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晋安区医院 350001)
【摘要】:静脉留置针又为套管针,随着医学技术的发作,留置针的应用优势也越来越显著【1】。因为留置针能减少患儿反复静脉穿刺,减少穿刺痛苦,保护血管,并且还能有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深受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喜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会导致患儿留置导管失败或者留置时间减短,不能够达到静脉留置针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儿科,针对性护理干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儿科住院患儿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儿男女比例13∶12,年龄段范围是10个月~9周岁之间,年龄平均(6.5±1.5)岁;对照组患儿男女比例11∶14,年龄段范围是11个月~11周岁之间,平均(7.5±2.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1.2.1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措施:①操作者严格无菌操作及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②选取合适的血管:血管粗且直,富有弹性,远离关节,不含静脉瓣等,易于固定的血管。2周岁以上患儿宜选择手背静脉,2周岁以下可选择头皮静脉。③根据患儿血管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静脉留置针。④穿刺后用3M透明贴膜固定,注明留置日期、时间。⑤穿刺成功后为防止患儿无意拔除针头,护理人员需嘱咐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动态看护以及注意先穿后脱有留置针肢体的衣服。
1.2.2针对性护理措施
1.2.2.1妥善固定留置针 患儿天性活泼好动,患儿家属看护不周时,留置针易被患儿拔除。为避免置留管被患儿意外拔除,可采取以下方法: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加用透气性好的3M弹力绷带妥善包裹固定患儿穿刺部位的手或足,采用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网帽。以上两种方法使患儿接触不到穿刺针,意外拔除的可能性得以控制。
1.2.2.2防止导管堵管 血液凝固是导致静脉留置针发生堵管的主要原因。可采取以下方法:①穿刺部位应避免处于低位,减少穿刺部位的肢体活动。②测量血压时必须选择未留置导管的手臂进行测量,避免在测量时由于袖带内压升高导致血液逆流进入导管,引发堵管。③输液过程中注意观察液体输注情况,避免输液管路打折或液体流尽未及时接瓶,血液回流引起堵管。④输液结束时应用0.9%生理盐水3~5ml正压封管(边推注药液边退针最后拔出注射针头),避免下次连接输液时软管头端血液凝固,造成堵管。
1.2.2.3 降低静脉炎发生率 ①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选择软材质的留置导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稳定固定导管和输液管,在透明三通、肝素帽、针柄下垫人工皮或无菌棉花,避免压迫皮肤引起发红破损。②减少化学因素引起的静脉炎,静脉留置时间一般72~96h,夏季不超过72h,输液前、中、后应注意观察静脉导管周围皮肤有无发红、条索状、疼痛等现象。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隔天换1次贴膜【2】,贴膜卷边或潮湿、污染应及时更换。多巴胺等刺激性药物是引发静脉炎的主要药物,这主要是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决定的。多巴胺的作用有收缩外周血管,持续泵入,外周血管持续收缩容易引发乏痒,穿刺部位会沿着静脉走向出现发红或者发白的条索状改变,应选择外周粗且直的血管进行穿刺,根据医嘱减慢输液速度注意观察并做好交接班。同一条静脉避免药物对其的持续刺激,将具有抗炎、止痛、加快创面愈合的50%硫酸镁湿敷于停止药物输注的血管处或局部涂抹喜疗妥软膏,缩短静脉血管内皮回复时间,减少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患儿发生并发症情况 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两组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留置针置留时间 观察组患儿留置针置留的平均时间为(84±12)h,对照组患儿留置针置留的平均时间为(36±12)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操作中最为常见的操作就是静脉滴注【3】。住院治疗的患儿进行各项检查和静脉治疗主要通过采用临床静脉留置针实行,以减少患儿痛苦,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方便患儿和医护人员。入院治疗的患儿,年龄较小、好奇心重、顽皮好动等原因造成医护人员治疗难度变大,家属和患儿不满意护理人员的技能、输液以及面对并发症等情况的满意度也极低。
本研究对两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护理措施采用随机对照的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的保留置管的时间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儿,前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高达100%。说明治疗过程中全面细心的针对性护理增加了留置成功率,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服务工作得到患儿家长的肯定,满意率也就自然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玉红.探究护理干预减少儿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234.
[2]蔡燕玲,陈伟璇,阎伟贞.改进静脉管针固定方法的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7778.
[3]宋克华,臧丽芹.护理干预对小儿科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197—198.
作者介绍:
郑虹(1986.10.19),性别:女;籍贯:福建福州;民族:汉;学历:本科;职称:护师;职务:儿科护士;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论文作者:郑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6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导管论文; 儿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血管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第01期论文;