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卖菜”目标准才能不“歇菜”——有商机不见得就赚钱,网、店结合,配送的蔬菜优质才可能成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能不论文,不见得论文,卖菜论文,蔬菜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知不觉间,“网上卖菜”已悄然走入都市人的生活。打开百度输入“网上卖菜”搜索相关新闻,0.05秒的时间出现相关新闻3890篇,相关网页则有3880000篇之多。然而作为一种经营方式,其结果依然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记者采访了数位营业者与专家,力图为大家解析“网上卖菜”的危机与商机。
“我今年5月10日开始做家庭蔬菜配送,8月份建立了网店开始‘网上卖菜’,平均算来每天的利润在1000元左右,现在盈利十多万了。”赵必达,青岛家庭蔬菜配送公司的创始人,虽然当“赵总”不到半年,但谈起生意经来,已经是一套一套自成体系了。“我认为所谓‘网上卖菜’只能是宣传手段的一种,绝不能把生意都仰仗于此。”赵必达的做法是,通过网络、小区散发广告等方式,以电话沟通为主要手段进行家庭蔬菜的配送。“因为菜价变化比较大,所以还是以电话为主要的沟通客户手段,如果要真的一切依赖网络的话,那样我还需要再雇两个人来专门管理网店,而在青岛,这样的人工成本每人每月要1500元,我觉得没有必要。另外,据我研究,网络购物这种方式并不太适用于买卖蔬菜,关键还是人们消费观念的问题,以及蔬菜这种商品的特殊性。”为了避开“网上卖菜”的短处,赵必达除了有自己的办公室,还在市郊租了储存蔬菜的保鲜库,“叶菜一定是新鲜现买的,但是马铃薯、萝卜等蔬菜就可以提前买好储备起来,节约时间”。在赵必达的店里买菜,只需达到15元,就可以免去2元的配送费用,而“蔬菜的利润高达25%到30%,省去配送费我也照样有得赚。”
记者联系到了在宁波同样以网店方式经营家庭蔬菜配送的吴明勤,他对赵必达的做法非常认可。他告诉记者,“没有实体店是不行的,而且网络购物对蔬菜的确有排斥性。我的网店每天浏览量能有200多次,但是下单者寥寥无几,我想也是消费习惯的差异造成的。网络宣传、电话采购,这种方式能很好地修正‘网上卖菜’的缺点。”
如此一来,“网上卖菜”其实只是一个概念,生意红不红火,其背后隐藏的根本因素还在于:锁定目标群体。赵必达告诉记者,他将自己的客户锁定在位于青岛市崂山区一个较偏僻、以工薪阶层、年龄多分布在25~38岁之间的小区,该小区有七百多户人家,但是小区附近没有便利的超市、农贸市场等,由于选址的成功,赵必达现在已经在该小区拥有了近二百户的客户群体,但即使如此,他也“丝毫不敢松懈”。“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家庭蔬菜配送公司,如果口碑处理不好,那么死亡速度将是非常快的,也就是说,送菜很难,歇菜很容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方盈芝认为,“网上卖菜”要想不“歇菜”,在创店之初就要选准目标群体,家庭蔬菜配送包括容易接受“网上买菜”方式的消费者多数为办公室白领,因此广告应该针对居住人群多为年轻人的社区发放,而另一点使“网上卖菜”不至于“歇菜”的重要因素则是配送蔬菜必须优质,北京曾经出现过五六家类似的“网上”家庭蔬菜配送公司,目前只剩一家运营,而那些家庭蔬菜配送公司死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配送的蔬菜达不到客户的要求。
联系电话:010-5836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