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决心: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重要现实课题_政治论文

政治决心: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重要现实课题_政治论文

政治定力:党员领导干部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定力论文,党员领导干部论文,课题论文,现实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4)01-0059-06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肩负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目标”和“使命”呼唤共产党人必须增强政治定力。政治定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的前提和基础,是党员领导干部政治修养的一种崇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对政治定力的内容都作了具体的分析。落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把增强政治定力摆在突出位置,并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党性修养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政治定力的科学内涵

政治定力的核心是定力。何谓定力,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定力的记载,定力强调“正念坚固,心地清静,不为喧嚣所迷惑,不为名利而动心”。“定力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境界,体现举手投足中的涵养,运筹帷幄中的自信,浮华喧闹中的沉静,险象丛生中的镇定,风云变幻中的坚守,厚重质朴中的真实,不计得失中的胸襟,知错能改中的担当,光明磊落中的情操,高瞻远瞩中的视野,宽容大度中的气量,随遇而安中的淡定,灵动睿智中的幽默,游刃有余中的从容,历练世事中的通透”。①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是充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定力内容的精华而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政治能力。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清纯同志认为:“政治定力就是政治上排除各种干扰,消除各种困惑,坚定正确立场,保持正确方向的能力。”②政治定力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创新。改革开放新时期,政治定力是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修养而达到的一种最高政治境界,其内容集中表现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定力,不为各种错误思想所惑;正确判断形势,坚定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的定力,不轻信、不盲从、不跟风、不起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的定力,坚持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局的定力,做到因事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抵御诱惑、守住底线、廉洁自律的定力,政治清明、拒腐防变、抵御各种风险;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的定力,“一心为了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正确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复杂斗争的定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定力的鲜明特点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深化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艰巨任务,“两个一百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业,决定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定力的内容和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是政治定力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具体表现为理想信念的坚定性,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坚定性,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伟大旗帜的坚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社会实践的坚定性。这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特点,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具体反映在“六个不动摇”:一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旗帜就是理想,旗帜就是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志士仁人的意愿和期盼,凝聚着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的奋斗和牺牲,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和实践,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③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不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三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对“三个总的概括,高屋建瓴,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概括,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和要义。”④四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制度不动摇。五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动摇。六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自信性

政治自信是政治定力的又一重要特征。政治自信是执政党及其成员对自己所在政党的奋斗目标、政治理论、政治道路、政治制度以及政党组织的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理论自信和行动自觉,是源于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忠诚而产生的一种内在骄傲和自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自信包括目标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执政党自信五个部分。

1、目标自信。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高度概括为“两个一百年”,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道路自信。道路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道路自信表现为“五个坚信”:坚信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作用;坚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信“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坚信中国道路的基本要求,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3、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党的政治财富和精神支撑,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大干社会主义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4、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之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四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一制度体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五是执政党自信。执政党自信表明了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坚持和拥护。执政党自信要求: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⑤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和对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严明党的纪律尤其是政治纪律。

(三)党的群众路线的不可动摇性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的鲜明特点。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与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政治本色、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能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国家兴旺发达的大问题。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的政治特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心为了群众”,从而揭示了群众路线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群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体现,是党群关系中最基础、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不动摇,这种政治定力的鲜明特性,集中体现为“人民利益至上”,必须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价值取向来追求;必须把群众利益至上作为根本宗旨来坚守;必须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党的工作标准来衡量。

2、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依靠群众”,从而揭示了群众路线的动力源泉。历史是谁创造的?几千年来是历史学家、哲学家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次阐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⑥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群众夺取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须紧紧依靠群众才能实现。一切依靠人民群众,是党的生命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动力。由此可见,是否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是检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定力强弱的根本标志。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动摇。这一政治定力特性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从群众中来”:要求我们要深入到群众中去,通过调查研究,把群众的智慧、经验和诉求集中起来,形成符合群众要求的方针政策,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到群众中去”:在调查总结基础上提出的方针和政策包括认识,再回到群众实践中去,向群众宣传,武装群众,变为群众的认识和行动,从而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发展理论。

4、坚持“为民务实清廉”不动摇。党的十八大首次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群众路线教育的新内容,丰富创新了党的群众路线。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和根本目的,展现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最大政治优势;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彰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廉洁从政、政治清明的关键所在。

三、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定力的现实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在世情变幻的同时,国情、党情、社情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新形势下,我们党又面临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只有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全党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才能到确保“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定力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迫切需要

