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腰椎盘突出症;实际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患病高发症状,在临床治疗期间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形式,并无显著疗效,采用手术治疗,会对患者组织创伤造成影响,并且恢复时间会延长,基于此,我院尝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身上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急性肺栓塞抗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工作结束后,经过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及观察工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对对患者障碍进行合理比较。所有患者病情全部符合治疗和诊断标准,在所有患者之中,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23-80岁,平均(46.14±18.72)岁,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一般治疗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自愿加入治疗工作,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进行治疗,所有治疗全面结束后,对患者采用半年为主的随访观察工作,对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进行评分,采用Os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对比,在整个过程中,患者以俯卧位形式,采用消毒和麻醉处理,确认患者病变位置后,采用穿刺针插入到导丝导管中,对病变组织进行切除,对切合口进行缝合,不放置引流管。在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安全教育,向患者阐述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疼痛,以及需要注意的事件等,在恢复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行健康运动,帮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恢复。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可以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治疗前后对比分析[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则用(%)表示,采用t值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有效治疗工作后,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治疗之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和治疗前期进行对比,显著下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际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一:患者治疗前后检查指标对比()
腰间盘突出症是使得患者出现腰痛和腿痛的最主要因素,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基本原理则是神经根,并且可以将椎间盘髓核彻底摘除,不过在治疗期间也会给患者带来不量反应,随着现在人们升级后形式的转变,此种病情的逐渐发展,人们追求更好的治疗方式。在微创治疗期间,对于突出物巨大、脱垂以及钙化病人治疗,采用微创技术形式,安全性不足,因此受到一定局限性,新时期下可以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患者预后感受良好,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并且治疗过程中患者恢复情况和临床报告基本内容相符,值得未来人们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借鉴和学习。
总而言之,临床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效果良好,可以确保患者恢复,治愈率比较高,在治疗期间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基于此,我院尝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身上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并选取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范胜利, 吴健.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临床骨科杂志, 2017(4).154-245
[2]张中义, 王学昌, 马迎存.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国实用医药, 2017(7).115-265
论文作者:何凡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患者论文; 镜下论文; 摘除术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我院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疼痛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