脑水肿:术后脑水肿发生在术后2—4天。应作如下处理:抬高患者的床头:限制患者的摄入量:给予脱水剂:评估体液平衡和利尿之后的神经系统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血氧低而加重脑水肿:定时监测体温并将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以减轻脑肿胀。
3.8.3术后感染
3.8.3.1切口感染:术前营养不良未能纠正、头皮准备不符号要求、手术中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可致切口感染,一般出现在术后3—5天。症状表现为切口疼痛,局部红、肿、压痛、有脓性分泌物渗出等。应给予有效的抗菌素治疗和加强切口换药处理。
3.8.3.2脑膜炎和脑室炎:常发生在开放性脑损伤术后切口感染、脑积液外漏、引流物逆流入颅内。主要表现为在手术吸收热过后,体温持续升高,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嗜睡、高热,甚至出现谵妄、抽搐、脑膜刺激征。脑积液浑浊,化验查出脓性球菌,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降温、加强营养、注意头部创口的护理。
3.8.3.3肺部感染:可发生在术后抵抗力低下,卧床时间长,发生肺部感染可加重脑水肿发生脑疝。除加强基础护理外,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呼吸道隔离、加强营养、给予有效的抗生素。
3.8.4脑积液漏
由于硬脑膜缝合不严、拔管后颅内压过高导致脑积液漏,主要出现在手术切口局部。拔管当天应密切观察切口,发现脑积液漏,立即通知医生进行缝合处理。
3.8.5中枢性高热
丘脑下部、脑干、上颈髓损伤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以高热多见,也有体温过低,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之内。临床上表现为意识障碍、瞳孔缩小,脉搏增快、血压降低、呼吸急促。处理上除病因治疗外,可行冬眠疗法。
3.8.6尿崩症
主要发生在蝶鞍区附近的手术。垂体瘤,神经胶质瘤等脑室手术后,易出现尿崩症。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一般尿量在4000mL以上,比重1.005以下。处理;准确记录尿量,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同时可以给予皮下注射垂体后叶素治疗。
3.8.7消化道出血
多发生在鞍区、三脑室前份、四脑室和脑干手术后。表现为呕吐大量咖啡色胃内容物并半有呃逆、腹胀及黑便等症状。呕吐量多时应立即安置胃管抽净胃内容物后用冰盐水洗胃,可胃管内注入药物,应用胃酸分泌抑制剂,同时静脉给于止血剂和补充血容量。
3.8.8顽固性呃逆
常发生于三脑室或四脑室手术后,如因胃脏气或胃潴留,可安置胃管抽吸胃内容物:如因膈肌激惹所致的呃逆,可给予强刺激,如压眶上缘、刺激患者可暂时缓解。效果不好可用复方冬眠灵或者利他灵,也可采用针灸治疗。
3.8.9癫痫发作
癫痫多发生在术后脑水肿高峰期,脑水肿消退、脑血液循环改善后,癫痫可好转。对皮质运动区及附近手术,术后应常规给抗癫痫药物加以预防。此类病人应卧床休息,睡眠充足,避免情绪激动。发作时给氧气吸入,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同时注意患者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损伤。
3.8.10失语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的主要方式,语言中枢障碍患者出现运动性和感觉性失语,患者因失语常出现焦虑或急躁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了解患者的要求或意图,给予心理支持或护理,指导患者作语言功能的训练,如打手势、练发音、口语、读字,继而进行合话练习、阅读练习等。
4、出院健康指导
4.1劝告患者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
4.2向病人告之术后坚持放射治疗或化疗的重要性,这些治疗都会有一定的付作用,使患者心理上有准备。
4.3出院后应随时观察自身状况,如再次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局灶性症状或身体其它部位不适,应及时就诊。
4.4鼓励患者尽快适应社会及身体器官功能或外观的改变,学会自我照顾的方法。
4.5带有残疾的患者要树立信心,保持心态平衡。对各种后遗症应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并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4.6对晚期病人定期随访并给予心理上指导,尽可能保持一定的生活质量。
4.7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肿瘤预防知识的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1]田贞 脑肿瘤手术的护理(J)河北医学2007、13、(8):1000
[2]隋建英 万云 马玲等,脑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6)545— 546
[3]周云 宋晓连,后循环动脉瘤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2009、11(J):124—125
[4]段杰 丁庆珍 金颖、神经外科护理 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3、1、216—219
论文作者:倪,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0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颅内论文; 肿瘤论文; 脑室论文; 术前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