什么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产主义是我们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他告诫全党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两者必须紧密结合起来。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党员干部的灵魂和精神追求,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历史和现实、革命和建设都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任何时候都必须树立和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如果丧失了理想信念,就必然迷失前进的政治方向,执政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就会下降,国家就如一盘散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的那样:“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们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当前,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仰是坚定的,理想是崇高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足,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无用了;有的缺少政治判断力和真假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糊里糊涂;有的意志薄弱,见到意识形态斗争就唯恐避之不及,“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的理想信念动摇,认为共产主义是虚无飘缈的乌托邦,可望不可及,社会主义优而不越,资本主义腐而不朽,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失去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迷惘迟疑的观点,一切及时行乐的思想,一切贪图私利的行为,一切无所作为的作风”,⑦在一些党员干部中流行。有的利欲熏心,信奉金钱至上、名利至上、享乐至上,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再次警告我们,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种“滑坡”和“动摇”呼唤着增强政治定力,增强政治定力是坚定理想信念的迫切需要。

(二)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定力是夺取意识形态领域舆论斗争胜利的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改革开放中,马克思主义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但是,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仍然存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临着各种挑战,集中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从国际上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深刻复杂,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发展壮大视为对其价值观念和制度模式的挑战,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使得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呈现出长期性和复杂性。来自西方的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社会思想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挑战,企图用资本主义价值观改良社会主义,以资产阶级理论代替马克思主义。

2、从国内看:一些错误思想和行为不断污染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心灵,其表现是:一是“质疑论”、“西化论”的挑战。“质疑论”怀疑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只承认商鞅变法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企图否定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西化论”鼓吹西方的“政治模式”、“普世价值”,照搬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西化”和“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是西方价值观的挑战。有的宣扬西方的价值观,有的专拿党史国史说事,有的以“反思社会主义”为名,否定社会主义现代化;有的否定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鼓吹私有化、自由化、全盘西化的社会道路。三是来自平均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传统社会思潮的挑战。企图将此引入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与马克思主义平起平坐。四是来自文化保守主义的挑战。文化保守主义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张重建儒教,儒化中国,扬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把五经四书作为必修课,用孔孟之道代替马克思主义。

3、从党内看:在党情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党内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现象,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一些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人民群众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⑧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的复杂的,面临的舆论斗争和较量是不可避免的。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守崇高信仰、坚定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党员领导干部就必须提高政治定力的水平,才能不得“软骨病”。提高政治定力的水平,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新斗争的迫切需要,因为坚定的政治定力“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因素”。⑨

(三)党员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定力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前提

政治定力是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⑩坚定的理想信念就是政治定力的核心内容,具备这种政治定力的人,就能在大风大浪中稳坐钓鱼船,抵御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诱惑。从总体来看,我们党的领导干部队伍的政治定力是很强的,无论在枪林弹雨的革命年代,还是轰轰烈烈的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提升了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创造性、凝聚力、战斗力和全党的整体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充分显示出来。但是,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开放执政环境,出于利益诉求、矛盾问题交织互联的转型发展时期,收入分配、就业方式、经济结构、社会阶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政治定力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发生偏差,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缺少政治判断力,实用主义代替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四风”及传递的负能量不断蔓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情况经常发生;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问题拍屁股走人的现象时有出现。这些现象和问题的存在,严重破坏了党的肌体,侵蚀了党员干部队伍,影响和降低了党的政治定力。如此发展下去,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难以实现。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迫切要求提高和增强政治定力。这种政治定力不仅是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

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政治定力的基本要求

政治定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是党员领导干部重要的现实课题,增强和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的基本要求,是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在党性锻炼实践中提高、在舆论斗争实践中提高、在实干兴邦实践中提高。

(一)必须在学习理论和改造世界观中提高政治定力

政治定力指向政治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理论上的清醒关键在于认真学习理论、提高自己。只有真正掌握了科学理论,才能提高政治定力,登高望远,洞幽察微,见微而知著,透过现象知本质,掌握理论抓规律。学习理论,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素质是坚定政治自信、提高政治定力的根本途径。政治定力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11)还强调:“在农耕时期,一个人读几本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本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12)如果我们不努力学习提高各方面的修养,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提高本领、增强政治定力,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在学习中增强政治定力,学习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一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二是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三是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政治定力必要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四是要正确把握学习方向。这个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五是明确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提高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增强政治定力上。

