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探讨论文_施京敏

中药用药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探讨论文_施京敏

(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01)

【摘要】目的:分析产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对策,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总结目前造成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对中药特别是含毒性中药的合理使用进行探讨。结果:中药的不良反应既有中药本身的原因,也有配伍不当及使用不合理的问题。结论: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针对性加强安全用药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1.1中药本身的毒性及用量不当

药物本身有毒,其毒性大小,是否出现毒性反应主要取决于用量。有报道一椎间盘突患者前后3次口服含制马钱子的中药粉末,其中制马钱子的含量分别为1g、1.5g、2g,前两次如此口服后未有任何不适症状,第3次口服后出现心慌、胸闷、抽搐、心律加快等症状,继而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马钱子主含生物碱,即士的宁,成人一次服士的宁5~10mg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mg可致死亡,而且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在上例中,患者3次的用药量都超出了中毒量。有些中药不含有毒成分,但过量服用也会引起中毒,如过量服用肉桂就会引起血尿。

1.2药物品种混乱

部分中药药典名称与地区习惯用名不一,“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现象普遍存在。因不同药物其性味归经不同,作用自然存在很大差别,稍有不慎就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木通科木通无毒,而马兜铃科关木通含马兜铃酸毒性较大。实验证明,人体静脉给药量>1mg/kg可导致肾损害,长时间低剂量给药可在体内蓄积。又如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和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同名为防己,但后者含马兜铃酸,使用过量,极易产生明显肾损害。因此医务工作者要注意中药的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现象,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1.3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

中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可以增加药效,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等。但不当的炮制也会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机率上升。如某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服草乌散,其中含未经炮制的生草乌2g,出现肢麻、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而入院急救脱险。如生半夏有大毒,经过炮制后熟半夏则毒性大减或甚微,若炮制不当,则毒性成分不能完全去除,使用后会出现口腔麻木肿痛,呕吐等不良反应。

1.4不合理配伍

医师缺乏药物合理配伍应用的知识,对于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了解的不够全面,各种药物同时进入体内后,如何发挥作用,如何代谢,各成分之间发生哪些化学反应知道的较少。如有一风心病伴有急性咽喉炎的病人,在用地高辛的同时又服六神丸,六神丸主要成分为蟾毒配基及蟾酥毒,蟾酥毒水解生成具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的蟾毒配基,故与洋地黄合用会发生中毒中而出现频发室性早搏等心律失常。

1.5用药不当或长期用药

人们以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为达速效,常常超剂量用药,从而导致不良反应时有发生。资料显示,中药的毒副反应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超量用药。活血化淤药川芎,小剂量可以引起子宫收缩,兴奋心脏,大剂量则会抑制心脏,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番泻叶为泻下药物,同时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些慢性便秘患者长期泡服,应注意可能发生低血钾,也可能导致肝硬化。长期用药造成慢性中毒,如久含雄黄的中成药可导致砷中毒,从而引起恶心、呕吐、发热、心悸乃至肝肾功能损害。中医治病在中药的选用上不能盲目,而是要辨证用药。剂量的大小要根据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因证而定、因方而别、因人而异,而且因地因时制宜,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剂量,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1.6煎煮不当

正确的煎煮方法,一方面能使药物有效成分溶出而得以充分发挥疗效,同时还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煎法、火候、煎煮时间等均会影响服药效果。一般认为长时间煎煮可以减毒,如附子先煎一小时,则毒性可以减少许多;但也有相反的情况,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其毒性却显著增加,故患者一定要遵循医师的用药叮嘱,正确煎煮,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2怎样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

2.1改变观念

多数人认为中药是“纯天然副作用小,所以服用绝对安全”,这其实是一个误区。祖国传统医学中所说的“是药三分毒”,这个概括是不无道理的。中药的不良反应,不仅仅是有毒的、作用强烈的药物,即使是一个性平的药物若使用不当,也可引起不良反应。因此全民要提高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改变人们心目中的“中药安全无副作用”的观念,只要服用方法得当,避免用药误区,遵医嘱,就可以做到安全用药。

2.2科学使用中药

中医药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要熟悉中药的性能主治、用法用量,辨证论治,严格掌握用药指证,不断吸收新知识,仔细进行询问,注意患者的年龄、病史、家族史、过敏史、体质差异等因素,处方用药要科学严谨,尤其是有毒中药的使用,勿长期用药,避免慢性蓄积。中药活性成分含量低,作用缓和而持久,但慢性病人长期服用,往往随之产生不良反应,中病即止。

2.3严把质量关,建立健全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从中药的栽培、采集、加工、炮制、储藏等各个环节,都应该遵守质量规范及操作标准。各种制剂的中成药均应按照药典严格检测,合格的药品必须按医嘱正确使用。规范品种,减少同名异物和异物同名的现象,逐步实现中药质量标准化,以主要成分或可控性成分的含量评定中药材质量,严把质量关,避免出现假药劣药现象;建立完整的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使中药不良反应降到最低限度,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3结论

决定中药是治病还是致病的关键不是药物本身,而是如何正确使用。既不能畏其毒而弃用,也不能侍其无毒而滥用。影响中药发挥治疗作用的因素很多,导致疾病的因素也林林总总,为了使人民群众能安全有效的用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须正视中药不良反应的存在,积极探求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思路,制定有效的有毒中药制用规则,建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机制,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针对性加强安全用药管理,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劳志英.长期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不良反应[J].新药与临床,1997,16(1):36

[2]周跃华.关于我国中药材质量标准管理的几点建议[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2):1503

[3]王关芹.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中药[J].齐鲁药事,2009(1):509

论文作者:施京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3

标签:;  ;  ;  ;  ;  ;  ;  ;  

中药用药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探讨论文_施京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