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卞京京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卞京京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摘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着如今大量的中学生喜欢音乐而对音乐课毫无兴趣的这一现状,每一位音乐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改变目前的状态,努力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上音乐课。

【关键词】音乐课堂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之门的钥匙,也是学生遨游音乐世界的翅膀。没有兴趣,学生就失去学习音乐的动力。前苏联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也曾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是把音乐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必要条件。”可见,在音乐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至关重要。小学音乐的教育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的学习活动受兴趣影响最大。因此,我们音乐教师必须贴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实施趣味教学,不断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使他们感受音乐世界的迷人魅力。

一、通过“魔力”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让孩子置身于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导入的方法很多,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水平也不同,因而导入方式也不同。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好奇心特别强,想象力非常丰富,可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来导入。例如,我把人教版一年级《勤快人和懒惰人》分为三课时,前两课时我以音乐导入,因为学生对音乐不熟悉,所以大部分不能投入到教学中。后来在同组其他教师的建议下,我用了提问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问题,看看你们平时观察得仔细不仔细,你们的妈妈平时在家里都做些什么家务呀?”很多学生都纷纷举手回答,积极性非常高,一下子进入状态。所提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会让学生自信地回答问题,感觉到成就感。所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导入环节,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捕捉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兴趣

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具有教育性、知识性、启发性等特点,还具有情绪化的煽动性功能,包括表述语言和肢体语言,声形结合,更加活跃生动。比如说,如何让学生体会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意义呢?通常我们在表现颂赞的、挽歌、沉痛的回忆等,多与慢速度相配合;田园的、抒情的则多采用适中的速度;表现激动、兴奋、欢快、活泼的情绪一般多与快速相配合。指挥学生试唱不同速度的旋律进行对比,体验速度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让他们自己在体验中得出结论。在举例说明的同时,老师的教学语言可运用速度的变化来形象生动地表现语言情绪。语速的快与慢,在表达情绪时有何区别,教师可用课堂教学内容提炼出要点,来分别用快速、慢速进行表述,让学生体会效果如何。再如流行乐中的RAP,如改变说唱音乐的速度,那么音乐所表现的意义就大相径庭了。让学生分组举例讨论,体会“速度”对音乐表现方面的影响力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自由、愉快的语言交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使他们对课程学习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弱,由情绪低落转为兴趣高涨,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知。教师就是依靠敏锐的捕捉,对富有价值资源加以引导,巧妙利用,捕捉无法预定的教学情景,随时调控教学环节,因势利导,才能活跃音乐课堂的教学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音乐课若一味教唱歌曲,或教学方法一成不变,一些原本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学生就难免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兴趣,是强化音乐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

1.从生活中激发兴趣。音乐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把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不知不觉中获得音乐的情感体验。如教学《爱劳动》这一单元,鼓励学生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进行劳动动作、节奏、歌词创编,再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洗手绢”接力赛,学生亲身感受生活,使音乐与情感、体验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音乐素质。

2.从视觉中激发兴趣。现代科技的发展,使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变得多样化,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在比较体味中激发兴趣,如挑几张音乐类的光碟,取其中的几段,先不放图像中的音乐,让学生只见其形而不闻其音,然后加上伴奏、音乐再重放,让学生听后做比较,使学生明确音乐可以渲染各种气氛,如紧张、欢乐、悲伤等无不可借助音乐帮忙完成,眼睛受用的时候,耳朵也不敢怠慢,兴趣自然生了三分。

3.从游戏中激发兴趣。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唱游,根据乐曲指导学生进行舞蹈性表演,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同时让学生即兴唱、即兴跳,激发学生兴趣,还可发挥学生的“自主”和“创造精神”。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新颖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四、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中,演唱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可在演唱方式上,根据教学内容,分别运用齐唱、独唱、重唱、对唱等各种形式,给学生以不同的感受。在此过程中,辅以教师生动的语言、深情的范唱等,给学生以情绪的感染,使学生带着良好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如教学黄梅戏选段《对花》时,教师可以自己唱问段,让学生唱答段,在一问一答中,既可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又可让学生常听常新。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歌曲表演、舞蹈表演、说唱竞赛等活动,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寻找快乐,不断升华学生的音乐情感。

赫尔巴特说:“教育应以兴趣为基础,并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培养学生对音乐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启示还有很多,只要老师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素养,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研究课题,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激发他们的兴趣,使音乐课生动活泼,就能让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来学习音乐,尽情地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参考文献:

[1]、舒秀娟: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0(3).

[2]、吴素华: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

论文作者:卞京京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3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_卞京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