(二)必须在党性锻炼中培育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的核心就是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锻炼党性就是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13),坚定政治立场、明辨大是大非,始终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是提高政治定力的前提。他还强调,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体的和根本的看法,决定着人生追求与价值取向,指导和支配理想信念、思想境界、道德操守与行为准则,具有“总开关”的作用。权力观是关于国家和社会权力的根本观点。权力为民所赋、权力为民所用。事业观主要是关于事业方向和事业道路的看法,决定着人们采取什么样的事业态度、遵守什么样的事业精神、追求什么样的事业目标。如何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过程中增强政治定力呢?一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在心里坚定崇高理想信念,不断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党员领导干部在党性修养和锻炼中提高政治定力,第一位的就是在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上下功夫。二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中增强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绝不能搞任何形式的以权谋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的本质要求。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谋利益的责任就越大越重,要把人民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定会异化、腐败。三是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在殚精竭虑做好工作中提高政治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昨天,老一辈革命家做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工作,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转变。今天,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就要集中精力干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还强调,前进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事业顺利时要满怀信心、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遇到曲折和挫折同样满怀信心、毫不动摇地为之奋斗。顺境和逆境同样锻炼我们的意志、考验我们的决心,培育和增强共产党人政治定力。总之,在党性锻炼中增强政治定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这是从认识、反复实践中得出的颠覆不破的真理。

(三)必须在“实干兴邦”拼搏奋斗中锤炼政治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同时提出三个“靠实干”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实干,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实干”。这些深刻论断表明,坚持实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途径。这个实干的途径,也是锤炼和提高共产党人政治定力的根本途径。怎样在大干社会主义实践中锤炼政治定力呢?一是树立实干兴邦的理念,提高对真抓实干极端重要性认识,树立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观点。一切难题,只有在实干中才能破解;一切办法,只有在实干中才能见效;一切机遇,在实干中才能抓住和用好。二是培养“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革命精神。发扬“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革命干劲;坚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三是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夙兴夜寐地真干、实干、苦干、巧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所谓真干,就是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真正诚心诚意、尽力尽责、一干到底。所谓实干,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所谓苦干,就是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贯穿于各项工作中。所谓巧干,就是尊重客观规律,讲究工作方法,坚持改革创新,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力求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14)四是深入一线“接地气”,扑下身子摸民情。一定要做到眼睛亮能发现问题,耳朵灵能掌握信息,嗅觉敏能见微而知著,嘴巴勤能指出问题,手脚快能化解矛盾,切实做到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脑袋思考民利,用行动破解难题。五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就要拿出狮子率队的狠劲、燕子垒窝的恒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老牛爬坡的拼劲,甩开膀子干,鼓足劲头干,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一切重大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做到不达目标誓不休、不获全胜不收兵。通过这些如火如荼干事业的实践培育和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有了这种政治定力,就有了我们实干兴邦的动力源泉,坚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四)必须在反对各种错误思潮和开展舆论斗争中展示政治定力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民主革命时期,判断共产党人是否合格,政治定力是否坚定,需要经过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今天,血与火的战争一去不复返,但是,考验共产党人政治定力来自没有战争硝烟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舆论斗争。当前,在意识形态领域,既有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又有教条主义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还有大量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和学说的存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受到多方面的挑战;社会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与之相适应利益多样化、复杂化呈上升趋势。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把意识形态领域分为“三个地带”,第一是红色地带,主要是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第二是黑色地带,主要是网上和社会上一些负面言论构成的,还包括各种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第三是灰色地带,处于红色地带与黑色地带之间。面对第二第三地带舆论斗争的挑战,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理直气壮、坚持不懈与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帮助人民群众划清界限,澄清糊涂认识,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必须做到: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必须教育引导,要建立责任制,所在地方和单位要切实管起来;对造谣生事的,必须依法查处;对一般性争论和模糊认识,要靠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靠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用真理揭穿谎言,绝不能靠行政、法律手段来解决。如何对待“三个地带”、怎样在舆论斗争中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呢?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一是对红色地带,一定要守住,决不能丢,要巩固和拓展,不断扩大社会影响。二是对黑色地带,要勇于进入,正确认识网上斗争是一种新的舆论斗争形态,必须讲究战略战术。要针锋相对,出奇制胜,不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不能因为战术刻板而耽误了战略大局。要深入分析网上斗争的特点和规律,精心组织网上斗争力量。对网络意见领袖要加强教育引导,好的鼓励,不好的要管束,不能放任自流。三是对灰色地带,要大规模地开展工作,加快使其转化为红色地带,防止向黑色地带蜕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地带”的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国内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攻击和挑衅,应对这些思想舆论斗争,展示共产党人的政治定力指明了方向。

①《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年7月24日,徐天亮文

②《人民日报》,2013年9月24日,袁清纯文

③⑤《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8月21日。

④⑩新华社:北京2012年11月18日电。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⑦《人民日报》,2013年1月6日。

⑧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⑨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1)(12)《人民日报》,2013年3月3日。

(13)(14)《学习时报》,2010年9月6日。

标签:;  ;  ;  ;  ;  ;  ;  

政治决心:党员和领导干部的重要现实课题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